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顯
摘要:用好紅色資源,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課題。如何有效地把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對落實立德樹人,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一體化、內容一體化和功能一體化等方面意義重大。高校應著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內容體系上構建紅色資源的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路徑選擇中切實發揮關鍵課程育人、聚焦課程協同育人、探索實踐育人、增強文化育人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紅色文化育人;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1-0025-04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省中華職業教育社研究課題“高職院校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HBZJ2023 238)研究成果
紅色資源作為黨在革命歷史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紅色文化育人最好的教科書。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用好紅色資源”“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1]。然而,當前學界對紅色資源與思政課融合研究較多,而與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研究則相對不足。探討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價值與路徑,有利于推動大中小學生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切實增強紅色文化育人、落實立德樹人的整體效能,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英才。
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不僅是傳承紅色基因、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現實要求,而且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落實育人目標、豐富思想內涵、提升教育功能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一體化的重要抓手
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一體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根本要求。紅色資源蘊含豐富的育人價值,其“開發和利用的教育本位”[2]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目標相契合,是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一體化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總體目標與階段目標的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包括總體目標與階段目標。在堅持總體目標一以貫之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下,紅色資源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的一體化發展,體現二者關系的辯證統一。另一方面,有利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階段目標的貫通分層。針對教育對象的實際和特點,把紅色資源融入具體目標分層之中,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具體目標向實踐轉化,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具體目標一體化的導向作用。
2.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一體化的思想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一體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核心要求。紅色資源能從歷史智慧、革命精神、理想信念等方面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一體化的思想內涵。首先,紅色資源豐富的歷史智慧內涵。紅色資源蘊含獨特而豐富的歷史事實與智慧,將黨的鮮活歷史故事融入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而且能使學生深刻理解黨的一百多年歷程,培養學生的歷史自覺和歷史主動精神,為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經驗啟示和借鑒。其次,紅色資源豐富的革命精神內涵。紅色資源蘊含著豐厚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在時間縱向上把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內容統一起來,彰顯著黨的革命文化思想和革命精神,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和中國共產黨精神特質。最后,紅色資源豐富的理想信念內涵。紅色資源是塑造學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教育資源。把紅色資源融入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僅能夠提供可親可感的紅色文化內容,而且能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可見,把紅色資源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一體化建設,發揮紅色文化育人作用。
3.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體化的有效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體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關鍵。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與紅色資源獨特的文化育人功能相契合,這就決定了紅色資源是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體化的有效載體,只有貼近大中小學各階段所具有的順序性、階段性和差異性等特點,才能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功能。首先,順序性。循序漸進地將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彰顯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教育引導過程,能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體化建設。其次,階段性。針對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階段性特點和實際要求,在紅色資源的利用和選擇上體現階段性特點,既有利于體現一體化建設中的一脈相承,又能夠彰顯大中小學階段性發展特色。最后,差異性。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具有順序性、學段性特點,而且在認知特點、教育內容、方法策略等方面具有差異性。將紅色資源融入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階段,有利于把思想政治教育總體目標落實到階段性目標之中。
在內容體系上,紅色資源作為“立德樹人的優質資源”[3],以何種樣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關鍵。從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狀況看,主要體現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
1.紅色資源的黨史學習教育
紅色資源是進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途徑。在見證黨的歷史方面,紅色資源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奮斗史,是深入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重要學習素材。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能引導大中小學生在深入學習黨的奮斗歷史中做到知史愛黨,落實為黨育人的基本要求。因此,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要加強紅色資源的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大中小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首先,學史明理。在充分挖掘和用好革命遺址、博物館等紅色資源的基礎上,可帶領學生回顧光輝歷史,將黨史故事和道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全過程。其次,學史增信。在瞻仰革命舊址、參觀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等紅色活動中,應引導學生感悟革命先輩信仰的力量,增強歷史自覺和堅定理想信念。再次,學史崇德。在講解紅色故事、弘揚紅色家風等紅色資源交流學習體會活動中,應引導學生崇尚革命先輩人格品德,內化成自我道德修養。最后,學史力行。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實到把紅色資源作為加強學生學習革命傳統的主渠道上,普及學生的黨史知識,提高學生的黨性修養,激發學生的責任擔當,提升學史力行的教育效果。
2.紅色資源的革命傳統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4]因此,在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過程中,要加強紅色資源的革命傳統教育。首先,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引導方面,要善用紅色資源引導學生既要憶苦思甜,又要激揚青春夢想,緊跟時代潮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其次,在加強情感培育方面,要善用紅色資源激發革命情感。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彰顯文化沁潤,就是讓學生的思想受到觸動、心靈得到洗禮,培育學生弘揚革命傳統的情懷,培育歷史擔當精神和革命主義豪邁氣概,促成學生的革命思想政治品德養成。最后,在“三觀”教育方面,要善用紅色資源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要把“三觀”教育貫穿于革命傳統教育全過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落到實處。
3.紅色資源的愛國主義教育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紅色資源蘊含著愛國主義基因和價值觀,把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應“著力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首先,著力培養愛國之情。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并不是枯燥無味地說教,而是善用紅色資源,啟發學生思考、領悟、內化愛國之情,厚植對黨、國家、人民的感情,展現紅色資源的生動、形象、活力,發揮紅色資源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其次,砥礪強國之志。紅色資源的愛國主義教育要強化強國之志,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緊扣時代主題,運用多樣化的講授方式和講授語言,講好紅色革命故事,并把“小故事”升華為“大道理”,引導學生勇擔強國責任,樹立堅定的強國之志,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最后,實踐報國之行。紅色資源的愛國主義教育,應使學生獲取直接經驗或是把理論知識在實踐行為中得以彰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5]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應創設紅色文化場域,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研學活動,與理論教育主陣地有機結合,引領學生踐行報國行為。
