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質量足球人才的短缺促使各級體育院校開始關注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本文從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獨到優勢出發,從國家戰略與地區政策兩個角度展開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從課程目標定位、課程內容設置、課程教學模式與課程考核手段深入分析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現存問題,進而從明確目標、內容改革、模式創新與考核細化四個角度給出針對性的推升策略,以期為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提供信息支撐與策略支持。
關鍵詞: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優勢分析;推升策略
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是體育類課程教學改革的實際需要與市場對足球人才的高度需求這二者雙重推動下的必然趨勢?;谝陨蠎B勢,體育院校足球專業全面推進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能有效強化足球專業的教學質量、凸顯足球專業的教學特色、充盈足球專業的教學實力,以更加豐滿、積極的形象面對新時代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新機遇與新挑戰,進而服務于我國體育事業的全面建設與進步發展。因此,相關課題的深入研究與全面強化逐漸成為有識之士關注的重點與要點。
1.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獨特優勢
1.1與國家發展戰略相適應
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與國家發展戰略高度適應,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均重視“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我國體育發展戰略開展的首要需求便是實踐技術能力、專業理論知識與國際發展視野兼具的復合型人才,而體育院校足球專業在進行人才培養時重視“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重視能力導向的關鍵作用,強調對學生各方面素養的全面培養,與新階段我國對足球人才的具體需要高度適應[1]。
(2)均關注過程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我國體育發展戰略的實施與推進是一個過程化的行動,其開展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各類型問題;而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同樣是過程化的改革,體育院校足球專業可通過調整教學模式及時為社會輸出發展戰略所急缺的各類型專業人才。
(3)均強調體系化建設的重要價值。我國體育發展戰略的最終目的是構成能夠促進體育精神發展與維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綜合性體育體系;而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能夠持續朝向社會面輸出優質的體育服務,在提升自身價值的同時促進我國體育事業整體體系以健康、科學、穩定的方式可持續發展。
1.2與地區復興政策相一致
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與地區復興政策高度適應,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地區復興政策的重點在于對地區內各類型服務事業的全面優化。而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能夠促進校園體育活動的全面發展,進而為地區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底層動力,為具體建設政策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持與理論支撐,具有極為深遠的社會價值。
(2)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能為地區發展的多個層面賦能。一方面,體育院校通過構建兼具實踐技術能力、專業理論知識與國際發展視野的人才隊伍,能夠提升地區的體育科研實力,促進相關成果產生;另一方面,則能通過組織賽事、交換學生、學術交流等形式加強地區內院校與外界院校的交流,提升地區整體學術水平,強化地區人才儲備[2]。
2.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現存問題
2.1課程目標定位層面:側重方向不明確
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首要問題便在于課程目標定位模糊、沒有全面體現出側重點,具體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課程目標具體內容混亂。課程目標這一概念旨在回答“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三個問題?,F階段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關于教學目標這一概念僅是籠統地提出“培養學生的足球教學、訓練、裁判、科研能力”等要求,并未針對該專業的側重方向進行指明,繼而導致難以對學生的相應素養基于目標導向方法進行針對性的培養[3]。
