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龍鳳苑中學 劉 甲
教育部頒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立德樹人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班級管理工作作為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活動,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為深化課程改革,就必須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將班主任管理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通過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有效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
自我管理是對個人學習和生活習慣的約束和規劃,是自我的不斷完善,要想獲得全面發展,就必須善于自我管理,養成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了解自己的缺點和長處,有針對性地彌補個人的不足,進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班主任管理工作離不開學生的自我管理,想要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就必須深入了解學生自我管理的主要內容,把握班級管理的方向,有序推動各項工作的進行。
初中階段是一個關鍵的過渡期,作為承接小學和高中的重要環節,應在此時把握好機會,端正學習的態度,總結之前的學習生活所帶來的教訓,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為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初中課程內容相較以往而言更多,知識難度也有所提高,初中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工作負擔越來越重。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要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無論是在課堂學習還是在課后學習,都能認真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爭分奪秒,提高時間利用率,不斷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內在涵養,避免出現松懈、渙散等現象。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可以反映出他的層次,能夠時時刻刻規范自己言行舉止的人必然會留給別人好印象,受到他人的尊敬。言行舉止往往與受教育程度有直接關系,初中班主任在開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時候,必須特別關注學生品行、思想、道德方面的發展情況,采取有效策略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幫助他們塑造健全的人格。學生的自我管理包括儀態、言談、行為等多個方面,班主任要在這方面注意加以正確引導,讓學生明白如何為人處事,給人真誠、自然的感覺,在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推動人文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責任感是內在驅動力的重要來源,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任何情況下,人都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方向,在正確的價值取向下進行自我監督,主動完成各項事務。在初中階段,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還要考慮到責任感不能強迫養成,而應站在學生的角度,鼓勵對方表達自己的意見,自覺作出選擇,并且充分尊重他們的選擇。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之后,便會形成正確的學習觀,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減輕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教學負擔,通過學習豐富自身涵養,為日后的升學做好準備。
在提高班主任管理質量的工作中,學生的自我管理具有決定性作用。雖然國內開始意識到班級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漸注重學生思想品行、價值觀等良好發展,然而由于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和經驗,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仍然遇到較大阻力。為改善這一現狀,班主任應在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的基礎上,依據核心素養培養體系,進一步明確初中階段的管理重心,助力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學生則是管理的主要對象,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確這一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打造一個民主的、平等的、融洽的班集體,讓所有人都能獲得良好的課堂體驗。學生一直以來處于相對被動的局面,與班主任之間的地位不對等,班主任有時會因為學生課上注意力不集中而采取比較偏激的管理方式,而多數的學生又比較敏感,對待嚴厲的指責、批評感到灰心喪氣,甚至出現抵觸、抗拒等負面情緒。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還會使師生之間產生隔閡,阻礙和諧關系的形成。基于此,班主任一定要突破傳統觀念的桎梏,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指導策略。
首先,注重與學生溝通的方式。尊重是人與人交往的前提,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石,是人類最基本的美德,真正的尊重體現在對他人不同想法、意見的包容,體現在對不同個體差異的理解。人際交往具有一定的技巧性,班主任要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凡事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摒棄死板的相處方式,避免因學生的刻意反抗而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其次,采用科學、易于學生接受的方法指導,逐漸拉近彼此的距離,使學生能夠主動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同時自覺遵守各項要求和規定,積極配合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可見,班主任注重溝通的藝術,比起直接指出學生的錯誤,讓學生自己“幡然醒悟”更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管理工作的開展建立在學生自我管理的基礎之上,因而班主任必須充分重視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增強。自我管理能力是主體依靠主觀能動性有意識、有目的地轉化和控制自己的思想、行為的能力,然而現如今很大一部分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所以班主任有必要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促使其真正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提高思想境界,進而完善自我。考慮到初中生不具備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班主任可以引導其制訂關于一日學習活動的計劃表,有效實施習慣養成教育。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每天按部就班地上課聽課,被動地完成學習任務,承擔著巨大的升學壓力。為改善這一現狀,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協調和規劃好每天的時間,使其能夠按照計劃做事,提高學習效率,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和生活當中,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學生可以將每天的課程安排、需要參加的實踐活動整理在一起,在規定的時間聽課、完成學習任務,在空余的時間讀書、練習寫作、進行美術創作,還可以組織和參加一些校園集體活動,如拔河、籃球比賽等,使學習成績和身體素質都能有所提高。待一天結束之后,學生還可以在計劃表中記錄自己的感受,將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寫在上面。時間一長,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始終堅持打卡,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上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進而認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增強自我管理意識。計劃是準則、燈塔、路標,在自我管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使學生逐漸養成制訂生活計劃的習慣,這對其學習和生活具有正面影響。習慣養成是順其自然的,學生長期按照計劃行事,有計劃、有目標地完成各項事務,慢慢地便會養成習慣。
