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雨晨
由于粗心大意,再加上認知和理解能力有限,部分學生在做數學計算題時容易出現錯誤,如計算結果不正確、計算過程不正確等,從而影響了學習效果。指導小學生攻克計算錯題,是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承擔的教學責任。小學數學計算錯題的成因復雜,教師只有明確錯題原因,才能夠對癥下藥,綜合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水平。筆者以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為例,闡述了小學數學計算錯題成因及對策,以供參考。
一、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包括分析運算對象的能力、理解算理與算法的能力、運用具體策略解決運算問題的能力等。計算教學包括計算原理的教學、計算方法的教學及計算練習教學。其中,計算原理教學涉及數學定義、數學性質、數學概念、數學規律等理論知識的教學;計算方法教學涉及計算分析方法、運算方法、數學思想方法等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計算練習教學涉及口算題、估算題、筆算題、判斷題、應用題等題目的練習教學。教師做好計算教學工作,可以開闊學生的數學計算學習視野,豐富學生的計算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計算分析、計算答題等能力。此外,教師做好計算教學工作有益于學生領會數學學科的應用意義,對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具有積極意義。
二、小學數學計算錯題的成因
從教學層面出發分析小學生計算錯題原因,可以發現,部分教師為學生提供的計算題目難度過高,題目內容較為復雜,學生不能通過簡單套用運算方法解決計算問題,導致計算錯誤。另外,部分教師采取單一的計算教學方法,旨在讓學生在背誦、模仿、機械練習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技巧,但學生在背誦大量計算知識、解答大量類似習題時容易混淆計算知識,可能運用錯誤的知識分析計算問題、解答計算問題,最終導致解題錯誤。
從學習層面出發分析小學生計算錯題原因,可以發現,部分錯誤原本可以避免,如部分學生的計算步驟正確,但在寫結果的時候寫錯數字、標錯小數點等,這種錯誤是由于學生不認真導致的。另外,部分學生的計算步驟、計算方法不正確,這種錯誤的成因較為復雜,其根源是學生對計算知識的掌握不牢固、缺乏靈活的計算思維、對計算問題的熟悉程度不夠等。
三、小學數學計算錯題的解決對策
(一)合理設計習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教師可以通過改變習題設計內容,解決部分學生的數學計算錯誤問題。學生計算錯誤的部分原因在于教師所出示習題的難度過高,超出學生的能力水平,導致學生無法運用已掌握數學知識、已有數學經驗分析和解答問題。明確錯題成因后,教師即可對癥下藥,采取合適的設計方式優化習題內容,確保習題難度符合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教師可以先分析學生的基本學情,確定不同學生的計算能力水平,再選擇合適的計算教學內容設計習題,以滿足不同學情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的教學,涉及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乘法計算方法等內容。在教學中,部分學生能夠很快領悟相關知識并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復雜問題,而部分學生則只能運用知識解答簡單問題。對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設計個性化習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計算學習需求,鞏固學生的計算學習成果,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為解決問題奠定良好基礎。
(二)綜合多元教法,提高學生的計算綜合能力
合理應用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目前可用于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如情境教學法、對話教學法等。小學數學計算問題類型豐富,包括直接計算問題結果、計算問題結果比較大小、應用題計算、方程計算等。不同計算問題的解題原理、解題技巧不同。針對不同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內容,教師有必要采取多元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計算綜合能力。
1.應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計算學習興趣。部分學生解答計算題出錯,其原因是對計算教學內容的興趣不足,沒有扎實掌握數學計算原理和方法。為了讓學生積極學習數學計算習題知識,輕松掌握計算知識,教師可將情境教學法用于計算教學當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推動下主動學習和探究數學計算知識,主動嘗試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答計算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計算能力。
在“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的教學中,為使學生產生探究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原理和方法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由情境驅動學生主動探究計算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火車行駛的圖片,同時為學生描述情境內容:“張阿姨從老家乘火車去北京,通過和列車員聊天,張阿姨了解到她所乘坐的火車時速為145千米/小時,她乘坐12小時火車即可到達北京,你知道在此期間火車一共行駛了多少千米嗎?”其次,教師可以板書算式“145×12”,并詢問學生“你能幫助張阿姨計算出問題的答案嗎?”,利用生動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原理和方法的探究興趣。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幫助學生快速理解相關內容,進而提高學生計算學習的效率。
