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佳卉


【學習目標】
1. 通過觀察、比較、類推等活動,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 在摸、數、折、剪、圍等操作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掌握變換的規律,積累圖形變換的經驗。
【重點難點】
1.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
2.理解邊的概念,明白圖形按邊的數量分類、命名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感知多邊形形象
師:同學們,走進我們美麗的星河園。美麗的窗格圖案里還隱藏著豐富的數學知識。瞧,在這個窗格圖案中有許多數學圖形呢!(教師播放視頻)
【思考】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平面圖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提高新課導入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對于學生來說,熟悉的場景更有利于激發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新課伊始,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了“星河園”視頻,能夠讓學生快速融入課堂情境中,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為下一步學生合作學習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探究新知,合作學習多邊形的特征
師:老師找到了其中一個圖形(五邊形),并用彩筆描出來,仔細看老師是怎么描的?(投屏展示描邊的過程)怎樣才能把圖形邊描好?
生1:要沿著圖形的邊描。
生2:用直尺把邊描直。
生3:從一點開始按順序描邊,最終還要回到起點。
師:是啊!在描三角形邊時需要用我們的學習好伙伴——直尺,從一點開始按順序描邊,最終還要回到起點。
師:(課件出示學習單)你能像老師這樣描出自己喜歡的一個圖形嗎?
學習單
學生用彩筆開展描邊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描出不同的圖形后,教師選取典型資源呈現在屏幕上。
師:小朋友們都會活學活用,描出了這么多的圖形,仔細觀察黑板上這些小朋友描出的圖形,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1:要沿著圖形的邊描,用直尺把邊描直。
生2: 從一點開始按順序描邊。
師:是呀,小朋友都掌握了描的方法。老師把它們都請到一起,你能給它們分一分類嗎?同桌合作,填一填學習單2。
同桌互相分享各自的想法。教師邀請一對同桌上臺展示他們的分類過程和結果,學生一起觀察并思考。
師:你們看懂了嗎?
生:我看懂了!我和他們的想法一樣,都是按照三條邊的、四條邊的、五條邊的、六條邊來分的。
師:這樣分對不對呢?我們需要來驗證一下。
師:(指圖形)這是我們認識的什么圖形?
生:三角形!
師:它們都有幾條邊?
生:都有三條邊
師:是的,它們都是由三條邊圍成的圖形。
【思考】在演示描五邊形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描畫技巧,首先要沿圖形邊緣描,可以借助直尺來描邊,并且注意從固定的起點開始描畫,最后線條要和起點重合。
在學生掌握“描”邊的技巧后,描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將學生畫好的圖形集中到一起,一起給這些圖形分類。通過分類探究過程,發現可以依據圖形的“邊數”分類。通過“數邊”,學生把描畫出的圖形分為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這一過程在于強化學生的邊數概念,并以此作為研究圖形的依據。
三:模型遷移,順勢學習五邊形、六邊形
師: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認識這些圖形嗎?(手勢指板書:描、數、比、擺)
課件展示活動要求:
1.數一數:在學習單上數一數有幾條邊,并進行標記;
2.比一比:這些圖形分別有什么特點,和同桌說一說;
3.做一做:選擇材料做出像這樣的圖形,并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比一比哪一小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學生利用研究四邊形時的活動經驗,開展多邊形研究活動,教師參與到活動中。
有層次開展交流活動,首先呈現五邊形數邊的資源。
師:誰來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圖形的?
生:我先這樣數一數,再比一比這些圖形,發現它們都有五條邊。
師:是呀!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稱……
生:五邊形!
師:是的,像這樣由五條邊圍成的圖形是五邊形。
師:那這些圖形呢?
生:六邊形!
師:其他同學的想法呢?
生:都有六條邊!
師:是啊,這些圖形都由六條邊圍成,是六邊形。
師:如果繼續往下想,你還能想到幾邊形?它們又是什么樣子的?
生1:七邊形有七條邊。
生2:八條邊圍成的是八邊形。
師:如果是十邊形,它有幾條邊?
生:十條邊!
師:由二十條邊圍成的圖形,它是?
生:二十邊形!
師:你有什么想告訴我們的?
生:由幾條邊圍成,那么這個圖形就是幾邊形。
師:是呀,幾邊形就是由幾條邊圍成的圖形。像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它們在數學上還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多邊形。
【思考】借助學生已有的研究四邊形時的活動經驗,教師以小組合作活動的形式,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還能讓課堂氛圍更加濃厚。
在小學成果展示中,教師提問學生通過怎樣的方式認識這些圖形?比如認識五邊形的過程中,有學生回答自己通過數邊數的方法確定這些圖形有五條邊,所以判斷它為五邊形。之后,又有學生驗證了這樣的判斷方法。通過這一教學活動,強化學生的認識“五條邊圍成的圖形是五邊形”。順著這個思路教師依次拓展,引領學生認識六邊形、七邊形、八邊形……引導推理,歸納出“幾邊形就是由幾條邊圍成的圖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學生認識多邊形的本質依據。
進行到這一步,多邊形的概念已經呼之欲出。由于有上一階段的逐步積累,所以,揭示課題環節就顯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四:總結評價,思維拓展提升認識
師:今天,你們有哪些收獲呢?
生:我們可以用描、擺、說的方法認識圖形。
師:你們還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我們可以來認識更多的圖形。看,老師還帶來一個魔術,(利用數學幾何畫板)這是八邊形、九邊形……這些都是多邊形,繼續變變變,你們有什么想說的?
生:當邊數變得越來越多,這個多邊形就越來越接近圓了。
【思考】“導之以趣,引之以實,行之以效”,這是《認識多邊形》的教學特色,也是提升課堂內涵、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和數學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間,多維并進,多元整合,突出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拓展優勢,并將其轉化為教學優勢,提升數學課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