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學 吳慧珍
攀巖運動作為我國新興的體育項目受到了越來越多運動愛好者的青睞。隨著教育水平的發展,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開始逐漸對接熱門的體育項目,重視學生多項體育技能的發展。攀巖運動成為建構高質量體育課程體系中所重點關注的內容,不僅能整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焦慮情緒,強大學生的內心,使學生能夠從容面對學生活及學習中的難題。根據相關調查顯示,超半數的學生非常認可攀巖運動的健康理念,期望學校能夠開設攀巖運動。因此,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師要認識到攀巖運動的開設價值,從學校及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深入分析開設攀巖運動所面臨的困境,不斷探究有效開設攀巖運動的實踐方法,以充分發揮攀巖運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重要作用。
新時代背景下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承擔著構建高質量體育課堂體系的社會重任。高質量的體育課程體系不僅體現在教師教學水平的高水準,還體現在體育項目的多樣性與新穎性。當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中所涉及的體育項目以籃球、足球、體操、武術、健美操等常見類型為主,難以讓學生對課堂產生強烈的探究欲,課堂教學質量也很難得到提高。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中開設攀巖運動,能為課堂注入新鮮的體育元素,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項目的興趣。攀巖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體育項目,契合了學生對體育項目的需求,提高了高中體育課程體系的新穎性,使學生能在挑戰攀巖運動的過程中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攀巖運動的開設能推進高質量體育課堂體系的構建。
高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但學生因為面臨繁重的學習壓力容易忽視身體素質的發展。科學的運動形式能為學生的身體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攀巖是一項能綜合鍛煉學生身體各個部位的運動形式,在繁重的學習之余,參與攀巖運動能使學生得到放松與鍛煉。
攀巖運動中攀爬動作能鍛煉學生的臂力與下肢力量,快慢交叉的運動節奏能提高學生的肺活量。據實驗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一年的攀巖運動后,學生肺活量、立定跳遠、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變化顯著,由此可知攀巖運動對學生的心肺功能、下肢力量及耐力有顯著的提升效果。在攀巖過程中,學生能不斷提高身體平衡力,使身體各個部位通過相互協調來保持平衡。除此之外,攀巖運動還能提高學生的靈活度與柔韌性,增強學生的爆發力。在攀巖運動中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達到內外兼修的效果。因此,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中開設攀巖運動,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
當前,立德樹人是引領教育發展的主流思想。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應本著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優化教學內容與方法。攀巖運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中的開設能將德育滲透于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
攀巖運動是一項既驚險又刺激的體育項目,不僅能鍛煉學生的體能,還能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在攀巖運動中,學生需要有足夠的勇氣挑戰困難,在參與攀巖運動過程中以積極的心態、堅毅的品質克服困難。攀巖運動的開展需要團隊之間的合作,因此學生之間需要相互信任、團結合作,這樣才能完成攀巖運動。可見,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開設攀巖運動,能培養學生勇于攀登、永不言棄的品質,促進學生優秀品德的形成,推進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落實。
當前攀巖運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出現的概率較低。學校對攀巖運動的重視程度不夠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攀巖運動對場地及設備的要求較高,這意味著開設攀巖運動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超出了很多高中學校的預算,因此學校更傾向于那些耗資較低的、常見的體育項目;另一方面,攀巖運動并非高考的必考內容。攀巖運動在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方面的作用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后才能得以凸顯。學校更傾向于將精力投入高考的必考項中,力求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明顯的教學效果。因此,學校沒有對攀巖運動給予高度重視,導致該項運動難以走進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這也是攀巖運動開設所面臨的主要困境。
