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輪滑運動因其冒險性、娛樂性、流行性等特點,在國際國內范圍中都比較受歡迎,尤其是年輕群體較為喜愛。輪滑運動在我國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背景下,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輪滑運動因自身特殊特性,也面臨著一定的發展困境。對此,為促進輪滑運動在我國形成全新的發展局面,拓寬發展道路與實現深入發展,本研究從現階段輪滑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對輪滑運動的主要發展陣地、賽事賽項等進行了分析,發現目前輪滑運動主要以輪滑俱樂部、校園選修課等主要活動區域。通過深入研究發現,專業設備所需費用較高,加上一些學生、家長對輪滑運動存在片面理解等情況,所以現階段輪滑運動的發展空間相對較小。基于此,結合相關問題提出了國輪滑運動發展對策,希望能夠為有關研究和推廣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輪滑運動;發展現狀;發展策略
根據2022 年北京冬奧會速滑項目,基于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建設“體育強國”的需要,我國基于“輪轉冰”、“北冰南展”和“三億人上冰雪”等方針政策,大力推動輪滑運動發展與落地建設。不僅如此,為進一步把握專業人才的從小培養,以及推廣輪滑運動促使新的發展局面構成,輪滑運動被正式列入體育教學課程體系中。根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 年版)》,各地中小學積極完善校內基礎設施,落實體育教學革新相關工作。輪滑運動不僅有利于增強機體綜合素質,增強人體的心肺功能,還可以鍛煉人的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等,是集趣味性、娛樂性、健身于一體的體育項目,適合進一步推廣發展。然而,就目前輪滑運動在國內的發展與推廣現狀來看,實際取得的成果并不理想。雖然不少地區院校積極開展校內輪滑運動,但是要想推動我國輪滑運動的深入、持續、全面發展,僅依靠校園陣地是難以保證這一目標實現的。對此,為促進我國輪滑運動的有效發展,對相關內容展開了探討。
一、我國輪滑運動發展的現狀
(一)輪滑運動陣地劃分
目前我國輪滑運動的主要發展陣地,根據參與人員和發展規模等要素進行分析,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陣地:專業輪滑俱樂部、校園輪滑運動社團、校園輪滑運動選修課。其中,輪滑運動俱樂部分為幼兒、青少年、職業運動三大體系,除了職業運動選手培養,其余性質的輪滑運動俱樂部基本以興趣體驗、愛好培養為主。雖然輪滑運動俱樂部也會配備專業的輪滑運動教輔人員,但是除了職業運動培養以外,一般性質的俱樂部較少會引進大批的專業人才來開展輪滑運動課程,大部分都是以學員自主活動,教輔人員把控運動安全的模式進行。校園社團則以學生自主申請創辦居多,校方僅提供給學生可以進行活動的場地,并且場地選擇是在學校已有條件的基礎上,無法為學生提供專業、多功能的場地設施。一些開設了輪滑運動選修課的學校之中,有條件的學校會另外開辟一小塊區域供輪滑課程使用,或者在現有的條件上進行場地設施優化。沒有足夠條件的學校則大多在塑膠跑道、水泥平地開展課程,并且輪滑設備相對有限。
(二)國內輪滑賽事現狀
目前國內認證的專業輪滑運動賽事有:全運會、全國輪滑錦標賽、全國花樣滑錦標賽、中國輪滑球聯賽、全國速度輪滑(場地)錦標賽、全國速度輪滑(公路)錦標賽、全國少年速度輪滑錦標賽、全國自由式輪滑錦標賽、全國單排輪等[1]。另外,基于“輪轉冰”等方針的指導以及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中國輪滑協會還于2023年3月17日至18日,舉辦了關于“‘星耀巴黎·追夢奧運’全國輪滑系列賽事”。國內輪滑運動賽事的競賽項目,主要分為自由式輪滑、速度輪滑項目和輪滑速降三大類。除了自由輪滑項目,其余兩大類項目對于運動者的專業水平要求相對更高,且風險系數更大。地區舉辦輪滑運動賽事的情況也鮮少發生,基本是由協會組織,或者政府部門為了促進輪滑運動在當地的發展,才面向青少年群體舉辦小規模賽事。
(三)輪滑運動家庭支持力度
