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思桃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0)
中國民族聲樂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歌唱藝術形式,在傳承過程中,具有很強的藝術特色。中國民族聲樂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從“模擬演唱”到“創新發展”的轉變,從對傳統民族聲樂進行模仿和創新的方式逐漸向多元化、國際化、民族化及現代化方向發展。
戲曲藝術是我國傳統的藝術形式,在世界范圍內都有很高的地位。它所特有的音樂形式能夠很好地體現出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中國戲曲唱腔中所蘊含著獨特而豐富的藝術魅力,與我國民族聲樂教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對于民族聲樂教學有著重要意義。
在我國民族聲樂教學中,藝術性是其重要的特點之一。我國民族聲樂教學中所涉及的戲曲唱腔在語言上具有豐富多變的特點,因此在民族聲樂教學中融入戲曲唱腔具有重要意義。戲曲唱腔是我國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通過音樂旋律來展現其內涵,充分體現出中國特色、民族性與藝術性。例如在《西廂記》中,就有著經典的“上邪”演唱,這也是中國戲曲藝術獨有的藝術魅力之一。此外,在民族聲樂教學中加入戲曲唱腔還可以豐富民族聲樂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理解,通過了解其文化內涵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和創新意識,從而實現民族聲樂教學目標以及社會價值。
中國戲曲在我國民族聲樂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戲曲唱腔是我國民族聲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中國傳統戲曲有著獨特的表演方式以及情感表達,因此在我國民族聲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戲曲唱腔進行中國特色教學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此外,在我國藝術院校當中開設著大量的音樂學院和高等專科學校,這些高校大多都設有民族器樂專業、聲樂專業以及舞蹈專業。通過對這些院校進行調查發現,我國高等院校中大部分都開設著民族樂器和戲曲唱腔類課程。通過在高校中開設民族聲樂專業課來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聲樂藝術的學習興趣是一種高效且有效的途徑,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溝通交流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在我國民族聲樂教學中,民族聲樂是一門具有中國特色的聲樂藝術,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我國民族聲樂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的模仿到逐漸創新與發展的過程。從20 世紀70 年代開始,民族歌手逐漸受到重視與關注,開始對民族唱法進行探索與研究。在此期間也產生了很多不同的風格及流派,有許多優秀的戲曲音樂被挖掘出來,將其融入民族聲樂中,豐富了中國傳統音樂以及藝術形式。戲曲作為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藝術表現形式,優美動聽的唱腔旋律得到了人們廣泛關注和喜愛。通過對戲曲與中國民族聲樂之間關系進行研究和分析,將會使人們了解到更多有關唱腔方面知識和對傳統音樂藝術學習技巧;從而在現代民族聲樂教學中提高學生對音樂方面的欣賞能力,學習到更加豐富多樣的戲曲唱腔及表演方式。我國民族聲樂與戲曲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二者都具有很強的民族性。
由于歷史發展原因,中國民族聲樂在其形成、發展和繁榮過程中受到了外國文化的影響,這種情況導致了中國民族聲樂發展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戲曲是一種表演藝術,是以舞臺演出為主要表現形式,通過各種演唱技巧進行表演。民族聲樂則是在戲曲藝術基礎上進行發展、創新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中國民族聲樂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其中包含了聲樂教學方法、演唱技巧等方面;另外,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還需要對教學方法和演唱技巧進行研究和分析。中國戲曲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內容之一,通過對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中音樂、舞蹈以及表演的結合來實現更好地表達。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戲曲唱腔是我國民族聲樂藝術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它運用了我國許多古老的傳統樂器和技巧,其中有許多是其他音樂風格所不具備的。我國傳統戲曲具有很強的地域色彩和地方特色,其表演形式也有不同。這些都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不同年齡階段對戲曲唱腔藝術特點理解等方面能力展開針對性教學。例如: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可以讓他們體會到不同戲曲行當中各有特點、音色不同等差異性,從而使學生能夠了解戲曲唱腔所特有的聲音特點及韻味。在中學階段,可以讓學生們通過聆聽及演唱多種風格不同的戲曲唱腔來感受它們音樂結構及風格上的差異性,從而加深他們對戲曲唱詞、旋律以及表現手法等方面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戲曲教學中,戲曲化和傳統戲曲教學方法都是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為了更好地發揮戲曲化教學方法的作用,教師應當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首先,戲曲唱腔和中國民族聲樂都屬于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之一,在課堂上,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我國優秀的民族唱腔以及中國傳統戲曲的魅力所在。其次,在演唱戲曲和傳統唱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創造力,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熱愛傳統文化。除此之外,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師將戲曲元素融入到教學中去之后就會出現唱不出或者學不會的情況出現。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地總結和探索戲曲化教學方法。
