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教育信息化與慕課發展戰略研究》
作者:林世員,鄭勤華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32-4715-8
出版時間:2020 年1 月
定價:46 元
立足科技爆炸時代,推進教育現代化已然成為一個全球性命題,教育主體期望利用現代化技術引領教育“提質增效”。但從教學實踐角度說,“現代化技術”的表述較為籠統,任何一種在過去教育時空不存在的技術要素(如教學設備、教學工具、教學媒介等),都可以納入到現代化技術的范疇。為了保障教育現代化的有效落實,需要為現代化技術標定一個代表形態。很顯然,在“互聯網+”概念席卷全球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具有對“教育系統顛覆性作用”的觀點被廣泛證實與接受,世界各國紛紛推出適應自身的教育信息化規劃、方案及戰略等,如我國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旨在全學科、全過程、全要素層面發揮信息技術的先進優勢,以實現課程教學“教法改進、管理優化、績效提升”。
結合以上分析,信息技術就是現代化技術的代表形態,也是賦能各類學科教學實踐質效的主導力量之一。對于高校英語而言,如果“互聯網+”是現代化技術賦能英語教學實踐的基本思維,那么英語慕課(English MOOCs)就是現代技術賦能英語教學實踐的重要形式,它明確了信息技術的基本構成、應用場景、教習方式等,能夠充分助力高校英語教學從“傳統型實踐”向“現代化實踐”轉型。《教育信息化與慕課發展戰略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一書由林世員、鄭勤華編著,該書主要闡述了“互聯網+”教育體系與慕課生態系統,重點介紹了慕課技術支撐環境、建設過程、運行策略等內容,驗證了慕課作為一種教育資源融合機制的重要價值,對于引領高校英語教學實踐向現代化邁進具有重要借鑒與啟發意義。
本書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通過系統解讀教育信息化的內涵與價值,明確了現代化技術賦能高校英語教學實踐的必要性。該書包括15 章,按探討主題的差異,整體可分解為宏觀(前五章)與微觀(后十章)兩部分,作者以“教育信息化”為紐帶,實現了宏觀與微觀主題的深度結合。其中,宏觀主題是“互聯網+”,它的主要內涵是將互聯網思維、技術、資源等滲透到傳統教育模式中,通過打造“互聯網+教育”的整體架構,以引起傳統學科教學實踐產生質變,其主要價值表現在“促進教育體系開放性”層面。微觀主題是慕課,它的基本內涵是“在線課程與數字資源”,屬于教育信息化的具體產物之一,對于增強教學便捷性、學習自主性、資源共享性等有積極意義。基于該書對“內涵與價值”的解讀可知,高校英語教學實踐要實現質的躍遷,引入信息化技術是應然之舉,尤其在面對全球激烈的教育競爭形勢以及對“復合型”英語人才的需求時,現代化技術賦能高校英語教學實踐的具有必要性,而信息技術是必要的實施手段。
本書理論與實用相統一,通過設計基于慕課的開放教育生態系統,提供了現代化技術賦能高校英語教學實踐可行路徑。該書于開篇強調,教育信息化不等同于教育場域內大量引進、堆積信息技術,這種方式只會帶來學科內容與信息要素的“硬結合”。該書通過實證對比,指出在眾多現代化技術賦能教育的選擇中,慕課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它一方面能確保信息技術的適用性與實用性,即幾乎可以用在任意特色的教學情境下,另一方面表現形式靈活多樣,能充分順應具體學科的教學理論。該書兼顧理論與實用的統一,注重分析了現階段高校教育系統中信息化轉型的阻力與矛盾,并通過設計多個學科的慕課教學平臺,驗證了通過慕課可以構建開放生態教育系統;具體到高校英語方面,一方面要滿足高校英語教學對數字資源、多媒體設施、跨文化交際等需要,另一方面要順應“二語習得理論”“自然學習理論”“信息處理理論”等規律,慕課平臺作為多種現代化技術的“集合體”,自然是構建高校英語開放式教育生態的可行路徑。
本書守正與創新相協同,通過整合當前慕課存在問題及影響要素,提出了現代化技術賦能高校英語教學實踐發展建議。該書通過對“新階段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問題域”建構與分析,指出信息技術雖然是高校英語教學的創新動力與發展引擎,但它卻不是“萬能工具”般的存在,必須堅持“守正與創新相協同”的原則,客觀辯證地看待當前英語慕課中存在的問題,如知識信息密度不高、內容同質化嚴重、課程缺乏導向性等。同時,不斷涌現的現代化新技術成為影響英語慕課教學質量與效果的要素,例如在“技術至上”認知下,盲目引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不僅不能為英語教學實踐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容易干擾高校英語教學的有序性,甚至造成英語師生陷入“技術桎梏”。基于此,該書提出了優化慕課的建議,通過構建“應用、診斷、融合、創新”的慕課平臺優化模型,以增強信息技術與高校英語融合機制的彈性,從而為現代化技術賦能高校英語教學實踐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