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香,許嬌艷
(1.海南開放大學,海南???570208;2.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000)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所形成的物質和精神生產能力及其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同時文化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人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積淀物?!凹t色文化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解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形成的先進文化形態?!盵1]它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國家、民族不斷進步的源泉。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強調“傳承好紅色基因”[2],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明確提出“賡續黨的紅色血脈,弘揚黨的優良傳統”[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4]。由瓊崖人民共同創造的瓊崖紅色文化是中華紅色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在新時代海南自貿港建設之際深入研究、挖掘和開發瓊崖紅色文化顯得尤為必要。
瓊崖紅色文化誕生于轟轟烈烈的中國革命歷史洪流中,它既是瓊崖革命的產物,也是瓊崖革命勝利、海南經濟建設發展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石。對瓊崖紅色文化發展的脈絡、重要資源概況及其所凝結的精神內核的梳理,有利于科學地概括和豐富瓊崖紅色文化的內涵,同時也有助于賦予瓊崖紅色文化新活力,助力瓊崖紅色文化的開發建設及創新性發展。
瓊崖紅色革命發展經歷“紅色火種燃海島”“烽火硝煙繞海島”“五星紅旗遍海島”3 個階段。瓊崖紅色文化于瓊崖紅色革命進程中產生,其發展也主要經歷3 個階段。
1926 年2 月,中共瓊崖地方黨組織在黨中央的指導下于艱難的歷史環境中成立,1927 年11 月,在中央黨組織的指導下,瓊崖革命根據地建立。它的成立不是歷史的偶然事件,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隨后,瓊崖黨組織扎根革命根據地,依靠人民群眾,逐步發展壯大,開啟了壯闊的瓊崖革命序幕。土地革命時期,瓊崖紅色革命根據地范圍不斷擴大,成為當時全國有影響力的蘇區之一。在紅色火種燎原海島的背景下,人民群眾逐漸醒悟,不斷地加入革命或者支持革命,瓊崖紅色文化隨之而孕育。
1939 年瓊崖革命隊伍空前的發展壯大,他們克服艱難險阻,與敵人頑強抗爭,不斷解放海島領土,直至日軍投降前夕,解放面積占瓊崖面積的60%,解放區人口高達100 余萬,瓊崖紅色版圖空前擴大。烽火硝煙四起,燃遍了海島,瓊崖人民群眾團結一心、頑強抗敵,瓊崖紅色文化進一步發展成熟。
1950 年5 月1 日,經歷23 年的艱苦卓絕斗爭,海南島終于迎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漫天煙火中解放,五星紅旗插遍了海島,歷史的烽火硝煙也逐步消散,瓊崖革命精神逐漸凝結,瓊崖紅色文化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升華。
瓊崖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給海南人民創造了“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傳奇,也書寫了海南人民“孤島奮戰”的英勇事跡,更給海南人民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2.1.1 主要革命根據地和革命遺址
瓊崖革命根據地是中國近代革命斗爭的歷史縮影,瓊崖革命過程中主要創建了包含六連嶺革命根據地、母瑞山根據地、樂四區革命根據地等八大革命根據地。
六連嶺革命根據地。六連嶺位于海南萬寧,丘壑縱橫,六峰革命相連。六連嶺革命根據地建立于1927 年,中共萬寧組織在瓊崖四二二事變后,帶領革命同志從城市撤離轉移至農村,揭開了萬寧、樂會人民武裝斗爭的序幕,而后通過武裝暴動,建立政府,成立醫院學校,帶領人民群眾開展生產,發展經濟,將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一起,同敵人進行頑強的抵抗,使得六連嶺革命根據地的紅旗始終不倒??谷諔馉帟r期,六連嶺革命根據地人民武裝力量不斷壯大,逐漸粉碎了日偽軍對根據地的圍剿掃蕩。內戰爆發后,六連嶺革命根據地軍民們又先后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清剿,直至1950 年海南島宣布解放。因此,自1927 年根據地建立至1950 年海南島解放,這座“紅色”山脈創造了“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奇跡。
