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殊學校的學生與普通學校的學生相比在體育訓練、教學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常的教育活動顯然不能滿足特殊學校學生的學習需要,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往往將體育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很好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等對廣東省部分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進行了調查,發現體育教學內容加入游戲元素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增加體育參與積極性,提高身體素質。因此,在特殊學校開展體育活動,合理運用體育游戲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體育游戲;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
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利,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也不例外。體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非常重要,在特殊學校,不能因為孩子可能存在智力障礙而敷衍了事,應該以更加嚴謹和負責任的態度對待,以實現所有科目的良好教育。
由于特殊學校的孩子不愛說話,心理比較脆弱,體育老師可以將體育游戲運用到日常教學中,用良好的體育教育方法來鍛煉孩子的體質,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幫助這些孩子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社會。
1.體育游戲的概念
體育游戲是在一定規則的約束下,通過肢體動作進行的娛樂活動,如聽聲音辨別方向、變換節奏跳躍等,是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展教學的一項有效策略。考慮到目前我國大部分特殊學校的體育教育狀況,由于教育內容比較單一,主要以競技體育為主,體育游戲所占的比重較小,陽光體育的概念還不能完全實現,導致特殊學校學生的體育活動機會有所減少,課堂氣氛比較低落,缺乏活力和生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心理壓力。因此教師應重視體育游戲的積極作用,不斷探索體育游戲與課堂發展的聯系,并采取有效的應用策略,對特殊學校教育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2.體育游戲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學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2.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些特殊學校的學生不能集中精力與體育教師合作完成教育和培訓。在這個時候,以體育游戲的形式,學生更容易感受到老師的民主、公平、尊重和理解,當他們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時,學生會自動對學習做出反應。
因此,體育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改變教師當家作主的觀念,明確教育主體應該是學生的觀念。教師必須關心、幫助和尊重學生。學生可以有很多新的和獨特的想法,只有讓他們有意識參與,課堂才會充滿活力。體育游戲也有助于營造和諧的氣氛,在這種氣氛中,教師必須特別注意與學生的互動,巧妙地告訴學生該怎么做。
2.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
認知形成是從大腦中收集外部信號,然后分析、判斷、去除虛假信息、保存真理的過程。外部信號的正負接收直接決定了認知的深度和廣度,學生收集信息的數量取決于他們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刺激,因為有興趣的孩子會愿意參加活動。體育游戲往往源于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有助于喚起孩子們尋求美好生活的熱情。
2.3幫助學生形成創造能力
當學生能夠對自己的生活形成感知,對世界充滿好奇和認知能力時,他們就會渴望塑造自我主體的需求,改變現狀,更好地表達自己,希望得到同學、老師、父母、社會的認可。此時,體育游戲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逐步形成創新能力。
3.體育游戲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學運用中應遵守的原則
根據定義,體育游戲是與體育相關的游戲,需要特殊的設施和區域。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的特殊特點開展游戲,以提高教育效果,必須堅持以下幾項原則:
3.1尊重特殊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大多數特殊學校的學生在15歲以下。在這一階段,學生熱情高漲,紀律較差,缺乏積極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因此,現有的教學方法不能在體育教學中發揮作用。體育教師應認真總結學生和班級的特點,尊重學生的特點,根據實際情況設計體育游戲環節,適時調整教育內容。只有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才能真正促進教育的作用和教育目標的實現。
3.2體育游戲必須與教學內容相符
體育游戲是幫助學生有效完成教育任務、達到學習目的的一種手段,也是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體育教師的目標不應本末倒置,不能只將目光放在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上,忘記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教育的目的。在設計體育游戲時,教育內容必須考慮特殊學校學生的身心特點,滿足他們的發展需要。
3.3體育游戲要結合實際,便于教學
在設置體育游戲時,既要注意課堂性質,也要考慮游戲是否實用、易教。在進行快速跑時,學生毫無范圍的跑會很難發號施令,甚至教學效果也體現不出來。通過結合實際開展體育游戲,可以將學生充分調動起來,使其不會分心,以高度的熱情參與課堂教學,產生非常好的教育成果。
4.體育游戲在特殊教育中的運用的問題
4.1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特殊
特殊教育群體具有一定的特點。在實踐中,一些學校存在對這一群體的體育課重視不夠的現象,沒有意識到游戲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沒有增加他們在學校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視,甚至有些學校為了避免體育活動的潛在風險而忽視和禁止體育游戲。
4.2教師綜合能力有待提高
教師作為學生體育教育過程中的主要指導者和執行者,在實踐中擔負著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重視和強調學生能力的綜合性。然而,在目前許多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到教師的綜合能力。這尤其反映在很多體育教師都是普通體育教師,雖然他們的資歷和資歷都很高,但他們對特殊教育和培訓的認識卻不足。
4.3家長對于體育游戲缺乏正確認知
許多特殊兒童的家長沒有正確認識體育游戲,沒有正確認識體育對孩子的幫助,也不了解體育游戲作為體育內容的重要價值。大多數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身體自我管理和實踐能力,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孩子社會能力的整體發展。
5.體育游戲在特殊教育中的運用的改進措施
