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高職英語與中職英語的有效銜接,從而使學生的通識英語和專業英語知識、能力得到同步培養與提升,為學生以后參加工作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闡述了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重要性,對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問題進行了細致分析,并從深入認知教學銜接、加強教材內容融合、改進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評價工作等方面入手,提出中高職銜接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優化策略,希望有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中高職教學銜接;高職英語教學;優化策略
作者簡介:康蕾(1983-),女,甘肅蘭州人,甘肅財貿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高職英語教學要求逐步提高,高職英語教師除了要加強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外,還要側重發展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高職英語教學還存在諸多的問題,比如對教學銜接認知不足、教材內容融合不夠、教學模式較為死板等,無法實現對學生的全方位培養,也不利于高職英語教學效果提升。因此需要對上述問題展開深入分析,采用針對性措施對高職英語教學進行優化改進,在促使中高職英語教學有效銜接的同時,也提高高職英語教學實效性。
一、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重要性
加強中高職英語教學的銜接,有以下重要作用:
1.減少重復性學習。中職和高職是不同的教育系統,英語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內容重復情況,嚴重浪費了學生的時間,降低了學習效率。加強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可以對高職英語教材內容重新進行規劃設計,使之更好地滿足學生專業英語學習需要,也能有效避免英語教材內容重復性學習情況。
2.增強學習適應性。中職英語教學側重于通識英語知識講授,高職英語教學側重學生對專業英語知識的學習應用,由于兩者跨度比較大,導致學生出現諸多不適應的現象。加強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可以將通識英語和專業英語學習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好地完成由中職英語學習向高職英語學習的過渡。
3.提升教學實效性。高職英語教學要求學生有扎實的通識英語基礎,然后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的專業英語學習應用能力。強化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可以圍繞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對實際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策劃,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成長發展,最終提升高職英語教學實效性。
二、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對教學銜接認知不足。部分教師未能深刻認識到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重要性,對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認識還不夠深入,特別是未能準確把握中高職英語教學差異,從而在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等層面進行深度融合,存在銜接不夠恰當的情況,降低了高職英語教學質量。
2.教材內容融合不夠。中高職英語教材中既有重復性內容,又有差異性內容,有的教師在開展高職英語教學時未能很好地做到中高職英語教材內容融合,不能給學生的高職英語學習提供足夠的過渡時間,未能逐漸發展學生專業英語學習應用能力,實際操作中對中高職英語教材內容進行有效融合還比較少,應結合通識英語與專業英語的差異對相應內容進行替換完善。
3.教學模式較為死板。有的教師未能結合信息技術,從增強學生英語學習主動性和提升高職英語教學效果方面出發,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創新。在實際高職英語教學中,有的教師還是一如既往地對多媒體、設置問題、小組合作等教學手段進行應用,這些教學方法更加適合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與高職英語學習要求不相契合。要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等,需采用新型教學模式。
4.教學評價有待健全。教學評價是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落實好評價工作,教師可以有效把握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也能及時發現與解決。但是當前高職英語教師更為側重對學生進行結果性評價,對教學質量評價、過程性評價等較為忽視,教師無法全面系統地掌握分析學生學習和實際教學狀況,這不利于高職英語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三、中高職銜接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優化策略
(一)深入認知教學銜接
當前,教師開展高職英語教學活動,要深刻認識到加強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重要性,同時要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具體措施包括:第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一方面學校采用召開教學研討會議的方式,讓英語教師參與進來,并在會議上細致闡述中高職英語銜接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使參會教師對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有深入認知,并圍繞高職英語教學優化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為后續高職英語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學校利用多媒體手段,比如微信公眾號、校園網絡等,對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進行大力宣傳,在吸引更多人關注與討論的同時,使基于中高職銜接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獲得更多學生支持與參與。第二,把握實際教學差異。在深化對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認識后,教師要對中高職英語教學差異進行深入探究,研究從中高職英語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把握兩者的差異,然后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找準銜接教學最佳切入點,引導學生加強中職通識英語知識的學習,不斷培養鍛煉學生的專業英語學習應用能力,促進學生通過高職英語學習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展。第三,做好頂層設計工作。做好高職英語教學優化頂層設計工作,才能夠將中高職教學有效銜接真正落到實處。教師可以從中高職英語教材、主要教學內容、所用教學方法等層面著手,增進高職英語與中職英語在內容、方法等方面的銜接,為提升高職英語教學實效提供可靠保障。
(二)加強教材內容融合
