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偉大思想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以深邃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發揮全國重點馬院的引領作用,根據教育部黨組通知要求,新疆師范大學于2019年10月在全疆高校率先開設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以下簡稱概論課),并列入人才培養方案。如今,課程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概論課建設開創了成功范式。
一、堅持鑄魂育人,明確教學目標
圍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目標要求,概論課旨在引導大學生從整體上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提升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講清楚“兩個確立”的深刻意義以及背后所蘊含的道理、哲理,引導學生胸懷國之大者,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遠大抱負與腳踏實地,從而堅定“四個自信”、提升“四個意識”,自覺把“兩個維護”轉化為對“兩個確立”的踐行,培養愛國愛疆的時代新人。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把開設概論課作為學校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重要舉措,在開齊開足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礎上,我校于2019年10月單獨在本科生中開設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總學分為2學分,總學時數36學時,其中專題講授32學時,實踐教學4學時;2020年,在碩博研究生中開設了該課程,其中碩士研究生課程總學分為3學分,總學時數53學時,博士研究生課程總學分為1學分,總學時數20學時;2021年,將本課程作為學院本科生核心專業課進行開設,設置3學分,總學時54學時;2022年9月起,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將該課程在本科設置54學時、3學分,在專科設置36學時、2學分。為統籌管理該課程,馬克思主義學院專門設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并安排教研室主任,召集專兼職教師進行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為了與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必修課區分,并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的思政課程群,在具體授課中,教師團隊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對本科生采用專題化講授方式,對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采用模塊化教學、課堂講授、小班授課、小組研討、實踐教學等教學形式授課,最終實現本碩博一體化分層教學,教學效果受到一致好評。
二、創設教學環境,打造育人場域
依托全國重點馬院整體建設,不斷打造教學環境,創設集強化理論武裝、思想引領,價值塑造、實踐體驗為一體的育人場域。
一是以該課程建設為核心,形成“1+7”高階協同育人平臺。“1”中心是以教育部首批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教研室為中心;“7”平臺包括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研修基地、教育部“一省一策”紅色教育實踐課堂、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研究中心、自治區思想政治理論課“孫秀玲名師工作室”、新疆意識形態安全協同創新中心、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研究7個教學研究平臺。我院運用高階育人平臺,加強與國內知名高校馬院合作交流,實施跨區域、跨專業廣泛交流合作,打造“概論”課共同體,新疆師范大學馬院先后與蘭州大學、西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馬院建立了合作交流機制,開展理論研討、集體備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學展示、教學改革創新課題研究等多項活動,充分發揮全國馬院資源共享優勢,注重概論課內涵建設。
二是建成隸屬學院的新疆首家新時代文明實踐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基地。該基地作為思想政治理論實踐的教學基地,設計了拜謁偉大革命導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區、真理的力量、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歷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輝煌進程、新思想研習室、中國共產黨紅色精神譜系畫展、《共產黨宣言》珍本館等多個展區,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強對“兩個確立”的認識。中央宣傳部、統戰部、教育部多位領導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領導都曾蒞臨基地指導并給予高度評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展區“鋼鐵是怎樣煉成”板塊,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等地基層工作的豐富內容,自治區主要領導要求將這一展區在全疆高校推廣,該內容成為概論課教學的重要資源。
三是學校還打造了虛擬仿真思政課實驗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基地、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國學講堂等校內教育基地和智庫平臺,數字化賦能概論課建設,提升綜合育人能力,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式中感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思想的理論張力與實踐偉力,激發學習新思想的內生動力。目前,這些基地及平臺已經陸續推出線上VR展館,是師生共同教學創新的數字化成果。
