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案 游悠
摘要:2022年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東南亞之行引發東南亞國家華僑華人持續熱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成為備受矚目的關鍵詞。恰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 10 周年之際,面對海外環境復雜化和不確定性上升,如何有效凝聚華僑華人力量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是亟待探討的重要議題。中國與文萊關系友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文萊政府的積極響應,截至目前兩國合作成績斐然。文章通過梳理分析文萊華僑華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現實基礎、實施進展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認為中國和文萊友好關系為文萊華僑華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創造了條件,但也存在亟須關注的內外挑戰?;诖耍恼卵芯刻岢隼^續深入發展中文友好關系,加強對文萊華僑華人的調查研究和與文萊華僑華人的溝通交流,重視發揮文萊華僑華人華商的橋梁作用,注重發揮華僑華人在商貿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民心相通”等方面的作用等推進文萊華僑華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文萊;華僑華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經貿合作;民心相通
[中圖分類號] F12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1003-2479(2023)05-040-7
Participation of Brunei Overseas Chinese in Building BRI: Basic Conditions,
Implementation Progress and Path Optimization
Ma Jinan,You You
Abstract: President Xi Jinping's visit to Southeast Asia in 2022 has triggered continuous heated discussions among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has become a key word in the spotlight. On the occasion of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proposal of BRI, it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discuss how to effectively pool the strength of overseas Chinese to participate in the high-quality BRI construction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exity and rising uncertainty of the overseas environment. China and Brunei enjoy friendly relations. The BRI has received a positive response from the Brunei government,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so far. By combing and analyzing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implementation progress, an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overseas Chinese in Brunei to participate in the BRI construction, it is thought in this paper thatthe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Brunei have created the conditions for Brunei overseas Chinese to participate in the BRI, but there are also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llenges that require urgent attention. As such, itis proposed to continue to deepen Chinese-Bruneifriendly relations,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overseas Chinese in Brunei,promote communication with them,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nections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businessmen in Brunei,and give play to their roles in trade and service industrie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eople-to-people connectivity” and other strategic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in Brunei in building the BRI.
Key words:Brunei; overseas Chines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people-to-people connectivity
