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籃球運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培養團隊合作意識的重要手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還能夠提升課堂效率,有效實現籃球運動項目教學的目標。基于此,本文簡單討論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和問題,深入探討應用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團隊合作;游戲形式;游戲環境;小學體育
籃球運動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一項體育項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籃球運動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體育籃球教學時,要重視對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1.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1.1豐富籃球教學內容
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開展游戲教學法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游戲項目,并將籃球游戲與其他體育項目進行融合,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例如,在進行投籃比賽時,教師可以設計投籃比賽、運球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掌握籃球技能。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籃球教學內容開展趣味投籃、定點投籃、投籃接力等活動,豐富籃球教學內容。
1.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他們在學習中往往會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提升籃球運動技能和籃球技能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運球過障礙》游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分別扮演“障礙隊”和“運球隊”。然后教師為每一個小組分發一個球和一個障礙板。在“障礙隊”中,所有小組成員必須跨越障礙板;而在“運球隊”中,所有小組成員必須跨越障礙板。這樣,每一組成員都需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并相互配合、協調進行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并體驗成功的喜悅。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簡單評價和鼓勵,以激發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興趣。
1.3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游戲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在學習籃球時難免會出現畏懼、緊張等情況,這些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意志品質。但是,如果學生在籃球課堂上總是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就會失去許多鍛煉的機會。為此,教師可以在籃球課堂中開展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游戲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簡單易操作的籃球小游戲,讓學生通過觀察、模仿等方式掌握籃球技巧。例如,教師可以將“三步上籃”等游戲內容設計成趣味十足的比賽游戲,并讓學生在比賽中感受到勝利帶來的快樂。通過開展這樣的籃球游戲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與意志力。
2.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存在的問題
2.1游戲活動的目的不明確
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教師設計游戲活動時不能盲目地按照傳統方式進行,應該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合理設計游戲活動。但是部分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時并沒有明確游戲活動的目的,只是為了豐富課堂內容,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并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身體狀況。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如果是低年級學生,應該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主,可以讓他們在游戲活動中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如果是高年級學生,那么應該注重對學生籃球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的傳授。只有根據小學生自身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使游戲活動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2.2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小學生的天性活潑好動,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下降,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于體育教學而言,教師要利用游戲教學法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于籃球運動的規則還不熟悉,教師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積極性。例如在開展籃球比賽活動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分組比賽,然后根據比賽結果來分析哪個小組表現最好。在這種游戲活動中,小學生不僅能夠學會如何相互配合、相互學習,還能夠鍛煉小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讓他們在游戲中體會到合作帶來的樂趣。
2.3沒有與籃球教學相結合
在開展小學體育籃球教學時,教師雖然選擇了游戲教學法,但是在實踐中并沒有將其與籃球教學結合起來。游戲活動是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到知識的活動。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時,并沒有考慮到游戲活動的應用。為了讓學生對籃球產生興趣,教師并沒有選擇一些簡單的籃球游戲,而是讓學生直接進行比賽,在比賽中獲得樂趣。雖然學生的身體素質比較強,但是如果讓學生自己進行比賽,很容易出現犯規現象,影響比賽成績。并且學生在比賽時會產生厭煩心理,對于教師安排的游戲活動也不感興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比如通過在課堂上播放一些有關籃球方面的視頻、電影等,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加深對籃球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比賽活動,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得樂趣。
3.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3.1做好籃球教材內容的篩選工作
在籃球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首先需要做好籃球教材內容的篩選工作。不同的教材內容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不盡相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籃球教材內容,以確保游戲教學法的順利進行。在選擇籃球教材內容時,首先要確定好游戲類型。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了解,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游戲類型,確保游戲類型與學生興趣愛好相符,從而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例如,教師在教學《籃球游戲》時,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來選擇適合的籃球教材內容。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和知識基礎來選擇適合的籃球教材內容。當教師將這些內容確定之后,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簡化,使其更加適合學生。例如,在教學《傳球》時,教師可以將教材中“傳球”這一部分內容進行適當簡化。可以通過對教材中“傳球”這一部分內容進行總結,將其中重要環節進行梳理和歸納,并將其制作成游戲卡片。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練習和鞏固,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游戲練習。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簡單練習,然后教師對游戲卡片進行講解和分析,使其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1]。
3.2對籃球游戲進行合理設計