(2)課程體系缺乏結構設計。現階段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的課程結構由足球專修課程、足球普修課程與足球輔修課程構成,三者本應基于球類教育的大方向通過課程體系的設計體現出不同方向的側重點,從而構成層層遞進、逐漸強化的鮮明體系;但我國現階段體育院校足球專業的以上三種類型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上并無明顯差別,這導致針對學生開展的能力培養內容單一,難以滿足我國體育事業日趨復雜化、現代化的足球人才需求。
2.2課程內容設置層面:內容設置不全面
課程內容的選編與設計是培養有能力強度、有人文溫度的新型人才的基礎,也是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堅實基礎。我國現階段體育院校足球專業于課程內容上的問題,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角度:
(1)過度重視足球技戰術教學。過度關注技戰術教學導致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忽視了對學生足球基本能力與足球基本理論的培養,進而使得學生對足球這一運動只擁有感性的內在認知,而沒有形成理性的外在能力,難以編排設計、組織協調、裁判控制、指導布局一場成規模的球賽,不滿足新形勢下對復合型足球人才的需求。
(2)缺失足球文化相關的內容。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現階段的教學內容缺失足球文化相關的內容,這導致大量學生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足球文化了解的缺失難以深入探索足球這一運動的本質內涵,難以形成符合教學需要的足球文化素養,無法成為具有人文溫度的新型人才,進而在其步入社會后喪失了依托足球文化進行足球普及、開展文化活動的具體優勢,影響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2.3課程教學模式層面:實踐活動不充分
我國現階段體育院校足球專業于課程教學模式上的問題,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角度:
(1)現階段體育院校足球專業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均圍繞某一具體足球技戰術,按照講授、示例、講授與練習的流程展開,整套教學模式均圍繞技戰術的掌握展開,強調內化于心,卻忽視了對學生其他層面能力的培養,沒有幫助學生認知該項技戰術的應用場景、運用關鍵、常見失誤與糾正手段,導致足球素養的培養出現缺口,難以外化于行。
(2)在進行足球裁判能力、足球教學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時,現有教學模式過度依賴理論教學,而沒有依托于實踐活動開展目標導向的教學活動,一方面無法體現該項教學于學生身上的具體成果,另一方面也難以幫助學生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深度結合,不利于構建核心競爭力。
(3)作為實踐教學的基礎,理論教學也是足球專業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但現階段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的理論教學模式存在一定問題。教師多采用照本宣科的講授式教學,內容空洞、生澀、落后,難以滿足實踐活動的具體需要,無法從理論層面為學生的實踐行為提供指導,更無異于學生足球素養的培育[4]。
2.4課程考核手段層面:評估結構不合理
現階段我國體育發展戰略重視對復合型體育人才的培養,強調體育能力、裁判能力與教學能力于個體上的內向高度凝縮,繼而滿足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各方面要求;但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在課程考核手段層面與我國體育發展戰略的具體需要相背離,課程考核的記分結構多為足球技戰術實戰能力與足球理論書面性考查,忽視了裁判能力與教學能力等角度能力的考查形式設計,部分院校裁判能力與教學能力等角度的能力考核甚至流于形式,無法影響對學生整體能力的評測。除此之外,足球理論書面性考查的內容設計也多趨于死記硬背,缺乏深入分析、全面認識的深度內容,難以幫助學生形成成型的足球素養。
3.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推升策略
3.1明確課程目標,培養綜合能力素養
基于我國現階段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實際需要,針對課程目標定位層面的問題,本提出如下推升策略:
(1)明確課程目標內容,全面培養能力?;凇盀檎l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三個問題,為了全面構建體育院校足球專業的核心競爭力,足球專業的課程目標應明確為“培養具有復合能力、足球素養的專業足球人才”。因此體育院校足球專業不僅應重視足球教學、訓練、裁判、科研能力的培養,更應基于地區發展態勢促進“一專多能”這一素養的落實,緩解我國體育事業各類型專業人才短缺的現狀[5]。
(2)強化課程體系設計,優化專業結構。相較于足球普修課程與足球輔修課程,足球專修課程在體育院校足球專業中有著充足的課時設計;因此在進行課程體系的設計時,應將足球普修課程與足球輔修課程作為足球專修課程的前置課程,通過將教學內容差異化、教學形式差異化優化專業結構。學生通過足球普修課程與足球輔修課了解足球相關的專業知識,若產生深入了解的興趣便可選擇足球專修課程;這樣設計一方面構成了層層遞進、逐級強化的鮮明體系,另一方面也確保參與足球專修課程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便于各類型其他能力的全面強化,繼而助力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3.2強化內容改革,重視知識技能培養
