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筱蘋
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行為習慣、個性品質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實施的德育具有重要啟蒙和固化作用,且伴隨幼兒終身。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潮汕特有的風土人情、本土的英雄人物和紅色基地等為載體,培養幼兒對親人和家鄉的依戀感,對家國英雄、家園守護者的崇敬感,對家鄉自然景物、歷史文化古跡和建設成就的自豪感,會更加地親切、可信,同時更具有感染力。
一、挖掘潮汕紅色文化資源,多方體驗,根植愛國主義種子
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是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需從幼兒的生活和經驗入手,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和活動,激發幼兒愛國愛家的情感。
(一)選擇本土紅色資源,貼近幼兒的情感體驗
潮汕地區作為革命老區,是近現代許多重要紅色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形成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主要包括發生重要歷史事件的紅色革命遺址遺跡,如八一南昌起義南下部隊總指揮部舊址,以潮汕革命活動史跡為基礎興建的七日紅公園,革命歷史題材紀實小說改編而成的潮劇《秘密交通站》等。利用本地的紅色資源,從幼兒最熟悉、最感興趣的方面為切入點,同時運用情境化、游戲化、生活化、網絡化等多種教育方法和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在體驗過程中,幼兒能夠更形象具體地感受“愛國”兩個字蘊含的情感,同時也能夠培養幼兒堅強、勇敢、自信等良好品質。
(二)聯結家庭和社區,激發愛家鄉愛祖國情感
自然環境和社區教育資源有獨特的價值,能拓展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空間。為此,幼兒園要爭取家園、社區多方面的支持聯動,提升紅色活動開展的頻率。以潮汕地區的汕頭市為例,擁有極為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例如石炮臺公園,幼兒能親手觸摸到炮臺的墻體,感受真實的炮臺場景;此外,開展潮汕抗日戰爭紀念館、紅場革命烈士紀念碑和大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等場館的參訪活動,讓幼兒在身臨其境的過程中,感受紅色革命的歷史和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
在家園配合上,一方面可以通過組織多種類型的親子活動及戶外拓展活動,在家長帶動下讓幼兒親身體驗和感受了解紅色革命地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舉辦紅色文化主題親子運動會、與紅色文化相關的運動操編排、紅色文化類的活動競賽等。再則,可以通過挖掘具有本土文化教育資源的家長入園助教、開展紅色文化故事宣講等。家園互動聯結,充分發揮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的優勢,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國情感。
二、打造潮汕紅色文化教育環境,感受熏陶,激發幼兒的美好情感
環境作為文化的空間載體,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它們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蘊涵著已經和正在實施的課程內容,傳遞出大量具有教育價值的信息,有效地促進幼兒經驗的積累,讓紅色文化的種子自然而然在幼兒心中落地生根發芽。
(一)營造紅色氛圍,創設育人環境
打造紅色文化的幼兒園教育環境,顯現紅色文化的氣質,讓幼兒通過與環境的雙向互動,在潛移默化當中接受著紅色文化的熏陶。紅色文化元素可以以理念墻、宣傳欄、展示板、陳列館等形式呈現,如可以在幼兒園的過道走廊,活動室的門窗、墻面的裝飾,以及每個班級區域環境的設置。
(二)設置紅色活動場景,讓幼兒與環境互動
幼兒園的戶外環境,可以打造成紅色活動場地:戰壕、戰地醫院、紅色交通站等游戲活動場景;設置可供幼兒表演的道具,如:紅軍服、草帽、草鞋等,幼兒可自由選擇裝扮并進行游戲表演,演繹經典紅色故事或紅色事件。紅色戶外游戲活動的開展主要是通過以典型紅色文化為背景設計的體育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師還可以不定期在班級各個區域流動性投放紅色文化的玩教具,如參觀了石炮臺公園后,可以用積木等材料來搭建炮臺、城墻等,鼓勵幼兒自主拓展紅色文化環境,豐富游戲內容,將幼兒對紅色文化的感受融入游戲中。
三、注重潮汕紅色文化融入生活教育,潛移滲透,形成幼兒良好品格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幼兒能接觸到的、感興趣的教育素材。
(一)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融入紅色教育元素
在生活活動中的多個環節,對幼兒滲透紅色文化教育。挖掘一些更加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身邊人和事,可以讓幼兒產生情感共鳴,讓德育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例如在幼兒入園和離園時幼兒園會播放潮汕地區的紅色歌曲或教師創編的紅色歌謠;飲食當中,會涉及以前紅軍吃過的紅軍菜、地瓜湯、紅米飯,培養幼兒不挑食不剩飯,自主進餐的良好習慣;午睡的時候,教師會要求幼兒向紅軍學習,學會自己穿衣穿鞋,整理床鋪,養成良好的自理能力;作息要求當中,要求幼兒學習紅軍吃苦耐勞的精神,養成早睡早起,不賴床,按時上幼兒園的良好作息規律。
(二)利用契機,激發幼兒愛黨愛國的情感
利用每周進行的升旗儀式,通過組建幼兒護旗手、儀仗隊等形式,同時以服裝與隊列等要求,提升幼兒參與升旗的積極性。園長或教師在國旗下講述潮汕紅色小故事或介紹英雄人物等,強化國旗的神圣和意義,激發幼兒愛黨愛國的熱情和作為中國娃的自豪感。
把法定節日,傳統節日,建黨紀念日、紅軍長征等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等,融入幼兒園課程中。例如清明節是紀念先烈、寄托哀思的時節,幼兒園可充分利用這一節日,組織師生到革命烈士陵園,向烈士墓敬獻鮮花,聆聽革命故事,把愛國、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心中。
潮汕紅色文化蘊涵深厚的民族精神與革命品質,將本土紅色文化教育與幼兒德育融合滲透,以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將紅色文化的德育根植于幼兒心田之中。
【注:本文系廣東省基礎教育學前教育教研基地(汕頭)項目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