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煥
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廣大教師要有仁愛之心,不僅要把無限的愛給予自己,更要給予孩子。我們的孩子就像一本耐人尋味的書,教師就是品讀這本書的人,我們要用愛細細品味這本不一樣的書,做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引路人。
去年教二年級的時候,某天早上下課,我剛要走出課室,身后傳來羞澀的聲音:“老師,您可以幫我綁鞋帶嗎?”我再回頭一看,原來是小燁同學。小燁是班里一位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優異的好學生,怎么連系鞋帶也不會呢?這讓我突然想起同學們口中的小燁,聽說他時常會埋怨媽媽忘記給自己裝上書本和作業。
小學時期是孩子們動手能力養成的重要期,立德樹人也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培養孩子們動手能力的任務重要而又緊迫。可以結合學校德育課程舉行自理能力比賽,例如穿衣服、系紅領巾、綁鞋帶、整理書包等比賽。為了營造氛圍,首先,我把報紙上報道的一個大學生成績優秀考上了重點大學,但又由于自己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學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然后指出他們目前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的成因,讓孩子們明白沒有自理能力的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從而激起他們的斗志。最后,告訴他們在接下來的德育課程中將會開展自理能力比賽,同學們回去要好好練習,互相監督,不能再讓家長幫著做。自那天以后的兩個星期,孩子們每天都會抽出時間練習如何綁鞋帶、穿衣、系紅領巾、整理書包。在課間,動手能力強的同學還會教那些平時動手能力較弱的同學,大家都在為比賽密鑼緊鼓地準備著。比賽開始了,有些同學把脫下的外套、紅領巾扔在桌上,穿的時候再重新撿起,顯得慢些;有些同學有條無紊,動作敏捷,一會兒就完成;還有些同學手忙腳亂,上鈕扣下鈕,讓同學們替他捏了一把汗。比賽結束后,我請那幾個表現比較出色的同學分享自己練習的經驗,讓同學們說說自己在比賽中的感受,大家通過相互交流、評價、總結,相互促進,都說自己的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自那以后,孩子們開始不用家長們操心,在家自覺完成自己的事情,家里的事情也會搶著做。以前那個連鞋帶都不會綁的小燁現在還成了班里的生活委員。班里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孩子們幫我張羅,我發現孩子們都在變化。
教師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重任。面對孩子,我們不僅需要耐心、細心,更需要付出愛心。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要放下老師的架子,多一點寬容、諒解,多面了解、關心每一個孩子,明白他們的需要,體諒他們的境況,盡力找到他們的長處,然后耐心地去引導他們、激勵他們,才能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做到:
(一)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
既然我們選定了教師這項工作,就必須做到熱愛教師這份事業,因為唯有真正喜歡你所從事的事業的人,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快樂,唯有熱愛自己工作的人才會永不疲憊。教師要心中有學生,將“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當成自己的責任。
(二)確立人生目標
沒有目標,欲往何處。作為教師的我們,更要對自我進行仔細的研究,全面認識自身的優勢和弱點,找到合適自己專業發展的方向,確定人生目標。可以在班級管理、專業教育、科學研究、職務晉升、專業成長等方面建立一個清晰的有實現相應成果的計劃。還可以制訂規劃,以周為單元,從星期一至星期日,分時間段加以安排。我們還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式約束自己,督促自己反思。
(三)保持積極心態
作為教師的我們,特別是班主任,經常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工作繁多、瑣碎,保持積極的心態尤為重要。我們要有一顆年輕的心,無論遇到什么挫折、困難都保持積極的心態迎難而上,并且時刻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善于激勵自己和他人。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需要我們用愛心去擁抱所有的孩子,去理解、信任、包容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用心塑造心,用愛雕塑愛,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任編輯 鐘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