2.應用對話教學法,培養學生計算學習思維。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思維,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對話教學法用于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一方面,教師可圍繞具體的計算問題組織師生對話活動,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形式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激活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圍繞具體計算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活動,采取學生合作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驅動學生深度探究計算問題,發散學生的計算思維。
在“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圍繞典型例題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同時發展學生計算思維。教師可板書問題,如“322×24等于多少?”,并提出“這一問題的特征是什么?你有哪些計算思路?”“聯系已掌握的知識,你能計算出這一問題的結果嗎?”等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驅動學生類比已掌握的數學計算知識探究新問題的解題方法。此外,教師可圍繞板書問題組織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出問題的答案。教師通過討論、對話、合作、交流的方式開展計算教學,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計算學習機會,能夠讓學生充分參與計算學習過程,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為學生夯實計算知識基礎。
(三)規范答題步驟,改正不良計算習慣
粗心大意是學生計算錯題的成因之一,其主要表現為在計算習題時代入錯誤數值、在計算習題時計算內容不完整等。為了杜絕這種現象,教師需要規范學生的答題步驟,教會學生按照正確的思路分析問題、計算問題、填寫答案。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正確的答題思路、答題步驟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優秀解題案例展示給學生,以視聽結合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正確答題步驟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生解題的規范性,改正學生的不良計算習慣。
在“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綜合學生的錯題內容,為學生講解正確的豎式計算步驟:第一步,列豎式,三位數和兩位數的數位要對齊;第二步,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與三位數不同數位上的數字相乘,注意與哪一位上的數相乘,相乘得到的數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對齊;第三步,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與三位數不同數位上的數相乘,注意與哪一位上的數相乘,相乘得到的數的末尾和哪一位對齊;第四步,將兩次相乘得到的數相加得到計算結果。在規范答題步驟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授驗算方法,讓學生在計算后進行驗算,避免因粗心造成答題錯誤。
(四)重點解析錯題,解決學生計算疑難
為了從根本上避免學生重復犯錯,教師有必要針對學生的錯題內容進行講解教學,指導學生明確錯誤表現形式、錯誤原因,幫助學生避免再犯類似錯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在學生的錯題中選擇典型錯題,將其抄錄在黑板上,組織學生觀察錯題并在小范圍內討論,以激活學生的診錯、改錯思維,并針對錯題指出錯誤原因、講解改錯方法,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計算疑難,避免學生再犯類似錯誤。
在“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的練習錯題,組織學生在小范圍內討論,讓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如因馬虎大意抄錯數值、沒有進位、未正確使用豎式計算等,以增強學生對錯題的印象;接著,教師可以針對錯題講解正確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算理;教師要板書正確的豎式計算過程,并將其與錯題的豎式計算過程進行對比,指導學生分析錯誤內容,加深學生對錯誤的印象;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避免犯錯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診錯、糾錯、改錯能力。
(五)組織遷移練習,鞏固錯題教學成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組織遷移練習教學活動,可以檢驗學生的錯題分析和改正等學習成果,幫助學生進一步查漏補缺。首先,教師可以整合學生錯題內容,組織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重新計算錯題,以此檢驗學生的改錯學習成果;其次,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錯題設計變式問題,并將變式問題作為隨堂作業或課后作業布置給學生,組織學生結合相關知識分析問題;最后,教師可以檢查學生答題情況,并加以點評,指出學生在分析、解答計算問題時的不足,確保學生能夠在遷移練習中發現自身問題,進一步提高反思能力。
在“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完成診錯、改錯和解析錯誤等教學工作后,綜合學生的錯題內容設計遷移練習內容,并組織學生解決錯題。教師可以出示原有錯題讓學生改正,并設計新的計算題,通過組織學生解決新的計算問題檢驗學生的錯題學習成果,鞏固學生錯題學習成效。
結語
做好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工作,對培養學生抽象意識、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發展學生數學思維有著積極意義。導致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有很多,教師只有明確學生的錯題原因,方能選擇正確教學方案,養成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觀察學生的錯題表現并分析其原因,不斷優化計算教學方案,提高計算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木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