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唯
在經濟社會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質量提升的背景下,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更加關注從業人員的生命健康。因此,企業為了持續穩定發展,已經認識到職業衛生管理的重要作用,在職業衛生管理和職業病防治中也加大力度。企業工作人員職業病具有非常復雜的產生原因,具有周期長且較為隱蔽等特點,因此,對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雖然,人們已經重視職業病防治工作,但是在職業病防治工作中還存在著管理體系不完善、企業主動性不高、安全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等較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
職業病防治與企業生產方向不一致。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加強和防治水平的提升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財力、物力,這些投入不能夠直接為企業產生效益。而企業生產工作主要追求提升工作效率,并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在職業衛生管理工作中,企業生產追求的方向和職業病防治追求的方向不一致,且職業病防治會讓企業投入較大,這樣就非常容易造成企業在職業衛生管理方面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職業病的防治工作與企業技術改造優化和工藝創新等不同,沒有直接參與企業生產過程,而技術改造和工藝創新能夠促進企業進行產品的更新和成本的降低,能夠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為企業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目的是工作人員職業病防治,不能夠直接為企業帶來短期的效益。但是,如果由于職業病防治不到位,發生了塵肺病或者中毒等職業病事故,企業將會投入大量的資金,這種情況下讓企業認識到職業病防治的重要性。很多企業當前沒有認識到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僅僅將職業衛生管理作為投入,沒有將職業衛生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企業被動接受監督管理。當前,很多企業沒有將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作為企業管理內容,只是在有關部門進入企業監督的時候才按照要求開展部分工作。很多企業雖然也認識到職業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有可能會發生由于職業病導致的較大投入,但仍然存在著僥幸心理。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開展情況通常與企業投入成正比,也就是如果想要提升職業衛生管理水平,在投入方面需要加大力度。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往往都是選擇按照監督管理要求執行,沒有積極主動開展防治工作,僅僅是接受監督管理。在這種背景下,企業職業衛生工作標準的確定和企業增加職業衛生投入機制的優化是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討論的。
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工作體系還未健全。經過調研,我國職業衛生安全管理水平還不高,處在起步發展的階段,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還沒有形成較為健全的管理工作體系。甚至還有一些企業沒有認識到該項工作的作用,一些企業也沒有相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職業衛生管理工作不深入,不能夠有效管理控制內部職業衛生安全,不能夠科學解決企業中存在的職業衛生安全問題。
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執行力度不夠且不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由于很多中小型企業沒有意識到職業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導致了一些企業管理人員在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執行方面不到位,也不能夠有效落實有關工作;一些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沒有嚴格按照有關制度、規定執行,不具有較高的職業衛生安全意識,不能夠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有效預防職業病。另外,存在著一些企業雖然已經制定了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制度,但是這些制度中具體工作要求和標準還不明確,管理工作人員不能夠充分了解自身的工作職責,不能夠按照有關要求落實企業生產中的各項工作。
加強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水平,能夠切實保障工作人員身心健康,在較大程度上避免產生職業病,同時也能夠有力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管理,采取有力的措施提升職業衛生管理效果。
形成完善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體系。為了確保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能夠穩定有序地開展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需要在企業內形成較為完善的管理工作體系,企業內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成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并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管理辦法;在企業內或者社會上選聘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醫護人員組成職業衛生管理團隊,結合企業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工作,提升職業衛生管理水平,降低發生職業衛生安全的風險。另外,職業衛生管理機制需要充分發揮作用,進一步完善職業衛生檢測和管理中的各類設備,并加強設施設備的先進性和專業性,能夠將有害物質及時檢測出,為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決策提供更加準確全面的數據信息。
職業衛生管理需要具有統一的尺度。企業內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和產品生產管理有著較大的區別,生產管理主要是通過采取有效的方法或者措施提升產品質量并降低成本投入,能夠通過技術的創新和方法的優化持續提升。職業衛生管理主要是要降低發生職業病的概率,采取的是一種底線思維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職業衛生管理要盡可能降低職業病的發生率,將職業病病例或者職業衛生安全事故降低到一定的標準內。因此,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需要具有統一的尺度,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積極作為,并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要求。不同企業根據發展規模具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同一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也會有不同的標準和要求,如果企業達到一定的要求后,還會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一些企業認為職業衛生管理水平永無止境,因此,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職業衛生管理水平。管理水平主要包括較好、一般和較差。有關管理機構也會加強管理較差職業病防治水平的企業,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改進;針對一般水平的企業進行一般的關注,讓企業朝著職業衛生管理水平較好的方向發展;對于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可以通過企業承諾實行自我管理,管理部門進行較少的關注。職業衛生管理統一的尺度主要包括具有統一的標準和統一的檢測方法,還要具有統一的檢驗過程。
持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根據職業病的危害因素和特點,根據有關職業衛生法律法規和文件等要求,將法律法規和文件轉變為能夠符合企業發展的職業衛生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根據文件要求明確安全管理的操作內容和標準,明確工作人員的行為規范,通過制度和標準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另外,企業職業衛生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職業衛生安全生產檢查、安全生產規程、職業衛生安全教育培訓、職業病防治措施、防護用品管理、職業衛生安全生產會議等內容。除此之外,為了能夠將職業衛生安全事故降到最低,企業要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要求,根據原材料、設施設備以及檢測技術等特點完善工作流程,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優化操作流程,確保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中嚴格執行標準流程。企業內要形成職業病防治管理辦法,及時告知工作人員職業病的危害,及時發送必備的防護用品,加強日常的監督管理,定期檢測評價工作場所,還要定期開展全體工作人員的健康體檢等,在職業病防治工作過程中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加強職業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在職業衛生疾病防治工作中,職業衛生有關監督管理部門具有重要的地位,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監督管理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監督管理,針對職業衛生加大檢查力度,對于存在職業衛生安全問題的企業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在職業衛生管理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有效防治職業病的發生。另外,企業要根據自身規范和發展情況總結職業衛生安全事故的教訓,總結職業衛生安全管理的經驗和典型做法,制定科學有效的職業衛生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根據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教育培訓和不同形式的演練等。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要明確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的標準和要求,根據企業規模制定監督管理標準,根據標準要求逐條進行檢查和評價,進一步提升監督管理成效。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的背景下,企業在職業衛生管理工作中加大重視程度,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更加關注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企業職業衛生管理與企業安全生產具有同樣的地位,也會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在職業衛生管理中存在著職業病防治與企業生產方向不一致、企業被動接受監督管理、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工作體系還未健全、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執行力度不夠且不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以及職業衛生管理資源配置不足等問題。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形成完善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體系、明確職業衛生管理統一的尺度、持續完善職業安全管理制度、加強職業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以及增強職業衛生安全意識、加強資源配置等措施,提升職業衛生管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