2015年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 指出,要“發揮海外僑胞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1。文萊與中國自古交往密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是雙方主要貿易通道。中國與文萊于1991年建立外交關系,2013年,兩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2018年,兩國關系提升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此基礎上,兩國雙邊關系發展順利,各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逐步展開,尤其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文萊政府的積極響應,兩國相繼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文萊達魯薩蘭國政府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文萊達魯薩蘭國政府在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合作規劃》,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兩國貿易和經濟合作創造了繁榮發展的新機遇。2022年年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東南亞之行引發文萊等東南亞多國華僑華人持續熱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成為備受矚目的關鍵詞。2023年,恰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面對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和不確定性上升,如何有效凝聚華僑華人力量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是亟待探討的重要議題。
一、現實基礎:文萊華僑華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現實可能
(一)華僑華人在商業服務業較具優勢
2023年,文萊人口45萬,其中馬來人占73.5%,華人占9.5%,其他種族占17%2,華人在文萊人口占比僅次于馬來人。縱觀文萊華僑華人的經濟,主要集中在商業和服務業方面。早年來到文萊的中國移民主要從事農業、捕魚、碼頭工人等勞動密集型工作,也有一些人經營小生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華僑華人主要從事批發、零售、貿易等。1960年以來,文萊不斷擴建基礎設施,給華僑華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吸引了工程師、技術人員、建筑工人,甚至行銷管理專才等到文萊工作。由華人建筑公司承建的蘇丹舊皇宮、文萊博物館、國會大廈等位于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的宏偉的高樓大廈,得到了文萊人的稱贊。在1984年文萊獨立后,文萊華人積極支持文萊政府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目前,華商經營的中小企業主要涵蓋了百貨、批發、建筑、投資、金融、保險、制造等領域。商業是華人的傳統強項,他們大多在進出口業和零售業中擔當中間商的角色。這些行業主要集中在斯里巴加灣市、馬拉奕市和詩里亞市這3個城市里。近年來,文萊華人利用其傳統的商貿優勢和與國際性華商網絡的密切關系,積極參與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
(二)文萊具有中華特色的華文教育
文萊政府對華文教育的政策是允許其合法存在,給予支持,文萊華僑華人也非常重視華文教育。華人辦學歷史悠久,曾在文萊高中畢業的香港時事評論員、汕頭大學兼任講師丘啟楓在2004年海峽兩岸中華文化論壇的《全球化過程中,中華文化在海外的發展》一文中提到:“文萊華人早在1918年首創育才學校,是1922年建立的中華小學的前身,演變為今天首都斯里巴加灣市中華中學(原名文萊市中華中學,簡稱文中),是文萊最大的華校”。文萊蘇丹曾于2002年和2022年兩次參加文中80周年和100周年的校慶。據文萊政府公布的統計數據,20世紀60年代初,文萊的華語學校有6所,就讀學生約4000人;1970年增至11所。到2004年,文萊共有8所華人學校,全部是非政府學校。8所華人學校學生總人數約達6000人3。文萊政府對華文教育還給予部分資助。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文萊華校改為馬來語、華語和英語三語教學。另外,文萊華人從幼兒園開始就進行華文教育,并把華文定為從小學一年級至中學五年級的必修主課。由于華校辦得較好,也吸引了文萊其他民族子弟前來就讀。
(三)文萊具有特色的華人社團組織
雖然文萊是君主制國家,但政府允許華人成立與政治無關的社團組織,文萊華人社團主要基礎是地緣和業緣等方面的關系。文萊現有華人社團主要分地緣、業緣、學緣、宗教、文學、福利與互助、文化與娛樂、體育等8類,其中有19個社團經常保持活動1。這些華人社團成立的宗旨是聯絡鄉誼,加強同各華人社團的合作,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文萊社會繁榮貢獻力量。文萊華人社團中最大的是斯里巴加灣市中華總商會,創立于1947年5月,也是文萊最大的華人商會。該會成立以來,努力為文萊國家和華人社會服務,在維護華人社會權益,推進華僑華人融入文萊社會并與其他民族和睦相處,傳承中華文化,促進文萊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與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由于文萊獨特的文化風貌,文萊華人注重聯誼與保健的生活方式,促使了許多的體育、學緣社團和聯誼團體的誕生,如武術總會、騰云殿、象棋公會、太極學會、籃球總會、校友會等。文萊華人團體的特色,主要體現在文化方面,正如文萊大學原講師饒尚東博士在一篇《新世紀,新華團》的論文中指出,文萊華人社團的出現,是文萊華人文化的具體表現,是華人結社行為的產物。文萊的華人社團是對華人的一種社會管理渠道,對促進文萊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弘揚中國和文萊的文化起到很大作用。為表彰文萊華僑華人為文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文萊蘇丹授予華人社區領袖各類官銜,如在1996年5月授封丕顯拿督林德甫、丕顯甲必丹方文汀、丕顯黃迪福、丕顯拿督溫瑞祥與丕顯拿督林玉成等5名華人;2004年,授封丕顯甲必丹拿督吳景進(同時被委任為立法會議員)和丕顯甲必丹拿督劉錦國兩位僑領。2001年,文萊工業與初級資源部大臣拉赫曼在出席第34屆斯里巴加灣市中華工商會理事會時發表演講,指出“在面對全球化及自由貿易趨勢上,中華工商會扮演著領導的角色”。
二、實施進展:文萊華僑華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和挑戰
(一)友好關系為華僑華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創造條件
1.領導人重視發展友好關系