教師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開設攀巖運動的重要影響因素。然而,當前高中體育教師缺乏專業素養是開設攀巖運動的又一困境。據調查可知,當前70.91%的體育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攀巖培訓。雖然體育教師都是體育專業出身,但是多數體育教師沒有經歷過專業的攀巖運動學習。這種狀況下,體育教師不僅缺乏對攀巖運動的理論性研究,還缺乏對攀巖運動的實踐經驗。很多教師在攀巖課程中以“現學現賣”的形式開展教學,既不能給學生進行專業展示,也無法給予學生科學技能指導,明顯難以勝任攀巖教學工作。總之,教師攀巖運動專業素養的缺失給攀巖運動項目的開設增加了難度,這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在開設攀巖運動中亟需解決的當務之急。
科學的教學方法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開設攀巖運動的重要橋梁。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提高攀巖運動的開設效果,發揮攀巖運動的育人作用。攀巖運動源自攀登陡峭巖壁運動,攀巖運動中的技能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是可以不斷創新的。這意味著教師應重視在攀巖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中探索不同的攀巖技能。然而,當前教師在攀巖課程的開設中仍然沿用單一的講述式教學法,一邊講解攀巖技能一邊以實際行動對相關技能進行展示,之后組織學生對該技能進行反復訓練。這種硬性灌輸的教學方式忽視了攀巖運動的本質意義,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與主動性。
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中開設攀巖運動首先需要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為攀巖運動的開設創造充足的條件。學校應將教育工作的重點從應試教學思想轉向育人理念,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綜合指導教育工作的開展。
針對攀巖運動的開設與否,學校應對學生當前的生活學習狀況進行專業調查,從專業角度對攀巖運動進行深入研究,并根據調查研究結果做出正確的決策。學校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對攀巖運動充滿了好奇心及挑戰欲,但學生鮮有機會參與其中。
從學生發展角度來講,學校應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攀巖運動的機會。在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現狀及對攀巖運動的專業研究中發現,攀巖運動的開設能提高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多樣性與創新性,彌補傳統體育項目中的不足,強化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育人功能。因此,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學校應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給學生提供發展興趣的機會。學校應從高質量課程體系建設角度致力于攀巖運動的開設,提高對攀巖運動的重視程度,加大對攀巖運動的投入,制訂科學合理的攀巖運動課程計劃,從資金、人力、規章制度等方面給予攀巖運動支持,使攀巖運動能夠真正走進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閃光點。
攀巖運動是一項專業度高的運動項目,其挑戰性主要體現在學生對專業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要想輕松駕馭攀巖項目,學生需要扎實地掌握各種攀巖技能。高水平的專業教師團隊是學生掌握攀巖技能的關鍵因素。由于攀巖運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開設并未得到普及,因此當前教師的攀巖運動教學水平明顯處于較低水平。因此,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中攀巖運動的開設需要依賴于高水平的攀巖運動教師團隊,給予學生專業化的技能指導。
一方面,學校應加強教師團隊的攀巖運動理論及專業學習。教師團隊應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從專業角度夯實自身的攀巖理念基礎,為攀巖教學活動設計提供豐富的理論指導。學校應融合高校或社會領域的專業力量,邀請高校的攀巖項目專業教師或社會領域的攀巖項目專業人士對教師團隊進行專業指導,使教師團隊能掌握專業的攀巖技能,夯實教學基礎;另一方面,學校應為教師提供校外培訓實踐的機會。據實踐調查可知,近90%的體育教師對參與攀巖運動培訓有著強烈的意愿。基于教師的發展需求,學校應為教師提供機會,使教師能夠參加攀巖運動的訓練、裁判培訓活動,有更多機會觀看校外領域的各類攀巖運動競賽,以全面提升教師的攀巖理論學習能力與技能掌握。
