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師要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精心設計作業(yè),做到用詞準確、表述規(guī)范、要求明確、難度適宜。”在深圳市寶安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教研部構建的指向?qū)W科育人的小學“適切”教學體系引領下,筆者積極探索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讀寫靜思”課堂教學模型,即“一個核心三靜心六要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個核心”指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核心任務;“三靜心”指靜心讀背,靜心書寫,靜心示范,三個靜心融通實施;“六要素”指構成學習任務群教學的學習目標、真實情境、活動過程、學習支架、評價工具、實踐反饋,各要素彼此銜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結構。“讀寫靜思”課堂教學模型符合目標明確、內(nèi)容準確、組織有序、當堂落實的“適切”小學課堂基本標準。下面,筆者以二年級下冊《找春天》一課為例,闡述第一學段“讀寫靜思”閱讀與鑒賞作業(yè)設計策略。
一、邊朗讀邊想象畫面,隨文識字學詞
識字、寫字、學詞、讀文是小學語文第一學段教學的重點,第一學段“閱讀與鑒賞”要求“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因此,“讀文”應擺在首要和最重要的位置。讀準讀順課文的過程,就是落實結合上下文識字識詞、理解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詞句,達成認識字詞、理解詞句的目標。
《找春天》語言優(yōu)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三道課后題均以朗讀課文為前提:第1題提取課文內(nèi)容信息,“說說孩子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第2題列舉文中兩個句子,“試試怎樣讀更好”;第3題為選做,“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說一說”。教師只要善于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學生必能“看到”“聽到”“聞到”“觸到”作者筆下生機盎然的春景,跟隨文中活潑的孩子們一起找春天。教師范讀、范背,激勵學生當堂搶背,當堂仿說仿寫句子,積累語言范式,形成個體語言經(jīng)驗。學生不僅能初步感受作者對春天和孩子們的喜愛之情,還能初步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語言功力,積累語感,習得語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曾提出朗讀課文三步驟為讀準讀順、語氣自然、讀誰像誰。因此,無論是哪一課時,當堂朗讀課文、鼓勵背誦文段是最重要的基礎型作業(yè),朗讀課文的精準目標就是編者編制的課后題。要杜絕布置單一、機械認讀抄寫生字詞等作業(yè),倡導設計情境性、綜合性、實踐性強的朗讀背誦作業(yè),通過朗讀與背誦的具體化、層級性促進學生語言直覺的不斷提升,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感,形成個體語言經(jīng)驗。
二、進入語言運用情境,理解積累詞句
閱讀與鑒賞的一項硬本領是引領學生一起細讀文本,師生在細讀中共同發(fā)現(xiàn)文本語言文字的特點及其運用規(guī)律。倪文錦教授指出:語文教學只有堅定不移貫徹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原則,才能使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真正落到實處。筆者認為,若想每一項學習任務和活動指向語言運用與思維能力,關鍵在于設計一個合理的核心任務引領教學。
教《找春天》,摒棄“零碎提問”“繁瑣任務”,設計一個真實語用情境下的核心任務:“孩子們,咱們一起朗讀課文,跟隨作者到戶外的角角落落去尋找春天,找尋春天的容貌、身影、聲音、氣味吧!”這一核心任務,將子任務與實踐活動聚焦在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營造童話情境上,結合朗讀、理解、感悟,學生自由、充分地朗讀。當讀到第3自然段時,這一段包含“害羞、小姑娘、遮遮掩掩”三個生詞和疊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包含比喻、擬人和反復修辭法,在讀準讀順句子、隨文識字學詞的過程中,教師不講解,而是故意多次變換句子,與課文的句子形成對比,如讀成“春天像個小姑娘,我們仔細地找哇” “春天像個羞答答的小姑娘,遮掩著,躲藏著,我們仔細地找哇找”,學生通過傾聽和朗讀,初步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特點,順勢仿說仿寫句子,逐步領悟表達方式的作用。讀課文第4~7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也可采用與課文對比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初步領悟作者用詞精準、擬人排比等修辭的作用,當堂熟讀成誦,順勢仿說仿寫一兩句話,如此,課后第2、3題迎刃而解。
三、朗讀背誦重點句段,仿說仿寫詞句
每篇課文必有經(jīng)典句段,這些句段,就是吳忠豪教授反復強調(diào)的語言范式,也是任翔教授讀夏丏尊《學習國文的著眼點》啟示中談及的“語文學習要重視文字的形式”。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品讀、鑒賞這些經(jīng)典句段,積累場景情境、細節(jié)描寫等語言范式,就能抓住整篇課文的精髓,提升語用和思維能力。
緊扣《找春天》的經(jīng)典文段,設計如下當堂綜合性、探究性、開放性作業(yè):
讀課文時,想想你自己在戶外找到的春天,朗讀第4~8自然段,仿照這些句子說一說,補充填寫下面的句子:
柳樹從枝頭(? )出細絲,那是春天的(? ? )吧?
粉紅的桃花芬芳迷人,那是春天的(? ? )吧?
春天來了!她在簕杜鵑、月季花叢中(? ? ),在繁花嫩葉上(? ? ? )……
根據(jù)學情,教師可增加難度,鼓勵學生補充字詞后再自由仿寫句子。填空或仿寫無唯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師生點評后,留足時間給學生當堂修訂,學生可根據(jù)師生點評修訂,也可模仿師生的范例修訂。學生當堂朗讀、摘抄、背誦,在“讀寫靜思”中建構個體的語言經(jīng)驗、涵養(yǎng)審美意識與文化底蘊,提升思維能力。
上述策略在教學中或遞進,或融合,或回環(huán)往復。教師少問精講,用核心任務引領教學,學生在“讀寫靜思”學習任務和實踐活動中激活思維,在語言積累與運用中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當堂讀背,靜心書寫,當堂評改,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低年級學生當堂高效完成所有書面作業(yè),課后盡情開展閱讀(如閱讀同類文體的文章)、朗誦(如向家人朗誦課文經(jīng)典文段)、講述(如向伙伴講講自己找到的春天)等拓展型非書面作業(yè),實現(xiàn)減負提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