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中靜
摘要: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語文閱讀活動的開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語文閱讀教學板塊專為語文整體的教育思路而設計,教師應從通讀開始,盡量減少模棱兩可的問題產生。文章以語言閱讀為主要研究內容,分析如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設計問題,并提出優化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設計
為了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創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設計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然而在實踐教學中,許多教師提問時會出現瑣碎、繁雜、過濫的情況,這不僅降低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還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厭煩等情緒。其實,教師提出問題的主要目的是使用核心問題指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基于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進行問題設計與優化。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與優化價值
(一)收集學生反饋
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不僅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而且能確定認知規律和學生的學習反饋,使設計的教學問題更加明顯,教師則根據閱讀教學的要求在課堂上進行提問。通過閱讀文本的中心思想,更好地領悟作者的文章主旨,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所以說,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是幫助教師快速收集教學反饋的一個好方法。基于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教師要有效開展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提高課堂參與度
受傳統觀念的限制,許多教師希望通過以“灌輸式”教學幫助學生改善知識結構,而這類教學工作往往因為忽視學生的思想,難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需要通過此現象發現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積極思考和研究問題,調整自己的教學節奏,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還能提高課堂語言教學的豐富性,創造一個更愉快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設計缺乏重點
在初中語文閱讀課上,部分教師會根據實際需要提出一些問題,但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夠明確或者問題缺少價值,學生被提問時就會難以抓住重點,這使得學生仍不能有效理解知識。此外,在提問過程中,教師忽略了與學生討論問題答案的過程,提問具有明確的答案傾向,一直讓學生保持被動狀態,這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問題設計缺乏邏輯性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問題的提出缺乏邏輯性,所以在問題設計過程中,教師往往依賴于個人習慣,忽視了將問題與學習內容聯系起來,這種設計問題的方法對閱讀理解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且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問題設計指向不明
學習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是一些經驗較少的教師經常出現的情況。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沒有真正體現出學習目標,這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會產生直接影響。
例如,在講授《散步》這篇文章時,一些教師提出的問題通常為“文章中描述了多少角色?他們分別是誰?將要去哪里?”但有時候存在問題過于分散的情況,沒有明確的導學方向,學生難以發散思維,學習效率也會大幅下降,而此類問題逐漸將閱讀課轉變為討論課,偏離了學習目標。
(四)問題設計難易失當
首先,問題的設計往往過于簡單化。在現代閱讀教學中,教師提出的一些基本問題往往過于簡單,有些甚至無效,這些不必要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竹影》講述了幾個孩子做一個“竹影畫”游戲的故事,有些教師會提出問題,如“這些孩子在月光下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啊?”這個問題過于簡單,缺少讓學生互相討論的必要,等于是無效問題,而無效問題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設計的問題過于深奧,同樣難以提高教學效率。如果一篇文章的內容本就晦澀難以理解,教師設計的問題又過于復雜,學生可能根本無法正確回答,即使教師給出了詳細的解釋,學生也可能會產生各種誤解,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與優化措施
(一)基于課文預習提示的核心問題設計
教育材料和閱讀文本通常需要預習,能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更明確的方向。
例如,在《秋天的懷念》的備課時,教師可以布置讓學生“大聲朗讀文本后找到情感豐富的句子”的預習任務。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結合上下文,指導學生理解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提高學生理解和感受語言的能力。《秋天的懷念》的敘事基調看似溫和,其實背后蘊含著深刻的感情,學生要想找到情感豐富的句子,必須在充分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深入閱讀并理解文本的情感基調。學生只有從文本到段落,從句子到詞語,從文字到情感,充分理解文本內容,感受文本中包含的作者情感,滿足單元要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從字里行間細細品味”后,才能真正讀懂課文。
(二)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是一種既能激發學生閱讀欲望,又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方法。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思考。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一些因素考慮進去,如要保證問題的多樣性和問題層次的豐富性。
