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內涵、問題與路徑

2023-12-29 00:00:00陳超群孟天廣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2023年1期

[內容提要]黨的政治建設是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內在要求。黨的十九大后,教育界、學術界對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內涵認識不斷深入,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成效顯著。本文通過梳理31所中管高校在黨的政治建設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深刻辨析了高校黨員干部思想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設、政治能力建設、監督機制等方面的深層次原因,從落實政治領導、堅定政治信仰、突出政治標準、增強政治功能、提高政治能力、涵育政治生態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進一步改進加強的工作舉措,以期促進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各要素、各系統、各環節、各領域、各層次相輔相成、同向發力。

[關鍵詞]高校黨建;黨的政治建設;大學治理

[作者簡介]陳超群,清華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副研究員;孟天廣,法學博士,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本文系清華大學“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專項(項目批準號:2021-05)”的階段性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突出政治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一條成功經驗。育才造士,為國之本。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直接關系辦學方向,關系黨的事業后繼有人,關系國家前途和命運。為更好發揮政治建設對高校改革發展的引領作用,必須深刻認識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內涵,基于政治建設的理論內涵、從高校的實際問題出發,深入探討新時代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有效途徑和創新實踐。

一、把握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內涵

1.高度認識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

注重從政治上建設黨,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自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自身的政治建設,形成了講政治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1],要“善于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2],并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3]。

我國高校是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大學。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牢牢把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加強高校黨建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問題。相關論述充分指明,政治方向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和前提條件,黨的政治方向指引高校的辦學方向。高校黨的政治建設不僅事關高校黨的建設成敗以及整體發展,而且直接關系著高校的辦學方向。在黨的十九大突出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之后,高校黨委、黨務工作者和學術界對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的認識也隨之不斷深化。2019年后,教育界和學術界著重從確保高校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踐行高校的使命任務、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解決黨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等角度進行了系統分析和深刻闡釋。[4-6]

同時,黨和國家也在系列文件中深刻闡釋了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2020年,教育部黨組、中央紀委機關、中組部、中宣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指明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是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必然要求;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證;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引領帶動高校黨建質量全面提高的固本之舉。總之,教育界和學術界都深刻認識到,黨的政治建設是高校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綱”和“魂”[7],是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內在要求,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固本之舉,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8]。

2.辨析把握高校政治建設的基本內涵

黨的十九大召開后,學術界對政治建設的概念內涵進行了深入探討。有學者將學界對政治建設內涵的認識概括為本質論、內容論和任務論三種,其中內容論認為政治建設包括政治意識、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內政治文化、黨內政治生活及黨內政治生態。[7]還有學者辨析了政治建設的多個基本要素,如政治方向、政治領導、政治根基、政治原則、政治理想、政治生態、政治風險、政治本色、政治能力、政治紀律等。[8]

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指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目的是堅定政治信仰,強化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凈化政治生態,實現全黨團結統一、行動一致”[9]。從而進一步明確了政治建設的四個基本內涵:堅定政治信仰,就是要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最重要的就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強化政治領導,就是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改進黨的領導方式;提高政治能力,就是要進一步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彰顯國家機關政治屬性,發揮群團組織政治作用,強化國有企事業單位政治導向,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政治本領;凈化政治生態,就是要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突出政治標準選人用人,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10]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在京高校黨的政治建設作出重要批示后,北京市委與教育部共同研究部署首都高校黨的政治建設[11]。2019年6月1日,北京市委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關于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首次明確了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五個基本內涵: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凈化政治生態。隨后,在京高校紛紛制定貫徹落實北京市若干措施、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制度文件①。京外一些高校也對照中央《意見》制定了相關文件②。

2020年6月18日,教育部等印發的《關于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進一步細化了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內涵:一是新增突出育人工作的政治標準,不再單列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二是將強化黨對高校的政治領導放到首要位置,突出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政治屬性和堅持辦學的正確政治方向;三是將堅定政治信仰細化為堅定干部師生政治信仰和突出育人工作的政治標準,突出育人職能,強調對干部、師生的政治引領;四是將提高政治能力分為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提高領導干部政治能力;五是將凈化政治生態具體化為涵養良好的校園政治生態,并進一步明確意識形態、作風建設、文明校園創建等要求。從表1中可見,中央和上級有關部門關于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內涵認識不斷細化深化。