母瑞山根據地。母瑞山是五指山向東北延伸的一條山脈,位于海南省定安縣南部山區,山嶺連綿,地勢險要。母瑞山是瓊崖革命的重要根據地,它有著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優勢,它離繁華的城市較遠,是敵人統治力量相對薄弱的地方,有利于革命活動的開展和革命力量的保存。在土地革命時期,瓊崖革命委員會主席、蘇維埃政府主席王文明帶著革命隊伍來到母瑞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為打破敵人的封鎖,王文明帶領紅軍戰士們深入村莊開啟民智,向人民群眾宣傳紅軍的政治主張和政策,同時帶領人民群眾發展生產,不斷改善軍民關系。爭取人民群眾的信任,最終取得了當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在人民群眾的幫助下,母瑞山革命根據地在瓊崖革命的征程中為革命保存了兩次火種,促使了瓊崖革命由挫折走向復興,為瓊崖革命斗爭打開了新局面,也鍛造出了“崇高理想、堅定信念,不怕犧牲、勇于獻身,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母瑞山革命精神。因而,母瑞山被人們譽為“瓊崖革命的搖籃”。
樂四區革命根據地。樂四區是重要產糧地,位于樂匯和萬寧交界,該地區地處偏僻,是反革命勢力相對薄弱的地方。該根據地在大革命時期開展農民運動比較深入,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四二二反革命事變后,王文明率領的領導機關駐扎此地開展土地革命,發動全海南島暴動打擊敵對勢力,掃除反對勢力。1927 年12 月,樂四革命根據地隨著蘇維埃政府的成立正式形成,并逐漸成為土地革命戰爭前期的中心。它是瓊崖地區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推動瓊崖革命走向成功的重要根據地,被譽為“瓊崖井岡山”。
此外,瓊崖革命根據地還有位于今海口市和文昌市的瓊文抗日根據地,它創建于1938 年12 月,是抗日戰爭時期創建的第一塊抗日游擊根據地; 位于澄邁的美合抗日根據地、六芹山革命根據地是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陣地; 位于白沙的白沙抗日根據地,該根據地的創建使生活在該地區的少數民族(黎族、苗族)群眾也緊緊追隨黨組織和人民軍隊;最后一個重要的根據地是五指山革命根據地,主要包括白沙、保亭和樂東的大部分地區,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心革命根據地。
瓊崖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進程中唯一一塊在島嶼上成立的革命根據地,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瓊崖革命的重要見證,同時也是瓊崖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1.2 革命人物
2016 年11 月3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曾說過:“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痹诃傃赂锩鞒讨?,也涌現出了中華民族諸多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代表有楊善集、王文明和馮白駒等早期知識分子們。他們學習了先進文化,經歷過五四運動洗禮,革命思想逐漸形成,并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實踐中不斷發展成熟。他們帶領著前赴后繼的英雄戰士們頑強抗戰,在瓊崖革命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首先是瓊崖黨組織和武裝革命斗爭的創建者之一楊善集。楊善集于1900 年生于海南瓊東(今海南瓊海),于1927 年在椰子寨戰斗中犧牲,在短暫的27 年人生中他留學蘇聯學習先進文化,領導青年開展運動,創建中共瓊崖黨組織,領導瓊崖人民打響了武裝斗爭的第一槍,最后在戰斗中壯烈犧牲。
其次是被譽為“瓊崖革命第一人”的王文明。王文明于1894 年生于海南瓊東(今海南瓊海),幼年好學,1917 年在瓊崖中學接受新思想熏陶,五四運動后他參與海南青年愛國運動,并于1922 年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瓊崖土地革命低潮時,當時擔任瓊崖革命委員會主席、蘇維埃主席的他率領部隊來到了母瑞山為瓊崖革命打開新局面; 在母瑞山被國民黨“圍剿”之時,他團結當地人民群眾開展自救,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最終突破封鎖;在母瑞山“圍剿”力量減弱時,他組織人民群眾搞生產并建立了母瑞山革命根據地; 最后王文明在36 歲那年積勞成疾,病逝于母瑞山。瓊崖人民稱譽他為“瓊崖工農群眾的領袖”和“如鋼鐵似的革命家”。
