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全民 張真博
【摘要】高校突發事件有其突發、繼發的特點,這需要更多的關聯方參與高校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以更明晰有效的方式實現協同治理。本文以此為研究動機,探究網格化管理視域下高校突發事件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的構建,并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提出網格化管理視域下的高校突發事件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高校突發事件;網格化管理;多維聯動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22—0036—04
高校面臨著多種突發事件風險,這些突發事件可能對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等造成一定危害[1]。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高效、協調的聯動應急處置機制至關重要。筆者通過實地調研和文獻查閱,一方面,向高校師生收集調查數據,了解他們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需求和意見,為構建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廣泛查閱相關領域的文獻、研究案例,了解網格化管理、高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方面的理論成果、有效實踐和現有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筆者長期在高校負責突發事件處置、管理工作,掌握著網格化管理的第一手資料,對相關工作有深入思考。通過網格化管理,可以將校園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有特定的工作職責。筆者通過研究,深入探究不同維度因素,提出高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策略和機制,最大程度地保障校園安全、穩定。
一、高校突發事件網格化多維聯動機制內涵
高校突發事件“牽一發而動全身”。高校需要從突發事件的事前預防體系、事中應對與處置機制、事后恢復與評估體系以及構建完善的心理干預機制等方面著手,應急管理體系[2]。因此,應形成包括高校、政府、學生和家長、社會組織以及媒體的多維聯動機制,以網格化管理的方式明確各方權責與義務,從而將各關聯方統一納入一個渠道暢通、信息共享、認知一致的協調體系當中。基于上述分析,高校突發事件網格化多維聯動機制的內涵,涵蓋三個層面的內容。
1.治理主體與權責多元化。高校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不應局限于高校范疇,還應包括政府相關部門、學生和家長、社會媒體等主體。高校應嚴格遵循法律法規,擬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上述涉及主體權責,建立共同應對突發事件的基礎。
2.突出自主參與和平等合作。上述多元主體應自愿參與高校突發事件處理,參與過程中各方地位平等,參與各方應信息共享、友好溝通,共同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3.突出應急止損及公共至上。無論是對參與主體多維聯動體系的構建,還是對參與主體權責的網格化劃分,其目的都是有效保障公共安全,通過多維聯動,提升對高校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提升對高校突發事件的處理效率。
二、高校突發事件網格化多維聯動機制的要點
1.高校是聯動機制的核心。高校突發事件的第一責任人、事件信息源、網格化管理視域下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的核心都是高校,維護校園穩定、保障師生安全是高校的主要任務之一。在突發事件的處理中,高校具有事件處理的第一手信息、可供支配使用的豐富資源,對于突發事件承擔直接責任。由于高校突發事件具有突然性、復雜性以及廣泛的社會關注度,僅僅由高校處理突發事件并不能有效維護公共利益,需要多元關聯方共同參與。在多維聯動機制中,高校應以主導地位,積極公布事件信息,充分調動相應資源,有效組織協調其他關聯方,并以網格化管理的模式,將各項工作內容細化到高校管理人員(包括但不限于行政人員、教師、輔導員、優秀學生等)。
2.政府是聯動機制的保障。政府相關部門在高校處置突發事件中,具有人事任免、經費劃撥、政策導向、程序監督等作用;對于高校突發事件相關社會資源(媒介、資金、人力等)有調配能力;在后續事件的處理制度完善、組織協調等方面有較強的支配能力。可以說,政府是網格化管理視域下高校突發事件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的保障,能提供資源協調、組織分配及法律保障,是高校及其他關聯方行為程序的保障者、監督者和合作者。