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班主任、學生的共同努力,要想建設優秀班集體,就必須明確雙方的職責,發揮目標的導向作用,確立平等的關系,以此確保各項工作的展開。班干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除了分擔班主任的工作,妥善處理班級中各種突發事件。由于平時工作繁忙,因而班主任可以采取分權制,建立一支班干部隊伍,幫助自己處理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問題,提供不同的對策和方案,并合理劃分班干部職能,發揮班干部監督和引導的作用。
首先,建立班干部選拔機制,綜合考查學生的學習、人際關系等情況,在此基礎上選出班干部代表。初中生管理班級的能力還不強,因此班主任應在初期時完善班級管理制度,明確管理細則,給予學生充分的緩沖機會。學生可以利用休息時間求教班主任管理方法,掌握班級管理的技巧,還可以與其他班干部進行內部討論,征求其他人的意見,在此過程中不斷促進彼此之間的深度交流、觸發靈感、積累經驗、虛心學習,進而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其次,班主任要定期輪換班干部,給每名學生同等的機會,讓他們可以盡情地展示自己、表現自己,深度挖掘自己的潛能,于實踐中發現自我價值,進一步提升自我認知水平。成為班干部之后,學生勢必會產生相應的使命感,充分發揮參謀作用,樂于助人,幫助同學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還會嚴格要求自己,發揮榜樣力量,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
激勵教育旨在通過科學的方式激發、喚醒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調動他們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教育與傳統意義上的說教不同,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主張“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給予對方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學生步入青春期之后,會急迫地渴望被認同、被肯定,并且容易被外界環境所影響,但現代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信息或多或少會給他們帶來相應影響。實際了解發現,當前多數的青少年缺乏自信,當他們在學習或者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時,會產生強烈的恐懼,逐漸變得消極。班主任作為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應當給予對方一定鼓舞,從言語上給予學生支持,引領他們走出困境,幫助其盡快調整不佳狀態,變得更有激情、更有動力、更樂觀向上。
例如,當學生成績下滑時,班主任應幫助他們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找到問題的根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提供對策,對癥下藥,可以通過動作、面部表情等傳遞信號,營造寬松、和諧、愉快的氛圍,使學生以自信、自強、進取的態度去接受挑戰,獨立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總之,自信是一個人精神力量的重要來源,只有創建積極、正面的環境,才有利于健全性格的形成,班主任必須立足現實,在深入了解學生各方面的真實情況之后,有效滲透激勵教育,讓所有青少年都能茁壯成長。
如何實現遠大的抱負和理想,如何更好地超越自己,是每個人都在思考的主要問題,人生并非一帆風順,人生也并非始終步履維艱,擁有堅定的毅力,勇于挑戰重重困難,才能逆轉艱難的處境,才能絕處逢生,成就別樣的人生。自我管理本質上是結合自己的客觀情況構建規則和系統,讓人生軌跡有效運轉的活動,是現代社會人才必備的品格和能力。初中階段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學生必須珍惜短暫的學習時間,積累豐富的管理經驗,強化自我管理能力,為日后的發展做好鋪墊。
自我管理是一門課程,對人的發展受益匪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不能單純地依靠一味說教,也不能通過大量理論知識的灌輸來實現,而是要于實踐中促進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交融,使學生可以從中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會反思自己,在此基礎上探討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班主任可以設計和組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圍繞自我管理構建活動主題,引領活動開展的方向,自然而然地融入現實案例,與學生一起展開激烈的討論,在動腦思考的同時聯系生活實際,深入分析如果自己遇到相同的處境會如何面對。在活動中,所有學生都全身心投入,參與討論的熱情高漲,這時班主任可以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進而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是學生熱情參與、盡情體驗的前提和保證,班主任要結合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選取合適的主題開展實踐活動。例如,在以“我自律,我成長”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中,首先,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談一談生命和非生命的區別,通過列舉事實進行論證,表達“人具有意識”的觀點和立場。其次,讓學生從“談理想”過渡到“思考如何實現理想”。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經驗出發暢所欲言,展開激烈的討論,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感受,也都在互動的過程中受到思想啟發,產生大量靈感。最后,班主任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和設計者,應升華主題歸納總結,給予學生針對性建議,使學生打開思路,從現實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帶著堅定的信念,朝著人生的方向不懈努力,逐漸實現自己理想中的人生。實踐活動的開展,既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又創造了交流和互動的平臺,有效滲透情感教育,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能夠自覺遵守行為規范,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學生的自我管理往往決定班級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然而在深入了解和分析初中學校教育現狀時發現,當前多數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還不強,普遍缺失自我管理意識和管理經驗,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一定困擾。基于此,廣大班主任必須嚴陣以待,積極履行自身職責,嚴格執行管理職能,不斷學習和借鑒先進的教育管理知識,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積極探索科學的教育管理方法,培養初中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打造一個有著強烈集體榮譽感的班集體,滿足新時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