早期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即被譽為“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的馮白駒。他于1903 年誕生于海南瓊山,1926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經過大革命風暴和斗爭考驗且在嚴酷斗爭中脫穎而出的“大勇大智大忠的”杰出領導干部,先后擔任過中共瓊山縣委書記、瓊崖特委書記、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總隊長、瓊崖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5]。他在革命危急關頭力挽狂瀾,始終堅持共產主義信仰,始終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斗志,帶著革命隊伍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直至取得最后的勝利。
楊善集揚起了瓊崖革命的旗幟,王文明保住了革命的旗幟,馮白駒最終撐起革命的旗幟[6]。他們之外,馮平、周士第、陳公培等早期革命知識分子們和后來的革命者們也為瓊崖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瓊崖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在革命根據地和英雄人物及其遺跡遺物等基礎上建立的紀念園、博物館、歷史陵園等文化載體數量多。已知革命遺址共598個,包括重要組織機構舊址、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活動紀念地、革命領導人(重要人物)故居、烈士墓和紀念設施等幾大類。其中,重要組織機構舊址數量最多,共209 個,占全省遺址總數的34.9%;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活動紀念地有176 個,占全省遺址總數的29.4%。海南革命遺址各類戰斗現場遺址有110個,約占總數22.0%[7]。另外,瓊崖紅色文化覆蓋面廣,海南省各市縣均有分布。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谑懈锩z址數量最多,其次是文昌市、儋州市、瓊海市、定安縣、澄邁縣等東部沿海,北部市縣也分布著不少紅色資源。
新時期,海南省依托瓊崖紅色文化資源建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有111 個,其中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張云逸紀念館、萬寧六連嶺烈士陵園、海南解放公園、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7 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新時代海南在建設和改革開放征程中,形成的如文昌航天發射基地、五指山水滿鄉、??谑┎璐?、澄邁才村等現代紅色文化資源進一步豐富了瓊崖紅色文化。此外,圍繞瓊崖紅色文化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等創作的紅色文藝作品也進一步拓展了瓊崖紅色文化的內涵。
綜上,瓊崖紅色文化可概括為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由瓊崖黨組織領導全瓊人民進行革命斗爭過程中所產生的先進文化。它是馬克思主義同瓊崖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文化成果,包括瓊崖革命根據地、遺址、紀念館等物質文化形態,也包括以楊善集、王文明、馮白駒等為代表的革命英雄人物及英雄人物所創造的“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精神、“紅色娘子軍精神”“母瑞山精神”等精神文化形態。瓊崖紅色文化是中華紅色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激勵海南人民奮勇無畏、開拓創新的精神血脈。
瓊崖紅色文化內涵豐富,對其精神內核進行凝練總結可概括為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忠貞不移的愛國情懷、萬眾一心的團結精神、開放創新的進取精神。
3.2.1 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共產黨人心中有堅定的信念?!拔覀児伯a黨人是具有某種性格的人,我們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边@是斯大林《悼列寧》中的一句話。制成共產黨人的特殊材料不是特殊鋼,是比鋼鐵更堅韌閃光的東西——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本質,他支撐共產黨人能忍一般群眾所不能忍的艱苦工作和環境,激勵他們追求更高的境界和責任擔當。鄧小平曾指出:“我們過去幾十年艱苦奮斗,就是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奮斗。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盵8]在艱苦卓絕的長征征途中,紅軍戰士講得最多的是“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而瓊崖革命始終堅持“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原因也在于瓊崖共產黨人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終將勝利” 的信心,“堅定的信仰是瓊崖革命前進的精神動力”[9]。馮白駒在回憶革命歲月時曾說:“我們堅信,革命是一定要勝利的。只要我們堅持下去,黑暗是暫時的,光明會有一天要到來的。”[10]在瓊崖共產黨人的積極影響下,人民群眾也選擇相信黨,也堅信“只有共產黨和紅軍,才是救世黨,救世主”[11]。正是這樣堅定不移的信念才使得瓊崖共產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中始終保持“革命必勝”的信心,突破重重困難最終走向勝利。
