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花藝課和色彩課的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或花藝從業者的作品往往忽視了自然色彩的影響力,出現了作品的配色與自然色彩關系上的分離。從自然色彩提煉組合再構成作品的色彩搭配是一個含有動態性、重構性、整體性的視覺思維活動。采用有效的方法汲取自然色彩后,要轉化為客觀真實的畫面色彩,就需要立足于花藝配色的規律之上,能在具體的花藝作品完成過程中,體驗到自然色彩轉化并再現于作品中。
關鍵詞:花藝;自然色彩;配色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2-0-03
在花藝課和色彩課的教學中,學生或花藝從業者的作品往往忽視了自然色彩的影響力,自然色彩是自然發生而不依存于任何人或社會關系的人們在客觀世界中能感覺到的純自然事物的色彩現象。例如,郁郁蔥蔥青綠的晚春、粉色荷塘的初夏、金黃炫彩的海灘、墨藍深邃的夜空、陽光燦爛的向日葵、溫柔潔白驕傲的桔梗等,為我們的作品帶來了色彩的啟示和指引。自然色彩很容易在瞬間引起人的注意,容易令人產生情感的共鳴,是視覺藝術當中最感情化的因素。自然色彩是包含了色彩所有的存在形式配置以及形態的組合,它的豐富性、多變性、廣袤性,是不依照任何意志而轉移的客觀存在的色彩現象。
問題是學生的色彩設計作業或花藝從業者的作品經常出現配色與自然色彩關系上的分離。究其原因是缺少對自然色彩的仔細觀察與分析,不善于使用色彩采集的有效方法,造成色彩搭配時所感所識無法提升到色彩新組合的想象中。同時,在配色的實踐中,沒有應用和研究色彩搭配規律,缺乏對作品配色的掌控能力,無法把作品的空間形態和視覺的初次印象轉化到深層的美感,色彩的美不能深入人心,缺乏更深層次的審美意向的感受和引導[1]。
色彩設計師包括花藝工作者的常態是置身于豐富而復雜的大自然中手足無措,想取舍自然景物中的色彩,捕捉配色靈感,拓展自身新的色彩思路,就需要致力于大自然色彩的研究,運用正確的方法對各種自然色彩進行提煉、歸納和分析。為了能理解并把握配色的需求,筆者將花藝創造中快速汲取自然色彩的配色,準確運用并再現自然色彩美的過程概況為三個階段。
一、了解自然色彩采集,掌握采集方法
花藝配色要從了解自然色彩的采集入手,因為從自然色彩中提煉組合再構成作品的色彩搭配是一個含有動態性、重構性、整體性的視覺思維活動。
花藝作品中的自然色彩配色的采集方法是多樣的,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一)畫面空間混合色塊分析法
運用色彩構成空間混合的辦法,對所取花材的色彩進行分塊歸類分析,找出色彩的大體組合趨向,并根據歸類色彩進行提取。在采集時,要根據色彩中色相的主次、色彩的明度關系和色彩所占面積的比例,來確定色彩在使用中要考慮的大致關系,以保證采集的科學性。比如,紫色薰衣草花藝作品,主色彩是花朵上面略顯得蒼白的淡紫色,所占色彩的面積比例最大,配合的細節色彩是花瓣苞片上暗深的藍紫色以及莖稈與葉片的灰綠色,所占的色塊面積較小。將明度較為協調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會產生和諧的視覺效果,因此從花材中采集色彩,應有面積的比例,形成作品亮點的設計[2]。
(二)主要色彩歸納分析法
在色彩配色分析時,不要過多考慮色彩中不同層次、不同細節的變化問題,更多的考慮主要色彩的大致關系,舍棄細節來對花藝作品中色彩的大類進行分析,以抓住主要色彩加以運用。比如,藍色的藍星花,藍色是一種罕見的花朵色彩,由于藍色在自然界的花材中本身就非常少見,藍紫色是一種藍色與紫色的混合色彩,本質上非常接近藍色,因此以藍星花點綴的藍色為主色的花藝作品一般都非常個性簡潔,采用噴色的方式不斷地重復相同的明度與飽和度,突出藍色主色彩的絕對優勢(見圖1)。
(三)色譜組合分析法
