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秦法 龐光鵬
摘要: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以來,老撾人民革命黨對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新的探索,老撾的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老撾人民革命黨不斷深化對當代社會主義運動的理論認知,通過科學認識東歐劇變及蘇聯解體、正確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發展實質,判斷得出社會主義是老撾發展的必然趨勢的結論。在進行新的理論和實踐道路的探索過程中,老撾人民革命黨把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黨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認真遵循和把握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的基本原則,成功地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創造性地運用于指導本國實際,走出一條符合老撾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尤其是將中國、越南和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發展過程的成功經驗作為老撾黨和國家發展的實踐指導,老撾人民革命黨實現了社會主義模式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新的歷史時期,老撾人民革命黨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中的各類風險和挑戰,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奮斗目標,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牢牢把握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全面提高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開展多元平衡外交,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重新審視發展階段,探索老撾社會主義的定向革新等未來發展的期許,力求在實踐中不斷推動老撾社會主義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就。
關鍵詞:老撾;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老撾人民革命黨;社會主義道路
[中圖分類號] D733.4?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文章編號]1003-2479(2023)05-079-11
LPRP's Exploration of the Socialist Road: History and Future
Xu Qinfa,Pang Guangpeng
Abstract: Since the drastic changes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LPRP) has made new explorations on the socialist road, and the social outlook of Laos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The LPRP has continuously deepened its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alist movement and drawnthe conclusion that socialism is inevitable in Laos' developmentthrough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drastic changes in Eastern Europe as well as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essence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the exploration of new theories and practical paths, the LPRP regards Marxist thought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ction guide of the party, earnestly follows and grasp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road to socialism, and successfully applies Marxism-Leninism to the Lao reality, embarking on a socialist development path in line with Lao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particular, the LPRP has realized the self-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odel by tak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ocialist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Vietnam and D.P.R. Korea as the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o Party and the country.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the LPRPwill continuously overcome all kinds of risks and challenges onits way forward, take the realization of communism as the highest ideal and goal, constantly sum up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nd firmly grasp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ocialism;strengthen the party's self-construc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arty's combat effectiveness and cohesion; adopt a pluralistic and balanced diplomacy to build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 the basis of win-win cooperation; re-examine the development stage, explore the expecta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such asthe directional innovation ofthe Laosocialism, and strive to promote new progress and new achievement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Lao socialis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Laos;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movement;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socialist road
