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繼國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國運強。2023年10月舉行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是黨的宣傳文化思想事業歷史進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習近平文化思想以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基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文化根脈,以黨領導文化建設的百余年探索為實踐基礎,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成為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根本遵循。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是民族興盛的基礎,廣大學校必須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好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征程中展現出新風貌。展開來說,在中小學校教育教學中,最關鍵的就是要堅定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地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推進習近平文化思想進教材進課堂,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教育全過程中。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個著力”的第一條就是著力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因此,要堅決維護黨的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開展教育工作,把黨的最新理論傳播到教育全過程中,不斷提高學校師生的思想認識和理論修養,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文化目標,也是社會價值判斷的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核,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我們所處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廣大中小學校要“抓住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教育學生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擔負起“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
堅持文化自信,弘揚好推廣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以載道,文以化人。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內涵,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礎。學校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域,基礎教育是育人的關鍵階段,在落實立德樹人的實踐中,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思想內涵,把馬克思主義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結合起來,傳承弘揚中華文化,以學校教育為主陣地、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語文等學科教學為主體,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讓文化自信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
推進習近平文化思想進教材進課堂。學校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教育和文化建設的重大部署,聚焦黨的創新理論,創新性地開展鑄魂育人、啟智增慧的工作。結合中小學校思政課的課程目標、特點以及大思政課,大力推行集體備課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持續完善思政工作體系,有效發揮中小學校教師的育人主體作用,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強化大思政課建設,促進學校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推動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切實貫徹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國家和民族鑄魂育人。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