在中國民族聲樂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民族音樂文化與演唱技巧的結合、傳統音樂與現代化科技的結合、戲曲唱腔與現代語言的融合等問題。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國民族聲樂教師需要對自己所教學生進行戲曲唱腔訓練。首先,戲曲唱腔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聲樂教學中運用戲曲唱腔,可以使學生體會到藝術美及中國民族文化的魅力。其次,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只會學習傳統美聲唱法及技巧,而戲曲唱腔卻能夠將中國民族美聲唱法及技巧巧妙融合在一起。最后,將戲曲唱腔引入教學可以豐富現代教育模式、增加課堂教學趣味、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等作用。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地加入戲曲唱腔,并針對學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隨著社會文化背景的不斷發展變化和完善,我國傳統文化藝術需要與現代社會接軌,需要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藝術思想、方法和技術手段來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和教學內容。中國民族聲樂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傳統戲曲作為教學的重點,這也是我國戲曲文化特色體現之一。對于中國民族聲樂而言,傳統戲曲唱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演唱中融入戲曲唱腔有利于幫助學習者理解作品。選擇適當的歌曲進行訓練,歌曲的選擇是學習戲曲唱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選擇正確的歌曲進行演唱,才能使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唱腔。在訓練戲曲唱腔中,如果選擇不當,會導致演唱的效果不佳。學生在學習戲曲唱腔時,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進行選擇歌曲,不能一味地只知道模仿老師唱。教師應該將自身對戲曲藝術的理解與實踐相結合,根據不同的歌曲來進行教學,使學生得到更好地發展。同時要根據歌曲來進行訓練,將其應用到實際演唱中去。為了更好地發揮民族聲樂作用,應加強對民族聲樂知識和方法的研究。學生在學習戲曲時,應該多聽、多看。很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學生第一次接觸戲曲時,教師一定要給予他們最大的關注和支持,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戲曲唱腔的魅力和獨特之處。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接觸過,那么也就很難有機會去學習和模仿。很多時候在課堂上講到某一句唱腔,或者某一個動作時總會用到一句唱腔來形容這個動作或事物,讓學生去聽、去理解。
比如,教師在教授《白蛇傳》這首戲時,可以讓學生看白蛇傳的經典片段:白娘子唱的是一段“水漫金山”這句唱腔,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小青與許仙的愛情故事。教師就可以用它來給學生講解這個片段的主要內容以及白娘子與許仙之間發生的愛情故事。
戲曲唱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許多流派及形式,這些流派及形式都是優秀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好學生的學習時間,每天早上或晚上抽出一個小時對其進行訓練。學生在上完課后可到教室外面的空地進行練習。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加強其基本功的訓練。我國民族聲樂事業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如果能在民族聲樂教學中引入戲曲唱腔可以豐富民族聲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也可以豐富學生的演唱技巧。因此,在傳統戲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對京劇唱腔、戲曲表演等方面的學習能力進行合理引導與啟發,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手法及技巧。
比如,在學習京劇唱腔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抹臉”練習融入到戲曲唱腔教學中去。所謂“抹臉”,就是將面部輪廓、五官及服裝色彩等方面對臉譜進行處理后再與音樂旋律進行融合。
我國的戲曲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藝術形式,有其特有的表演特點。它所特有的音樂形式也有其自身獨特的韻味。對于學習戲曲藝術的學生來說,了解相關常識是很重要的。只有先掌握了一定的戲曲基礎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戲曲內容與唱腔。比如了解一些有關京劇常識,這對于學生學習京劇大有裨益;如了解一些戲曲表演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動作要領等基礎常識。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戲劇特點以及歷史發展等多個角度去進行綜合學習。在聲樂教學中,氣息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氣息是一種重要的聲音技巧和表現手段。正確地運用和控制氣息不僅可以使音樂語言更加生動,還有助于作品風格和情感表達力度的增加。首先,要注意身體狀態良好,保持呼吸均勻。要學會將氣自然地運用到演唱中來。其次,在演唱過程中需要用丹田發聲,就是把腹部肌肉群收縮和放松相結合起來,把氣息自然地帶到聲帶里去。在演唱過程中要做到:一字一聲;四子半聲或者是五子半聲等都是有講究的。另外在訓練聲帶振動的方法上,要注意用手捏住聲帶邊緣做上下振動的訓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學習戲曲唱腔時才會更投入。所以我們在平時教學中應該培養好學生對戲曲的興趣,提高其自主參與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授《走西口》時,可以讓學生扮演“老漢”或其他角色,讓他們嘗試自己上臺表演;同時,還可以采取游戲的方式,讓同學們扮演“老漢”或其他角色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表演戲曲歌曲《霸王別姬》或者《貴妃醉酒》等經典選段給學生們進行教學;還可以讓同學們通過自己表演“老漢”或其他角色給同學們進行課堂教學。戲曲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把戲曲藝術與民族聲樂結合起來分析,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戲曲藝術的作用。首先,應該了解戲曲的分類。在傳統意義上,我國戲曲屬于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民族聲樂發展的重要基礎。其次,應當了解我國戲曲與民族聲樂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比如,在學習傳統民族聲樂時可以通過了解我國各個地方戲曲特點進行學習。除此之外,還應該學習與民族聲樂相結合的演唱技巧和方法以及技巧等。
對于民族聲樂來說,中國戲曲的豐富的文化底蘊是學習和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的良好基礎。戲曲可以豐富民族聲樂教學,使學生對傳統戲曲有更深層次、更全面的了解,在學習唱腔技巧上也可以得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