5.1堅持以人為本,明確游戲化教學中的目標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基本地位。對于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應鼓勵他們的健康發展,在設計體育游戲時,應清楚說明游戲能否服務于教育目的。體育教師應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和通過體育游戲所要達到的不同教育目標,針對學生的特殊性和發展差異,設計不同的體育游戲以達到教育目標。舉例來說,對于有精神障礙的學生,體育教師可先使用設備及玩具進行基本動作,包括:單手投籃、滑梯、攀爬等,以喚起學生對運動的興趣。隨著學生身心能力的提高,將體育技能訓練作為一種教育目標,進行跑步、擊球、運球、傳球等比賽,以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當學生有自尊、自信、自我發展和自力更生的感覺,從而改善身體狀況和健康時,應透過更具挑戰性的運動游戲來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5.2趣味小游戲導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體育課上引入體育游戲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堅定學生積極參與的決心。成功的課前演示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鑒于特殊學校學生成長發育的特點,開課前要了解他們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在他們的體育課中選擇有趣的游戲,讓學生有機會更好地參與學習,獲得自制力,從而為其他課堂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5.3強化認識,豐富教學內容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特定群體自身的特殊性和差異性,以學生發展規律和能力為前提,強化意識時,要注意群體差異。對于學校來說,管理者需要加強對自己的認識。學校的宗旨是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增進對所涉機構的了解。在實踐過程中,要著力改進學校體育手段和裝備,制定針對各類特殊群體的教學專業和教學計劃。在以體育游戲的形式豐富和改進教育內容時,主要內容應該是增強學生的長處,鞏固和改善學生的短處。例如,在視覺障礙者的體育教育中,應通過與其他機構的互動來加強理解。盲人學生有眼部問題,但其他器官由于長時間的壓力而有一定的敏感性。在實際體育游戲過程中,以實踐游戲和聽力游戲為核心,以團隊形式進行體育游戲訓練。
5.4要提高體育課的安全意識
在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育,有利于提高體質和健康,可以改善和恢復殘疾學生的身心功能,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并積極主動的參與社會活動。然而,由于學生的智力和身體障礙,大多數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身體缺陷。因此,體育教師應識別各個環節,提高安全意識,例如,預見其他教學方式可能出現的安全情況并采取預防措施,設計教學方式和組織管理應科學合理。此外,教師還應熟悉殘疾學生精神障礙和一般疾病、損傷的急救和治療方法。要想早發現早應對,就必須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5.5要善于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目前,多媒體教育手段已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特殊學校的多媒體教育可以為學生的體育教學注入活力。對于一些復雜動作技巧,可以通過快進、快退、暫停等方式,分節播放,能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每一個動作的要領與動作中的連接點之間的聯系,從而獲得完整的視圖。也解決了教師解釋不了的行為技巧,使特殊教育學生掌握了動作技術的基本要素和關鍵。此外,也可透過多媒體展示正確的行為,教育學生可透過將自己的動作與正確的動作比較,從而評估和糾正自己的錯誤。
5.6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特殊學校教育學科的智力發展非常多樣化,在同一個班級中,學生的身體狀況、年齡差異和接受能力差異很大,各種智力和殘疾的學生都有,學生的個體差異非常大,所以在教育中應該更多地關注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強調統一性。教學內容必須適合每個人。條件較好的學生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學習內容來增加興趣和動力,對于條件稍差的學,幫助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耐心引導,克服自卑心理,不急于求成,激發其學習興趣。例如,聾啞學生在進行快速跑時,表現出上下肢不協調,針對這些情況,可以讓他們在教育中通過自由泳練習、游戲、跳繩等活動來發展和鍛煉他們的身體協調。
6.結語
根據特殊學校學生的身心特點及其發展規律,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不僅豐富了教育體系,而且有利于特殊學校學生的身心發展和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學生獲得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并獲得必要的體育技能。因此,應積極推廣體育游戲在特殊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鮑學樓. 體教融合理念下的特殊體育游戲課程構建研究[C]//.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墻報交流(學校體育分會).[出版者不詳],2022:408-409.DOI:10.26914/ c.cnkihy.2022.010416.
[2]李曉玉. 游戲教學法對聾啞兒童體育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22.DOI:10.27771/d.cnki. ghebt.2022.000168.
[3]沈婷. 促進5~6歲幼兒體能發展體育游戲開發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20.DOI:10.27340/d.cnki.gstxy.2020.000223.
[4]張志賢. 體育游戲對高中聾啞學生自我效能感及心理韌性影響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DOI:10.27312/d.cnki. gshsu.2020.000485.
[5]賴惠嫻.體育游戲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1):68.
[6]譚慧. 體育游戲對孤獨癥兒童溝通行為的影響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7.DOI:10.27137/d.cnki.ghusu.2017.000591.
[7]崔爽. 體育游戲對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刻板行為干預的個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7.
[8]郭天祥. 培智學校低年級體育教學內容的開發與運用[D].首都體育學院,2017.
[9]劉軍. 體育游戲對孤獨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干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10]許志良.體育游戲對智障學生動作技能學習的影響——以南靖縣特殊教育學校為例[J].體育科學研究,2012,16(06):81-89. DOI:10.19715/j.tiyukexueyanjiu.2012.0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