老撾人民革命黨最早隸屬于1930年建立的印度支那共產黨,自1955年印度支那共產黨老撾地方委員會獨立以后,開展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便成為老撾人民革命黨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作為當今世界上現存的5個由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如凱山·豐威漢曾提出的,“老撾成了世界社會主義體系在東南亞的極其重要的前哨”1。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伴隨著美蘇兩極格局解體,各種國際力量重新分化組合,世界進入新舊格局交替時期,老撾人民革命黨所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受到極大沖擊。進入新的歷史時期,老撾人民革命黨通過深入剖析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根源,對蘇聯及東歐的變化持批判態度,同時以凱山·豐威漢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中社會發展道路的一般性與特殊性觀點,在加強對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認識的基礎上,正確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發展實質,及時表明選擇社會主義是老撾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外,老撾人民革命黨認真遵循和把握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的基本原則,不斷深化對中國、越南和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實踐探析,成功地將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與老撾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相結合,創造性地走出一條具有老撾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一、老撾人民革命黨關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理論新知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老撾人民革命黨立足于老撾國家發展實際,深入學習和研究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在思想上端正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擺脫西方資本主義的蠱惑,為社會主義道路探索做好扎實的思想準備。新世紀的老撾人民革命黨積極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正確認識和理解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新發展階段,完善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全方位認識,增強獨立自主發展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精神和領導老撾人民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信心。
(一)科學認識東歐劇變及蘇聯解體
1.深度剖析東歐劇變及蘇聯解體的根源
1975年,在取得民族民主革命勝利、建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之后,老撾人民革命黨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高度依賴蘇聯。1989年前后,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趁機對老撾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企圖在老撾建立“價值觀同盟”。對此,1991年12月,老撾人民革命黨五屆四中全會認為,東歐劇變及蘇聯解體的根源有四點,一是放棄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原則和民主集中制,大搞“民主化”;二是政治思想工作懈怠,導致社會思想混亂;三是未改變過去僵化的經濟體制;四是沒有時刻對外來意識形態思潮保持警惕和防備。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凱山·豐威漢和中央委員會顧問西宋潘·洛文賽等領導人根據老撾國情實際和國際狀況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將萬象政權危機、老泰關系緊張及外來援助短缺等因素納入東歐劇變可能產生的影響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坎代·西潘敦、朱馬利·賽雅貢和本揚·沃拉吉等歷屆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領導人不斷組織舉辦紀念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重要意義的活動,并借助馬克思列寧主義系列社會主義國際研討會等,充分肯定蘇聯對社會主義的開創性意義,主張科學、客觀地看待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發展的利弊,力求從多個角度深入剖析東歐各國社會性質發生改變的根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老撾人民革命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指明了前進方向。
2.對蘇聯及東歐的變化持批判態度
東歐劇變后,老撾開始從一個自我封閉的國家變成一個對外開放的國家2。受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影響,當時老撾人民革命黨當局存在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甚至以領袖的個人意志代替法律的現象。對此,老撾人民革命黨接連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和第七次黨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及時穩住陣腳,確保國家平穩有序發展。1990年,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西沙瓦·喬本潘提出,戈爾巴喬夫宣布廢除憲法第六條,即黨的領導地位,搞多黨制和民主社會主義,這是違背馬克思列寧主義原則的。同年4月,他又提出社會主義國家需要改革,不改革就不能發展,表明要在批判“民主社會主義”的基礎上,汲取東歐各國社會主義道路失敗的經驗教訓。站在歷史新方位的老撾人民革命黨認為,必須科學看待和批判蘇聯及東歐的歷史變化。正如恩格斯所說,“有無數相互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1。面對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這種歷史大事件,必須從整體上把握、系統考察各方面因素,不能獨立片面地看待問題。革新開放37年來,老撾人民革命黨拒絕走傳統的老路,堅決要走社會主義繁榮的新路,將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經驗教訓作為重要遺產,在肯定先前社會主義建設功績的基礎上,進一步審視老撾現有政策是否與當下國際大環境變化相沖突,并對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等開展輿論宣傳,幫助他們擺正社會主義立場。
(二)正確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發展實質
1.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始終未改變
