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寫作是高校英語教學的難點,許多學生只能夠機械地套用范文,不能夠靈活使用所學知識組織語言,加之英語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難以兼顧每一名學生。此外,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仍然沿用終結性考核模式,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寫作的積極性。基于此,筆者嘗試將形成性評價應用于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以及建立寫作檔案袋等方法,以期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高校;英語寫作;教學
作者簡介:阮春顏(1980.02-),女,廣東東莞人,東莞城市學院,講師,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
高校英語教學內容涉及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寫作是展現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高校英語教學的難點。高校英語課程的課時有限,而英語教學內容繁多,導致實際用于寫作教學的時間十分緊張,再加上學生受到應試理念的影響,對寫作學習的重視程度不高,沒有投入較多的時間與精力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寫作水平普遍不理想,成為學生英語學習中較為薄弱的環節。所以,怎樣促使學生改善自身的英語寫作水平是當下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
教學評估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形成性評價最早出現在美國,傳入我國之后,該教學評估方式獲得外語教育界人士的青睞,被廣泛應用于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課程目標至關重要。它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者針對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表明,該評價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形成性評價概述
(一)概念
20世紀6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的評價學專家斯克里芬(Michael Scriven)第一次提出了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形成性評價是一種相對于終結性評價的評價方式,該評價方式主要對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取得的成果及其表達出的情感、思想、方法等進行評估,是基于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長期連續觀察、記錄以及分析而實施的發展性評價。開展形成性評價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合理規劃自身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取得一定的成就,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與交流能力。
(二)特征
第一,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終結性評價將教師視為主體,并且評價活動出現在各個階段學習完成之后,不具有連續性;而形成性評價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特別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感受,并將評價活動融入教學各個環節中,注重體現評價中不同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二,形成性評價更加關注教學過程,并非只看重最終結果。形成性評價面向的是實際教學內容,在各個教學環節及時開展有效的、詳細的反饋與評估。教師通過形成性評價可以在第一時間察覺到學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有助于教師的我反思。
第三,形成性評價擁有更加豐富多樣的考評方式與內容。教師能夠基于課堂觀察、課下隨訪以及檔案記錄等途徑獲取學生態度、情感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信息,從而實現對學生的綜合評價。
第四,形成性評價更加偏向定性分析。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表現進行全面、及時的評價,而非只看重學生的卷面成績。
第五,在教師開展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準確識別出自身在某環節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進行改進與彌補,而不會出現整個階段性學習結束之后才發現問題的情況,防止學生因為對部分知識的不理解而對后續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二、現階段高校英語寫作教學的評估方式
現階段高校英語寫作教學所使用的評估方式還是之前的終結性評估方式。教師通過學生的英語期末考試成績、平時英語寫作作業等對學生的寫作成績進行評定。評價活動中,教師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評價主體較為單一。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最終寫作成果,以考核學生的語言知識技能為主,沒有充分意識到對學生的寫作過程進行評價的重要性,未關注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思想、情感、學習方法以及團隊協作等多個方面的進步。教師若堅持采用傳統終結性評估方式,一些英語基礎不強、英語學習興趣不濃厚的學生很容易受到影響,其英語寫作的自信心與積極性會降低,從而對英語寫作喪失學習興趣。相比之下,形成性評價是將評價活動融入各個創新應用,將學生視為考核評估的主體,教師選用不同的評估手段引導學生反思,同時及時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方法,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三、形成性評價在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通過形成性評價,教師能夠及時獲知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存在的問題,從而優化教學方式,調整教學內容,以改善高校英語寫作教學效果。將形成性評價應用于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樣性,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與寫作檔案袋等多種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寫作學習過程進行合理有效的評估,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評估水平、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
(一)學生自評
通過開展學生自評,讓所有學生都參入英語寫作評價活動中,改變以往只是由教師單一主體進行評價的局面,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寫作情況并合理評估自身的寫作能力。學生自評有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積極對自身學習過程進行反思與分析,不斷改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開展學生自評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評價工作進行輔助與引導。教師需要依照英語寫作教學要求與學生實際情況,構建相應的學生自主評估考核標準與方法,并在學生開展自評前將自評表發給每名學生,要求學生嚴格依照標準要求開展自評,保證自評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學生進行自評,之后將英語作文初稿以及自評表上交給教師,依照教師的反饋信息,對英語作文初稿進行修改。學生進行英語寫作自評時,一般會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分別是英語寫作內容是否突顯主題、寫作內容細節是否合理、整篇文章是否連貫且邏輯合理、語言使用的恰當性、存在的寫作問題等。
