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而現如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教學要求,實現小學英語讀寫教學一體化成了教育工作者們的共識。對此,文章圍繞小學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這一主題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讀寫一體;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作者簡介:于欣欣(1980—),女,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金色小學校。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板塊,也是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表現。閱讀和寫作本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何實現讀寫教學有效融合,促進小學英語讀寫一體化則成了許多英語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其教學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能否順利完成不同階段課程之間的有效銜接。因此,英語教師需要探究讀寫教學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提升能力與素養。
一、借助閱讀活動提升語言能力
(一)通過閱讀了解語言使用規范
語法是語言學習中無法回避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構建語言運用框架的重要參考。因此,幫助學生了解英語語法、掌握英語使用規范是小學英語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然而一直以來,語法學習都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由于語法知識煩瑣細碎,同一結構可能有不同意思,許多內容也具有相似性,因此許多學生難以形成清晰的英語語法體系。這也進一步導致一些學生在具體學習某一語法知識點時雖然可以做到準確理解,但在課后卻難以做到靈活運用。針對這種現象,小學英語教師應當轉變教學思路,結合語言材料,讓學生通過語境去了解并掌握語言規律,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再通過寫作練習進行知識提煉和鞏固,真正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1]。
例如,譯林版小學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4 Then and now這一單元課程主要涉及一般過去時和一般現在時等語法知識點,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應當避免直接將變化規則告訴學生,而應當結合具體的語境和閱讀材料來進行對照教學,幫助學生準確掌握相關使用規則。如可以結合教材中的例子,匯總與一般過去時相關的語句,帶領學生熟讀句子并感知語句中的不同語言表達,然后引導學生提煉并總結出變化規則。在熟悉相關規則后,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示例進行仿寫,以此鞏固所學知識。
(二)結合語言材料記憶單詞
詞匯量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如果詞匯量不夠,學生就無法具備相應的語言輸出能力。但背單詞對于許多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關,英語單詞由一個個獨立的字母搭配組合而成,任何一個字母出錯都可能會導致詞義改變。而小學生尚未建立清晰的英語語言體系,靠死記硬背等方式只能達到短期記憶效果。對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明確背單詞是服務于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的,在開展英語教學以及布置英語作業時,不應過分關注“背”這一行為本身,而應當教授學生正確高效的記憶方式,讓學生能夠以更加輕松的心態去面對背誦任務。首先,英語教師可以在每節課設置一個單詞詞根、詞綴介紹環節,向學生展示英語單詞的組成規律,引導學生掌握靈活的記憶技巧。一些學生在記憶中文釋義時,通常會選擇根據教材總結的單詞表進行反復的機械性記憶,看似付出了努力,實際上學習效果不佳。對此,英語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通過閱讀文本等方式來記憶英語單詞的中文釋義和使用規則,讓學生能夠結合上下文靈活記憶相關內容。另外,在單詞聽寫中加入造句等環節也是強化學生知識記憶的有效手段。
二、借助閱讀活動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豐富、表達欲旺盛,但是在面對寫作這類對于語言運用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輸出類任務時,常常缺乏豐富的內容來支撐其論述觀點。對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活動來不斷擴充知識面,以此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一)重視課外閱讀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專門針對閱讀和寫作練習的板塊,特別是在高年級教材中,閱讀篇章更加豐富完整,故事內容更加有趣,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比較高的可讀性,便于學生從中學習常用搭配和培養語感。但英語教材整體篇幅有限,而閱讀和寫作對于語言素材的需求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比較高,僅僅依靠教材中所呈現的內容來開展英語讀寫教學顯然是不夠的。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當重視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教材中的素材都是由編者精心挑選的,符合教學要求以及當前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此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英語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作為參考,選擇與教材中的故事相似且趣味性比較強的內容。同時,課外閱讀材料的難度應當適中且內容與教材有所銜接,能讓學生通過聯系舊知識來構建新的知識體系。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取向等,每周選擇一個閱讀主題,并根據主題提供一些閱讀材料供學生選擇,由學生自己決定最終閱讀的內容。當然,為了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有效參與到課外閱讀活動中,英語教師需要設置具體的閱讀任務,如要求學生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佳句或是陌生搭配等記錄到專門的筆記本上,以此逐步建立屬于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二)通過閱讀提升仿寫續寫效果
仿寫和續寫訓練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情感表達能力等,是提升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適時穿插仿寫和續寫訓練,以此考查學生對于原文的理解程度以及對于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而在開展具體的寫作訓練之前,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強化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首先,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讓學生能夠站在文中角色的角度去理解故事的發展走向、人物的內心感受,以此更好地理清文章脈絡[2];其次,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享彼此的閱讀感受,這在增強課堂互動的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了解他人想法來發現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從而找到改進的突破口;最后,可以結合故事情節來引導學生思考,使其構建屬于自己的故事場景,便于他們之后開展寫作訓練。此外,英語教師還可以借助完形填空的形式來引導學生補充完整故事內容,這種方式比較直白且要求具體,能夠降低續寫難度,便于學生理清思路、開拓思維,提高學習自信心。
三、創新寫作活動,以寫促讀