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建立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無產階級專政,需要“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運動,打碎資產階級機器推翻資產階級專政”2,解除資本主義社會中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顯然,“老撾并沒有資本主義工業基礎,也沒有出現現代意義上的無產階級”。僅僅是當時印支半島的形勢和老撾國內革命斗士的努力,才使老撾認為“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3。自建黨之日起,老撾人民革命黨就認為必須善于從無產階級貧困的根源揭露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因為“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4。長期以來,老撾人民先后經歷過法國、日本和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或壓迫,老撾的國家安全和民生經濟一直得不到有效保障,為此,獨立后的老撾人民充分認識到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毅然決然地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同時,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全球性增強。老撾人民革命黨認為,現如今經濟的全球化和國際化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本質,而社會主義作為資本主義內部危機的產物,正在不斷生成反對力量來克服自身的腐朽事物。21世紀的今天,資本主義正不斷積累著社會主義因素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形式,老撾人民革命黨認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讓真正“屬于人民、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民主國家特征得到鮮明體現”5,資本主義只是一種過渡形式。從國際關系的制衡角度出發,老撾選擇社會主義符合老撾國情和時代潮流,是應對資本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的正確選擇,是對全球殖民性國際關系模式的重大突破,應辯證地看待老撾關于資本主義本質的認識,這對于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具有重要意義。
2.資本主義全球擴張仍是帝國主義的具體形式之一
從外部環境來看,國際金融危機宣告新自由主義徹底破產,直接沖擊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體系。老撾人民革命黨認為,資本主義固有的各種矛盾在金融泡沫的沖擊下變得愈發嚴重,同時走向國際壟斷的資本主義或帝國主義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在全球范圍內積累和擴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演繹出的各種新舊危機已將資本主義推進“制度困境”中,關于社會主義的價值理念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同和支持,反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推動右翼勢力上漲,拓寬了世界范圍內老撾和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道路多樣性探索的空間。正如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提出的,“舊的正在崩潰的資產階級社會本身孕育著的新社會因素”1,老撾人民革命黨科學看待當今世界資本主義的存在和發展,充分肯定“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最充分的物質準備,是社會主義的前階”2,并認為帝國主義是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為此,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是老撾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新形勢下老撾黨和國家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全球范圍內發展的時代回應。全球化發展到今天,老撾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深受以下因素影響,一是世界經濟的緊密聯系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國家之間的開放策略逐漸趨于一致;三是國際合作協調機制成為全球治理的關鍵環節等。對此,老撾人民革命黨堅決反對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在全球的擴張,以及不平等的競爭、不合理的秩序歧視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干擾,自覺維護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團結與合作。
(三)社會主義是老撾發展的必然趨勢
1.“兩個必然”的過程具有長期性和曲折性
老撾人民革命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經受了各種風險與考驗。一是外部國際環境嚴峻復雜。世界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仍處于艱難探索中,老撾作為力量較為薄弱的社會主義國家,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其推行“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觀念,圖謀通過和平演變的手段來西化、分化老撾政權,加之老撾本身更多地依賴外援經濟,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妄圖推翻老撾人民革命黨的領導、顛覆人民民主制度提供了可乘之機。二是老撾國內存在不少突出問題。老撾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工業基礎薄弱,2022年老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世界排名第127位,前6個月的GDP增長4.3%3,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總體不高;國內教育和醫療衛生條件發展較為緩慢,高層次人才發展需求得不到滿足;黨內政治環境不容樂觀, 吏治腐敗、黨政不分等現象突出,內部矛盾整治需要時間。此外,“西方輿論一度預言,社會主義在20世紀已經徹底失敗,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將徹底崩潰”4,老撾也曾陷入這種輿論的漩渦,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犯了“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急躁冒進錯誤,但老撾人民革命黨痛定思痛,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本國具體國情與尊重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相結合,有序推動老撾的社會主義事業循著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的客觀規律不斷發展、前進。
2.“兩個必然”的實現需要相應的客觀條件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所論述的“兩個決不會”范疇之中,明確表明:“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5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是老撾人民革命黨社會主義觀的理論基礎。在新的形勢下,老撾人民革命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五大緊急任務,明確老撾九五規劃‘六大奮斗目標,以及重點解決的‘七大問題”6,表明老撾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任重而道遠。以通倫·西蘇里為代表的老撾人民革命黨新一屆領導班子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始終堅持革命和科學的本質,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作為長期執政的思想基礎和行動指南。老撾人民革命黨認為,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生了重大變化,并實現了新的轉型。一方面要明白資本主義暫時不會滅亡,因為資本主義制度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和演變能力,資本主義制度由于在經濟增長方面取得的成績,仍舊在世界范圍內具有較強影響力;另一方面,社會主義的勝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老撾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復雜歷史條件決定了取得社會主義事業勝利需要經歷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經從過去由一個國際中心領導、建設統一的社會主義模式的運動,轉變為由各國共產黨獨立自主領導,建設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運動,但由于不同國家國情的特殊性,這一過程還易受到政治變革、經濟轉型和社會意識等因素的影響,老撾黨和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仍需足夠成熟的發展條件。