在中高職銜接視角下對高職英語教學進行優化,還要從教材內容角度入手增強兩者知識內容的融合,在不斷強化學生通識英語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為學生的專業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相應措施包括:第一,深入剖析現有教材。在將中高職英語教材內容進行融合之前,教師要先對中高職英語教材涵蓋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剖析,在準確了解到中職英語更加偏向學生基礎英語知識教授和相關閱讀理解能力培養、高職英語側重教授專業英語知識和鍛煉學生的理解應用能力以后,教師可以選擇適合的內容與高職英語教材相融合,使學生學習以后獲得全方位培養與鍛煉。第二,通識專業相互融合。由于中職英語偏向于通識英語教學,高職英語側重學生的專業英語學習,因此在理清中高職通識和專業英語教學優缺點后,可以加強兩者有效融合,使學生通過高職英語教學,既能夠掌握更多通識英語知識和鍛煉提升綜合能力,又能夠了解到更多與專業學習相關的英語知識,在學習實踐中對這些知識進行靈活有效應用。實踐中,教師要對中職通識英語知識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結合專業英語學習實際對融入內容進行適當增減,使學生的專業英語學習更加高效。第三,網絡資源開發利用。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和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和方式越來越多。在加強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時,教師可對網絡上的相關教學資源進行挖掘和利用,使高職英語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生動和完善,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三)改進英語教學模式
不少教師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繼續沿用中職英語教學常用的多媒體、設置問題、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英語教學效果,但相較于中職通識英語學習,高職專業英語學習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較高,這就要求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創新,使之更加貼合高職英語教學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自身專業英語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培養與訓練。具體措施包括:第一,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圍繞具體的英語知識內容設定教學目標,采用任務驅動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完成布置任務。整個過程中,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并在自主完成任務時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自身英語學習能力得到較快提升。第二,分層教學法。高職教育生源結構更加多樣,因此在開展教學時可采用分層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學習能獲得成長進步。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各專業目標崗位群,對英語教學側重點進行明確。比如,對機械、電子類理工專業學生,英語教學重點就要放在英文說明書、流程圖的閱讀理解上;對涉外旅游、酒店管理等專業學生,英語教學重點就要落在學生英語聽力和口語教學上,將與專業英語學習相關的中職通識英語內容融入其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專業英語知識,極大地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和個性化需求。第三,模塊化教學法。采用這種方式對高職英語教學進行優化,需要秉持“以實用為主,為專業服務”的原則,通過緊密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和職場工作內容,開設一些可以同時滿足學生專業、個人、素質等需求的模塊化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自主選擇和參與學習,這些模塊化課程主要有實用英語口語、大學英語四六級備考、英語翻譯與寫作、跨文化交際、涉外旅游英語、機電英語、經典英文電影賞析等,要將中職英語相關內容融入這些模塊化課程中,讓學生學習以后獲得專業化、個性化發展,中高職英語教學也能實現有效銜接。
(四)優化教學評價工作
從中高職銜接的角度對高職英語教學進行優化,就要對教學評價工作予以高度重視,以更加系統全面地掌握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情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有效加以解決,使高職英語教學水平與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相應措施包括:第一,健全教學評價體系。從學生、教師和教學三個維度入手,對高職英語教學體系進行健全完善,包括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過程性評價體系三項內容,通過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可以了解到學生對高職英語知識的學習、掌握和應用情況,通過教師教學評價則可以對教師設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所用教學方式等方面情況進行了解,通過過程性評價體系可以獲知學生學習態度、任務完成情況等,在將這些情況聯系起來后,可以獲得系統性的高職英語教學評價結果,使教師從學生學習和實際教學兩個層面更好把握高職英語教學狀況,及時發現各層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在后續教學中進一步優化解決,從而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第二,采用多種評價方法。除了常見的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專家評價以外,還可以采用定性定量評價方法,以直觀細致地反映高職英語教學狀況,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有效性。
四、結語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中高職有效銜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與討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將中職英語相關內容融入其中,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專業英語學習,使學生的閱讀、理解、應用等能力得到鍛煉與提升。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高職英語教師就要對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有正確的認識,并在有效把握當前高職英語教學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增強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角度入手,積極做好把握實際教學差異、加強教材內容融合、改進英語教學模式、健全教學評價體系等工作,促使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并推動整個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健全完善。
參考文獻:
[1]郭嚴如,楊凱.中高職銜接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J].戲劇之家,2019(17):165.
[2]談竹琴,王友良.中高職銜接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J].職教論壇,2014(2):78-80.
[3]尹夢夢.多模態視角下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路徑探討[J].校園英語,2022(41):46-48.
[4]王麗萍.中高職銜接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J].海外英語,2023(2):238-240.
[5]宋燕.中高職銜接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J].品位·經典,2022(22):134-136.
[6]于建英.課程銜接視角下的中高職英語教學問題和優化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21(15):181-182.
[7]劉微.學生英語學習需求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探討[J].職業,2019(11):103-104.
[8]代唯良,鐘永發.關于中、高職英語專業課程體系的銜接[J].職教論壇,2010(11):54-56.
[9]陳曉蘭,楊曉旻.基于課程銜接視角的中高職英語教學優化研究[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