中文兩國于1991年9月30日正式建交以來,兩國領導人高度重視共同推動兩國關系發展,這是中國與文萊建交以來的最大亮點。中國歷屆黨領導人一直與文萊領導人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兩國高層交往頻繁,不斷推動兩國友好關系的發展。2013年4 月 4—7 日,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后接待的第一位外國元首,兩國元首一致決定建立戰略合作關系。2018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文萊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將雙邊關系提升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戰略高度為兩國關系指明方向。截至2021年,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先后12次訪華或來華出席國際會議,與中國領導人結下了深厚情誼。2021年,中文兩國隆重慶祝建交30周年,雙方領導人交往密切。2021年2月23日,在第37屆文萊國慶日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向蘇丹及文萊政府和人民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良好的祝愿。2021年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文萊蘇丹哈桑納爾致電習近平主席和中共中央,熱烈祝賀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高度評價在習近平主席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各領域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期待同中國共產黨深化合作,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2021年9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文萊蘇丹哈桑納爾互致賀電,慶祝中文建交30周年。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中文建交30年來,兩國關系健康快速發展,政治互信日益深化,各領域合作持續深入,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保持密切溝通配合,樹立了大小國家平等相待、互利共贏的典范1。
2.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合作的經貿關系務實發展
自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得到文萊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2017 年 9 月13 日,文萊蘇丹哈桑納爾訪華期間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和《加強基礎設施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2018年11 月 18—20日,習近平主席對文萊進行國事訪問時,兩國元首見證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的簽署。2019 年4月26日,文萊蘇丹哈桑納爾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表示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歡迎中方積極參與文萊經濟多元化進程,加強經貿領域交流合作。2021年4月20日,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將有助于完善區域經濟,并進一步強化經濟格局,為目前的多方區域合作如東盟東部增長區(BIMP-EAGA)提供多邊合作平臺。 2022年1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泰國曼谷會見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強調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重點項目,深化基礎設施、農漁業、能源等領域合作,打造綠色發展和數字經濟合作增長點,有序開展兩國人員往來和人文交流2。
3.在“一帶一路”的經濟貿易合作成效顯著
在中文兩國元首的務實推動引領下,兩國經貿關系取得長足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成果顯著。一是中國企業成為投資文萊的主力。據中國銀行(香港)文萊分行行長、文萊中資企業協會會長李峰博士于2022年9月16日參加華南師范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舉辦的“建設中國—文萊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與路徑”研討會的發言資料,文萊中資企業為文萊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近些年來,在文萊的境外投資者中,中資企業是主力軍。恒逸、中國建筑、中國港灣、中國水電、中國鐵建、華為、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等30余家實力雄厚的中資企業已在文萊落地,涉及石油化工、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電信、制造業等多領域,這些投資為文萊創造了就業機會,拉動了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成為文萊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截至2021年,中資企業在文萊累計簽訂工程承包合同額36.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42.6億美元。2021年,中資企業在文萊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5251萬美元,同比增長73.4%。中國企業承建或參建的烏魯都東水壩、特里塞—魯木高速公路、大摩拉島大橋和蘇丹奧馬爾·賽福鼎大橋等重點工程,均顯著提升了文萊互聯互通水平3。文萊首相府部長兼財政與經濟事務主管部長劉光明于2022年10月出席在南寧舉行的以“共享RCEP新機遇共建陸海新通道? ? 共贏泛北新未來”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暨2022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合作論壇時指出,恒逸實業(文萊)項目是合資企業的成功案例,項目助力提高出口、促進就業并為本地中小企業帶來溢出效應。2021年,恒逸項目對文萊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為7.5%,項目出口占文出口總額的52%。二是,雙方貿易規模逐年創新高。目前,中國已成為文萊第三大貿易伙伴和最大的外資來源地。雙邊貿易額從建交初期的不足千萬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19.1億美元,增長了近200倍。據中國海關統計,2021年,中文兩國貿易額達28.5億美元,同比增長46.6%,創歷史新高1;2022年,中文兩國貿易額達30.8億美元,同比增長7.5%,再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對文萊出口8.3億美元,同比增長30.4%;自文萊進口22.5億美元,同比增長1%。這是中文貿易額繼2021年首次突破20億美元大關后,乘勢續破30億美元大關,接連創下歷史新高,中文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2。