二、老撾人民革命黨關于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探索
老撾人民革命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和科學本質,把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黨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認真遵循和把握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的基本原則,深入開展與中國、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發展模式的實踐探究,成功地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創造性地運用于指導本國實際,開拓出一條具有老撾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一)遵循和把握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的基本原則
1.明確革新的“六項基本原則”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老撾人民革命黨吸取蘇共垮臺的教訓,全面進行政府機構改革,繼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1。為保證社會主義革新事業朝著正確方向發展,1989年1月,老撾人民革命黨提出老撾當前處于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初級階段。同年10月,老撾人民革命黨又重點提出“六項基本原則”2,即:第一,堅持社會主義目標,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和發展生產力;第二,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基本指導思想,并對其創造性地加以運用;第三,堅持黨的領導,夯實黨的自身建設;第四,堅持民主集中制;第五,堅持人民民主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第六,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擴大對外合作關系。在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方面,1997年3月,老撾頒布《國會議員選舉法》,候選人以組織和群眾推薦與個人自薦相結合的方法產生,實行差額選舉。同時,為更好地實現人民當家作主,老撾政府機構改革遵循“民有、民享、民治”3的原則,不斷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新的歷史時期,老撾人民革命黨在深入貫徹實施六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繼續朝著社會主義工業化、現代化的目標前進,既增強了老撾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的信心,同時也增強了老撾人民革命黨對國家治理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能力,老撾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4。
2.實施“有原則的全面革新路線”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撾頂住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的巨大壓力,重申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黨領導不動搖,提出不再照搬蘇聯模式。老撾人民革命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有原則的全面革新路線”5,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又重申繼續實行有原則的全面革新路線,并確定黨的基本路線是:以老撾人民革命黨為領導核心,繼續建設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為逐步進入社會主義創造條件。有原則的全面革新路線包括重新認識國情,開展有針對性、有特色的革新策略,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開放等領域革新。當代老撾人民革命黨認為,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為主要內容的六項原則,全面貫徹“發展必須依靠經濟建設”1的革新思想,合理制定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和具體任務。進入新世紀,老撾人民革命黨繼續實施有原則的全面革新路線,幫助老撾“加快推動綠色、協調、可持續、高質量、自主發展”2。2021年,老撾人民革命黨通過的新黨章指出,新的歷史時期黨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制定了有原則的全面革新路線,并結合國際和國內實際情況,對自身領導進行革新,推動老撾經濟社會沿著工業化、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宏偉目標前進。
(二)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
作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承者、捍衛者和踐行者,老撾人民革命黨一直認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3,蘇聯及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改旗易幟的深層原因在于他們沒有明確社會主義改革的根本性質問題。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正因為社會主義的改革和發展沒有固定模式,老撾人民革命黨才能在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正確處理一致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對社會主義模式進行自我完善和發展,同時加強與中國、越南、古巴和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關于發展模式和經驗的交流互鑒,老撾人民革命黨的社會主義建設才能取得長足性進步和發展。
1.中國
老撾人民革命黨高度認同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尤其重視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中老兩國同為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理想信念和發展模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奪取全國政權后的老撾人民革命黨在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方面積極向中國靠攏,并稱中國為“可靠的后方”,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稱為“一面明鏡”。在執政理論經驗交流方面,中老兩國在治黨和治國理政方面有共通性和互補性,為加強雙方執政經驗交流及命運共同體建設,老撾人民革命黨積極與中國共產黨召開理論研討會。截至2023年5月,中老兩黨共舉行了10次理論研討會,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主題到“信息化時代創新社會治理的經驗”主題,分別就現代化建設、政治生活建設、治國理政建設及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相關理論探討,與時俱進的研討主題充分彰顯出中老雙方不斷深化交流互鑒,從而達成共同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的美好愿望。同時,中老兩黨致力于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實施中老經典著作互譯計劃,翻譯了《凱山·豐威漢主席的生平和革新事業》《兩姐妹》等首批成果,這表明中老兩黨在社會文化領域正在積極展開合作。此外,雙方在“五項行動”中發揮高層引領作用。2023年6月,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通倫·西蘇里訪問中國,充分肯定《關于進一步深化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聯合聲明》的成功落實,雙方共同討論并一致同意未來規劃方向,將繼續推進長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推動老中命運共同體伙伴關系不斷開花結果4。
