陳穎
[摘 要]作文是不少學生語文學習的短板。教師通過開展課外閱讀,從素材的積累、故事的引入、典型的運用、讀物分享和仿、擴、續(xù)寫訓練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以讀促寫,能夠從概括能力、表達能力、閱讀習慣、寫作技巧等方面幫助學生補齊短板,解決寫作難的問題。
[關鍵詞]課外閱讀;作文教學;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30-0033-03
課外閱讀是學生增長見聞、拓展思維、豐富情感的重要方法,既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夠促使學生在積累大量素材的基礎上提高寫作能力。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到課外閱讀的價值,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拓展閱讀,強化學生的寫作熱情,幫助學生打破寫作壁壘,促其在習得寫作要領、懂得寫作章法的基礎上提高語言輸出能力,為學生日后深層次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一、介紹課外讀物,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
小學生年齡小,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沒有形成良好的自制能力,難以保持長期的注意力,導致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都難以提升。為了培養(yǎng)與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從課外讀物入手,通過細膩生動的內(nèi)容介紹,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在大量閱讀中不斷積累素材,為作文學習打好素材基礎。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所喜愛的閱讀類型與題材內(nèi)容,結(jié)合學情、教學目標等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讀物,引導學生在字詞品析、語句鑒賞中感知語言魅力、領悟人生哲理,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夯實基礎。
很多小學生鐘情于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的閱讀。鑒于此,教師可為學生推薦類似的讀物,如《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格林童話》等,告誡學生“不可為了讀而讀”,要學會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真善美、感悟人生道理,要加強對優(yōu)美詞句的識記、對人物故事的積累,在擴大閱讀視野的基礎上要能夠靈活運用文字,以提高寫作水平。
通過對學生所喜愛的課外讀物類型進行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80%的學生對童話故事有著濃厚的閱讀興趣。根據(jù)學生這一特點,教師推薦《安徒生童話》這本書,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相應的好詞佳句,以讀促寫,提高寫作水平。
【教學片段】
師:今天我們在課外閱讀了《小紅帽》的故事,說一說這個故事講了什么內(nèi)容?
生1:講了小紅帽給外婆送吃的,結(jié)果遇到大灰狼的故事。
生2:講了小紅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拯救了自己的故事。
師:看來同學們對這個故事十分熟悉。那么,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的詞語、段落有哪些?找一找并說出原因。
生3:我喜歡“從前有個可愛的小姑娘,誰見了都喜歡”這句話,一下子就讓我對小紅帽產(chǎn)生了好奇心。
生4:我非常喜歡“香腸的氣味飄進了狼的鼻孔,它使勁地用鼻子聞呀聞,并且朝下張望著,到最后把脖子伸得太長了,身子開始往下滑”這段話。閱讀的時候,我的腦海里重現(xiàn)了狼的動作,感到非常形象。
……
師:請將你們所喜歡的詞句、段落摘抄到好詞佳句本上,將其作為寫作素材。寫作時翻看一下,便能帶給你們靈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抓住學生喜愛的課外讀物的特點,引導他們閱讀并積累其中的好詞佳句,能夠幫助他們夯實寫作基礎,提高寫作水平。
二、引用課外故事,豐富寫作內(nèi)容
由于小學生生活經(jīng)驗相對較少,生活認知能力與感悟能力比較弱,所以在寫作時常常會存在不知從何下筆、所寫內(nèi)容單一等問題,造成寫作能力難以快速提高。為此,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可在合適的時機引入課外故事,同時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運用課外故事,使作文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這樣就能有效解決學生作文內(nèi)容單一、不知從何下筆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比如,以“誠實守信”為主題開展寫作教學時,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誠實守信問題集中于生活瑣事當中,理解得比較單一,思路比較狹窄。這時,教師可引入課外故事,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故事內(nèi)容,將課外故事運用到作文之中,以增強作文的可讀性。
教師讓學生閱讀《曾子殺豬》《韓信報恩》的故事,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誠實守信”的內(nèi)在含義,并讓學生將課外故事運用于作文之中,以此解決學生作文內(nèi)容單一、無法寫出真情實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片段】
