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儉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體育教育的多元化和全面發展已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對吉林省高校體育課程多元化現狀進行了描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解釋,提出了促進多元化發展的對策和建議,以期提高體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為吉林省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可行性意見。
關鍵詞:高校;體育課程;多元化發展;對策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長春理工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課題“吉林省普通高校體育課程體系改革與發展對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1研究背景
隨著體育教育的發展,多元化的體育課程已成為近年來的重要實踐和研究熱點。學者們普遍認為,多元化的體育課程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已有研究在體育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和體育設施建設等方面積極推進了多元化體育教育的研究。然而,目前已有研究還未充分注意到吉林省高校體育課程多元化發展的具體情況,且對該領域尚未展開深入討論。吉林省的高校體育課程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多樣化的體育項目、體育課程內容單一等,無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因此,本文致力于研究吉林省高校體育課程多元化發展,掌握當前吉林省高校體育課程的現狀,探索在多元化體育課程發展中吉林省高校存在的挑戰,并制定有效的對策,以促進吉林省高校體育課程的多元化發展。
2體育課程多元化的概念與理論
2.1體育課程多元化的概念界定
多元化的體育課程是指在學?;蚱渌逃龣C構中,提供多樣化、豐富的體育學習內容和活動形式,使學生能夠涉獵和體驗不同的體育項目及身體活動,培養他們多方面的運動技能、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多元化的體育課程應包含多種不同的體育項目和運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球類運動、田徑、游泳、個人健身、舞蹈等。學生可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學習和參與。多元化的體育課程應該能夠覆蓋不同年齡、不同能力的學生,包括運動特長生和非運動特長生。
2.2多元化理論的解釋
多元化理論認為,社會中的個體和群體在面對多樣的選擇時,會根據自身的利益、價值觀和目標進行理性選擇。這種選擇會影響個體和群體的行為和決策。由于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和群體之間的利益沖突,社會中可能存在著各種沖突和競爭。但同時,不同個體和群體可以通過合作和協商來實現共同利益和社會發展。社會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是社會創新和進步的基礎,在保護多樣性的同時,還要尋求平衡和協調各個利益方的需求,以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2.3多元化發展對高校體育課程的意義
其一,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興趣和特長各不相同,多元化發展可以提供不同種類的體育課程,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而且能夠幫助他們發現并培養自己的特長。其二,促進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多元化的體育課程包括多種不同的運動項目和訓練方式,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通過不同種類的運動,學生可以鍛煉身體的不同方面,如肌力、耐力、靈活性等。其三,培養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在一些多人參與的體育項目中,學生需要進行團隊合作和協作,共同實現團隊的目標。多元化的體育課程可以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團隊活動,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其四,培養終身運動習慣。多元化的體育課程可以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體育運動興趣和愛好,并逐漸形成終身運動的習慣。無論是在校期間還是畢業后,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保持身心健康。其五,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多元化的體育課程可以為校園生活提供更加多元化和豐富的活動。校園內舉辦各種體育賽事和活動,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活躍校園文化氛圍。
3吉林省高校體育課程現狀分析
3.1吉林省高校體育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
第一,課程內容方面。體育理論知識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運動訓練學等,旨在提供學生對體育科學的基本了解和理論支持;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與健康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如健康飲食、心理健康、健康管理等,以促進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體育技能和技巧包括球類運動(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等)、田徑、游泳、舞蹈等,通過系統的訓練和實踐,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團隊協作和領導能力的培養通過團隊活動、集體項目等,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交流技巧和領導才能,以及團隊精神和組織管理能力。
第二,教學方式方面。理論講授指的是通過課堂上的講解、演示和討論,傳授相關體育知識和理論,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概念;實踐操作指的是在室內、室外場地進行體育運動項目的訓練和實踐,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掌握運動技能和運動規則;集體項目指的是組織學生進行團隊活動和集體項目,如團隊游戲、競賽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協作精神;個性化培養指的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提供個性化的體育課程和訓練,讓學生能夠發展自己的潛能和特長;活動實踐指的是組織學生參與體育賽事、運動會、社團活動等,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踐中。
