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導向的教學目標明確了培養學生具體職業能力的方向,實際職業場景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職業能力,職業技能的系統化教學使學生逐步掌握不同層次的職業技能,職業實踐的實踐環節讓學生在實際職業環境中進行實踐。
關鍵詞:職業能力導向;高職體育教學;實踐導向教學策略;職業導向性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教育與體育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21年度課題《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職業實用體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21G01)。
隨著社會對高等教育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高職體育教學作為培養具備實際操作和實戰能力的專門人才的重要環節,亦受到了越發嚴格的教學要求。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如今高職教育的需要,因此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研究成為了當前教育部門及其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方向。本文旨在通過探討和研究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策略,分析其核心內容和實施效果,為高職體育教學提供新的理論和實踐參考,以推動高職體育教學的持續改進和發展。通過對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有望為高職體育教育培養更加符合現代職業需求的專業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1.理論基礎
1.1職業能力導向下的教學理念和原則
職業能力導向下的教學理念強調將學生的職業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注重培養學生在實際職業環境中所需的實際操作和問題解決能力。其核心原則包括:
(1)職業導向:教學內容和方法應緊密貼合學生所學專業領域,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包括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具體應用等,使學生能夠實踐中鍛煉出職業競爭力。
(2)實踐導向: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實戰能力培養,注重通過實際實踐、案例分析、項目實施等方式,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牢固掌握專業實踐技能。
(3)問題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職業場景中的問題,培養其識別問題和應對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應急處理能力。
(4)學生為中心:強調將學生置于教學的中心地位,根據學生的興趣、需求和特點,靈活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和主動學習,從而培養其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5)教學合一:將教學過程與學習過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注重教師的引導的同時,也不會忽略掉學生的參與,通過一系列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活躍性,促進其自我學習與提升。
通過職業能力導向下的教學理念和原則,高職體育教學能夠更加貼近實際職業需求,培養學生具備實際操作和實戰能力的職業人才。
1.2高職體育教學中應注重培養的職業能力要素
在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體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要素是提高教學效果和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關鍵。以下是高職體育教學中應注重培養的職業能力要素:
(1)實際操作能力:高職體育教學應將培養學生實操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這些實操能力包括運動技能、器械使用、實際操作和訓練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通過實踐訓練和實際操作的實施,使學生能夠掌握專業技能,并能在實際職業環境中靈活運用。
(2)問題解決能力:高職體育教學應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包括職業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診斷、分析和解決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在實際職業場景中面對問題,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思維,全面提升其職業綜合素養。
(3)團隊協作能力:高職體育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在團隊中進行合作和協調的能力。體育行業普遍需要團隊合作,因此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將有利于其今后職業體育道路的發展。
(4)創新創業能力:一切事物的發展都需要創新,體育教學亦是如此,這些創新包括了思維創新、意識創新和實踐創新等各方面。體育行業不斷創新,創業機會也日益增多,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有助于其在職業發展中具備更好的競爭力。
通過注重培養上述職業能力要素,高職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具備實際操作能力,能夠在實際職業環境中熟練運用專業技能;具備問題解決能力,能夠獨立思考和解決職業實踐中的問題;具備團隊協作能力,能夠在團隊中合作和協調;具備創新創業能力,能夠在不斷變化的體育行業中具有競爭力。
此外,高職體育教學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溝通、管理、領導等方面的能力,這些都是在職業發展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要素。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實踐環境,高職體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職業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職業發展需求,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2.高職體育教學策略
2.1設計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策略對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設計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策略:
(1)職業導向的教學目標:將職業導向作為體育教學的核心目標,明確培養學生在職業領域中所需的具體職業能力。例如,可以設置教學目標為提高學生在某一特定運動項目中的技能水平,或者培養學生在某一職業領域中的管理和組織能力。
(2)實際職業場景的教學內容:將實際職業場景融入體育教學中,通過模擬真實職業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職業能力。例如,可以安排實際比賽、賽事組織和管理、體育器械使用和維護等實際操作,使學生在實際職業場景中進行實踐,鍛煉職業能力。
(3)職業技能的系統化教學:將職業技能的教學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和層次,逐步進行系統化的教學。例如,可以從基礎技能的培養開始,逐步引導學生掌握更高級的職業技能,如戰術運用、比賽管理、教練指導等,從而培養學生具有全面的職業能力。
(4)職業實踐的實踐環節:設置職業實踐的實踐環節,讓學生在實際職業環境中進行實踐,鍛煉職業能力。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實際比賽、實地考察、職業實習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升職業能力。
通過以上策略,高職體育教學可以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其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職業導向的教學目標明確了培養學生具體職業能力的方向,實際職業場景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職業能力,職業技能的系統化教學使學生逐步掌握不同層次的職業技能,職業實踐的實踐環節讓學生在實際職業環境中進行實踐,培養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在職業領域中具備全面的競爭力。這些策略有助于將高職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與職業能力培養緊密結合,使學生能夠在實際職業中應對各種挑戰,提高其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
2.2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目標,有以下策略:
(1)情景模擬法:通過在課堂中模擬真實的體育運動場景,讓學生在虛擬的環境中進行實際操作。例如,在籃球課上,可以設置實際比賽的情境,讓學生在模擬比賽中運用技能和戰術,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
(2)實踐導向的教學方法:將實際操作納入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組織實際比賽、實地考察、職業實習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體育運動實踐,鍛煉其實際操作能力。例如,在田徑課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際的田賽和徑賽項目,讓學生在實際比賽中掌握技能和戰術。