如在講授《我的老師》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和故事的中心線梳理文章,讓人物從學校到課堂,從課堂到假期,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了解文章中的老師,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老師是如何教我們跳舞的,通過“老師和學生”之間一些常見且簡單的故事描寫,讓學生全面了解人物的個性。在引導學生建立關系后,教師可以依次提問:“教科書中講了多少故事,故事的順序是什么?”學生可以清楚地理解文本學習的目的,這對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起著重要作用。
另外,教師可以將多媒體等技術手段有效利用起來,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將其融入閱讀教學,讓整個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活力,以便理解和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三)結合課文矛盾設計問題
對一些敘事文本,作者經常使用自相矛盾的寫作技巧來解讀人物相關細節,從而更好地描述人物的性格,樹立人物的形象。教師應鼓勵學生找到課文中運用自相矛盾的寫作技巧的地方,獲得更有效的閱讀技能。
例如,在講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時,教師希望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理解如何寫小說和分析人物。這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矛盾設計問題,如“故事中的主人公通過理性的思考和行動,幫助叔叔改變了生活方式,但叔叔對此并不感激,為什么?叔叔一直追求金錢和物質利益,主人公則強調感情和親密關系,這是否存在矛盾?”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和探討這些矛盾設計問題,深入解讀《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題和意義。同時,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文學理論和批評方法,如對比分析、主題解構等,進一步剖析矛盾的產生和發展,展示課文的復雜性和深度,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四)創設多層次問題
多層次問題設計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本。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對閱讀有清晰的理解,并基于設計過程的多樣性,需要分析、思考、理解不同層次和角度的問題。
例如,在講授《濟南的冬天》一課時,筆者根據學習目標設計關鍵問題,讓學生深度閱讀,理解作者的情緒,掌握語言技能。在經過反復思考后,教師對本文提出的主要問題總結如下:“閱讀本文后你感覺如何?文中用到了哪些修辭手法?這些修辭手法的特點是什么?”開放式問題的提出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還可以深入分析課文內容,如“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筆者清楚地說明了雪的狀態,讓學生油然生出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可見,開放式問題有助于學生從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理解文章,提高閱讀理解的深度。
(五)結合教學實際把握問題設計的“度”
教師必須把握問題設計的“度”,設計問題不能太復雜,但是也不能太簡單,太復雜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太簡單則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師應根據閱讀課文的實際情況,提出符合學生知識水平的問題,且問題設計必須由簡到難。
例如,在講授《爸爸的花兒落了》一課時,筆者提出了以下問題:“這篇文章的深層含義是什么?這篇文章表達了什么情感?這篇文章和《秋天的懷念》對思想情感的表達方面存在什么異同?你怎么理解你父親?”教師通過對這四個問題進行循序漸進的提問,幫助學生一步步探索問題答案,由簡到難,逐步學習,實現對課文中心思想的有效把握,深度挖掘學生的潛力。
又如,在講授《藤野先生》文章時,筆者曾問學生:“魯迅棄醫從文是一種怎樣的愛國主義?這種行為可取嗎?你認為最好的愛國行為是什么?”筆者通過問題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并在交流和討論中形成自己的理解,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提高語言素養,將閱讀教學從課堂擴展到課后。
(六)從文章的結構脈絡方面設計主問題
一篇好文章有一個獨特的寫作結構,這將反映在文章的結構脈絡中。因此,在設計問題時,教師必須考慮文章的結構脈絡特征,并將其作為問題設計的基礎,使學生能整體感知文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寫作結構,以增強寫作感知。
例如,講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童年的不同生活環境。為什么作者先寫了‘百草園的生活,再寫‘三味書屋的生活呢?我們能改變對這兩種生活順序的描述嗎?為什么?”教師通過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發現按照時空順序描寫的優勢,以此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方面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合理開展閱讀教學,深入思考文章,注重從日常生活角度提問,讓學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問題,真正實現“問題來源于生活,知識運用于生活”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江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主問題設計的思考與實踐[J].試題與研究,2022(13).
[2]廖介文.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主問題的設計與實現[J].求知導刊,2021(13).
[3]陶忠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與優化[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16).
[4]佟金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散文百家,2019(11).
[5]丁文健.深度學習視野下的初中語文主問題優化設計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2021(6).
[6]馬曉琳.試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問的優化設計方法[J].新課程(教研版),2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