4.中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取得的成效受到文萊各界的贊譽
2022年4月,文萊《婆羅洲公報》2022年年鑒開辟專章,盛贊中文“一帶一路”合作成果,指出中國和文萊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要的合作伙伴。恒逸、摩拉港等合作項目不僅帶動了中文經貿投資合作發展,也促進了文萊同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中國愿加強“2035年遠景目標”與文萊“2035宏愿”戰略對接,聚焦疫后經濟復蘇,挖掘后疫情時代新的合作領域,為推動兩國關系不斷發展,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新的貢獻3。例如,廣西—文萊經濟走廊是廣西與東盟國家共建的第二個機制化合作平臺,自2014年啟動以來,共商共享共贏,走廊建設結出累累碩果,截至2022年,廣西備案或核準對文萊投資企業及機構協議的投資總額達3.2億美元。當前,廣西正與文萊攜手打造升級版經濟合作走廊,將持續加強海上互聯互通合作,把以文萊為中心的東盟東部增長區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相連,依托現有合作項目,在廣西和文萊打造產業互補、政策互惠的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4。在文萊政府為促進經濟多元化推出的“2035宏愿”中,漁業是重點發展產業之一,被稱為文萊的“菜籃子”工程。文萊初級資源與旅游部部長哈吉·阿里表示,中國企業與文萊在海產養殖等領域開展了務實合作,為文萊保障糧食安全、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5。
(二)華僑華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面臨的主要挑戰
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當前中文關系來看,兩國一直保持友好關系,中國和文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成績斐然。然而,發揮文萊華僑華人作用,使華人華僑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仍是一個新的課題,將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兩國之間的大事,由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宣傳“中國威脅論”,竭力挑撥東盟國家與中國的關系,還利用華僑華人大做文章,因此如何保持兩國傳統友好關系的同時發揮華僑華人作用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課題。二是文萊《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實行君主立憲制,馬來族是文萊的第一大民族,包括王室在內的多數文萊公民均為馬來人。他們在文萊的政治、宗教和社會生活中占據主導作用,如此一來,文萊的華僑華人就難以參與文萊政府與中國政府的合作大項目。三是中國國內有關文萊情況的介紹和研究相對較少,國內對文萊華人的真實情況不甚了解。四是商業是文萊華僑華人經營的傳統行業,也是華僑華人資本最為密集的行業。華人在批發業、零售業、飲食與旅館業占有重要比例,其次是建筑業,其他則從事金融、保險、產業與商業投資等行業。
三、策略建議:文萊華僑華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路徑優化
(一)繼續深入發展中文兩國友好關系
國家之間相互尊重,才能夠保持友好關系,有了友好的氣氛,才能夠開展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目前,中文兩國保持的友好關系為文萊華僑華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建設創造了前提。但是,文萊政府官員和公務員基本上都是馬來人,同時,文萊是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伊斯蘭法和普通法律同時執行,文萊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都與伊斯蘭教有重要關聯。必須遵守中國于1953年12月提出的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對外政策基石,要尊重文萊政府及其官員和公務員,特別是要嚴格遵守文萊的伊斯蘭教法律,在征得文萊政府的同意和支持下,才能夠邀請華僑華人參與,以確保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順利開展。
(二)加強對文萊華僑華人的調查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1在與文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中,研究如何發揮居住國華僑華人的紐帶和橋梁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從歷史及現狀來看,國內有關部門對文萊的華僑華人調查研究不夠,至今還沒有公開出版一部有關文萊華僑華人的專著,學界對文萊華僑華人還不甚了解。而文萊的華僑華人同樣對中國的情況缺乏深入了解。建議有關部門或研究單位加強對文萊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開展研究,加強外交工作和僑務工作的聯系和合作,收集有關文萊華僑華人資料,組織撰寫出版一本詳細介紹文萊華僑華人情況的書,為發揮文萊華僑華人在建設“一帶一路”中的作用提供參考資料。
(三)加強與文萊華僑華人的溝通交流
由于文萊華僑華人數量在東南亞國家中并不多,加上文萊嚴格控制外來民族加入國籍,從實際情況來看,文萊的華人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文萊本地人,因此,國內有關部門與文萊華人溝通不多。為此,今后要加強與文萊華人的溝通,特別是在征得文萊政府同意以后與華人社團建立溝通關系,充分發揮華人社團在發展文萊與中國的民間交往,特別是兩國關系中的橋梁作用。
(四)重視發揮文萊華商的橋梁作用
文萊華商僑居當地已經多代,目前他們基本上與文萊本土居民沒有任何區別,他們熟悉當地語言和風俗習慣,在與文萊政府特別是當地政府建立友好關系的前提下,如何發揮他們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橋梁作用,這一問題值得中國有關部門重視,這也是解決華僑華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問題。
(五)發揮華僑華人在經商服務業的作用