四是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增強“五個認同”。針對新疆意識形態反分裂反滲透斗爭特殊區情,在課程建設中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融入課程;在實踐中,通過到“訪惠聚”在駐村工作點開展教育幫扶、開展大學生“同一片藍天下”“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務,開設鄉村小學“假期小課堂”等,理論教育與實踐體驗,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耳入心。
三、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圍繞課程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吸引力與感染力。一是堅持問題導向,立足學生實際,著力闡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教會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發現、分析、解決問題。二是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線上互動,由學生組建的“新思想學習社團”成員進行課程建設資源管理,綜合運用課堂講授、小組研討、經典研讀、實踐教學等,引導青年學生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三是專門成立了教研室,并配專職教研室主任,負責教學任務的安排、課程的具體組織、開展集體備課、教學專題的審讀等,形成“三集三提”(集中研討提問題、集中備課提質量、集中培訓提素質)的研討、備課和培訓機制。四是采取基于BOPPPS模型比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5+2+X”教學模式,即經典文獻閱讀、時政熱點導入、專家學者講授、線上互動測驗、多元實踐活動五環教學法,教師與學生雙主體參與,與代表無限可能創意作業的“X”相結合,實現了線上線下資源緊密銜接,學生全程沉浸教學環節中。
四、拓展教學載體,形成教學特色
以解讀和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為核心內容,概論課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知識傳授、理論武裝、實踐鍛煉、機制創新四位一體的教學特色。
一是強化名師引領,做好知識傳授。在課程開設中,以校內知名專家學者為主,邀請包括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咨詢委副主任,新華社原副社長,中宣部理論局原局長、新疆師范大學馬院名譽院長路建平等專家擔任該課程授課專家,由黨委常委、副校長、馬院院長領銜組建以教授為主體的授課團隊,從不同視角通透解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之道,實踐之維,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極大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主動性和獲得感。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既關照了歷史,又聚焦了現實,感覺很新也很潮,是新時代的學習大課。
二是突出課程內涵,做好理論闡釋。從時政新聞、典型案例、基層實踐等方面生動解讀總書記思想的豐富內涵、嚴密邏輯及系統理論,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我院教學團隊獲批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完成圍繞解讀總書記思想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3項,主持國家社科項目35項,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服務于教學,提升了課程的理論厚度與深度。
三是拓展課程寬度,注重實踐鍛煉。推進“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有效銜接。舉辦“行走的思政課”,組織學生赴梁家河、延安、井岡山等革命圣地以及新疆南疆基層開展實踐教學,推進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組建學生紅課宣講團,開設了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師紅課”特色課程,以每兩周一次的形式在全校開展專題講座,讓青年講給長輩聽、青年講給青年聽、青年講給少年聽,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航計劃。形成該課程校園“五個一”快閃品牌:一次習近平總書記金句金段朗誦、一次紅色劇本殺體驗、一次紅色歌舞快閃、一個精神故事演說、一首紅色歌曲演唱。
四是創新教學手段,完善機制創新。組建信息化校企合作教學團隊,使用學習通平臺并形成示范教學包;改變評價方式,采取完全積分制,解決了以考試為終結性評價的弊端。以基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區”為依托,開發特色課程資源,圍繞“總書記的思想”“總書記的青年歲月”“總書記的足跡”“總書記的著作”“總書記與新疆”五個專題模塊,由教師錄制系列翻轉課堂、由學生錄制的“新師青年說———習總書記的故事”系列視頻資源,這些建設成果已經成為慕課資源并成為基地的虛擬學習資源。與新疆主流融媒體建立合作機制,結合數字化技術,將思政小課堂搬上云端,在融媒體網絡平臺“絲路云聽”上展播,提升了課程的影響力,發揮了重點馬院引領作用和服務社會功能,促進了學校與社會的聯動。同時,作為總牽頭單位建立了新疆高校的馬克思主義聯盟,烏魯木齊大中小學思政課的教育聯盟,推進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整體貫通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進課程、進頭腦、進教材,充分發揮全國重點馬院的示范帶動作用。
經過三年多的建設,概論課形成了“理論教育+實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反分裂斗爭教育+時政教育”的課程體系;完成了包括課件、大綱、進度、講稿、視頻資源等一整套教學要件;配套形成了包括章節自學設計、測驗、問答互動、實踐作業等具有個性化的超星學習通資源包,線上互動良好、互動數據豐富。學生參與度高、興趣濃厚,獲得感強,普遍評價概論課教師團隊陣容強大、專題內容豐富、教學活動多樣、理論教育鮮活。
目前,概論課是校級一流課程,作為新疆首開、全國率先開設的課程,我們將總結三年多課程開設的經驗,按照國家一流課程目標進行課程建設,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將概論課打造成為金課,融合校內外優勢師資力量、調動各類課程資源、運用社會合力,形成全方位創新教學系統,使該課程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為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作出積極貢獻。
(孫秀玲,新疆師范大學副校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編輯:李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