課程體系是具體指導攀巖運動教學開展的專業材料依據。由于攀巖運動是一種比較少見的體育項目,缺乏有效的課程體系做指導是客觀存在的難題。學校應組織專業的教材研發團隊,結合本校的實際狀況構建特色的攀巖運動課程體系,具體分析攀巖運動的場地、空間與設備支持,深入研究在現有條件支持下能夠開展怎樣的攀巖教學內容。同時,教師團隊應基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和認知特點進行課程開發及教材編寫。
在課程開發中,教師團隊應從專業的角度系統展示攀巖運動的相關理論與技能,全面覆蓋攀巖運動的概念、起源、發展現狀、攀巖課程的開設意義、攀巖的主要技能、課程考核方法及評分標準等內容。整合課程體系應重視不同年級課程間的相互銜接,實現知識的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以系統性的課程體系科學指導攀巖運動項目教學。
由于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開設攀巖運動正處于摸索嘗試期,教師團隊應加強對攀巖運動課程的監督與評價,及時檢測課程體系的運行狀況,挖掘課程體系中的不足,及時對課程進行完善,力求構建一套科學合理完善的攀巖運動課程體系。
據調查顯示,當前學生對攀巖運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挑戰欲。很多學生希望能夠有機會參與到攀巖運動的學習中。基于這一現狀,學校應拓展多樣化的攀巖運動學習渠道,推進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上攀巖運動的開設。學校應先將攀巖運動納入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必修課程,以大單元教學的方式集中一段時間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攀巖運動專題課堂教學。這樣,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對攀巖運動開展集中性專業學習。
然而,學生參與攀巖運動的基礎不同,對攀巖運動的愛好程度也各有不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很難滿足那些具有強烈攀巖意愿學生的學習需求。對此,學校可以組織專業的攀巖運動隊,為學生提供深入研究攀巖運動的機會。專業的攀巖運動隊主要是為那些想要在攀巖運動領域進行專業發展的學生所提供的學習渠道。專業攀巖運動隊需要每天利用課后時間開展日常化的攀巖訓練,共同向著更專業更高級別的攀巖領域發展。雖然有些學生沒有向攀巖運動進行專業發展的意愿,但希望將攀巖運動發展成一項業余愛好,那么學校可以開設攀巖運動社團,定期組織攀巖活動,促進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
這種不同的攀巖活動學習渠道能夠實現攀巖項目“普及+提高”的層級推進學習需求,能夠推進攀巖運動開設的多樣化發展。

當前,教師在攀巖運動教學中多采用傳統單一的講述式教學方法,這種教法很難滿足學生對攀巖運動的學習需求。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應試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應用創新型的攀巖運動教學方法開展多樣化的攀巖教學活動。針對攀巖這種新型的學習項目,目前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及指導經驗,亟需探究新型教學方法,摸索成功的教學經驗,以提高攀巖運動教學效果。
教師需要探究以學生為主的新型教學方法,秉承教學相長的理念,帶領學生共同研究學習攀巖活動,集思廣益,共同參與到攀巖運動的學習中。在創新型的攀巖運動學習方法下,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與教師共同探究攀巖技能。比如,攀巖運動往往需要兩名學生相互配合,一名學生通過主繩給予同伴安全保護,另一名學生在安全帶的保護下探索攀巖的方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深入分析負責安全保護的學生需要在哪個環節以怎樣的形式給予同伴安全保護,確保攀巖者的安全。在合作過程中,每個小組都可以一邊開展實踐活動一邊探究理論內容,進而增強對攀巖運動的體驗。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中攀巖運動的開設應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將攀巖運動的學習延伸至課外。對于攀巖這樣的新型運動項目,學校應傾力打造多種共享平臺,給學生提供自主研究學習的機會,使學生能夠自行掌握攀巖運動的學習深度,促進攀巖運動的開展。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學校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學習的共享平臺,向學生分享豐富的優質攀巖運動學習資料與信息,助力學生的自主學習。
總而言之,新時代背景下學校應立足學生的發展需求與高質量體育課堂體系的建設,挖掘攀巖運動項目的優勢,加強對攀巖運動的重視程度。學校應加大投資力度,為攀巖運動的開設創造良好條件,推進其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中的開設。學校應本著以體育人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攀巖運動的教育優勢,建構特色化、多樣化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