3.2.2 英勇無畏的愛國情懷
共產黨人英勇無畏,心懷國家和民族。為了解放海島,無數瓊崖優秀兒女們不畏艱難險阻、不怕犧牲,用熱血譜寫了民族解放的英雄贊歌。如瓊崖工農紅軍總司令在被敵人用槍口對準胸口時,面無懼色“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瓊崖紅軍獨立師師長王文宇犧牲前對他的戰士們說“要革命就會有犧牲,死而無憾”; 萬寧的一位女戰士在被日軍施以酷刑時,英勇不屈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 ”。這些革命先烈們的英勇無畏的精神具有強大感召力,激發出了各族人們的凝聚力,激勵著后來的革命者前赴后繼、不怕犧牲、甘于奉獻。王文明帶領的部隊被敵人包圍在母瑞山彈盡糧絕之時,沒有一個士兵當逃兵或者投降;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掃蕩根據地,抗日軍民們不懼怕死亡,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同仇敵愾,涌現出不少赤手空拳同日軍搏斗、在敵人軍刀下大義凜然壯烈犧牲的英勇事跡。在最艱難、最殘酷的抗日戰爭中,瓊崖革命隊伍不斷壯大,軍民團結一致最終戰勝了日軍。毛澤東、周恩來、聶榮臻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瓊崖革命和英雄戰士們也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贊譽。
3.2.3 萬眾一心的團結精神
黨的根基力量在人民,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12]。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依靠人民群眾。毛澤東同志曾說過“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革命的群眾”,王文明也曾說:“干革命不是當流寇,一定要扎根于群眾之中,有一個可靠的立足之點”[13]。瓊崖革命的紅旗能夠堅持23 年不倒依靠的就是百萬瓊崖人民真心實意的擁護、人民群眾對瓊崖共產黨人的信任和對革命的無限支持。人民群眾以自己或親人的生命為代價為革命隊伍提供衣食住行,甚至為革命隊伍提供兵源武器。馮白駒也常告誡戰士們:“瓊文地區沒有大山,但有革命群眾,我們才能牢牢地扎下根來。這就叫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盵13]“山不藏人,人藏人”正是群眾路線在瓊崖革命實踐中的印證,瓊崖共產黨人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是瓊崖革命得以走向勝利的關鍵。
3.2.4 開放創新的進取精神
共產黨人善于創新。瓊崖革命過程中許多生動事跡都閃爍著瓊崖共產黨人敢為人先、自立自強、開拓創新的優秀革命品質。瓊崖革命是在一個四面環海的熱帶島嶼上進行的,交通不便,很多重要問題和決策都要靠自己獨自應對,在遇見重重困難,而中央指示和補給救援未到之時,瓊崖黨組織不得不自主解決問題。正是在這樣特殊的地理環境下,瓊崖共產黨人敢為人先,堅持從瓊崖革命實際出發,用開放創新的思維解決革命中遇到的難題,將瓊崖革命不斷推向前進。在被敵人封鎖圍困之時,團結人民群眾發揮群眾的力量,帶領人民群眾開荒種地搞生產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困難;軍事力量敵強我弱之時,瓊崖共產黨人開拓創新帶領人民群眾創造了木船打敗國民黨軍艦的奇跡。一切從實際出發,善思考,敢擔當,勇進取,構成了瓊崖共產黨人的品格特點,同時鑄造出了瓊崖紅色文化的靈魂,是推動瓊崖革命向前進的重要支撐。
瓊崖紅色文化資源頗豐,地域特征明顯。從瓊崖紅色文化的發展歷程來看,它的產生發展分別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三個重要時期。它是瓊崖革命的產物,誕生于瓊崖革命的崢嶸歲月中,見證了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歷史奇跡。在新的歷史時期,瓊崖紅色文化因其獨特的品格仍熠熠生輝,其所蘊含的豐富資源及其所凝結的重要精神內核對推動社會發展和豐富人民群眾精神家園仍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也需意識到,當前關于瓊崖紅色文化資源研究和保護不足,相關紅色文化保護部門、研究機構等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科學的挖掘和保護策略,進一步整合瓊崖紅色文化資源,深挖凝練內涵,助力瓊崖紅色文化的傳播,力爭把瓊崖紅色文化打造成海南自貿港的靚麗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