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隊研修成果”專題選題計劃
(一)征稿背景
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十五”計劃》指出:“培養和造就名師,充分發揮其典型示范和輻射作用,推廣其研究成果及成功經驗,帶動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2010年,教育部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干、‘雙師型’教師、學術帶頭人和校長,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2018年1月1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印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這是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對培養和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期盼。
近年來,各級教研機構面對學校體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和課程改革帶來的新挑戰,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開展了培訓、研討、展示、比賽等活動,培養了一批批體育名師。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各地教育教研部門不斷創新教研機制、形式和路徑,鼓勵體育名師發揮“傳幫帶”作用,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同時激發體育教師團隊協作、主動且多維度研究的積極性。基于此,名師工作室等教研團隊的建立就顯得尤為重要。全國各地市在革新教研形式的背景下,相繼建立了以名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為主持人形式的“名師工作室”(“體育教師成長共同體”“骨干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項目研訓”團隊)等教研團隊,承擔了培養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等工作,其在促進體育教師專項技能、教學能力、教研水平等方面的專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學校體育》雜志2022年第9期和2023年第1期分別呈現了以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的“‘卓越計劃’—市級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松江區中小學體育學科教師專業發展骨干共同體”經驗分享成果。本刊結合全國各級各類教研團隊建設及開展情況陸續進行專題組稿,以呈現團隊教研的價值與作用。歡迎全國各級各類教研團隊積極組稿、投稿,以挖掘教研團隊可借鑒的教研背景、教研形式、教研方法及教研成果,呈現典型案例,為全國各級各類教研團隊提供參考。
(二)征稿主題
團隊研修成果分享。
(三)注意事項
1.請參考《中國學校體育》雜志2022年第9期第50~58頁和2023年第1期第24~35頁專題文章。
2.本專題不設固定截稿時間,經過修改達到刊發要求即可在當月刊期刊登。
3.本專題為特殊專題,有意向組稿的團隊在組稿前請提前聯系編輯部,聯系電話:010-66093705;聯系人:種青。
二、“體育大單元教學”專題選題計劃
(一)征稿背景
早在20世紀90年代,體育大單元教學就已進入中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而今,在“學、練、賽、評”和“體育課程一體化”背景下,體育大單元教學再次被提及。雖然體育大單元教學并不是一個新的理念,但缺乏案例參考。因此,如何理解、設計體育大單元教學,如何將體育大單元落實在教學中,以及落實的路徑、方法等問題,仍是體育教師目前面對的難點或困惑。基于此,本刊從2021年第10期開始陸續特邀學校體育教育專家,省(直轄市)、區級體育教研員,從理論及實踐的角度,針對體育大單元教學的概念、意義、理念、內容、規模、方法、類型、體系構建等進行專題稿件刊發,以期為讀者呈現設計體育大單元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思考。此外,為呈現體育大單元教學的整體面貌,除大單元教學的完整設計思路外,也呈現多個完整大單元教學內容及部分課例,部分文章附課例、考評視頻等,以期讓一線體育教師對體育大單元教學設計、理念及案例有更深入的認識,為體育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進一步推動體育大單元教學的深入研究,創新實踐操作方法。本刊仍將繼續不定期呈現完整的體育大單元教學內容、部分課例及視頻,以展示各地落實體育大單元教學的成果,歡迎各地教研員、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組織體育教師研討、研究,并撰寫此類文章。
(二)征稿主題
體育大單元教學理論、設計與實施。
(三)撰稿要求
1.整體方向:義務教育階段符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高中階段符合《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要求;內容與形式可參考《中國學校體育》2021年第10期至2022年第12期“教學研究”或“專題報道”欄目相關文章。
2.圖片要求:內文配圖請先壓縮并放于文內,如能選用,編輯部會聯系作者再次提供清晰圖片。
3.投稿途徑:通過《中國學校體育》投稿采編系統投稿,網址:http://zgxt.chinajournal.net.cn。
說明:點擊網址進入編輯部主頁,左上角封面圖下“在線辦公系統”版塊點擊“投稿采編系統”進入投稿系統先注冊,再登錄、投稿。
4.截稿時間:本專題不設固定截稿時間,經過修改達到刊發要求即可刊登。
5.其他要求:投稿欄目請選擇“教學研究”;投稿標題請務必注明“大單元教學”字樣,避免轉入其他欄目拉長審稿時間。
6.咨詢電話:010-6609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