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世偉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在教育領域,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是教育改革實踐的全新探索,也是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多媒體集聲、像、圖、文于一體,功能豐富,在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筆者探討了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意義
(一)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數學學科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嚴謹性、抽象性,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再加上部分學生知識掌握不牢、學習經驗不足,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困難。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結合數學學科與信息技術的特點,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其學習能力和效率,為其將來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二)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教學有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點,它不僅能把抽象、深奧的數學知識抽絲剝繭地給學生呈現出來,方便學生理解,還可以結合圖、聲、像等效果,變抽象為具體,給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賦予生命。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能夠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初中數學課堂注入活力。
二、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一)因需而用的原則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技術時,教師要遵循因需而用的原則。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師有什么樣的教學思路,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及借助哪種教學設備,都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興趣和學習狀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地運用多媒體輔助工具,為學生打造優質課堂,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三章“旋轉”的教學為例,在講解“圖形的旋轉”“中心對稱”這兩課的內容時,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為了方便學生理解,達到教與學統一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要一邊運用多媒體呈現圖形,一邊進行細致的講解。由此可見,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時,要遵循因需而用的原則。這樣可以讓多媒體展示和教師的講授融為一體,共同向學生傳授豐富的知識,為教學賦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因學而用的原則
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聲、光、電等多種信號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顧實際教學需要,盲目運用各種多媒體技術,導致課堂中的信息過多,則會造成無效信息的泛濫,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這不僅不能輔助教學,還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時,教師應該遵循因學而用的原則。以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四章“圓”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講解“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正多邊形的和”“弧長和扇形面積”等知識點時,需要借助直觀、生動的圖片和視頻輔助學生理解。這個時候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及時向學生展示相關圖片和視頻,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因此,教師遵循因學而用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多媒體,達到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狀態,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圖文結合、動靜結合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初中數學教學實效性。
三、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部分數學公式、概念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學習時有一定的難度。多媒體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等于一體,能以形象、生動、直觀的形式向學生傳遞信息,刺激學生的各個感覺器官,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巧用多媒體創設與教學內容貼近的情境,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生動有趣的情境中,使課堂教學變得形象化、直觀化、趣味化,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四章“圓”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講解“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時,可以利用“幾何畫板”軟件來輔助演示圓與直線間相交、相離、相切的位置關系,并在一旁標注圓的半徑,將直線與圓心間的距離動態化地顯示出來。這樣就可以直觀、清晰地為學生展現圓與直線的關系、半徑和圓心與直線間的距離關系。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運用Flash軟件制作一個簡短的動畫視頻:在清晨的地平線上,一輪紅日露出了可愛的笑臉,背景音樂是舒緩、優美的《日光曲》。這種極富生動性和吸引力的教學情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快理解“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變化示意圖。
由此可見,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緊扣教學內容,巧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能夠將無形的概念變成有形的實體展示給學生,既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又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課堂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直觀展示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多媒體具有圖形兼備、動靜結合、生動形象的特點,能夠把一些不易理解的概念、公式和復雜難辨的圖形,變得具體化、形象化、動態化,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備課時把重難點內容做成PPT課件,在課堂上為學生直觀呈現。如關于“相交線”的概念,教師用語言雖然能講明白,但是缺少直觀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一邊可以借助PPT課件,讓學生看各種各樣的相交線,一邊給學生講授“相交線”的概念,并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輕松理解“相交線”的概念及其特征。
由此可見,合理運用多媒體,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深入理解那些很難講清楚、聽明白的內容,有助于學生實現重難點的突破。
(三)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
初中數學課本中有些章節的知識比較零碎、復雜、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特點,化抽象為具體,如運用多媒體課件組織學生進行專題復習,在寓教于樂中幫助學生輕松鞏固已學知識。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有理數”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帶領學生梳理、復習單元內容,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教師可以利用PPT課件進行知識回顧,引導學生整體把握章節知識,同時將學生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或者容易混淆的題目展示出來,進行對比教學,以提醒學生注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引導學生梳理知識、進行復習,同時借助多媒體設備將知識脈絡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以下是教學片段。
教師:“在‘有理數這一章節中,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點,同學們能梳理一下嗎?”
學生1:“‘有理數這一節中我們學習了有理數、數軸、相反數、絕對值,還有有理數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
教師:“誰知道有理數的概念是什么?”
學生2:“老師,它是整數和分數的統稱。”
教師:“數軸的三要素是什么,誰能說說?”
學生3:“數軸三要素是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教師:“誰能回答一下,相反數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4:“相反數只有符號不同,其特殊數是0。”
在以上教學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復習知識的同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有理數”的相關知識點一目了然,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知識,達到復習的目的,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可以大大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使教學具有多樣性、直觀性和情境性,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價值,結合教學內容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造視聽結合、動靜結合的課堂教學環境,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深入思考的習慣,從而為學生學好數學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隴南市康縣陽壩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