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自評過程中,應當注重發現自身在學習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科學有效評估自身學習過程及取得的成效。學生自評這種考核評估方式,打破了以往教師為單一評價主體的考核評估模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融入英語寫作教學中。
(二)學生互評
在完成學生自評,學生依照教師的反饋完成作文的修改后,便可以進入學生互評環節。為了確保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互評能夠順利有效地開展,教師要將班級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4-6人,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生互評。需要注意的是,在劃分小組時,教師應考慮到每名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學習能力、學習偏好與性格特征等,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每名學生的優勢,確保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優劣互補。在正式進行學生互評時,小組成員要依照教師制定的評分標準對同學的英語作文進行評估,標出英語作文中的閃光點,指出其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同時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最后將各項評估信息準確填寫到學生互評表中。所有學生都需要依照小組其他成員的反饋信息對作文進行二次修訂,之后將修改好的英語作文、學生互評表上交給教師。學生互評表主要涵蓋的評估內容有選題是否清晰、內容能否支撐主題、寫作結構是否合理、作文閃光點、作文不足之處與改正建議等。
在實際進行小組成員之間的考核評估時,小組成員能夠采用的方式多種多樣。首先,可以采用學生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考核評估;其次,可以采用多對一的方式進行考核評估,即小組其他成員對某個學生的作文進行統一考核評估;最后,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教學平臺,隨機為每名學生發放2篇左右其他同學的英語作文,采用記名方式進行考核評估,最大限度避免主觀性評價的出現。在英語作文評估中引入學生互評,可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開展全面考核評估,公平公正地交換想法與建議,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水平。
(三)教師評價
教師細致查看每名學生的二次修改稿與學生互評表,將其和學生的作文初稿與自評表進行比對,科學合理地評估學生的整個寫作過程。教師將相關信息填寫到教師考核評估表中,并且確保給出的評語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引導性與激勵性。之后,學生依照教師給出的修改建議,對作文再次進行修改,再將作文終稿上交給教師。教師評估表主要涵蓋的評估內容有作文選題是否清晰、內容能否支撐主題、寫作結構是否合理、語言表達是否正確、作文閃光點、作文不足之處與改正建議等。
在完成對學生作文的評估之后,教師可以面向全班同學評選優秀作文,并設置小組最優作品、班級最優作品、班級進步獎以及最強小組等多個獎項。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班級之間的互動交流,共同分享本班級的優秀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分析,總結出學生在英語寫作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如主題不明確、結構不合理、常見句型與語法錯誤等。教師評價是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極其關鍵的一部分,能夠對學生的寫作全過程進行監管,及時指出學生寫作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經驗。
(四)寫作檔案袋
將形成性評價應用到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除了要開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以及教師評價之外,還應當為每名學生建立寫作檔案袋,將各個環節的評價表,學生寫作初稿、二稿以及終稿等各項資料放入寫作檔案袋中。教師通過查看學生的寫作檔案袋便可以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寫作過程,準確識別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其提供針對性指導。另外,學生通過查看寫作檔案袋,也能夠更好地把握自身的寫作過程,形成反思意識與習慣,第一時間改進自身的寫作方案,不斷強化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可基于微信、QQ等互聯網交流工具,在任意時間與地點和學生進行信息交互,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引導學生合理設定各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如提高卷面的完整性、避免語句結構錯誤、增強作文語句通順性與邏輯性、養成與他人交流活動的習慣等。通過完整的學習流程,使學生能夠逐漸肯定自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合理設定學習目標,注重積累寫作經驗,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形成性評價能夠真實體現出寫作教學過程,提高學生自我評價的水平,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課程考核方法。教師要注重提高形成性評價內容、主體以及方式的多樣性,加強形成性評價和高校英語寫作教學的融合,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斷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東莞城市學院青年教師發展基金項目“英語單詞外形相似度的大數據研究與實現”(項目編號:2022QJZ001R)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吳秀蘭.形成性評價在國內高校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外語界,2008(3):91-96.
[2]王萍,婁瑞娟,張永萍.形成性評價理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4(6):158-160.
[3]張艷,徐玲.高校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活動設計原則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3):92-97.
[4]楊柏艷,李欣.學術英語寫作課程多元主體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構建分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2):155-157.
[5]夏莉,楊雄琨.形成性評價對英語專業成人本科生寫作效能感影響的實證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4(1):55-58,118.
[6]曾迎春,補愛華.網絡環境下形成性評價對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14(6):105-107.
[7]翟禹楠,趙濱麗.探究形成性評估的反饋模式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5):153-156.
[8]李玉婕.智慧教育時代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體系構建策略探析[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4):60-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