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班會背景
情感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命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八年級是中學生情感與道德成長的關鍵期,此階段的教育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靈,讓學生在豐富的精神世界里得到全面發展,從而塑造靈魂、塑造生命。本次班會基于時代背景和八年級學段特點,針對班級中突發且影響較大的事件開展本次班會課,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情感世界,幫助學生多角度地解決問題,持存積極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班會目標
1.學生通過活動設計,拓展和深化對不良情緒的認識,獲得科學、理性處理不良情緒的方法和途徑。
2.學生在正視不良情緒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持存良好情緒,促進道德生長。
3.學生經過實踐,將解決不良情緒的策略應用于真實情境,為持存良好情緒、培育良好性格獲取動力源泉。
班會準備
1.學生:漫畫、彩筆、剪刀、布條、針線等。
2.教師:美術公開課上被弄臟的校服外套、海外學姐穿我們學校的校服參加活動的照片、掛鉤、衣架、情緒管理卡。
班會過程
環節一 認識一件有“情緒”的校服
師:同學們,看,這是這個季節我們最常穿著的校服,請你看看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預設:對了,干干凈凈的校服上沾染一排墨點,校服變得不干凈了、不美了、臟污了。校服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
【設計意圖】主題教育活動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針對學生的成長困惑而設定。由學校生活中校服沖突引入班會主題,契合實際,引導學生關注一件有“情緒”的校服。
環節二 探尋問題的解決辦法
出示漫畫(班級學生繪制),講述故事原委(配上氣氛緊張的背景音樂)。
故事內容:美術公開課上,鄭老師正在教學生們畫畫,小樂悄悄地對小龍說:“把墨水借給我用一下?!毙↓埩⒖掏饬?。小樂借墨水不是畫畫而是蘸水玩耍,一不小心墨水濺到了小龍雪白的校服上,小龍氣炸了。下課鈴聲響起,小樂把畫材丟在桌子上,就跑去操場準備參加大課間活動了。小龍氣不打一處來,緊跟著來到操場。小龍拉著小樂在操場上理論,小龍情緒激動,聲震如雷,引來很多同學圍觀。班主任站在一旁勸說,試圖讓小龍平靜下來,但是不起作用,小龍氣憤地直跺腳,又罵又哭,場面一度失控。
師:校服已經被墨點污染了,我們面對被墨點污染的校服怎么辦呢?請同學們集思廣益。(補充:被污染的校服只有一件,老師用沾有墨點的白紙來象征校服。發放帶有黑點的白紙并詢問誰要這件“真校服”。)
師:同學們,請打開桌子上的工具箱,可以選取一些你用起來稱手的工具來輔助你。
【設計意圖】主題班會從解決具體問題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引發學生對沖突的思考。故事重現,讓同學們回到事件現場,發現問題,并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關注自身可能出現的不良情緒。
師:請同學分享你處理黑點的方法。(引導學生從三個維度分析自己的處理方法:一是方法是什么,二是黑點有什么變化,三是白紙怎么樣了。你為何如此處理呢?)
師:同學們的分享有一些共同點:一是校服上的墨點好像沒有那么糟糕了。同學們正視了問題,看淡了問題。二是同學們都因勢利導,嘗試用各種方法去轉化這個黑點,使它變得不那么糟糕。
小結:面對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和不愉快的經歷,我們需要:消除問題,按下刪除鍵;因勢利導,轉化問題;正視問題,持存良好情緒(不逃避、不糾結)。
【設計意圖】通過追問,讓學生去尋找校服事件發生之后的解決辦法,集思廣益,為有可能面臨的同類問題找到更好的處理方式,也引導學生持存良好情緒去正視問題,不要被“情緒”綁架。
環節三 舉一反三解決問題
師:我們在剛剛的探討中有所收獲,接下來讓我們再次回到校服事件。如果當時同桌弄臟了你的校服,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提示:關注我們的情緒,不要忽視情緒。
PPT展示:憤怒是受傷,憤怒是委屈,憤怒是無助,憤怒是求助的信號,憤怒是一個被忽視的自己,化解憤怒就是看見自己、心疼自己。
【設計意圖】在集體教育的過程中,采用角色轉換、問題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體會感受,掌握正確處理突發情緒的方法。該環節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由旁觀者轉變為當事人,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目的是提醒學生不要忽略自己的情緒,要關注我們的情緒。
師:同學們,生活中還可能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問題,我們接下來繼續嘗試了解并探索解決。請同學們來看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媽媽:你怎么又在發呆?老師叫你,你也不回應!你昨天的作業又沒完成,剛剛老師在催交作業了,你沒有看見嗎?你不知道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嗎?如果不想學就給我滾!