在具體花藝作品的設計中依據設計風格和內容尋找恰當自然花色的資源進行色譜分析。這種分析在流行色的采集中經常被使用,即對一組自然花材進行色彩分析時,從中找出幾種主要的色彩,并將這幾種色彩加以排列組合,形成一個色彩組合系列,然后根據這種色彩組合的系列,來誘發色彩的設計想法。如淺色羅蘭鑲邊的乳白色花毛茛,作品應以紅紫色作為起點,反轉了整個色譜上的色彩方向,原本由淺色到深色,這里則是由深色至淺色,作品中搭配幾只紫羅蘭、絡新婦等重復著花毛茛的色彩,然后將紅紫色過渡到紫丁香的紫色,再接壤迷迭香的藍紫色,讓色彩持續地根據色譜的排列進行延續。自然色彩色譜的概括歸納,組合分析,能夠靈活調整色彩的比例關系,改變面積大小,豐富作品色調變化,創新組合形式,符合當前社會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3]。
二、汲取有效的自然色彩,遵循花藝的配色規律
采用以上有效的方法汲取自然色彩后,要轉化為客觀真實的畫面色彩,就需要立足于花藝配色的規律之上,能在具體的花藝作品完成過程中,體驗到自然色彩轉化并再現于作品中,遵循以下幾種搭配規律,有效將自然色彩提煉后的組合搭配,讓欣賞者感受到大自然的能量和語言。
(一)單彩色搭配,即使用同一顏色的不同深淺變化的花材進行搭配,如紅色單色系的搭配,漸變粉色的搭配等,此類色彩搭配柔和單純,常表現出優雅的氣質。比如,送閨蜜花禮的治愈系搭配,用了淡粉色郁金香,中粉色洛神,同色調的搭配,具有女性的溫柔和安靜的氣氛,感覺雅致而輕松(見圖2)。
(二)鄰近色搭配,是指由色環上幾個相鄰的顏色的花材相互配合,如粉色、玫瑰紅色與紅紫色、橙色與黃色等,通常能表現出溫和協調的效果。鄰近色搭配在花藝作品中運用最為廣泛,花店從業者很喜歡使用橙色和黃色的搭配,比如,香檳玫瑰搭配橙黃色火焰康乃馨為主花,再加入桔梗和非洲菊、郁金香做成時尚的花束,作品很容易引人注目,活潑俏皮的同時,具有春天般的清新自然。
(三)對比色搭配,是指在色環上兩個(組)相對立的顏色的搭配,比如紅色與綠色、黃色與紫色等組合顏色,通常能表現出強烈對比、跳躍感、撞擊感的效果。在花環作品的制作中,采用對比色的搭配在圣誕節裝飾是不錯的選擇,比如黃色康乃馨為主體顏色,淺紫色的海洋之歌進行少量點綴,紫色讓黃色更加的明亮活潑,色彩的跳躍感更強,輔配一些暗紫色小菊、黃紫色蝴蝶蘭,讓作品顏色豐富并具有色彩的過渡感,整個作品視覺沖擊力強烈,具有濃郁的節日氛圍[4]。
(四)三角色搭配,在色環上剛好構成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顏色搭配在一起稱為三角色配色,如紅黃藍三色、橙色與紫色和綠色三色等都屬于三角配色,是非常明朗、強烈、活潑的顏色組合方式。這樣的色彩搭配適合輕松的家庭聚會或是派對結束后送給客人的花禮,紫色冷美人、藍紫色飛燕草、橙色玫瑰和小菊、搭配綠色貝殼花和文竹,做成盆式直立型,整體效果輕松開朗,給人舒適感,色彩的鮮艷明亮帶給人們美好的心情。
(五)多種顏色搭配即繽紛色彩的搭配,在色環上包含很多相鄰色彩,而且顏色跨度非常大的配色方法。如使用得當它能給人奢華、艷麗的色彩效果,令人感覺到世界的豐富多彩。繽紛色搭配成的花籃,花材與顏色豐富,多而不雜,艷而不俗,如藍色刺芹、紫色桔梗、紅色玫瑰、桃紅色弗洛伊德、艷粉色多頭玫、黃色小菊等,在把握這些花材的共同色彩特征后,做成有一定框架結構的橢圓形提籃,形成一道靚麗彩虹般俏麗的風景線。
三、分析歸納色彩配色規律,在花藝作品中探究運用
通過一定的方法將自然花材中的色彩進行收集,合理地打散重構,對搭配規律歸納分析后,將個人主觀意識中的色彩的基礎知識借助花藝作品進行客觀運用。
(一)基本圖形的還原運用,是指對花卉色彩的比例、基本形態以及組合方式的完全配色和使用,也即全方位地模擬配合和使用。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設計較為簡單,不需要花費太大的精力即可做到,缺點是花藝的設計作品的好壞受到類型、環境、技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適用于某經典作品的配色方案未必能適用于所有的設計。其做法概括為基本圖形還原運用,花材的色彩采集后基本還原,按比例進行運用。
