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緣,岑菲菲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 樂山 614200)
2021 年10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指出將“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2022 年12 月4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包括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在內的九條指導意見。職業教育高度強調專業實操,強調技能型人才培養。藥學服務是近年來藥學專業就業和發展的新趨勢,其專業+營銷的專業特點為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藥學專業學生發揮專業優勢,具備就業、創業能力。
藥學專業原有的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均屬于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重要環節,二者在課程體系上脫節,平行存在。個別能力素質強的學生可將兩者結合,但大部分學生缺乏明確的就業指向性,學習效果不佳;本就以理論學習為主,對崗位的匹配度低,創新能力培養更無從談起。
當前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仍存在挑戰。首先,傳統教育模式仍占主導地位,過于依賴課堂教學和書本知識,缺乏創新和創業體驗。課程內容與實際創新創業領域的需求不匹配,學生畢業后難以應對創新和創業的挑戰。這就需要結合就業實際開展與實踐相關的技能課程,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評估和反饋機制不充分,無法及時了解學生在創業項目中的表現和問題,無法及時改進。考核評價源于課程目標,課程目標的載體是課程教材,考核評價只要與目標和教材同步,便可達到督促、掌握學生學習進展的目的。在實踐部分也應增加考核,讓過程性考核與課程體系考核結合。
其次,學校與外部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聯系有限,學生缺乏與行業專業人士合作的機會。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綜合性的策略和改進措施,包括更新課程內容,培訓教師,建立創業支持體系,促進學生參與實際項目等,以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更好地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
跨學科是藥學服務課程的特點之一,涵蓋了多學科領域,知識廣泛,學生能在不同領域創新和應用藥學知識。藥學服務課程著重將藥物治療與患者健康緊密結合,這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廣泛的應用空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了與患者互動、提供用藥建議和藥物教育的能力,為創業提供了機會,可借此機會開展藥物相關的創新項目,改善患者的治療體驗。
個性化醫療是一個充滿創新潛力的領域。藥學服務可基于患者的遺傳信息和健康狀況,結合創新技術和藥學知識,提供個性化的用藥建議和治療方案。健康科技是另一創新點,如開發醫療應用程序和電子健康記錄系統,以提高藥物管理和患者監控的效率和便捷性。創業機會也在藥學服務中蓬勃發展,學生畢業后可創辦獨立藥房、醫療咨詢公司、醫療科技創業等,為醫療保健領域帶來創新。總之,藥學服務課程的特點與創新創業密切相關,學生和專業人士在這一領域有著廣泛的創新機會和前景。
首先,確立問題導向,構建師生一體觀。通過行業調研,課程以基于行業實際工作過程的開發理念為指導,將社會藥店工作崗位要求融合執業藥師從業資格標準,通過模擬藥學服務典型工作過程以及社會藥店典型案例,創造了校內實訓室、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等實踐平臺。以平臺為載體促進原有教師成長,選聘具備行業經驗的企業導師,促進專業導師、雙創導師和企業導師的互補與合作,打造了師生一體的教育觀(圖1)。其中,專業導師教學組織和教學設計能力較強,承擔知識答疑和技能指導;雙創導師項目指導和實踐指導能力較強,承擔項目輔導和專創融合;企業導師實戰經驗和市場經驗較為豐富,承擔項目論證和實踐點撥。堅持以學生發展為出發點,將課程體系內容重新劃分為三個模塊,即社會藥店開設、常見疾病藥學服務和藥品營銷策劃,以滿足學生就業的實際需求。
圖1 以校內外實訓平臺為載體的導師合作模式
其次,創新教法,確定“學練創思”四段遞進教學法。創新教學需分步進行,使課前、課中、課后的訓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通過反復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不再是傳統教學中的“權威”,而是引導者,與學生共享見解和信息。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學習活動,積極討論,形成學習共同體。將專業技能與雙創技能有機結合,將思政教育和雙創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開展了第一課堂項目訓練和第二課堂項目實踐,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最后,強調綜合評價,打造“雙能力三素養”評價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雙創能力,以及專業素養、雙創素養和思政素養,還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尊重個性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特色發展。創新創業意味著理論扎實且思維靈活,具有創新性。兩項基本能力的考核仍占據很大比重,但關鍵的素養考核以任務制為導向,重視過程性考核,把考察所得的綜合能力展示給師生,以便于進一步開展教學實踐。
教學內容體系方面,調整后的課程設計注重將學生未來的就業崗位與真實職業情境結合。專業課程內容可分為三個模塊:一是關于社會藥店開設,著重培訓學生有關社會藥店組建、工作流程以及藥學服務的基礎技能。二是專注于常見疾病的藥學服務,選取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及外科常見疾病,進行用藥咨詢與技能訓練,以提升單一雙創技能。三是藥品營銷策劃,以內分泌系統常見疾病為綜合訓練內容,側重雙創技能綜合訓練。各模塊以項目為教學單元,理論學習以在線課程自學為主,線下教學以技能訓練為主。通過將教材內容與企業項目整合,確保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真實的職業情境(見表1)。
表1 優化后的專業知識模塊
教材建設上,圍繞最新整合的知識,采用多種教材,以滿足不同的教學需求。選用經典理論教材,確保學生獲得最新的藥學知識;加入自學參考教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常見疾病的用藥指導;與企業合作開發活頁式教材《藥學服務綜合實訓》,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藥店開設和藥品營銷的管理學知識,以單個教學項目為單位,學生根據崗位要求記錄工作,確保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實際工作經驗。教材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使教學更加靈活和實用。在大二下學期,為學生開設雙創專業課程,讓學生跳出專業限制,做好創新創業的準備。
在教育信息化時代,無論是課堂教學的信息化知識庫,還是實際藥品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都是潮流與趨勢。因此教師不僅可以在授課中開展信息化教學,還可把信息化作為手段和工具,指導學生立足本專業的創新創業,充分利用信息化帶來的力量。
在課內教學方面,采用“學練創思”四段遞進教學法。首先,課前教師發布任務,要求學生完成線上自學并制訂學習計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中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進行技能訓練,并根據教師點評意見不斷完善計劃。課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復盤實踐,不斷創新項目成果,而教師則完成教學評價,確保學習效果呈現螺旋式上升。
課外教學是推進創新創業融合專業教學的關鍵。學校建立了兩個重要的綜合育人平臺,即綜合素質培養平臺和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以平臺為載體,將思政教育和雙創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中,通過舉辦“營銷策劃大賽”“藥學知識競賽”“藥學服務志愿服務”“創新創業文化節”等各種活動,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實現“產教學整合、專思創融合、課內外結合”,有助于強化專業與創新的融合,促進了思政與創新的融匯,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業精神。
首先,為學生提供各類技能實踐平臺。依托校內實踐平臺,鼓勵學生組建興趣團隊,并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學生與教師共同制訂實踐方案,完成實踐項目,基于專業技能,融入技術創新,旨在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
其次,堅持以賽促練。深入培養和打造優秀雙創項目,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這些競賽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踐鍛煉的機會,還促進了項目的落地和孵化。學生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肯定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成果。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學以致用,為社會健康事業貢獻力量,培養其社會責任感。社會實踐活動能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其職業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使之成為具備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精神的藥學服務專業人才。
本研究深入探討了藥學專業的藥學服務課程體系及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并以樂山職業技術院校的藥學專業為例進行了現狀分析。通過不斷改進教育方法和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機會,該專業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育體驗,使他們能夠在藥學服務領域中取得卓越的成就。希望本研究能夠為藥學專業藥學服務課程的教育改進和創新提供一定的啟發,并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