師:今天我們以“誠實守信”為寫作主題,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們認為的誠實守信體現(xiàn)在哪里。
生1:誠實守信就在我們身邊。如我借給甲同學一支鉛筆,她沒有及時歸還,這就是不誠實守信的體現(xiàn)。
生2:還有乙同學向我借書,沒有及時還給我,也是不守信。
師:同學們,將寫作與日常生活結(jié)合是一件好事。但是只將目光局限于日常生活中,會使我們的作文變得枯燥乏味。接下來,我要幫助你們解決寫作內(nèi)容單一、寫作沒有思路的問題!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和我一同閱讀古代寓言故事《曾子殺豬》《韓信報恩》,并說一說這兩則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
生3:這些故事所講的就是誠實守信。
生4:告訴我們在生活中需要誠實守信,若不守信用,就會失去他人的信任。
師:這些故事就與我們今天的寫作主題相類似。請同學們以“誠實守信”為主題,將《曾子殺豬》《韓信報恩》的故事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使作文內(nèi)容更加豐富、深刻。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紛紛投入到寫作之中,有的學生在自己作文中引用《曾子殺豬》的故事,突出了誠實守信的寫作主題,有的學生將課外故事與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比喻的方式來說明誠實守信的重要性,豐富了寫作內(nèi)容。
根據(jù)寫作主題,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課外閱讀打破學生自身的思維局限,讓學生將經(jīng)典故事運用到作文中,能夠很好地解決寫作內(nèi)容空洞的問題。
三、利用典型讀物,培養(yǎng)總結(jié)概括的能力
在寫作教學中,為了強化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可利用與寫作主題相符合的典型課外讀物,鼓勵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的過程中融入個人的思考,并用自己的話語總結(jié)概括出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在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能夠激活學生的邏輯思維,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他們能夠從新的視角、以新的思路進行寫作,從而提升寫作能力。
例如,開展“獨一無二的我”為主題的寫作教學時,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對“我”的認識不夠深入,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相關的課外讀物,來加強對自我的認識。教師為學生推薦《獨一無二的伊凡》《獨一無二的我》等課外讀物,并向?qū)W生提出相應的思考問題,強化學生的總結(jié)概括能力,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教學片段】
師:通過閱讀《獨一無二的我》,你們發(fā)現(xiàn)小主人公有哪些特點呢?
生1:她是一個馬虎鬼,做事情馬馬虎虎的。
生2:她樂于幫助他人,擁有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讓你們也以《獨一無二的我》為題,你會寫自己的哪些特點呢?
生3:我發(fā)現(xiàn)我上課愛回答問題,我要把這個寫進去。
生4:我喜歡看書,我覺得這是我的特點。
……
師:希望同學們能將自己最獨一無二的特點寫進作文當中,突出我們每個人的不一樣。
學生牢牢把握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有的寫自己做題是個馬虎鬼,有的寫自己是一個貪吃達人,在個性化的寫作中提高了寫作能力。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相關的課外讀物,由點到面,由單一素材到多元素材整合,增進了學生對作文主題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對故事、對人物的概括能力,夯實了學生的寫作基礎。
四、加強讀物分享,培養(yǎng)課外閱讀習慣
不同的學生愛好不同的書籍,不同的書籍有著不同的精彩,蘊含著不同的哲理,潛藏著不同的真諦。學生之間相互分享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讀物,能夠增進對課外讀物的認識與了解,深化對經(jīng)典故事、經(jīng)典人物的感知與體悟,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提高寫作水平。所以,教師要深刻認識到讀物分享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時機,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引導學生相互推薦經(jīng)典讀物。
教師可通過組織“讀物分享會”活動,引導學生向大家推薦經(jīng)典書籍,并簡要敘述書籍中的人與事,袒露個人的閱讀經(jīng)歷及讀后感悟,使學生在感知讀物魅力的基礎上愛上閱讀,從而形成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為提高寫作能力夯實基礎。
【教學片段】
師:今天又到了我們一周一次的“讀物分享會”時間。最近我們學習了《景陽岡》等課文,這些課文體現(xiàn)了人類在遇到困難、挫折時不畏艱難險阻、勇敢抗爭的樸素革命精神。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相關書籍或者讀物推薦呢?