《關于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發布后,教育界和學術界對于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內涵認識趨于深化一致。吳建偉等概括認為,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內涵就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以堅持做到“兩個維護”為基本任務、以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功能為核心要求、以堅定黨員政治理想信仰為實踐指向[12],通過推動構建黨委領導、師生引領、組織賦能、干部作為、群眾參與的高校黨建共同體,為高校黨建工作發揮統領作用、提供政治保障。其中,加強政治領導,就是要以“兩個維護”為基本任務,確保始終保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定政治信仰,不僅是對干部師生的政治要求,更在于突出育人工作的政治標準;提升政治能力,不僅要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也要提升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涵養政治生態,不僅要壓實意識形態責任制,防范政治風險,也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防范廉潔風險。對于高校來說,單列突出育人工作的政治標準和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無疑更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二、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整體現狀和突出問題

1.近一段時期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成效顯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先后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高校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關于高校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和中心工作,呈現出持續加強改進、不斷向上向好的態勢。

黨中央先后印發《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等黨內法規,各高校貫徹落實、建章立制,不斷健全完善高校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體制機制。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等部門大力指導各地各高校實施“導航·強基·鑄魂”攻堅行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不斷取得突出成效。一項面向百所高校近2000名大學生的調查表明,99%的受訪者為國家發展進步、國際地位提高感到自豪,94%的受訪者表示熱愛祖國、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意識。[13]

北京高校地處首都,數量眾多、影響力大,在全國高校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2019年以來,北京市委教工委“把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北京高校“政治氛圍向上向好,政治信仰更加堅定,政治意識明顯增強,政治能力顯著提升,政治生態更加清朗,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務中充分顯現成效”[11],“在全國發揮了重要示范作用”[14]。2021年,吳建偉等通過對北京15所高校的調研發現,“北京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成效顯著,黨員干部的‘四個意識’進一步增強、黨內政治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得到進一步弘揚、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增強”[12]。

2022年5月,教育部在總結過去十年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時指出:“高教戰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引領帶動黨的建設質量全面提高,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更加完善,學校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特別是將持續做好中央巡視整改作為推動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契機,深刻把握學校在新時期的新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15]可見,近十年以來,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高校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持續深化,立德樹人成果豐碩,各項事業處于歷史最好發展時期。

2.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突出問題歸納梳理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高校處在社會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斗爭的最前沿,“黨內存在的政治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16]這一現狀在高校也有不同程度地體現。面對國內外復雜環境的新挑戰,高校黨的政治建設還存在一系列不適應、不完善、不充分、不平衡等問題。例如,2016年以來廣東省委對省屬高校巡視發現,“相當一部分高校在黨的政治建設方面如黨的政治領導、黨組織的政治功能、選拔黨員干部的政治標準、黨的政治生態等方面都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個別高校存在的問題還特別嚴重”[6]。吳建偉等調查發現,北京個別高校對“兩個維護”認識不夠深刻全面;有的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低效;有的黨內組織生活不嚴,對黨員教育管理虛化。[12]