(3)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引入實際職業場景中的問題或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例如,在健美操課上,可以設計實際的健美操表演任務,讓學生在解決實際表演中的問題時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4)技術支持:運用現代技術工具,如模擬器、虛擬實驗室等,為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和環境。例如,在游泳課上,可以使用游泳模擬器,讓學生在虛擬的水域中進行游泳操作,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和水中安全意識。
(5)合作學習: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相互協作、相互支持,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例如,在團體操課上,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編排和表演,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意識。
通過運用上述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可以幫助高職體育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獲得更豐富的經驗和實踐機會,從而提升其實際操作能力,為日后從事體育職業奠定堅實基礎。
2.3強調實踐和實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職體育教學中,強調實踐和實戰,旨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下是一些策略:
(1)實際問題導向:將實際問題融入體育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實踐經驗解決問題。例如,在足球課上,可以設計實際比賽中的戰術問題,讓學生在實際比賽中運用戰術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項目實踐:將課程內容與實際項目結合,讓學生在實際項目中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例如,在體育保健課上,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區健康促進項目,讓學生通過實際參與和操作,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實戰演練:通過實戰演練的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體育運動場景中進行操作和實踐,提升其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例如,在籃球課上,可以設置實際比賽的情境,讓學生在比賽中運用所學技能和戰術,鍛煉其實際操作能力和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
(4)案例研究:引入實際案例,讓學生通過分析和解決實際案例,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運動訓練課上,可以引入實際運動員的訓練案例,讓學生通過分析和設計訓練計劃,鍛煉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實踐評估:將實際操作與評估相結合,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獲得及時的反饋和評價,激發其解決實際問題的動力。例如,在健身器械課上,可以設置實際器械操作的評估標準,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評估,不斷提高其實際問題解決能力。
通過以上策略,高職體育教學強調實踐和實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獲得豐富的經驗和實踐機會,為將來從事體育職業做好充分準備。
2.4建立職業能力評價體系,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高職體育教學中,建立職業能力評價體系,旨在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以下是一些策略:
(1)職業能力標準:根據職業需求和行業要求,制定明確的職業能力標準,并將其納入體育課程中。這些標準可以包括專業技能、實際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多個方面,以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
(2)多維度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從不同角度全面評價學生的職業能力。例如,可以通過考試、實際操作、課堂表現、實習實踐、課題研究等多種方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估,形成全面的評價結果。
(3)實踐導向評價:將評價過程與實際實踐相結合,注重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能力表現。例如,在實習實踐環節中,可以設置實際工作場景,通過學生的實際表現和職業能力發展情況來評價其綜合能力。
(4)反饋與指導: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結果,并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計劃,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職業能力發展狀況,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和實踐建議,促進其全面能力的發展。
(5)職業導向培養:將職業導向融入整個體育課程體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職業相關的實踐活動,鍛煉其職業能力。例如,在課程設計中增加實際案例分析、職業規劃指導等元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職業需求,培養其解決職業問題的能力。
通過以上策略,高職體育教學建立職業能力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使其在職業領域具備更好的競爭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3.案例分析
某高職開設的“職業實用體育”課程,其中“職業健康教育”部分包含“職業病運動康復實踐”的模塊,此項內容旨在培養學生具備才用運動手段輔助康復職業病的實操能力,包括康復評估、康復計劃設計和康復實施等方面的職業能力。以下是學校針對該課程實施的教學策略:
實踐導向的教學設計:課程設置了豐富的實踐環節,包括康復評估、康復計劃設計和康復實施的實際操作。學生通過實際參與真實的康復案例,進行康復評估和計劃設計,并在實際康復過程中實施康復措施,鍛煉實際操作能力。
案例分析和實際問題解決:課程中引入了豐富的康復案例,學生通過案例分析和實際問題解決,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對不同類型的康復案例進行分析,從綜合角度考慮患者的病情、康復目標和康復計劃,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康復方案。
實踐教學和實際操作:課程中強調實踐教學,通過臨床實習、康復操作演練等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實際操作,掌握輔助設備的使用和操作技能。學生需要在實際康復過程中應用理論知識,進行康復操作和實施,培養其實際操作能力。
實際應用和職業實踐:課程中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通過模擬真實的康復場景和職業實踐,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驗和理解職業要求和實際問題,培養其實際應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在課程中的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指導者和輔導者。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提供實際操作的指導和反饋,促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從而提升其職業能力。
通過以上教學策略的實施,基于實踐的高職體育教學策略在運動康復實踐課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其更好地應對實際康復工作中的各種挑戰。
4.結語
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發展是一項具體而又復雜的工作,需要相關部門、學校以及其他社會群體共同協作與實踐,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我們可以將高職體育的教學事業提升到一個嶄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張偉.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實踐導向教學設計研究[J]. 當代教育論壇, 2019, 19(11): 79-80.
[2]王麗華, 李峰. 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體育案例分析[J].高教探索, 2019, 6(1): 56-62.
[3]李明, 呂曉晗. 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體育課程設計研究[J]. 教育教學研究, 2020, 42(7): 60-64.
[4]陳宇, 徐海. 高職體育課程中的實踐導向教學策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20, 36(2): 52-57.
[5]李娟, 張宇. 高職體育課程中職業能力導向教學策略的研究與應用[J]. 體育文化導刊, 2021, 15(6):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