2.越南
老撾與越南執政黨系出同源,血濃于水。越南共產黨是老撾人民革命黨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支持者,因兩國地理位置(同為中南半島國家)相近和革命歷史(曾同屬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相似,越南共產黨在老撾人民革命黨開展社會主義道路探索過程中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1977年簽署《越老友好合作條約》后,老越兩黨不斷鞏固和加強雙邊特殊合作關系。20世紀80年代,老越兩國并肩邁進革新開放時期,雙方互相幫助、共克時艱,共同發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2021年,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在《社會主義和越南走向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與實踐若干問題》中表明越南正處于走向社會主義的建設時期,仍在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1,為老撾人民革命黨等社會主義兄弟國家提供了一些有益經驗。2022年6月,在老越建交60周年和《越老友好合作條約》簽署45周年活動上,老撾人民革命黨認為,老越兩國全面合作關系日益發展、共同促進經濟社會進步,滿足了兩國人民對和平穩定發展的愿望,促進了地區乃至世界的合作與發展2。這充分表明越南走向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符合客觀規律、越南的實踐和時代的發展趨勢,48年來,老越兩黨兩國之間的合作關系得到持續維護、培育和不斷向前發展3,正與世界各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充分彰顯出老越兩黨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的戰略伙伴關系。
3.朝鮮
194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朝鮮勞動黨成為執政黨。金正日執政后,始終遵循“主體思想”,積極調整國內外政策,提出“朝鮮式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以期能夠實現社會主義強盛大國的目的。20世紀60年代以后,金日成致力于推行思想革命、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三大革命運動,更加“強調建設本國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體系和獨特的話語體系”4,不斷鞏固和發展朝鮮的社會主義制度。老撾人民革命黨認為,這是老撾在本國“三大革命”5運動后應向朝鮮學習和借鑒之處。一是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創造性地與本國實際相結合,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國家的發展模式;二是格外重視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領域的建設,其根本目的是實現勞動資料共享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三是想要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功,堅持無產階級執政黨的領導是不可或缺的一環。2021年,朝鮮勞動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推舉金正恩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發表題為《關于爭取社會主義建設新發展的當前斗爭方向》的施政演說,表明朝鮮社會主義建設在新的斗爭路線和戰略戰術問題上取得了新突破,朝鮮已進入全面體現國家第一主義的劃時代發展階段,必須進一步推動國家經濟的自立全面發展。同年,老撾人民革命黨對朝鮮發展情況表示肯定,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西蘇里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之際,向金正恩表達了希望老朝兩國要繼續傳承兩黨兩國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的愿望,并表示朝鮮和老撾應在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宏偉目標中,為實現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合作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4.古巴
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1961年宣布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古巴共產黨在1991年召開的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將何塞·馬蒂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并列為古巴共產黨的指導思想,表明要否定“西方式的改革”,必須毫不動搖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并認為革命的最高目標是通過古巴共產黨的領導在古巴建設社會主義,實現拯救祖國、革命和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最神圣的職責。這與老撾人民革命黨的社會主義道路有相近之處,兩者都強調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和走獨立自主的道路。1993年,古巴的全國人大代表改變為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被古巴人民認可,同年逐步調整政治和經濟政策,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改善政治體制,逐步加大經濟改革力度,直到2016年《古巴社會主義發展的經濟和社會模式概念化草案》的通過,“標志著古巴特色社會主義模式的基本形成”1,老撾人民革命黨表示兩國關系不斷發展,認為古巴的社會主義道路值得學習和借鑒2。自古巴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迪亞斯—卡內爾帶領新一代中央領導班子正式開啟了古巴社會主義發展新征程,以嶄新的領導團體順利完成了高層的新老交替,并通過了《古巴經濟社會模式更新發展理論總結》《2021—2026年模式更新綱要》等文件,勾勒出“新卡斯特羅時代”的雛形,這是老撾人民革命黨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應該學習借鑒的寶貴資源。2022年,古巴總理曼努埃爾·馬雷羅·克魯斯訪問老撾,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通倫·西蘇里表示兩國政治關系牢固,在雙邊問題、地區和國際舞臺上相互支持,并提出要繼續加強教育、體育和公共衛生等領域合作3,雙方通過簽署4項合作協議,加深了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
(三)探索馬克思主義與老撾國情相結合的發展道路
1.徹底拋棄“資本主義速亡論、社會主義速勝論”的教條主義觀念