小學籃球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籃球游戲的合理設計,對游戲的時間、內容和場地進行合理安排。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合理地選擇籃球游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游戲環境。比如,在進行人椅運球訓練時,教師可以選擇人椅運球訓練游戲,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人椅運球任務。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熱身運動,讓學生的身體逐漸活動開來。接下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傳接球練習。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教師要安排學生進行傳接球練習,并且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籃球運動基本技能。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地傳遞籃球的位置、傳球的方向以及運球時的動作要領。接下來是游戲環節的設計,為了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和刺激性,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難度較大、刺激性較強的籃球游戲。比如,在進行人椅運球訓練時,可以安排學生在椅子上運球或者站在椅子上運球。當學生站在椅子上運球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和鼓勵,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訓練任務。還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對游戲進行合理設計。比如在進行籃球基礎動作訓練時,可以選擇投籃訓練游戲。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練習,讓每組同學都能掌握籃球基礎動作要領。比如在教學三步上籃時,可以先讓每組同學練習三步上籃動作要領、投籃技巧和身體平衡能力等內容。接下來是比賽環節的設計。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內容設計比賽環節。比如在進行傳球練習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三人傳接球游戲。由兩名同學傳球給隊友進行接球,然后讓其他同學從兩側跑到籃下將球撿起傳球給隊友進行接球。如果能夠成功接球則說明小組勝利,如果失敗則要根據具體情況重新組合隊員完成比賽任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此外還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一些游戲環節。比如在教學投籃及投籃練習時,教師可以設計投籃機投籃游戲環節。教師可以先讓每組同學在投籃機前進行投籃練習并進行比賽和打分評比等活動[2]。
3.3選擇適當的游戲形式
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在選擇游戲形式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游戲形式應當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在此基礎上結合籃球教材內容選擇適當的游戲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原地雙手投籃時,教師可以將“傳、運、投”三個動作作為游戲主題,設計為“傳”“運”“投”三個游戲。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水平進行游戲設計。比如在“傳”游戲中,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模仿教師運球、投籃的動作;在“運”游戲中,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模仿教師運球、投籃的動作。在“投”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教師投籃。總之,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游戲活動,提升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教學籃球傳接球技術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練習、小組競賽等形式進行教學。具體來說:在學習籃球傳接球技術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三組進行練習。第一組是“傳”組,讓學生模仿教師的運球動作,第二組是“運”組,讓學生模仿教師投籃,第三組是“投”組,讓學生模仿教師傳球動作。在開展傳接球訓練時,為了提升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老師應當選擇難度適中、內容新穎且具有挑戰性的籃球動作進行訓練。例如:在教授傳球技術時可以采用傳接球傳球技術、繞傳球技術等形式進行教學;在教授運球技術時可以采用傳接球繞傳技術等形式進行教學。通過不同形式的籃球游戲活動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提升籃球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3]。
3.4開展游戲比賽
在籃球運動中,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能,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籃球比賽,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游戲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來開展游戲比賽,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運球接力賽”,讓學生兩兩一組進行比賽。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由一名同學來帶領其他同學進行比賽。教師可以將這個任務交給學生來完成,讓他們在比賽中鍛煉自己的籃球技能。比如,教師可以讓一個小組選擇自己想要帶領的一名同學。在游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些籃球運動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然后將這名同學安排在最前面,其他同學依次跟隨著他。游戲開始后,其他同學要快速向后奔跑、移動,當這名同學到達自己的位置后,就可以向左或向右跑動一步來找到自己的隊友。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將這名同學帶到另一個位置上繼續比賽。這一游戲能夠讓學生快速找到自己的隊友、提高學生之間的配合能力和默契程度。教師還可以開展“傳球接力比賽”來提升學生之間的籃球技能。比賽開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傳球訓練和接球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籃球技能和籃球意識[4]。
3.5注重團隊合作
在籃球運動中,團隊合作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籃球運動時,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教師在進行小學體育籃球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游戲教學法來促進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比如,在進行籃球比賽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相關游戲,讓學生從各個方面來配合自己的隊友。在籃球比賽中,有的隊是進攻方,有的隊是防守方。防守方需要在進攻方進球后快速回防,而進攻方需要在防守方不進球后迅速組織反擊。這種游戲要求學生既要有很強的防守能力,還要有快速回防的能力。在進行籃球比賽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配合進行比賽。每個小組4—6人不等。例如:在籃球比賽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之間互相配合傳球、運球等動作,這種游戲能夠鍛煉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通過這種游戲方式進行籃球比賽,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力等綜合能力[5]。
4.結語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開展小學體育籃球教學過程當中合理運用游戲教學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在,需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了解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和問題,并通過開展游戲比賽、注重團隊合作、合理設計籃球游戲等一系列措施,保證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合理應用,推動教育行業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周磊.三人制籃球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內江科技,2022,43(11):48-49.
[2]邱新新.淺析游戲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07):69-70+73.
[3]張康,馮亞寧.小學體育籃球教學引入游戲教學模式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9):179-180+183.
[4]梁月.農村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之趣味教學策略[J].農家參謀,2020(19):22+33.
[5]潘哲.基于體育核心素養的小學籃球教學實踐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0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