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禪友 潘磊 蘭紅 陳高 吳春紅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都市園藝逐步進入大眾視野,其產業發展的特征需要總結,以凝聚共識,弘揚優勢,彰顯特色。文章在調查研究都市園藝發展現狀和總結多年園藝專業人才培養實踐的基礎上,提出都市園藝的特征為現代、優質、高效、休閑,并結合江漢大學園藝專業人才培養,探索都市園藝事業發展之路和園藝專業新農科建設改革之法。
關鍵詞:都市園藝;新農科;人才培養
一、都市園藝釋義
都市園藝是依托于大都市,以城市需求為導向,服務于大都市發展,以現代農業技術為主導,具有生產、生態、休閑等多功能性和技術與資本密集等特點的現代集約可持續性農業產業。隨著現代城市規模快速發展,城市居民向往投入園藝生產,而園藝從業者也希望進入城市創造更豐厚的利潤。董玥等學者在《都市園藝及其市場發展方向》一文中寫道:“都市園藝將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美學等功能融合一體,由單一的第一產業發展為由一、二、三產業相互滲透融合的綜合產業。”
二、都市園藝的主要特征
(一)都市園藝的現代特征
園藝生產智能化、園藝經營網絡化、園藝管理信息化、園藝栽培生態化是現代園藝的必然發展趨勢。都市園藝產業在科技、勞動力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集約性,同時對生產要素的投入、配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都市園藝的實現一般是以企業帶動為主,以社會服務體系為保障的高標準產業化經營方式,這種模式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
在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影像學、遙感信息學和大數據科學等領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育種科學也取得了快速的進步。在都市園藝現代化的過程中,建立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主要體現在設施園藝工程方面。首先,隨著環境感知、實時監測和自動控制的農業環境智能監測控制系統的廣泛應用,都市園藝逐漸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其次,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農業專家系統,通過對數據進行集成分析,實現對整個系統的操控。最后,根據園藝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都市園藝企業可以遠程調控環境,為作物創造最佳生長環境。
(二)都市園藝的優質特征
第一,美觀。當前,在都市園藝領域,產品包裝的視覺呈現越來越受到重視。產品包裝通過符號語言和媒體化表達等方式越來越豐富多樣,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同時,都市園藝領域產品在包裝設計時,通過結合景觀生態學、景觀美學、農業科學、旅游經濟學等理論,可以完善景觀要素的功能性與美觀度,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第二,營養。通過營養液栽培可以生產出富含維生素C、低草酸和低硝酸鹽的菠菜,這些技術和方法的應用,不僅可以改善都市園藝產品的質量和口感,還能增加營養的攝入,更能滿足消費者對健康和營養的需求,進一步推動都市園藝的發展。
第三,保健。園藝產品的健康性是消費者在達到營養要求后更高級別的訴求。都市園藝具有進行富含功能成分產品生產的必備條件。目前,國內部分植物工廠已經成功進行藥用植物種植的規模生產,如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云田農業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在江西省上饒市郊建成了商業化藥用植物工廠,在植物工廠內成功培育了霍山石斛、金線蓮等,且種植的金線蓮已經獲得有機認證,成功推向市場,獲得廣泛認可。
第四,安全。由于都市園藝具有集約化和系統性的優勢,便于從園藝產品生產源頭進行控制。為了確保園藝產品的安全,行業內均采用電子標簽認證的方法,即原產地標簽和加工鏈標簽雙重認證,建立園藝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方便對產品身份進行核查,從而規避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
(三)都市園藝的高效特征
都市園藝企業具有較高的集約化生產能力,其生產要素的投入、生產配置具有現代企業的管理優勢。通過建立專業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都市園藝企業可以對生產要素的全周期進行信息檔案化管理,這樣能夠將供應鏈上下游的生產、分銷、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的信息整合起來,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同時降低生產成本。都市園藝依托大型園藝設施,如日光溫室、玻璃溫室和植物工廠,能夠實現蔬菜、水果、花卉等產品的全年生產。
(四)都市園藝的休閑特征
無論是大規模的近郊現代農業園區,還是獨辟一隅的“天臺花園”,或者是大型商場中的園藝景觀,都是市民暫時放下疲憊、擁抱自然的“世外桃源”。目前,許多城市近郊區的農場租賃土地業務應運而生,都市居民可以租賃一片田地,體驗田園生活,日常管理則有農場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在休閑觀光的同時,都市園藝也發揮了科普教育的功能。都市居民遠離農村,對農業、植物科學的認知越來越缺乏,而園藝生產中涵蓋植物學、昆蟲學、氣象學等諸多自然科學知識,都市居民通過近距離接觸園藝生產,可以學習這些知識,獲得自然教育的機會。
三、都市園藝專業人才培養
江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園藝專業是江漢大學最早的本科專業之一,是江漢大學的優勢與特色專業。本專業獲批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實施湖北荊楚卓越農林人才協同培育計劃和湖北省高校專業(園藝)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建有1個國家級、3個省級、1個市級科研平臺,1個校級研究所,5個教學實驗室和1個屋頂農業示范基地。
學院園藝專業以園藝植物生產為基礎,園林規劃設計為特色,園藝產品儲藏加工和安全檢測為輔助,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性和應用性的高素質新型農林人才。學院以都市園藝為辦學方向,旨在培養滿足國家和中部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專業型人才。在新農科建設的引領下,學院園藝專業專注于花卉、蔬菜種質資源的創新與開發應用,培養學生在現代園藝生產、信息化管理、都市園藝康養等領域的技能。
(一)以新農科建設為指導,科學定位現代都市園藝人才培養目標