3.學生是公共利益主體。保障和維護學生群體的權益是高校處理突發事件的目的。高校雖然在突發事件的處理中處于主體地位,但是學生的參與、理解及配合程度也影響著高校突發事件處理的結果和水平。因為學生是高校突發事件的主要參與者,是高校處理突發事件的基礎,也是網格化管理視域下高校突發事件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的公共利益主體。高校應該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喚醒學生的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在平時注意提升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我保護意識、自我救助能力和互助互救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有效聯系高校和家庭,輔助監督相關事件的處理。
4.媒體是聯動機制的喉舌,是高校處理突發事件重要信息的傳播渠道,也是網格化管理視域下高校突發事件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的重要窗口。媒體承擔著向社會大眾公開高校突發事件處理信息(事件原因、事件進展、事件處理措施、事件結果等)的責任。尤其高校突發事件具有突然性、復雜性以及廣泛的社會關注度,及時向社會公布高校突發事件處理信息,有利于安撫大眾情緒,避免虛假信息傳播。因此,媒體應該充分利用信息發布優勢,充分承擔社會責任,第一時間發布相關高校突發事件處理信息,引導大眾理性對待。高校及其他關聯方也應提高對高校網絡輿情網格化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明確高校網絡輿情網格化管理主體,健全高校網絡輿情網格化管理機制,采用多樣化的手段建立輿情信息公開制度等,從而提升相關管理水平[3]。
三、關于高校突發事件網格化多維聯動機制的調研基礎
筆者根據研究目的和問題設計調查問卷,涉及網格化管理、多維主體聯動組織的對策等問題,并確定適當的樣本,如高校管理人員、應急管理人員、安保人員、后勤人員、教師、學生等,確保樣本具有代表性和多樣性。基于此,筆者選取了甘肅8所高校的500名大學生參與問卷調查,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93份,有效回收率98.25%。調查目的在于了解高校突發事件多維聯動應急處置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分析調查問卷,其中關于“高校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的表現”情況的統計結果顯示:超過88%的受訪者認為,高校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的表現不夠好,說明相關工作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絕大多數受訪者對自己單位的應急處置現狀非常關心,且樂于提出改進建議。
通過上述調查研究,可以了解高校在建立網格化多維聯動主體組織方面的問題、挑戰和需求。基于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的結果,可提出建立網格化多維聯動主體組織的對策。這些對策包括建立權威常設機構,專職負責協調各關聯方溝通和協作;建立網格化的協調機制,建立高效率的信息渠道等。通過這些措施,將應急處理措施轉化為常態化治理方案,形成以高校為處置核心,以學生、政府、媒體為多元參與主體的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通過網格化管理方式,以及時、高效的信息聯動,推動網格化管理視域下高校突發事件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發揮有效作用。
四、高校突發事件網格化多維聯動機制的實施
1.建立網格化的多維聯動主體組織。突發事件的網格化聯動應急主要包含兩方面:網格化和聯動。聯動即參與應急處置的不同組織之間及時有效地配合和溝通,多方合作處置突發事件;而網格化指將事件發生區域或全校全區進行多層縱向分級,再按照單元格橫向展開。基于此,構建四級網格,確定應急管理部門、子部門、片區和單元格四級網格管理體系,構建應急處置安全網;明確職責,各網格負責人明確職責,堅決執行任務清單式分類分級管理,將職責分工到人;各部門根據網格實際情況,結合人口結構、突發事件類型、應急方式、事件影響等進行任務定級,使相關工作有側重點,有優先級,全域網格權責更清晰、運營更科學、管理更規范;構建一網聯動體系,網格內所有單元格負責者準確及時逐級上報信息,按照“同網格發布、分網格落實、歸口統一、半小時必響應”原則,有突發事件時,每一個單元網格都能引起其他單元格全域聯動。
網格化管理視域下高校突發事件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的核心是多維聯動主體組織,建立有效聯動的組織結構是達成信息高效共享、高效傳播、高效溝通的前提。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一些高校的突發事件應急組織體系還不夠完善、應急管理處置機制模式有待優化、缺乏健全的信息溝通機制和完善的監督制度等[4]。