4.紅色資源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紅色資源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英勇奮斗歷史,集中體現了革命先輩崇高的政治品質,是堅定學生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首先,紅色資源深化理想信念的認知。提升認知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和基礎。紅色資源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塑造,能夠引領學生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思想指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然而,學生對理想信念的認知是一個不斷深化發展和不斷提升的過程,因此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需要科學引導。其次,紅色資源增進理想信念的情感驅動。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能通過紅色資源蘊含的精神,豐富學生理想信念的情感體驗,達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后,紅色資源錘煉理想信念的意志。紅色資源蘊含著革命先輩的堅強意志,是引領他們革命斗爭和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行動指南。利用紅色資源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能引導學生以堅定革命意志擔負民族偉大復興使命。
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讓紅色精神綻放出新的生命力和時代光芒,必須立足于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通過辦好思政課、落實課程思政、善用大思政課、創設文化環境等途徑傳承紅色基因,不斷提升學生思想政治品質,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
1.辦好思政課,發揮紅色資源的關鍵課程育人功能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辦好思政課,發揮紅色資源的關鍵課程的育人功能,是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路徑。一方面,辦好思政課要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紅色資源與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相結合,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在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擔當中賡續紅色血脈,培養時代新人。另一方面,辦好思政課要講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而讓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化為人的思想政治品質,則需要掌握講深、講透、講活馬克思主義理論方式和方法。一是要從黨的一百多年奮斗和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挖掘紅色資源的思想價值,講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力量。二是從黨的一百多年歷程和時代發展中,把紅色資源折射的中國道路講清楚,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的闡釋。三是注重以紅色資源見微知著講活馬克思主義理論,以紅色故事講好黨的革命道路探索和實踐,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擔當時代使命。
2.落實課程思政,聚焦紅色資源的課程協同育人功能
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不僅要占據思政課的主渠道,而且要在大中小學中構建紅色資源的課程協調育人體系。要挖掘紅色資源與課程內容的深度結合方式,在“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中實現思政課與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首先,“進教材”即紅色資源融入課程教材。一方面,在課程中融入紅色文化理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形成大中小學賡續紅色血脈的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局面。另一方面,探索開發紅色資源的校本課程,遵循大中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及其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以生動且鮮活的紅色資源熏陶學生。其次,“進課堂”即紅色資源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通過課堂教學講授紅色知識,發揮課程思政作用,讓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中傳承紅色基因。同時,要善用新技術,形成“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紅色資源課堂教學,讓學生能隨時隨地接受紅色資源熏陶。最后,“進頭腦”即紅色資源內化為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紅色資源融入課程思政中,要貼近學生的實際和特點,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增強紅色資源融入教學過程的針對性、感染力,真正使紅色基因扎根學生的心中。
3.善用“大思政課”,探索紅色資源的實踐育人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6]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同樣也要善用“大思政課”,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索紅色資源的實踐育人功能,讓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中發揮鑄魂育人作用。首先,明確目標導向。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一脈相承,又要實現目標層次的不斷深化,并要實現階段性目標與總體目標的貫通,強化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其次,打通場域導向。要拓展紅色資源的實踐育人方式,實現學校育人與社會實踐育人相貫通,引導學生在紅色實踐活動中堅定理想信念、追求真理,牢記初心使命,勇擔時代重任。最后,銜接好內容導向。應挖掘紅色資源的思想內涵,引導學生增強實踐參與度,提升文化體驗,實現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相貫通,讓紅色實踐真正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育人陣地。
4.營造文化環境,發揮紅色資源的文化育人作用
紅色資源作為革命文化的源泉,蘊含著紅色故事及先輩優秀政治品格和精神。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應該打造大中小學一體化的紅色文化環境。應基于大中小學思想政治品德的發展需要,構建紅色校園文化活動體系,以紅色文化活動為核心,抓好以校園文化、班級文化、寢室文化為重點的學生日常紅色文化活動,創新以團委和班級協同管理的社團文化活動,滿足學生的精神生活需要和思想發展需求。同時,要善于把紅色資源融入現代科學技術中,通過運用VR虛擬互動體驗、短視頻制作、校園智慧墻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并構建紅色文化傳承的教育示范基地。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王洪春,徐群,趙東來.紅色資源開發利用必須堅持教育本位———對幾種不良現象的剖析[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21(11):25-30.
[3]許若溪.紅色資源的基本要素與時代價值[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10):33-35.
[4]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6.
[5]孫紹勇,任雯.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涵養化育的集成優化[J].江蘇高教,2023(04):107-112.
[6]艾四林,吳潛濤.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報告(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
Exploration of the Value, Content,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Red Resourc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Song Xian
(Hubei Open Universit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Making good use of red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How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red resources into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lementing moral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s, content, and functions.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building red resources in the content system, including party history learning education,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ducation, patriotism education, and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the path selection, they should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key curriculum education, focusing on curriculum collaboration education, exploring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enhancing cultur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red resources;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red culture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