3.2吉林省高校體育課程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一是教學資源不足。一些高校可能存在體育場地、設備等方面的不足,無法提供充足和適宜的條件來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和實踐。二是課程設置單一。部分高校的體育課程設置過于單一,只注重某一種或幾種特定的體育項目,缺乏多樣性和個性化,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三是教學內容與需求脫節。一些體育課程的內容可能與學生現實生活和未來職業發展需求脫節,無法提供實際應用價值,使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四是教學方式單一,過分依賴傳統的教學方式。如理論講授、實踐操作等,缺少創新和多樣性,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五是學生參與度不高。一些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度不高,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課程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4吉林省高校體育課程多元化發展對策
4.1吉林省高校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要加強對教師的體育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使他們能夠深入了解體育科學的最新進展,并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招聘不同背景和專業的教師,包括專業體育教師、體育科學研究人員、職業運動員等,以提供多樣化的教學經驗和視角;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體育教育研究,推動體育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創新,提高教學質量;建立健全的培訓機制,為教師提供持續的專業發展和學習機會,包括參加學術研討會、培訓課程、教學案例分享等;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教學資源、教學設備等,并建立激勵機制,如教學成果獎勵、優秀教師評選等,以激發教師的工作動力和積極性。
4.2吉林省高校應增加多元化體育課程內容
增加體育課程中涉及的體育項目種類,包括球類、田徑類、健身操類等,以豐富課程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結合時下流行的新興體育項目,如攀巖、跑酷、滑板等,滿足部分學生對創新和冒險的追求。在體育課程中增加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如營養知識、心理健康、運動損傷預防等,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開設舞蹈和表演類體育課程,如現代舞、民族舞、跳繩等,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在體育課程中加入團隊活動和集體項目,如集體操、接力比賽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領導才能。
4.3吉林省高校應借鑒其他地區成功經驗
借鑒上海等地的做法,積極引入社會資源,與企業、社會組織合作,共同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體育課程內容和實踐機會;借鑒北京等地的經驗,將體育課程與傳統文化、藝術、道德教育等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底蘊;借鑒廣東等地的做法,推行選修課制度,供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課程,滿足學生的需求;借鑒浙江等地的做法,推動不同高校之間的體育課程合作和資源共享,豐富課程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機會;借鑒江蘇等地的經驗,積極開展體育競賽活動,如校際比賽、校園運動會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提升體育課程的實踐效果。吉林省高??梢越梃b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區的體育課程改革路徑,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效果,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教育服務。
4.4吉林省高校體育課程多元化的實施路徑
一是制定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制定涵蓋不同體育項目、健康教育等的多元化課程體系,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全面的體育教育。二是拓寬多元化課程內容,通過增設不同的體育項目,如極限運動、水上運動等,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同時,可將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運動損傷預防等內容納入課程,以提升學生的健康素養。三是引入專業教師和外部資源。招聘專業體育教師、科研人員、職業運動員等來提供專業化的指導,從而提高課程的質量和實踐效果。同時,引入外部資源如企業、社會組織等進行合作,豐富課程內容和實踐活動。四是建立選修課制度。建立靈活的選修課制度,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需求自由選擇體育課程。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五是組織體育競賽和文化活動。積極組織校際的體育競賽活動,并為學生提供參與劇團、舞蹈隊、合唱團等文化活動的機會,豐富學生的體育和文化經驗,培養其綜合素質。六是加強教師培訓和交流,組織教師參加專業培訓、學術研討會等活動,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同時,與其他高校進行交流合作,分享成功經驗并互相借鑒,進一步提高體育課程的質量。
5結論
吉林省高校應借鑒其他地區高校的成功經驗,推進選修課制度和體育競賽活動的實施。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體育課程的多元化水平,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在吉林省高校推進體育課程多元化過程中,借鑒其他地區的做法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一觀點相較于已有共識性觀點,更加突出了吉林省高校在體育課程改革中的獨特路徑和優勢。通過增加學生的選擇權和競爭機會,可以進一步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