針對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在課程內容層面的現存問題,本文特提出以下幾個角度的推升策略:
(1)課程內容在設計的過程中應摒棄“唯技術論”的落后思想,而是應正確排布足球基本能力、足球基本理論、足球技術與足球戰術四者的具體結構。強化學生對足球這一運動的內在感知與外在能力,在培養學生技戰術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編排設計、組織協調、裁判控制、指導布局一場成規模的球賽的能力,進而適應新形勢我國體育發展還在那略下對復合型足球人才的需求[6]。
(2)足球文化相關內容的選擇、編纂與設計應全面、具體、科學而生動,進而在以理論課程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概念綜述、起源發展與具體價值的同時通過文化性內容提升學生對足球運動的熱情,引導其進一步深入探索足球這一運動的本質內涵,進而形成對足球活動的正確認識,成為具有足球素養的專業人才,幫助其在踏入社會后充分發揮依照相關知識進行足球普及、開展文化活動的具體優勢,助力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3.3創新教學模式,關注實際能力導向
針對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在課程教學模式層面的現存問題,本文特提出以下幾個角度的推升策略:
(1)調整課堂結構。教師可根據具體需要,將技戰術的講解課程分解為實踐與理論分析兩個環節,借助媒體技術通過視頻資源深入剖析某一特定技戰術的應用場景、運用關鍵、常見失誤與糾正手段,并結合練習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推動理論與實踐結合。在進行足球裁判能力、足球教學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時,教師可組織實踐模擬活動,并組織學生對彼此進行互評,強化實踐活動中學生的交互,幫助其進一步認識自身不足。
3.4細化課程考核,優化成績評估結構
針對我國體育院校足球專業在課程考核手段層面的現存問題,本文特提出以下幾個角度的推升策略:
(1)豐富考核結構,調整分數比例。體育院校應根據我國體育發展戰略的具體需要調整考核的結構與分數的比例,確保裁判能力與教學能力等角度能力的考查納入學生的足球素養評估體系,從而為相關能力培養活動提供結果性保障,并形成內部自檢自查的優化反饋體系,推動核心競爭力的構建[7]。
(2)應用過程考核,強調能力培養。在豐富考核結構的基礎上,教師應認識到過程化考核在確認學生素養、調整教學方式、體現教學成果等層面的重要作用,并以此為基礎通過階段性考核生成綜合性的成績數據,以此為基礎確定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其更加客觀、科學、合理。
(3)深化理論知識,強化學生素養。在對足球理論書面性考查的內容進行設計時,教師應摒棄傳統試卷重理論輕思考的落后模式,而是應該根據實際教學實踐活動的安排,合理調整理論知識與創新內容的比重,確保學生在對理論知識有深入掌握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足球專業的深入內容與專業素養,助力學生的全面培養。
4.總結
綜上所述,體育院校足球專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是一個貫穿教學活動全過程、影響教學實踐全層面的教學改革活動,其開展不僅是國家戰略與地區政策的需要,更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因此教學工作人員應緊抓現存問題的痛點,關注教學路徑的實際拓展,關注知識技能的全面傳授,以內容改革、模式創新、考核細化等手段培養有能力強度、有人文溫度的新型人才,打造永不枯竭的足球人才資源儲備庫,為我國足球教育事業的綜合化、應用化與差異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李云飛.信息時代下體育院校足球必修課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0):160.
[2]程建軍.高職院校體育足球教學改革的探究[J].農家參謀,2020(14):211.
[3]白福興.甘肅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足球專修課教學現狀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20(03):131-132.
[4]劉建兵,梁令,鄭歌德,李彥霖,尹軍.高等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建設的實踐探索:以首都體育學院為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31(04):340-344.
[5]劉樺楠,季瀏.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足球專修課程改革的思考——基于復合型足球師資的培養導向[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03):79-85.
[6]杜邦勝.高校足球專修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經濟師,2011(06):136-137.
[7]劉文波.“多元整合”程序教學方法在足球專修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05):68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