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作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科學預言,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歷任領導人對此始終堅信不疑。自1986年頒布新的經濟政策以來,老撾人民革命黨及時調整內外政策,糾正急躁冒進、直接進入社會主義階段等錯誤思想,并立足于經濟體制改革,進行了一系列革新策略,實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重大轉變。1989年,老撾人民革命黨四屆七中全會強調對社會主義本質和具體國情進行再認識,明確老撾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并重新調整社會主義道路發展路線,由直接進入社會主義轉向繼續建設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為逐步邁入社會主義創造各種要素。在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老撾人民革命黨內部一致認為,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過程,在不經歷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情況下,“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且艱辛的社會主義過渡時期”4。截至2022年年底,老撾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取得了10項重要成就5。在老撾第九屆國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式上,總理潘坎·維帕萬表明老撾深入貫徹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在經濟增長、財政收入和債務清算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6。當前,老撾正處于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初級階段,社會主要矛盾是落后生產力與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而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必須正確看待當代資本主義發生的新變化,以及充分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并始終將“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作為黨的重要任務,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地推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
2.社會主義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
正如恩格斯所說:“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7老撾人民革命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后,革新開放政策的提出順應了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掃除了以往老撾人民思想上的障礙,老撾人民革命黨開始正式探索適合本國特殊國情的發展道路,充分體現出世界上不同國家的社會主義沒有單一固定的發展道路和模式,而應是不斷變化與革新的,應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例如,老撾采取在農村推廣家庭承包制、在城市進行企業革新、調整經濟結構及實施國家調節的市場經濟等措施,使經濟實現持續且快速的發展。2022年9月,以“新時代條件下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的第九屆社會主義國際論壇舉行,中國、老撾和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代表圍繞著“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理論問題”“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實踐問題”“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國際視角”三個議題進行深入研討,得出目前社會主義國家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領導下,各自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進行自主探索,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結論。對此,老撾人民革命黨始終堅持“運用發展的觀點駕馭社會主義發展規律,辯證分析老撾國家建設中變與不變的因素,領導老撾和老撾各族人民的事業順勢而上,邁向新階段、達到新高度、進入新境界”1。為應對國際形勢變化,老撾經濟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坎臘西·喬本潘指出,在當今時代,老撾人民革命黨應加強與社會主義國家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上的交流與總結、不斷創新發展思路,決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與改旗易幟的邪路,才能擘畫更清晰、更穩健的建設藍圖。
三、老撾人民革命黨推動社會主義道路發展展望
老撾人民革命黨勇于直面困難,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奮斗目標,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豐碩成果。在不久的將來,老撾人民革命黨將通過堅守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采取多元平衡外交及實施社會主義定向革新等,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中的各類風險與挑戰,老撾未來發展前景無限光明。
(一)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牢牢把握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
老撾人民革命黨是善于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前進的政黨,自建黨以來,對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規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社會主義為方向的政治制度不動搖,并明確提出六項基本原則,強調黨是國家政治體制的領導核心,社會主義是老撾的前進方向。
今后,老撾人民革命若想要在社會主義建設上取得新突破,一方面應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凱山·豐威漢思想為指導思想,高舉社會主義旗幟,獨立自主且堅定地走具有老撾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獨立自主不是閉關自守、盲目排外,而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善于吸取中國和越南等國家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經驗教訓,并勇于回擊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攻勢,對“和平演變”“顏色革命”加以防范,力爭在民主法治、經濟建設、革新開放、文化發展、民生保障和醫療教育等方面取得更多嶄新成就。另一方面是在與時俱進中堅持發展具有老撾特色的社會主義。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優良的理論品質,也是老撾人民革命黨不斷創新和前進的動力。以通倫·西蘇里為代表的新一代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領導人更應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科學判斷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堅守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與老撾國情相結合,深化對社會主義的深層認識。同時,及時對社會主義探索策略和方針進行調整,確立與時俱進的黨的思想路線內容,使黨的思想路線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緊扣老撾人民群眾脈搏,發出人民聲音,充分顯示老撾歷史創造的厚度、實踐推進的深度和聯系群眾的廣度。