目前,華僑華人經商實際上享受著與馬來族平等的待遇。文萊政治穩定,社會安寧,族群關系融洽,在這樣良好的生存環境條件下,華商可以配合文萊政府的政策,多參與政府舉辦的各種活動,為政府的經濟決策和計劃出謀劃策,為文萊的經濟多元化作出應有的貢獻。文萊華僑華人熟悉當地的情況,當地華商長期積累了人脈及資源,把華商作為中國企業進入文萊市場的重要渠道,可以降低中國投資風險。雖然現在兩國經濟貿易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文萊政府自20世紀70年代起推動合股制,允許華僑華人與當地企業合作,分享經商之道。商業服務業一直是文萊的短板,而華僑華人在文萊主要以從事第三產業為主,對此,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可以大有作為,中國有關企業可以與文萊華商多開展服務業合作,特別是旅游業和中小型商業。文萊正在把旅游業作為發展經濟的主要產業,中國則是旅游大國,雙方可進一步加強溝通合作,共同合作建設發展旅游業。當然,中國企業開發文萊市場時也要注意文萊的國情,文萊由于人口少,市場有限,不能盲目擴張。
(六)發揮華僑華人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作用
由于文萊勞動力缺乏,文萊政府對華僑華人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持歡迎態度。如20世紀80年代以后,文萊華商開始涉足房地產。目前,貿易和房地產成為文萊華人企業的兩大支柱,文萊華人還成立了華人建筑協會。近年來,中國的基建和中國制造業突飛猛進,被世界稱為“基建狂魔”。可以充分發揮這種效應,通過與文萊華人建筑協會加強來往,促進華僑華人參與中國與文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設施合作項目。
(七)發揮華僑華人在“民心相通”中的作用
當前,中國與文萊關系密切,文萊民眾對中國文化也有很大向往,文萊中華中學就吸引了不少馬來人子女來就讀。文萊華僑華人既懂中文,又懂當地語言,在互派留學生及開展各種專業培訓,以及在文萊建設孔子學院等方面可以發揮他們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通過華人媒介和當代發達的信息手段宣傳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廣中華文化,讓文萊民眾了解“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各領域的合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7年5月14日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時談到“民心相通”,指出:“‘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弘揚絲綢之路精神,開展智力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等建設,在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民意基礎,筑牢社會根基。”1在官方合作的基礎上,通過民間進一步完善兩國交流互動的良好機制,特別是利用信息傳遞的便利性持續深化互通互信。針對目前世界經濟和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現狀,要通過各種多元的媒介及渠道,注重手機等多媒體平臺的經營,擴大宣傳展現中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影響力和中華文化魅力,爭取文萊新一代華人對中國的好感;要結合時下青年關注的議題創作打動人心的內容,使之由興趣產生認識,進而發自內心地支持“一帶一路”建設;要與文萊民眾進行“民心相通”,使兩國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得到發展,實現共贏的目的。
(責任編輯: 張? ?磊)
作者單位:馬金案,廣西社會科學院中國與東南亞關系研究創新團隊;游悠,廣西華僑學校,廣西社會科學院中國與東南亞關系研究創新團隊
1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 [N].人民日報,2015-03-29(4).
2文萊國家概況[EB/OL].(2023-07-01)[2023-07-10].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7004/1206x0_677006/ .
3薛飛,王晨曦.薪火相傳? 花開海外——記文萊華校堅持華文教育[EB/OL].(2018-11-16)[2023-04-1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289801114193463&wfr=spider&for=pc.
1薛飛,王晨曦.薪火相傳? ? 花開海外——記文萊華校堅持華文教育[EB/OL].(2018-11-16)[2023-04-1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289801114193463&wfr=spider&for=pc.
1新華社.習近平同文萊蘇丹哈桑納爾互致賀電[N].人民日報,2021-10-01(1).
2章念生,孫廣勇.習近平會見文萊蘇丹哈桑納爾[N].人民日報,2022-11-19(1).
3劉旭.好鄰居手牽手,中文經貿更上層樓[N].國際商報,2022-11-30(4).
1海關總署.中國文萊貿易額創歷史新高[EB/OL].(2022-01-21)[2023-04-25].http://file.mofcom.gov.cn/article/zwjg/zwsq/zwsqyz/202201/202210328843.shtml.
2海關總署.中國與文萊雙邊貿易額再創歷史新高[EB/OL].(2023-02-15)[2023-04-10].http://bn.mofcom.gov.cn/article/jmxw/202302/20230203385127.shtml.
3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文萊達魯薩蘭國大使館.文萊《婆羅洲公報》2022年年鑒盛贊中文“一帶一路”合作成果[EB/OL].(2022-04-24)[2023-04-28].http://bn.china-embassy.gov.cn/chn/sgxss/202204/t20220421_10671442.htm.
4林浩,羅穎佳.廣西—文萊經濟走廊建設結碩果? ? 助力中國—東盟東部增長區發展[EB/OL].(2023-02-05)[2023-04-21].http://m.chinanews.com/wap/detail/zw/cj/2023/02-05/19947765.shtml.
5孫廣勇,趙益普.“我們對加強文中互利合作充滿信心”——中企為促進文萊經濟穩定和發展作出貢獻[N].人民日報,2020-04-07(17).
1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J].求是,2018(1):3-8.
1習近平.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7-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