2.完善網格化多維聯動制度。高校突發事件網格化多維聯動機制的實施是建立在多元主體(高校、學生與家長、政府部門、社會媒體等)參與的基礎上,多維聯動即多元聯動,網格化則對應多元主體的權責劃分。在網格化管理視域下,高校突發事件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的完善能有效規范各主體的權責,充分協調相應資源。
筆者查閱了很多法律制度層面的高校突發事件多維聯動機制資料,包括法律對于不同主體之間的信息共享、協調配合、資源調配等方面的要求和規定。一方面,了解突發事件中的責任界定、追究責任的程序和機制,以及受害者的權益保障等方面的資料。另一方面,了解高校突發事件信息化管理的法律問題,包括個人隱私保護、信息安全保障、數據共享等方面的研究,確保突發事件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化應用符合法律規定。通過分析可知,完善高校突發事件網格化管理視域下的多維聯動機制,各地方相關部門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為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助力;高校應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擬定相應的規章制度。
3.搭建網格化多維聯動信息平臺。為有效應對突發事件,高校應結合實際情況編制高質量應急預案,實現對突發事件全覆蓋有效、處理[5]。基于此,高校應結合現實條件,建立涵蓋各主體的網格化多維聯動信息平臺,實現“事前預警——事中處置——事后反饋”三個階段信息的共享與互動。
筆者在相關調查問卷中,設計了網格化多維聯動信息平臺的使用、功能需求、用戶體驗等方面的問題。通過調查可知,有66.7%的受訪者表示,事前預警應急知識教育或相關培訓很有必要;有46.2%的受訪者認為,保障公眾對真實信息的知情權很重要;有70.4%的受訪者表示,學校沒有統一的突發事件發布程序。
綜上所述,在構建網格化多維聯動信息平臺時,應注重對高校突發事件在事前、事中、事后這三個階段的信息協同。其中,在事前預警階段,應建立高校內外信息循環路徑,形成權責分明的信息通道,擬定規范、完善的信息傳播體系;在事中處置階段,應嚴格遵循公開、透明、高效的信息傳播原則,及時公開相關信息;在事后反饋中,高校應充分重視善后事宜,及時公布處置結果,總結各關聯方意見和經驗。
4.強化網格化多維聯動的預警機制。網格化管理視域下,高校突發事件的多維聯動應急處置機制是多元的系統工程,高校突發事件處理應實現“事前預警——事中處置——事后反饋”的閉環操作。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不少學生對于網格化多維聯動的預警系統并不了解。這表明在高校中,對于突發事件處置、管理的宣傳和普及還存在不足,大部分學生對于校園安全事件的關注程度不夠高,缺乏相應的安全應對意識。
總之,在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中引入網格化管理,發揮其管理信息暢通、資源整合迅速、有較強的內部資源調節能力等特點,完善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能有效提升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處置能力[6]。在此基礎上,能建立協同高效的網格化管理機制、應急預警機制和暢通高效的信息傳遞上報機制,編制科學有效的應急處置預案,從而有效提升高校預防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幫助各高校積累相關經驗。
參考文獻
[1]朱景多,陳俊波,鄭杰.高校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研究——基于4R危機管理理論視角[J].現代職業教育,2023(01):117-120.
[2]陳興明,王珠龍,王艷超.福建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構建探索[J].教育評論,2015(02):37-140.
[3]胡旭恒.高校網絡輿情網格化管理的問題及途徑[J].廣西教育,2022(30):66-68+93.
[4]陳維.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處置機制研究[J].國際公關,2023(04):128-130.
[5]霍翠芳,唐子超,薛晨.高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生成邏輯、問題審思與優化路徑[J].中國應急管理科學,2023(02):59-71.
[6]曾秋菊.網格化管理背景下高校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1):39-41.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肅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學校安全穩定與應急工作專項課題“基于網格化管理背景下高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2]GHBZX248)
編輯:彭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