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屆“藍色食品”發展研討會在上海召開。會議以“藍色轉型,品質引領”為主題,采用線下研討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圍繞深藍發展與藍色食品、生產規范與品質提升、品質評價與全程認證、營養健康與消費引導四大議題進行交流研討,以求凝聚共識。本次會議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中國遠洋漁業協會指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主辦。
藍色食品認證體系是由中國優勢產、學、研單位共同建立的中國自主的水產品品質與安全認證體系,旨在促進藍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指導藍色食品的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示范應用。該認證體系覆蓋生產、加工、流通全鏈條,兼顧了安全性,突出品質、分段貫標,從而實現產品全程可溯、可控、可評,有望得到國際互認。與會代表表示,推動中國自主藍色食品認證計劃、促進產出安全優質水產品是貫徹落實“大食物觀”理念和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重要舉措,對實現漁業全產業鏈高質量有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2023 年8 月至今,海南先后組織遴選并確定了冬季瓜菜、地方雞、水稻、對蝦、荔枝、芒果、胡椒等7個新增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首席科學家,全面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推進熱帶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2022 年海南啟動試點建設檳榔、海南地方豬、石斑魚3 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每個體系每年205 萬元預算經費。各產業技術體系深入開展產業調研,重點凝練產業問題,全面推進科技攻關與技術推廣,積極開展農民培訓,服務地方產業發展。與此同時,各體系高度重視產業經濟問題,注重市場分析,定期發布價格信息,撰寫政策咨詢報告。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實現了全產業鏈、全區域的科技力量布局,有效解決了科技、產業“兩張皮”的問題。下一步,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將在健全現有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基礎上,不斷擴大體系規模,完善崗站設置,聚焦產業發展中存在的難點、卡點和堵點問題開展科技攻關,為產業健康穩定提供技術支撐,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將結合著力打造的17 個農業全產業鏈,按照輕重緩急,新增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實現主導產業基本全覆蓋。同時,根據產業情況,按照全產業鏈(育種、種養、動植物疫病防控、營養飼料、質量安全、資源環境、加工、機械裝備、經濟等)設置崗位,按照全域設置綜合試驗站,積極爭取持續穩定的經費保障,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
全國梯田科技聯盟成立活動近日在浙江省仙居縣朱溪鎮楊豐山村舉辦。該聯盟是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崖州灣實驗室副主任錢前倡議下,由中國水稻研究所聯合國內優勢農業科研單位、優勢企業以及福建聯合梯田、湖南紫鵲界梯田、廣西龍脊梯田、云南哈尼梯田、浙江楊豐山梯田等5 家梯田單位共同成立,致力于通過加強科技創新,探索梯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有效機制。
據了解,2018 年以來,中國水稻研究所充分發揮科技和資源優勢,聯合九三學社浙江省委等,深入開展對仙居縣楊豐山村的結對幫扶工作,推動梯田水稻產業提質增效,打造楊豐山優質大米品牌,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目前,楊豐山梯田水稻面積從500多畝擴大到近3000 畝,大米售價從每斤5 元提高到每斤12 元以上,每年吸引游客20 余萬人,為推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成功打造了“梯田保護與利用”的浙江樣板。
此次聯盟成立大會將進一步提高公眾保護意識,促進梯田科技聯盟合作平臺建設,推進梯田優異發展模式的示范展示和交流,形成全國梯田保護與利用的合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