為了實現鄉村振興和都市農業等戰略產業的發展,學院需要加強實踐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與實踐。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學院創建產教融合、科教協同、校際共享、校地協同等合作新模式,同時建立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3+1”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機制與模式。具體而言,學院園藝專業可以構建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全程融入課程思政和創新創業內容,加大實踐和能力訓練。
(二)不斷加強課程資源建設,打造五類“金課”
為了不斷加強都市園藝專業人才的培養,江漢大學致力于強化課程教材的建設。在普通高等學校“十四五”規劃生命科學類特色教材中,主編了《切花優質高效栽培及采后貯運保鮮技術》《特種園藝植物栽培技術》等教材。這些教材注重數字資源的增值服務,以提供更加豐富和貼合實際需求的教學內容。學院通過引入慕課、翻轉課堂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方式,重新構建和改造傳統課堂,已經成功獲得了2門國家級一流課程認定和2門省級一流課程認定。
(三)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推動課堂教學革命
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院強調科研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希望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和創新意識。近年來,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行業技能競賽和創新創業活動中表現優異。他們不僅在比賽中獲得了良好的成績,還發表了10余篇學術科研論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9屆園藝專業本科生田廣梅在國際頂級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科研論文,這標志著學院園藝專業培養的學生在學術界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四)加強學生學習過程管理,有效激發學習興趣
針對都市園藝專業的人才培養,學院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激發學生的潛能。首先,學院為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明確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幫助學生提前規劃、合理安排時間,減輕學習壓力。其次,學院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如書籍、期刊、文獻資料等,培養他們的學術興趣。最后,學院開展研討和討論活動,組織學術研討會、討論班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并積極交流,促進彼此之間的學術互動和思維碰撞。
(五)培養引領都市園藝發展的一流師資隊伍
學院園藝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4人,其中教授職稱8人,副教授職稱8人,講師8人;有博士學位16人,有碩士學位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人,省、市級政府津貼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黃鶴英才”2人;有海外留學經歷14人。同時,學院擁有一批國家和省部級專家、教學名師及勞動模范,有“荊楚好老師”領銜的“雙師型”教師和省級教學團隊,還有“中國政府友誼獎”的全職專業外教。專任教師梯隊建設情況整體良好,教授職稱教師年齡結構老齡化,還需要提高中青年的質量。根據江漢大學一流專業建設目標,高級職稱以上教師按比例應達17人以上,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按比例應達21人以上。
(六)加強人才培養的質量監控與保障
第一,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學院要樹立“過程質量控制”理念,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完善教學管理制度。這包括組建教學質量保障隊伍,由教學院長、專業負責人、教學督導、學生信息員等組成,形成多層級教學質量跟蹤和保障機制。第二,修訂教學管理制度。學院要修訂和完善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考核、學分制管理等方面的教學管理制度,確保規范化和科學化。第三,實施教學全過程評價。學院要制訂各項教學過程評價標準,通過教研活動、督導評課、學生問卷等方式評價教學質量。
(七)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為了培養具備全面發展的都市園藝專業人才,學院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如學院以課程思政為引導,強調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通過思政教育,使學生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德才兼備的都市園藝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董玥,周攀,孫大為.都市園藝及其市場發展方向[J].園藝與種苗,2015(10).
[2]李道亮.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維方式變革:論現代城市經濟中的智慧農業[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17).
[3]王琦,李江紅.熊蜂授粉技術在現代設施農業中的應用前景[J].中國蜂業,2017(6).
[4]黃薪歷,鄒志榮,高垣美智子,等.不同生長階段補充紅藍光對生菜生長與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7(24).
[5]郭亞雯.水肥精準管理對設施栽培西瓜和甜瓜養分吸收及生長效應[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
[6]胡玥,崔雯,金敏鳳,等.不同栽培方式對生菜生長和營養品質的影響[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5).
[7]鄭延海.藥用植物植物工廠[J].生命世界,2019(10).
基金項目:2019年武漢市高校教學研究重點項目“高校新農科建設的實踐探索——以江漢大學涉農專業為例”,項目編號:2019013;2020年湖北省高校省級教研項目“高校新農科建設提升生態成長力的路徑思考”,項目編號:2020429;2021年武漢市教育局一般教研項目“院系管理角度下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