2021年,十九屆中央第七輪巡視組通過對教育部黨組和31所中管高校黨委的巡視,深刻指出中管高校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17]按照教育部等發布的《關于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中界定的政治建設基本內涵,對照31所中管高校的問題情況可以發現,每個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方面的問題表現既有差異也有相同之處,其共性問題和典型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強化黨對高校的政治領導方面。主要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關于教育工作決策部署存在差距;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夠到位。個別高校存在議事決策機制不健全、黨委抓大事謀大事不夠、黨委與行政議事邊界不清晰等問題。第二,堅定干部師生政治信仰方面。11所高校被指存在師德師風問題,占全部31所高校的35.5%;14所高校思政課和課程思政質量不夠高,占45.2%。還有的高校存在學深悟透不足、師生責任感使命感不強、校風學風建設有差距等問題。第三,突出育人工作的政治標準方面。29所高校被指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差距,占93.5%;13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夠到位,占41.9%。個別高校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價值觀塑造重視不夠,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第四,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方面。27所高校發揮院系黨組織作用不充分,占87.1%;26所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短板,占73.0%。一些高校黨委對基層黨建工作指導不夠,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有差距。第五,提高領導干部政治能力方面。主要體現在領導班子自身建設不足、對干部人才隊伍統籌謀劃不夠;15所高校被指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不夠到位,占48.4%。有的高校干部擔當作為、攻堅克難不夠,干部日常監督管理不足;個別高校的院系黨政關系不夠協調。第六,涵養良好的校園政治生態方面。主要表現在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有差距,陣地管理不夠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不夠到位;在招生、基建、校辦企業、附屬醫院等重點領域存在廉潔風險。17所高校存在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到位的問題,占54.8%。

中管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陣,其政治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集中反映了我國高校存在的典型問題:高校普遍強化黨的領導,但在具體落實機制上存在短板;一些高校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思政課和課程思政質量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干部師生政治信仰的確立;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立德樹人的政治標準有待進一步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功能發揮不夠充分,基層黨建存在不足;高校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存在不足,貫徹黨的組織路線有待加強;意識形態責任制、“兩個責任”落實不夠到位,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待加強。

三、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存在問題不足的原因探析

1.黨員干部思想認識與辦學治校時代要求存在落差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高校在政治建設特別是在強化黨的政治領導方面出現問題,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思想理論學習出現偏差。一些黨員干部對黨的創新理論學深悟透、學以致用不夠,對統籌推進學校發展的路徑和具體措施研究落實不夠;有的對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認識不到位,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職責不夠有力;有的盲目對照西方教育標準、脫離中國實際,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缺乏應有的政治敏銳性。第二,思想認識落后于客觀要求。一些領導干部不能從更高層面、更寬視野來統籌謀劃工作,對新時代教育工作特點規律把握還不夠精準,對新階段新情況研究不深、應對不足,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辦學治校思路、融入制度建設不夠。第三,價值取向脫離人民立場。有的高校干部在管黨治黨問題上認識不到位,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全面不準確,逐利化傾向明顯;有的重業務、輕黨務,導致黨委聚焦主責主業意識不強,黨群系統邊緣化,黨建力度層層遞減,嚴重影響了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2.思想政治工作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之間存在偏差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高校在堅定干部師生政治信仰、突出育人工作政治標準方面出現問題,首先是由于干部隊伍深信篤行不夠。一些高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知半解,缺乏全面系統的掌握,缺乏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輻射帶動作用不夠明顯。第二,師德師風建設存在偏差。有的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薄弱,對教師的政治引領不夠,管理機制不健全,一些教師教書育人投入不足,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不夠到位,甚至出現一些害群之馬,嚴重背離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出現薄弱環節。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不到位,思政課與現實脫節、質量不高;有的落實“三全育人”“五育并舉”缺乏有效措施;有的校風學風和校園文化建設存在不足,中國特色一流大學的風氣風范涵育不夠;有的在疫情防控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引發個別群體性聚集性事件。

3.制度建設未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基層組織功能發揮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將制度建設貫穿其中。當前,高校黨的制度建設仍然存在薄弱之處。第一,黨領導高校的制度機制不健全。高校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夠到位,個別高校議事決策機制不健全、黨委與行政議事邊界不清晰,事無巨細都上常委會,應上常委會的由校長辦公會決定,校領導落實黨委議事決策事項不夠堅決。第二,基層黨組織制度落實不嚴。有的高校個別院系黨組織會議議事、院系黨政聯席會議議事的規則不規范、不細致;有的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執行不嚴、落實不到位,組織生活開展不規范,黨員管理松散;民主評議黨員等存在內容簡單化、形式復雜化、效果虛化的現象,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上避重就輕。第三,管黨治黨辦學治校制度不規范不合理。有的高校選人用人存在量身定制等不正之風;有的干部回避制度執行不嚴,履行程序不規范;有的對學術委員會的領導缺乏有效機制,在引領知識分子方面缺乏有效制度。

