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田強
摘要: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加快推動農村財務數字化轉型,對完善農村財務管理體制、促進數字鄉村建設具有重要價值。但受農村財務發展現狀等因素制約,當前數字化轉型正面臨諸多困境。為此,要立足農村財務數字化轉型目標,多措并舉,通過制定有效應對策略,助力農村財務數字化水平邁向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鄉村振興 農村財務 數字化轉型
*基金項目:江蘇省蘇州太倉科技局軟科學項目“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數字經濟賦能經濟提質升級研究”(20TCSS02)。
自我國開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農村寬帶網絡和4G/5G移動通訊網絡的覆蓋面不斷提高,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數字技術逐步向鄉村延伸,智慧農業和農村電商等數字鄉村建設得到蓬勃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依托數字鄉村建設,推動農村財務向數字化轉型,對于提高農村財務核算水平和效率,發揮財務的監督和決策支持作用,推動鄉村社會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農村財務核算水平和效率
隨著智能財務、區塊鏈、大數據分析等數字技術的日漸成熟,會計自動化核算、無紙化歸檔已成為未來會計發展趨勢。因此,在數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農村財務工作通過學習和引入數字技術,建立數字會計信息系統,實現會計信息輸入、核算和輸出環節的數字化處理,有利于提升會計核算的規范化水平和效率,充分發揮會計對農村集體資產和經營活動的管理和監督職能。
(二)有利于完善和優化農村財務管理體制
新頒布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明確“村集體應當依法依規配備專(兼)職會計人員,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實行委托代理記賬”。隨著云財務、業財融合等技術的日趨成熟,實時核算、在線核算得到快速發展,部分不具備配備會計人員條件的鄉村,可依托現代通訊網絡,將經濟業務憑證在線傳遞給代理記賬平臺(云財務)等會計共享中心,委托其進行會計核算和資金管理。這樣,一方面實現了農村業務端和財務端的對接,加快業財融合,避免報賬員在兩地之間奔波;另一方面,可以發揮代理記賬的便捷性和高效性,進一步完善農村財務管理體制。
(三)有利于提高財務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和透明度
在傳統農村財務體制下,何時公開、公開什么、怎么公開往往由村委干部決定,存在財務公開不及時、透明度低等弊端。在數字鄉村建設過程中,通過上級部門統一部署,將村級財務信息上平臺、上云端,村民可憑借電腦、手機終端連接財務共享平臺,便捷訪問財務公開信息,對涉及村民權益的轉移支付、涉農補助、公共福利支出、支農支出、農戶收益分配等事項行使監督權,有助于完善村集體財產民主管理,促進農業經濟健康發展。
(一)農村財務基礎工作有待規范
會計基礎工作主要包括憑證業務和財務收支活動。受農村財務發展水平的制約,在憑證業務辦理中,存在的不規范問題較多,主要表現在:對取得的農產品經營、自營租賃、土地發包等收入不開具統一收款收據;票據不簽字蓋章;村集體費用開支沒有正規發票,或用不合格票據及白條入賬;報銷票據無經辦人和村集體組織負責人簽章;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等大額支出,不簽訂購建合同并取得正規發票;原始憑證與經濟業務不一致等突出問題。
在財務收支活動中,不規范主要表現在:村集體組織財務收支制度執行不到位,費用報銷審核把控不嚴;農業基礎設施購建等重大財務決策和開支不履行民主評議,不執行村集體“聯審聯簽”財務程序;建設項目投資額缺乏可靠論證,“一言堂”現象突出;經營和補助收入不入賬,私設小金庫;村集體辦公、業務招待等管理費用不制定支出預算,招待費和村干部職務消費長期超標,費用開支失控等。上述問題制約了會計憑證向電子化和標準化轉型,不利于現有會計核算體系和數字核算體系接軌,降低了農村財務信息質量的可靠性。
(二)農村財務人員數字化素養亟需提高
在“村帳村管”財務管理體制下,農村財務人員對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獨立承擔票據填制、賬務核算、費用報銷、資金管理等基礎性工作,工作方式以手工核算、初級會計電算化為主。在“委托代理”管理體制下,會計人員作為村集體組織和代理記賬機構聯絡員,主要負責原始憑證收集和報賬工作,工作內容相對簡單。由于農村財務工作偏基礎性,加之鄉村數字技術普及程度不高,導致會計人員更傾向于傳統核算方式,對運用新技術推動會計工作數字化轉型、提升財務管理效率關注度不高,缺乏數字化轉型意識。
此外,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科技迅猛發展和技術迭代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正加快與實體經濟融合。這標志著數字賦能成為加快產業變革的重要推動力,同時也意味著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掌握最新的數字技能。農村財務人員受歷史條件制約,主要從本村村民和初級會計人員中聘任,不少人員僅具備初中文化水平,也沒有取得會計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在學歷水平、知識結構、專業素養等方面同數字化轉型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三)農村財務數據服務村集體發展的能力尚需加強
從農村財務數據的應用情況來看,其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沒有完全發揮。具體表現在:一是會計數據對集體資產的監督管理不到位。受農村財務規范化水平的制約,有的村集體沒有建立資產臺賬和定期盤點制度,導致賬實不符,會計數據無法發揮集體資產的監督管理職能。二是會計數據對重大財務決策的輔助支持有限。由于農村財務數據應用范圍有限,財務決策更多地依賴村兩委干部經驗。三是會計數據共享和公開機制不健全。由于財務管理體制等方面原因,不少農村存在公開內容不具體、重大項目公開不及時、公開數據有誤、前后矛盾等問題,使會計數據服務民主監督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加快制定農村財務數字化發展規劃,做好頂層設計