(二)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全面提高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老撾人民革命黨執政后一直強調:“必須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強化黨的執政意識,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1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許多社會主義理論和執政黨的建設問題需要老撾人民革命黨進一步探索和總結。
首先,重視黨員干部素質教育和黨風建設。進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使黨成為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動上的統一體,研究、運用和創新馬克思列寧主義,繼續完善各級黨委工作,嚴懲黨員干部的貪污腐敗現象,加強對黨員黨性的日常廉潔教育,不斷提高黨員和干部素質。
其次,繼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建設“堅強、善于全面領導的黨支部”活動。善于區分、明辨入黨人員的入黨動機,完善入黨的條件和流程,充分保障黨員發展的質量,優化黨員干部隊伍,從基層組織建設中進一步夯實自身社會公信力。在干部隊伍新老交替中,分階段、分時期地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日常教育,堅決杜絕黨員干部中的“等、靠、要”思想,夯實提升黨領導、保衛和建設國家的能力。
再次,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在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全體黨員積極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與老撾人民革命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和法律法規充分融合,提高辦事效率和黨的自身建設水平。此外,通過舉辦理論培訓班和革命傳統教育宣傳等活動,增強老撾人民革命黨黨員對社會發展階段、人民民主制度和革新路線的理解,不斷強化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開展多元平衡外交,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進入21世紀以來,老撾人民革命黨的外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與中國開啟了雙邊關系新時代,與越南的特殊關系獲得了新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雙邊和多邊關系也取得了新突破。
為更好地塑造老撾在國際舞臺上的良好形象,首先,老撾人民革命黨應繼續奉行多方向、多方面、多層次、多形式的外交政策,在堅持和平、獨立、友好、合作的外交路線基礎上,實施預防性外交方針,“繼續擴大多形式、多層次的國際合作,通過各種符合形勢的策略與方式參與解決矛盾沖突、維護地區和國際和平、促進合作,繼續發展和擴大與各戰略合作伙伴國家已經升級的友好交往與合作”2。
其次,善于評估國際形勢、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在國內革新戰略實施中,要堅持有原則的全面革新路線,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凱山·豐威漢思想武裝全黨。在對外開放政策落實中,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理念,以實際行動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并加強“和平演變”蛻化的風險防范意識,發揮與中國、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伙伴關系的作用,推動老撾地區與國際一體化的進程。
再次,應秉承相互尊重主權和互利共贏的原則,通過與其他國家開展對話與合作,積極尋求彼此利益的平衡點,持續“擴大對外合作和融入國際合作地區一體化,擴展雙多邊合作”3,進一步參與和融入亞太地區經貿合作,共同推動東盟命運共同體和其他合作機制建設,這將更大程度地提升老撾人民革命黨的國際影響力。
(四)重新審視發展階段,探索老撾社會主義的定向革新
老撾人民革命黨科學分析本國國情,對本國的發展階段問題進行重新定位,明確表明老撾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初級階段。老撾社會主義的定向革新雖然發展道路迂回曲折,但未來前景一片光明。
經濟上,老撾人民革命黨規定繼續貫徹“三多一平等”1的經濟結構,著手研究制定長期發展戰略。2021年,通倫·西蘇里在老撾人民革命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就老撾第九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五年計劃作報告,其中提出國民社會經濟發展將關注的“六大目標”,表明老撾將從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才培訓、人民生活、綠色環保、基礎建設、國際合作和行政管理等方面下手,推動老撾向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定向道路邁進2。為滿足國際形勢變化的需要,老撾人民革命黨將不斷優化經濟產業結構,加強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促進國民經濟持續、高質量、穩定地發展,以實現到2025年人均年收入達到2887美元的目標,同時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老撾從“陸鎖國”向“陸聯國”轉變戰略的有效對接。此外,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老撾人民革命黨將全面推進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事業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法權國家建設,建設自由、民主、平等的社會3,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過程中,增強老撾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結 語
當前世界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老撾的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老撾人民革命黨正確認識和繼承包括資本主義文明在內的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獨立思考、批判吸收,使老撾的社會主義制度具備了其他社會制度不可比擬的巨大優勢。長期以來,老撾人民革命黨認為黨是奪取國家革命一切勝利的組織者和領導人,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忠于馬克思列寧主義,有選擇地吸收各兄弟黨的經驗4,才能引領老撾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此外,老撾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任重而道遠,為更好地推動老撾經濟社會發展、使老撾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必須充分發揮老撾人民革命黨對老撾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揚黨內團結、全國參謀的優良傳統,全面貫徹實施黨的各項優良方針政策,推進經濟社會等各領域建設取得預期成果5。未來一段時期內,老撾人民革命黨將繼續貫徹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的國家戰略,保持經濟年均增長率和人均GDP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盡快脫離最不發達國家行列6。進入新的歷史時期,老撾人民革命黨將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中的各類風險與挑戰,牢牢把握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全面提高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探索老撾社會主義的定向革新等前瞻性舉措;同時繼續圍繞黨的政策、國家法律和當前社會經濟形勢,著力深入研究,以徹底性、創造性、遠見性、理論性和導向性的方式對各項問題作出卓越貢獻7。
(責任編輯:顏?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