基于地區學校開設的校園輪滑運動教學課程實施情況來看,雖然有不少學生積極參與輪滑運動課程,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家長表示,“輪滑運動還是有點危險,像單排輪滑中有一些動作,看起來就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如果孩子操作失誤發生意外,還是比較嚴重的,我個人比較難接受,不愿意孩子冒險”。還有家長直接表示,“學生的主業還是在學習上,雖然培養孩子的課外興趣也很重要,但是輪滑這種運動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學習,個人認為選擇一些簡單、容易操作的運動項目就好,比如羽毛球這種,也能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效果,還不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孩子的學習”。總的來說,學生家庭對于輪滑運動的支撐力度相較于其他運動而言,還是相對較低,這也與家庭成員對輪滑運動尚未形成正確、全面的認知有關。
二、我國輪滑運動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輪滑運動門檻較高
輪滑運動與一般的體育項目不同,需要特殊的專業設備支撐這項運動——輪滑鞋。而專業的輪滑鞋設備動輒上千元,即便是小朋友使用的輪滑鞋,也需要幾百元不等。另外,與輪滑運動相配套的一些運動專業防護設備和工具,例如護膝、護腕、護腰安全帽等等,價格也不低。比如安全帽的市場價格,低一點的在50-100元左右,高一點的在100-700元不等。要想入門輪滑運動,則需要求學者首先花費一定金額來購買相關運動設備和防護設備,因此,輪滑運動也因其較高的門檻而使得其發展推廣受限于自身[2]。雖然有一些學校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引進輪滑運動相關設備設施,保證校內學生都能夠有機會體驗到輪滑運動,感受輪滑運動的魅力,但是,也無法做到完全符合學生的需要。例如,當學生自主練習輪滑運動時,需要排隊登記使用輪滑鞋,當輪到學生使用時,可能已經離登記時間過去一周。
(二)專業運動場地有限
基于上述內容,地區發展輪滑運動一般以俱樂部推廣、校園課程引流為主。其中,輪滑俱樂部會配備獨立的專業運動場地,職業輪滑俱樂部在場地設施方面的把控相對較嚴格,整體建設水平也相對較高,但是鮮少對外開放[3]。而一般娛樂性質的輪滑俱樂部,輕易不會選擇向專業運動場地建設要求對齊,尤其是一些面向幼兒、青少年群體,帶有營業盈利性質的輪滑俱樂部,會考慮到成本管控而選擇相對低規格的場地。學校如果要擴建專業的輪滑運動場地,則需要花費不少資金,即便有政府補助款項,也難以保證能夠支撐全部費用,況且相較于場地設施來說,輪滑鞋是更為緊缺的資源。也有一些地區基于社區公共服務對居民運動場地進行了改建與升級,但是中心依舊圍繞能夠支撐多種運動,并沒有針對輪滑運動需要而擴建。
(三)專業組織機構較少
目前,不少地區推廣、發展輪滑運動還處于前期探索階段,一些出于興趣交流,由地方人員自主發起的社團等機構,也會定期舉辦輪滑運動交流活動。但是一些地方缺乏專業、成熟的輪滑組織也是不爭的事實,包括在大學校園的輪滑社團,一般是由大學生自主創辦,即便近年來出現了不少高校開設輪滑運動選修課,也只是聘請專業的執教人員負責課程落實,缺乏地方專業組織引導地區之間的交流學習。而國內的輪滑運動職業俱樂部有這個實力去拓展輪滑運動教學與交流,但是在地方開設并且獲得協會認證,能夠與學校等機構合作的專業組織機構較少,所以輪滑運動實現在地方的深入發展,缺乏充足的條件支撐。
(四)地方宣傳力度不足
不少地區有關機構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積極將輪滑運動引進校園、社區等地發展推廣,但是也有一些地區對輪滑運動、“輪轉冰”方針形成重視,對地方群眾進行輪滑運動宣傳停留在“喊口號”層面。例如,在社區的不起眼處張貼宣傳輪滑運動的標語、橫幅,或者僅在某一小學開展一次輪滑運動會進行報道,其他學校則照舊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不另外組織安排輪滑運動課程事宜[4]。也有一些地區積極響應并落實人員指導、宣傳推廣工作,但是難以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三、我國輪滑運動發展的對策
(一)全面加強校園輪滑運動發展
