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婕


編者按: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節氣后,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秋燥明顯。古人將寒露作為寒氣漸生的表征。寒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 霜降時節,萬物畢成,畢入于戌, 陽下入地,陰氣始凝。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征。霜降三候為:“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咸俯。”
本期精選了青島、鹽城、合肥等地幼兒園結合寒露與霜降節氣中的自然現象、民俗文化等開展的相關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動手操作,更好地理解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養成對大自然的尊重與熱愛之情。
設計意圖
寒露節氣,幼兒容易出現口干舌燥、流鼻血等現象,也就是所謂的“秋燥”。梨是寒露節氣中必不可少的水果,具有潤肺降火、清熱鎮靜的功效。因此,在寒露節氣來臨之際,我們從健康食育活動出發,與幼兒一起制作清涼敗火的秋梨凍,用以防范和緩解秋燥。
適宜年齡
4~6歲。
活動目標
1.了解寒露節氣文化,知道秋燥的含義。
2. 能自己削皮、切塊,制作秋梨凍。
3. 體驗動手做秋梨凍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秋梨、純凈水、果凍粉、糖。
經驗準備:幼兒會用削皮器、榨汁機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秋梨凍的制作步驟
師:寒露節氣很多人會出現鼻咽干燥、干咳少痰、 皮膚干燥等秋燥癥狀,大家知道什么食物可以緩解秋燥嗎 ?
師:對,秋梨凍。那么,制作秋梨凍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指導要點】開放式提問可以激發幼兒更多的經驗再現。教師展示秋梨凍圖片,幼兒在觀察中表達自己對制作秋梨凍的看法,均是他們經驗的自我習得與內化。
二、小組合作制作秋梨凍,體驗勞動的快樂
1.削秋梨,學會使用削皮器。
教師示范削皮器的使用方法和講解安全注意事項,幼兒自主分工清洗、削皮和切塊。
師:削皮器怎樣使用呢?誰想來試一試。
【指導要點】教師可采用直觀感知法,讓幼兒了解削皮器的使用方法。當請幼兒嘗試使用削皮器時,教師可在旁用兒歌“削皮器,真能干,從上到下輕輕削……”,幫助幼兒梳理、總結使用削皮器的正確方法。
2.榨梨汁,觀察榨汁過程。
師:接下來我們要開始榨梨汁了,加多少純凈水合適呢?小朋友們來試試吧。
【指導要點】教師要讓幼兒掌握榨汁機的使用方法,引導幼兒將切好的梨塊放進榨汁機。教師可提供不同的盛水工具,讓幼兒自主探究加水的適宜性,進而榨出適量的梨汁。
3.熬梨汁,制作秋梨凍。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自己熬制梨汁,等梨汁翻滾后要加入果凍粉充分攪拌,大家準備好了嗎?
【指導要點】教師要讓幼兒做好熬梨汁的準備工作,明確熬梨汁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并引導幼兒觀察、表征熬制過程中的現象以及冷卻后的狀態。
三、品秋梨凍,體驗勞動成果的幸福感
教師請幼兒觀察并品嘗秋梨凍,說一說它的味道和口感。
【指導要點】幼兒互相分享交流秋梨凍的味道及口感,教師可引導幼兒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秋梨凍的味道及口感進行描述或借助繪畫的形式進行表征,讓他們在說一說、畫一畫中體驗勞動成果的幸福感。
活動反思與延伸
節氣潤心,勞動生情。“食育”讓幼兒了解食物,并與食物建立起美好的情感聯結。無論是寒露、霜降,還是其他節氣,都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從而幫助幼兒在大自然中汲取文學、科學、健康、藝術等知識,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文化品格和科學態度。幼兒園將寒露等節氣融入食育課程,能滿足幼兒學習傳統文化和體驗勞動成果的需要。在“秋梨凍”活動中,教師應給予幼兒充分的實踐機會,讓他們了解節氣與生活的關系,提高勞動能力。活動后可鼓勵幼兒回家和父母一起制作更多的秋梨美食,增進親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