小樂:我沒發呆,我作業忘記交了,我等會就交。你出去,不要進我的房間。
媽媽:你的房間我不能進嗎?你進入中學就跟變了個人一樣,還嫌棄我了?你用這樣的態度對我,我要告訴你班主任。
小樂:你愛告訴誰就告訴誰。(“砰”地一聲關上了房門)
……
媽媽:叫多少遍了,還不動身吃飯,吃個飯都要人叫,你還能干啥?
小樂一言不發,默默吃飯。
媽媽:你就知道吃吃吃,胖成這樣也不動,老師天天催你體育打卡,你也不動。算了,我也管不了你了。
小樂怒吼著跑走,緊鎖房門。
從那以后,小樂不和媽媽做任何交流,不寫作業,不按時上網課。
追問:如果你是小樂,你會怎么看待和處理此問題呢?你希望媽媽怎么處理問題呢?請同學們拿出情緒記錄表,把它記錄下來,并大聲地朗讀給同學們聽。
小結:委屈難過要宣泄,負面情緒要關注。有話可以好好說,互尊互諒促成長。
【設計意圖】基于班情分析和家校溝通中收集的共性問題,進一步展開討論,促進學生反思自我行為,關注自我情緒。依據情緒ABC理論引導學生完成情緒記錄表,讓學生學會持存良好的情緒去應對親子矛盾,同時讓學生關注自己的不良情緒,學會正確表達情緒并盡可能嘗試與父母有話好好說。
環節四 “情緒”校服化腐朽為神奇
師:一件有“情緒”的校服開啟了一次探尋自我情緒的旅程。校服是我們中學生活的青春印記,今天來自國際高中的學姐從美國給我們帶來一段有關青春校服的故事。請看視頻。
視頻內容簡介:本校國際部董學姐在威斯康星州學校參加活動時身著我們學校的校服,自信地參加活動并介紹自己的初中校園。
師:同學們,老師相信這是激勵,也是期盼和祝福。一件有“情緒”的校服,給予了我們一次關注自我情緒的機會。接下來,我想請同學們用“飛花令”的形式來總結這一節課的收獲。
學生“飛花令”:
一件有“情緒”的校服
一串有“情感”的故事
一群有“情誼”的同學
一次有“宣泄”的關注
一場有“你我”的溝通
【設計意圖】基于兒童認知具有極強的模仿性這一特點,在德育中要善用“榜樣力量”。利用學姐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穿著我們學校校服參加活動的視頻,以及學姐送來的祝福,來幫助學生重新審視身上的校服,也重新關注這件有“情緒”的校服,懂得校服對于中學生的美好意義。
課后延伸
1.課堂上經過學生們妙手改造后的校服要如何處理呢?就此校服的后續處理我們召開了夕會,夕會由班干部組織,最終通過投票,決定把沾染墨汁、經過改造的校服懸掛展示在班級榮譽角,用以提醒我們關注自己的不良情緒,持存良好情緒,營造和諧班集體。
2.開展家長、老師、學生“一周有話好好說”活動,指導學生策劃設計活動,發放活動邀請函,邀請父母參與活動,關注不良情緒,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幫助學生、家長和老師共同營造良好的情緒培養空間。
[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互聯網視域下道德審美力培育的班本德育創新實踐研究”(課題編號:L/2021/197)的部分研究成果]
張 婷? ?江蘇省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