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涉及學生對于關鍵詞的把握情況、對核心詞匯的理解情況以及對英語語言表達方式和規則的掌握程度等。高質量的英語閱讀可以促進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許多英語教師也會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以讀促寫”。英語寫作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知識運用能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等,而這些能力在英語閱讀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語教師要重視寫作教學對于閱讀教學的積極意義,真正實現讀寫教學一體化。
(一)開展提綱式寫作訓練
英語寫作練習通常是圍繞一個具體的主題而展開,要求學生根據題目提煉重點信息并闡述自己的想法或是感受。但由于小學生年紀比較小,要他們獨立完成大篇幅的寫作任務顯然不太現實,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很容易因為理解不到位、思維過于發散等因素而寫偏題。針對這種現象,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結合提綱式的寫作訓練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思路,讓學生能夠學會如何迅速抓住文本重點、理清文章脈絡,同時也有助于他們提升閱讀能力。例如,在進行譯林版小學五年級英語上冊Unit 7 At weekends的教學時,英語教師可以布置以“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為主題的提綱式寫作練習。首先,教師可以選擇一兩篇例文作為參考,從文章的主題是什么、文章共分為幾段、每一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開頭怎樣寫、結尾怎樣總結等方面,引導學生對例文的結構進行分析和梳理,讓學生學習相應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式。而后,就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寫作構思,并將自己的想法轉化為書面表達,盡量用英語進行描述,如果有不會的或是不熟悉的表達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在進行有效的提綱式寫作練習后,學生會對一般文章的結構產生更加清晰的認知,而這也有助于他們對閱讀材料進行脈絡梳理和把握[3]。
(二)開展一句話寫作練習
閱讀材料通常有著豐富的內容,包含各種各樣的信息。課堂上因為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順利完成閱讀任務,但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一些學生離開了教師的幫助,就易于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擾,對閱讀材料的主旨產生理解上的偏差。為了幫助學生有效開展自主閱讀,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借助一句話寫作練習來提升學生的信息搜索、整理能力以及語言概括能力等。在開展這類寫作練習時,由于教學時間有限,英語教師可以盡量選擇學生比較熟悉且易于理解的內容。例如在進行譯林版小學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學時,教材的Story time板塊講的是“皇帝的新衣”這一故事,大部分學生已經對故事內容有所掌握,所以在閱讀英文版內容時更容易進入狀態。基于此,英語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梳理完故事內容后,通過引導學生尋找關鍵語句等來理清文章脈絡,然后再讓學生思考如何用一句話概述整個故事。考慮到一些小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再嘗試從文中尋找合適的英文表達進行替換。最后英語教師可以挑選出一些比較準確的學生表達進行展示。此外,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根據文本內容起標題等方式來鍛煉學生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以此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四、構建多元化讀寫評價體系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環節是教學的重要一環,有效的評價反饋能幫助學生根據教師的針對性建議進行改進和提升。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會忽略評價對于教學的積極影響,評價也以教師個人為主,且通常用wonderful、excellent等簡單詞匯來鼓勵學生,這對于學生的促進作用有限。針對這種現象,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意識到傳統評價方式的局限性,豐富評價主體,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環節中來。具體而言,一方面,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評。例如在完成仿寫訓練后,英語教師可以給出一個評價標準,針對書寫格式、拼寫準確度、是否貼合主題等方面,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寫作內容進行檢查,在回顧的過程中他們會對寫作標準產生更加清晰的認知,并嘗試進行自我糾正。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評。由于學生們年齡相仿,他們更容易理解彼此的想法,并能在評價他人讀寫內容的過程中學習他人長處、發現自身不足,從而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讀寫能力[4]。
(二)評價方式多元化
在面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以及不同的教學板塊時,英語教師應當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當前階段的真實情況,獲得有價值的針對性建議。
在面對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時,英語教師可以稍微提高評價標準,以相對嚴格的態度去評價他們的讀寫水平,如在評價他們的寫作練習時,可以重點關注他們對于英語語法的運用情況。而在面對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時,英語教師應當適當放寬要求,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等為首要目標,重點關注他們的單詞拼寫情況等。
在針對不同板塊開展評價活動時,英語教師也需要明確各板塊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例如在評價閱讀板塊時,英語教師應當重點關注學生的發音情況、語音語調、表達流暢程度以及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程度等;在評價寫作板塊時,英語教師則應當將重點放在學生書寫是否規范、拼寫是否準確、搭配是否合理等上面。此外,小學英語教師還應當根據教學進程定期進行階段性評價,以便考查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進步情況,并讓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水平變化產生清晰的認識,從而讓他們獲得學習成就感。
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作為英語教學中的兩個重要板塊,看似相互獨立,實則相輔相成。小學英語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思路,通過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來幫助學生夯實英語基礎、積累語言素材,通過創新寫作練習來引導學生提升英語理解和運用能力,通過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提升,以此實現“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促進小學英語讀寫教學一體化。
[參考文獻]
[1] 汪聰.借助讀寫結合促進小學英語寫作教學[J].情感讀本,2020(11):55.
[2] 胡家娟.淺析小學英語讀寫課教學[J].讀與寫,2019,16(8):113-114.
[3] 盧群玉.淺論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7):952-953.
[4] 任學坤.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0(2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