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霞



摘要: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單篇教學方法,學生只能掌握分散的知識點,難以構建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學習任務群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整合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綜合學習語文知識,使他們基于多個維度提高學習效率。文章探究新課程標準視域下的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方法,對學習目標進行整合,形成結構化的學習任務,促進初中語文課堂的變革進階。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
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主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內容以學習任務群的方式呈現,教師在設計語文學習任務時要圍繞學習主題,確定內在邏輯。學習任務群包含多樣化的學習任務,這些任務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任務群可以看作是包含多個任務的集合,這些任務在形式和內容上相互獨立,但彼此之間存在特定的邏輯關系,它們在相互組合的基礎上可以形成完善的學習系統。在完成這些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語文學習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性,充分激發學習熱情,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一、新課程標準視域下的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方法
(一)確定任務群學習目標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中,確定教學目標是首要環節,也是實現高效教學的重要環節。比如,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說明文單元,教材展示的文章都運用了相應的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對此,教師可以依托整個單元開展群文閱讀,基于大單元視角設置學習任務群,并將任務群的學習目標設定為“抓住事物的特征說明事物”,再根據每一篇課文的內容來設定細致的學習目標。
(二)整合任務群學習資源
在傳統教學中,課文組織和教學之間會存在明顯的割裂感,教師傾向于分析單篇文章中的零碎知識點,導致語文教學具有明顯的碎片化特征,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也不密切。因此,在對學習任務群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堅持以“群”代“獨”的原則整合學習資源,使語文教學突破單篇教學的局限,融合多篇閱讀材料,實現多樣化活動和多種知識的靈活組合,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閱讀體系。
(三)拓展任務群探究空間
在對學習任務群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積極拓展任務群探究空間,通過設置學習情境的方式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情境中激活思維,產生新的認知方式。比如,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寫作主題是“學寫傳記”,教師可以通過學習任務群的方式組織寫作教學活動,設置寫作情境,拓寬任務群探究空間。在學習這一寫作主題之前,學生已經學過《藤野先生》《回憶我的母親》等人物傳記,因此,教師可以將中心任務設定為“根據所學內容為家人寫一篇傳記”,之后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一名傳記作家,受邀為人物寫傳記,促使學生思考在寫作時應該抓住人物的哪些特點,關注人物的哪些精神。
二、新課程標準視域下的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以“我身邊的植物”為例
(一)設計理念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說明文單元,該單元展示了《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等一系列的文章,本單元的寫作訓練主題為“抓住特征說明事物”。通過學習教材中的文章,學生能夠準確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學習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在語言方面的嚴謹性和準確性,思維也將變得更有條理,更嚴密。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里,學生將再次接觸說明文的內容,該單元包括《大自然的語言》《大雁歸來》等文章,寫作訓練的主題為“掌握說明的順序”。在學習了該單元的內容之后,學生不僅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說明文,還會在學習物候學、地質學、生態學知識的基礎上形成求真、嚴謹的精神。
為了幫助學生學習說明文的寫作,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可以布置“我身邊的植物”這一學習任務群,要求學生掌握分類別這種說明方法及其在說明文中的作用,使他們在觀察身邊的植物的基礎上對植物進行分類,最后以調查報告的形式進行說明文寫作,對身邊的植物進行說明。
在該學習任務群,教師可以設置三個任務。表1展示了該學習任務群的任務內容和展示形式設計。
(二)項目設計內容
1.項目啟動階段的任務設計
在項目啟動階段,教師要提出驅動性問題,明確驅動性任務:如何將所學的說明方法等說明文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基于這一任務,教師引導學生調查身邊的植物,并嘗試使用下定義、分類別、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來撰寫調查報告。
項目啟動階段的任務主要包括兩個。任務一是閱讀《熱帶植物的大家庭》《黃花蒿》等說明文,了解名家是如何使用多樣化說明方法對植物進行說明的。任務二是本著自愿的原則分組,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身邊的植物,制訂調查計劃。
2.項目探究階段的任務設計
項目探究階段的任務主要包括兩個。任務一是實地調查,拍攝植物。學生需要通過實地調查的方式觀察學校周邊或者上學路上的植物,并通過拍攝植物照片的方式積累資料。任務二是認識植物,結合生物學知識,為植物分類。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學生可以利用手機App“識花君”和工具書等了解所拍攝植物的基本信息,并結合植物學知識來對其進行分類。另外,教師可以設計跨學科任務,先要求學生填寫植物分類的知識導圖,幫助他們確定植物分類標準。如按照“屆、門、綱、目、科、屬、種”的標準對植物進行分類。圖1是提前設計好的植物分類導圖,教師可以提供該導圖供學生參考。
3.項目匯報階段的任務設計
在項目匯報階段,教師可以設計三個學習任務。任務一:通過案例式學習等方法了解調查報告的寫作方法。在這一任務中,教師應提供必要的指導,將調查報告范例作為學習支架來開展案例式教學,為學生撰寫調查報告、使用說明方法奠定基礎。由于學生接觸調查報告的機會比較少,因此在該項任務中,教師還要向學生介紹調查報告的寫作方法,展示寫作的格式,并通過提供調查報告范文的方式來指導寫作。任務二:學生以“我身邊的植物”為主題撰寫調查報告,將探究的過程呈現出來,并說明掌握的植物學知識。同時,學生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制作演示文稿,為參加匯報會作好準備。任務三:參加“我身邊的植物”調查報告會,在報告會中學生之間分享和交流,相互評價。
4.項目總結階段的任務設計
在項目總結階段,學生需要根據其他小組的意見和教師的意見修改調查報告。同時,教師要制定評價量表,對學生的學習任務群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在設計調查報告評價量表時,應包含標題、正文及說明方法三個要素;在設計分享報告會評價量表時,應包含報告內容、報告技巧以及綜合印象等要素。表2和表3分別展示了教師在“我身邊的植物”這一學習任務群教學中設計的調查報告評價量表和分享報告會評價量表。
5.項目拓展的任務設計
在項目拓展階段,教師可以圍繞“我身邊的植物”這一任務群,基于植物在環境保護領域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展開項目拓展,引導學生關注公共綠化的問題,樹立起較強的環保意識和正確的環保理念。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搜集和總結關于“綠化”的建議,這些建議的實施都離不開綠色植物。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在當地開展的調查,對公共綠化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總的來說,學習任務群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的特征,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符合初中語文教學的特點。在對學習任務群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合理確定任務群的學習目標,整合任務群的學習資源,還要對任務群的探究空間進行拓展,這有利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變革與進階,也有利于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知識,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明.初中寫作學習任務群的構建與實施:以“‘生動的敘事寫作學習任務群”為例[J].語文世界(中學生之窗),2023(6).
[2]金曉麗.核心素養下學習任務群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設計路徑:以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蘇軾詩詞的教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3(4).
[3]周群,任秋菊.初中語文跨學科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與實踐:以“我身邊的植物”項目學習為例[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