(二)色彩的裝飾形態運用,是指在自然色彩配色中,采取色彩的基本相貌和色彩在使用中的主次等層次關系方面的內容來加以應用,使得色彩的基本內容得以還原。當然,這樣的還原由于采取了主要關系,忽略了次要關系,所以,色彩表現出來的相貌已得到了提取,適宜用于裝飾形態的表現,為新的設計形態較多地賦予了裝飾味道。運用這種方法較之色彩的基本圖形還原運用往往要具有更廣的適用面,因為除少數較為抽象的花藝作品外,完全地復制較難做到因地制宜,恰如其分。不顧具體情境的生搬硬套,很容易使花藝作品顯得僵化、死板,導致“畫虎不成反類犬”。故自然色彩的裝飾形態運用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其主要概括的做法是圖形改變,重新設計,但色彩的配色特點是色彩關系采用資源圖的主要色彩關系。所以,色彩表現出來的相貌和資源色彩特色接近,在色彩借鑒與設計中易體現新意。
(三)自然色彩的配色目的不僅僅是臨摹和復制前人的作品色彩,相對于色彩的基本圖形還原運用和裝飾形態運用,更高一層次的要求是要能研究經典作品色彩配色使用的方法,找出其使用色彩的規律,在研究和把握了各種色彩使用規律的基礎上,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在自主創意設計中靈活使用這套規律,以達到作品設計中準確傳達信息,滿足人們視覺欣賞的需要,這才是花藝色彩配合的最終目標。要做到這一點,則需要一定量的積累和訓練。其做法是在設計造型上、色彩的配色方面、自然的色彩關系上、在具體應用中色彩的配比上,色量的分配方面等都能加以創新改變。色彩表現出來的相貌和自然色彩特別接近,但有新的視覺變化和活力。可以研究自然色彩的色量配比、色彩關系,適度進行色彩組合拓展,將其運用于花藝色彩設計中,這樣新設計的花藝作品色彩關系會更為豐富。
經過以上三個階段的闡述可以總結如下:花藝作品中的花材是自然色彩的再現,是自然狀態下的第一直接對象。從業者需要積累對花材最初的色彩感受,了解和認識不同色彩的花材外,不斷累積經驗,采用正確的觀察方法,準確地把握自然色彩的變化,重點理解花材搭配形成的規律,充分把握花卉作品中單色搭配規律、鄰近色搭配規律、繽紛色彩的搭配規律的表現等,提高自身色彩的感知能力和敏銳度,學會用專業的色彩意識和正確的思維方式,采用畫面空間混合色塊分析法、主要色彩歸納分析法和色譜組合分析法提取花材的自然性,以此提高表現色彩的能力,繼而強化自然色彩的表達,運用的形式多樣,結合基本圖形的還原,裝飾形態的表現,研究作品如何靈活展示色彩的規律,讓作品具有象征意義。
作為花藝從業者,熱愛大自然,深入分析花藝與自然色彩配色的關系,在大自然絢麗的色彩中,用善于發現美的雙眼捕捉色彩的靈感,并觀察、分析、認識花藝配色中有趣的自然色彩的資源和色彩的奧秘。以此,提升自身色彩搭配的能力,探索自然色彩美運用的規律,拓寬視野,打開思路,開發自然色彩配色的資源,應用于花藝作品的色彩設計中,提高設計水平,美化人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德]吉布里埃爾·久保.花藝色彩設計指南[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2][日]坂口美重子,著.花藝配色基礎與實踐[M].馮曉麗,譯.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
[3][日]坂口美重子,著.花藝配色美學[M].曲巖松,岑霞,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
[4]張巖,高彥軍,田燦.色彩構成[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