生1:我最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歷了重重磨難,但是依舊保持著樂觀的精神、不屈的意志,令人尊重和敬佩。目前,我還沒有全部讀完,不過根據(jù)當前的閱讀,我認識到,人的一生往往會經(jīng)歷各種挫折、難題,只要不被挫折打倒,永遠不拋棄、不放棄,就能戰(zhàn)勝挫折。
師:說得非常棒!《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非常經(jīng)典的著作。它是由蘇聯(lián)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長篇小說,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等為背景,講述了保爾·柯察金的現(xiàn)實經(jīng)歷,向讀者講述了主人公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磨礪鋼鐵意志的事跡。這部書非常值得一看,同學們可將其納入課外閱讀書單中。
生2:我最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是《錢文忠給孩子的國學》。這本書最突出的特點是風趣幽默地講故事、述哲理,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令我記憶深刻。
……
師:同學們分享的課外讀物都非常棒,有很多值得大家去閱讀。同學們可根據(jù)個人興趣選取合適的閱讀書籍,一定要加大閱讀量、拓展閱讀范圍,讓自己讀更多的故事,增長更多的智慧。
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相對薄弱,加強閱讀是其識記字詞、增長見聞、啟迪思維、提升文字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實際,采取合適的方法使學生慢慢地愛上閱讀。
五、抄、仿、擴、續(xù)寫讀物,深入領悟?qū)懽魇址?/p>
“不動筆墨不讀書。”只有多閱讀、多積累、多動筆、多運用,才能夠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通過摘抄、仿寫、擴寫、續(xù)寫等多種方式加強讀寫融合訓練,能夠使學生在積累與運用中增長見聞、積累語言、拓展思維、領悟?qū)懽鞅举|(zhì)及要領,并能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智慧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如在學習《摔跤》《他像一棵挺脫的樹》等課文之后,教師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關于描寫人物的書籍,如《宋慶齡童年故事》《怪男孩——愛因斯坦》《天鵝》等,同時,引導他們在閱讀時通過摘抄優(yōu)美句子、背誦經(jīng)典段落、續(xù)寫人物故事、寫讀后感等方式積累字詞、豐富情感、深化領悟,提升寫作水平。
【教學片段】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最近很多同學在閱讀《宋慶齡童年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等課外書籍,相信你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接下來,我們玩一個“寫作萬花筒”的游戲,同學們根據(jù)個人最近閱讀過的書籍或者喜歡的書籍,在仿寫、擴寫、續(xù)寫、寫讀后感這四種方式中任選一種方式進行寫作,可以仿寫其中的一段話,可以對書中的情節(jié)進行擴寫,可以續(xù)寫書的結(jié)局,也可以寫一篇讀后感,表達個人感受。
生1:老師,我想寫一篇關于《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讀后感。
生2:老師,我認為《宋慶齡童年故事》文筆優(yōu)美,我想仿寫其中的一段。
生3:老師,我很喜歡《小兵張嘎》,我想寫張嘎長大之后的故事。
……
師:同學們,你們的想法都非常好。下面開始寫作,注意字詞的正確運用和規(guī)范表達,寫完后先檢查一下,再交給老師。
讀寫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外讀物進行認真研讀和多維揣摩,鼓勵他們從課外讀物中汲取營養(yǎng),在抄、仿、擴、續(xù)寫的過程中領悟?qū)懽魇址ǎ莆諏懽骷记桑嵘龑懽髂芰Α?/p>
總之,教師利用課外閱讀,激活學生的寫作熱情,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通過讀寫結(jié)合,優(yōu)化傳統(tǒng)教學方式,能使學生認識到閱讀與寫作的聯(lián)系,從而感受到寫作的樂趣,提升寫作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吳晶晶.淺談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以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快樂讀書吧”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20(9):61-63.
[2] 苗倩.群文閱讀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8,34(9):38-40.
[3] 黃勤.通過課外閱讀為習作訓練提供智力背景[J].小學語文教師,2019(5):74-77.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