首先,政府要根據各地區學校的資源需求、辦學條件等,為學校開展輪滑運動教學提供補助。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過社會募捐、校外合作、招商引資、惠利政策吸引等方法,創造條件來推動學校發展輪滑運動。其次,政府可以通過“以大帶小”的模式推動輪滑運動在地方各級院校的全面開展。通過培養一批足夠專業的大學生“教師”,讓大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去往各中小學進行輪滑運動授課,這不僅能夠解決中小學學校教輔人員不足的問題,還能有效節約成本,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最后,學校方面要做好自身建設,基于校外合作,同地方專業機構聯手,以培養“專業體育人才參賽國際賽事”為目標與工作核心,對有潛力的學生進行免費的職業化培養,地方機構則可以獲得政府補助。
(二)多功能場地開發與改建并舉
要促進輪滑運動在國內的持續發展,建設專業化運動場地是必需的重要條件,但是考慮到群眾的實際需求,針對輪滑運動大肆興修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因此,秉持不浪費、可持續的原則,建議開發成多功能運動場地[5]。其中,面向社會、社區的場地建設,可以針對輪滑運動增設一個集中運動、交流的開放場所,例如在地方的文化創意園區(參考“699文化園”),根據輪滑運動的特點與需要,打造模擬專業賽事的運動場地。在一般的居民活動區,針對輪滑運動設計可靈活調整的場地,例如,在每周六下午幾點至幾點期間,可利用輪胎等障礙物劃分出一片區域供輪滑運動愛好者使用,由社區負責加強人員管理,避免引起因場地使用造成的非必要沖突。其余時間則方便其他居民的運動需求增加運動器材。針對校園場地建設,學校也考慮引進VR技術完善場地設施,對標準化的運動場地采用VR技術開展平地花式輪滑教學課程等,還可以根據其他運動項目需要增設不同的VR運動課程。
(三)分點建站提高地區專業水平
關于打造地方專業組織機構引導地方發展輪滑運動,可以增強有關部門與中國輪滑協會的聯系,以中國輪滑協會為主導,地方有關部門積極響應配合落地工作,在每個省會城市組建專業機構并施行垂直化管理。再由地方有關部門推進省內各城市的輪滑運動站點建設,通過三級管理把控輪滑運動在國內的發展與推廣,還能拿進一步提升地區輪滑運動組織機構的專業水平。由中國輪滑協會和地方有關部門一起,對各城市的站點工作進行考核,包括從中小學校園推廣發展成效、專業職業人才培養情況、“輪轉冰”工作情況、地區人才獲獎情況等,對站點工作進行評價與人員裁剪或引進。
(四)政府聯合協會開展社區推廣
要調動群眾參與輪滑運動的積極性,則首先要讓群眾對輪滑運動形成正確、全面的認識,消除群眾對輪滑運動危險系數的不安感。對此,地方政府要積極做好輪滑運動的社區推廣工作。基于上述“分點建站”的提議,地方政府可以聯合中國輪滑協會地方專業機構一起,去往社區舉辦輪滑運動交流活動,以接地氣的方式方法對居民進行宣傳推廣。地方政府可以要求社區街道辦做好人員引導工作,并與地方協會機構一同做好輪滑運動場地整理,確保活動參與人員都能夠有機會體驗輪滑運動。地方協會則需要做好宣講活動、輪滑運動表演秀與輪滑體驗活動,耐心細心地予以每一位體驗者專業的指導。另外,地方政府還可以根據資源條件,適當組織各個社區開展輪滑運動會,按照單排輪、雙排輪的相關賽事進行設計,對于每項比賽的前排名次頒發獎品,可以是專業的輪滑運動設備,也可以是居家日用物品,增加居民對輪滑運動的認可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輪滑運動主要依靠輪滑俱樂部、校園選修課等進行推廣,并且因為輪滑運動所需的專業設備等價格較高,令一些學生望而卻步,輪滑運動難以實現進一步發展。對此,政府有關部門和中國輪滑協會要自己做好相關工作,以服務大眾的形式多渠道推廣輪滑運動,確保輪滑運動在地區的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偉,張波,鄒芮,張小曼,崔吉洋. 冰雪運動背景下咸陽市青少年輪滑運動發展研究[J]. 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2,(09):49-51.
[2]郭彤,張彧,李鵬程. “輪轉冰”發展理念下天津體育職業學院運動訓練輪滑方向課程體系建設[J]. 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12):63-64.
[3]陳三銘. 甘肅省少兒速度輪滑運動競賽發展狀況研究——以全國青少年短道速度輪滑巡回賽為例[J]. 體育風尚,2021,(08):121-122.
[4]王豐秋,王博,肖健,于立波,包春峰. 直排輪滑運動與速度滑冰運動協同發展研究[J]. 科技資訊,2021,19(12):200-202.
[5]肖鴻伊,王曉東,林樹明. 冬奧會契機下“輪轉冰”實現的路徑探究——基于運動訓練學視角[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1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