農村財務數字化轉型,涉及農村財務核算方式、會計服務職能的全面變革,是數字時代農村財務由傳統核算向現代管理轉變的必然選擇,也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單靠某一村集體組織勢必難以完成。為此,縣、鄉(鎮)級農業主管部門要與本級財政部門一道,按照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和農業農村部《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等政策文件要求,以財政部《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為指導,研究制定本級農村財務數字化發展規劃。規劃要立足數字鄉村建設背景,明確會計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準備工作、實施方案、配套措施和部門職責,做好頂層設計,形成體制保障,為全面推進農村財務數字化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健全農村財務工作制度和流程,完善制度保障
健全的農村財務工作制度和流程,是保證財務基礎工作規范,實現財務信息真實可靠的重要前提,也是推動會計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為保障農村財務數字化轉型順利實施,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內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農村財務核算制度。要根據會計法有關要求和村集體自身情況,制定各類會計憑證、票據的填制和取得要求、審核辦法、入賬規定,把好會計業務源頭關,為電子憑證和會計標準數據實施奠定基礎。實行村賬村管的鄉村,要完善科目設置、記賬、結賬、村級會計報表編制等核算制度體系。實行代理記賬的鄉村,要明確憑證收集、審核、上報各項要求,做到有規可依。二是建立健全從村財務管理制度。要根據2021底新修訂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建立村集體資金籌集、資產運營、收支管理、收益分配、費用報銷、開支審批等管理辦法,實現村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為財務信息數字共享和監督創造條件。
(三)實施農村財務設備數字化改造,夯實轉型基礎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農村的應用場景不斷深化,這為實施會計設備數字化改造創造了條件。為加快農村財務數字化應用推廣,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對采用委托代理記賬方式的鄉村,縣、鄉(鎮)農業、財政等主管部門可依托財務云、大數據技術,建立農村財務共享中心或大數據中心,集中處理各村日常財務核算、資金收支等業務,實現村級財務核算、財務公開、財務監督全覆蓋。二是對采用“村帳村管”獨立會計核算的鄉村,要逐步淘汰手工簿記、會計電算化等核算方式,加快會計工具數字化改造,探索通過電子憑證信息采集和錄入設備,將會計數據接入農村寬帶或4G/5G移動網絡,利用財務云或業財一體數字平臺,實現會計業務的自動化處理。三是委托開發農村財務自助終端,村民可依托終端便捷辦理費用報銷、承包審批、承包費上繳、支農補助查詢、村級財務公開查詢等業務,促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和監督。
(四)加強農村財務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高素質的農村財務人才隊伍是推進會計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也是重要的人才支撐。會計數字化轉型,涉及財務流程重構、數字技術應用、大數據財務、共享財務、業財融合等多學科知識和技能,對從業者素質提出更高要求。一是要扎實開展農村財務人員信息化和數字技能培訓。縣、鄉(鎮)農業主管部門聯合財政部門,按照農村財務數字化核算和管理的新要求,對農村財務人員開展數字財務知識繼續教育,拓寬其知識體系,完善其知識結構;同時,邀請財務實踐專家舉辦電子票據開具、電子憑證傳遞、線上報銷、大數據財務分析、財務共享等技能培訓,提升會計人員的數字思維和意識,增強數字背景下的財務崗位操作技能。二是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會計人員的選聘上,要優先考慮從業者的學歷、專業素質和信息化技能,鼓勵從返鄉就業的大學生和具有豐富會計信息化實踐經驗的求職者中,選聘一批會計人員充實農村財務人才隊伍,加快農村財務人才隊伍提質升級,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人才支撐。
(五)推動農村數字財務應用普及,打造數字生態
推動農村財務工作數字化轉型,還需要不斷豐富數字會計應用場景,讓村干部和村民從中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會計服務。一是要加快數字會計在村干部中的應用普及。村干部是數字鄉村建設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也是會計數字化的受益者。要通過智能報賬、線上財務輔助決策等應用的普及推廣,讓村干部意識到費用報銷、資金管理、重大投資項目決策、財務公開等數字化轉型,可以加強村集體組織民主管理、提高資產管理效率,也可以可提高財務透明度、強化財務監督和約束,從而積極推進會計數字化轉型的實施。二是要通過培訓宣傳,幫助村民了解和學習使用手機、電腦等終端查詢財務信息的方法。通過接入農村智能財務共享中心或大數據中心等平臺,讓村民可以便捷查詢村集體財務收支、公共福利支出、農業專項補貼等與自身利益相關的財務信息,從而強化財務外部監督,推動會計服務的數字化轉型。
參考文獻:
[1]唐洋,胡晴,游戰武.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財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財務與會計,2021(18):76-77.
[2]張凌云.城鄉融合戰略視野下農村財務信息化建設的路徑選擇[J].農業經濟,2019(08):102-104.
[3]王瑩.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財務體制建設研究[J].財會通訊,2019(07): 28-32.
[4]吳菊英.我國農村財務工作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29(02):86+98.
(作者單位: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李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