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讓教學成為研究》
作者:陸軍
出版社: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99-6940-1
出版時間:2017 年11 月
定價:15 元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中學教育作為小學教育的延續和進入高等院校或轉入其它中等學校的預備階段,對于學生現階段的身心發展和整個人生建設都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課堂教學作為中學教育階段主要的教育活動,具備傳授知識、指導學生樹立思想道德意識、啟迪人生等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環節。因此,基于中學教學的特點和該階段學生的情況,不少研究者提出了相對應的創新型教學方法,其中“螺旋式上升教學法”的影響巨大,為中學教學提供了全新的理論與實踐指導。
由陸軍編著的《讓教學成為研究》一書,以“螺旋式上升教學法”為研究重點,重點闡述了其在中學教學具體實踐過程中的理論及應用,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論證了該教學法的科學性、專業性和可實施性。總覽全書,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專業性強,具體闡述了“螺旋式上升教學法”的概念和理論基礎。所謂“螺旋式上升教學法”,是一種創新型教學方法,旨在通過多次重復訓練和逐漸增加難度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螺旋式上升教學法”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被提出的,其一,螺旋式重復。一般的中學教學模式通常為簡單的重復,即將教學知識進行反復學習和訓練,以加深強化學生的記憶,但理解和掌握效果并不好,螺旋式重復則強調在多個學年或學期內多次引入相同的概念或主題,每次都以比上次更高的難度或更深入的方式呈現,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其二,認知發展理論。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提出認知發展理論,他將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螺旋式上升教學法”在中學教學中的運用強調了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講求教育的循序漸進和階段性。其三,個性化學習。因為“螺旋式上升教學法”提倡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而每個學生的認知狀況都不一樣,因此就要求教師要盡量關注并適應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做到個性化教學,
二、具有現實意義,強調了“螺旋式上升教學法”在中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作者從現實出發,深入分析了“螺旋式上升教學法”在中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首先,幫助學生建立扎實的知識基礎。中學是知識積累的關鍵階段,只有建立好扎實的基礎,才能在后續學習中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螺旋式上升教學法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逐步學習理解知識,并主動建立起扎實的知識基礎。其次,強化和鞏固學習效果。螺旋式上升教學法通過反復強化和練習學習內容,能夠幫助學生逐漸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強化知識在具體問題情境中的運用,提高學習效率。再次,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習興趣的培養對于中學教學來說非常重要,只有讓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才能增強其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螺旋式上升教學法中的設立問題、案例討論、組織實踐等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最后,重視個性化教育。螺旋式上升教學法注重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個體的個性化發展。
三、可操作性強,在“螺旋式上升教學法”的基礎上為中學教學提供了理論與實踐指導。除了理論上的具體闡述,作者還在總結多年中學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具體介紹了“螺旋式上升教學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其一,制定課程規劃。教師需在進行具體的教學活動之前仔細規劃課程內容,確定哪些主題或概念將在多個學期中螺旋式引入,并制定適當的難度層次。其二,重視評估與反饋。持續的評估是關鍵,教師應定期檢查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及時提供反饋,并根據反饋結果進行相應的調整。其三,選擇合理資源。選擇適當的教材和教學資源,以配合螺旋式上升教學,包括不同級別的教材,練習題和案例研究等,讓教學更具多樣化。其四,采取互動式教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主動提出問題,并調動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以此加深他們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其五,跨學科整合。打破學科與學科,知識與知識之間嚴格的界限,嘗試跨學科整合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明確知識在不同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
“螺旋式上升教學法”遵循了教育應該循序漸進的原則,在中學教育中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本書關于“螺旋式上升教學法”的論述,為螺旋式上升教學法在中學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提供了指導,為“螺旋式上升三B 教學法” 在高中英語課堂設計中的普適性探究(NKF2022BF59)等課題開展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