4.政治能力建設未能深度匹配新時代干部人才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將提高政治能力作為新時代領導干部應對風險挑戰、做好各項工作的第一位要求[18]。高校領導干部政治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其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第一,領導班子建設存在短板。有的高校領導未能嚴格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的標準檢驗自己、審視自己、提高自己,立足“兩個大局”的政治駕馭能力不強;有的高校民主集中制執行不到位,班子不團結不和諧,表率作用不明顯。第二,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不夠到位。有的對人才隊伍建設缺少戰略思考和長遠謀劃,培養、引進、激勵機制不健全。有的用人導向不鮮明,執行選人用人程序不嚴格。第三,干部教育監督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有的高校對年輕干部“七種能力”培養缺乏謀劃;有的干部對于錯誤言行缺乏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和斗爭精神;有的干部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規范黨內政治生活不夠嚴格;有的輔導員、黨務干部培養不夠,面臨發展天花板的問題,影響了干部隊伍的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

5.監督機制對政治生態涵養作用發揮有待持續加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政治生態明顯好轉,但在科研基建、資產后勤、物資采購等領域以及校辦企業、附屬醫院等單位,廉潔風險仍較大。[19]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黨委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有的高校黨委書記、校長管黨治校責任意識不強;有的對全面從嚴治黨形勢認識不清、研判不足,存在盲目樂觀和“高校特殊論”等錯誤思想;有的校領導履行“一崗雙責”不到位,對分管單位缺乏敢抓敢管的底氣和勇氣;有的高校意識形態責任制不夠落實,抵御防范滲透破壞不力。二是紀委履行監督責任有差距。有的高校紀委政治監督和日常監督能力不強,存在不敢監督、不愿監督、不會監督問題。[6]三是高校監督合力有待進一步凝聚提升。高校的財務、審計、巡視辦、組織、人事等職能部門以及教代會、工代會等機構,都有監督的權利和義務。有的高校招生就業、科研經費、基建后勤等領域問題多發,校辦企業、合作辦學、直屬附屬醫院等非主業領域廉潔風險長期積累;一些高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仍然突出,頂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仍有發生,等等。這些問題都突出反映了相關高校全面覆蓋、常態長效的監督合力尚未形成。

四、新時代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主要著力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各級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提高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20]高校黨委必須進一步強化黨的政治建設的統領作用,推動政治建設的各要素、各系統、各環節、各領域、各層次相輔相成、同向發力。

1.以落實政治領導、加強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為首要任務

第一,牢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的政治意義和實踐意義。堅持黨委常委會“第一議題”制度,持續優化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深刻認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深刻認識高校黨的領導存在薄弱環節是辦學方向、立德樹人、黨的建設等方面出現問題的根源所在,提高凝心聚力推動改革發展的政治能力,確保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第二,自覺把握國之大者對高校工作的戰略要求。持續加強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深刻認識自身肩負的政治責任,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第三,切實扛起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高校黨委要切實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職責,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對中長期發展的戰略謀劃,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保證中央和上級部門決策部署、黨委各項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貫徹執行、取得實效。

2.以堅定政治信仰、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為目標導向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引導干部師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把對黨忠誠轉化為履職擔當盡責的實際行動。二是加強理論武裝。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教育引導干部師生堅持學習理論與指導實踐相結合,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做到學懂弄通做實。三是站穩政治立場。教育引導干部師生站穩黨性立場和人民立場,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立足中國大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四是嚴肅政治生活。加強黨紀黨規教育,旗幟鮮明反對把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低俗化、娛樂化等傾向,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保障黨的先進性和強大生命力。

3.以突出政治標準、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關鍵

一是抓好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積極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堅持“八個相統一”要求,深化思政課改革,不斷提高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落實“六要”要求,加快建設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推動課程思政建設與各專業培養方案深度融合,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立德鑄魂。二是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全面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教育引導學生在政治上明辨大是大非。全面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學生將愛國熱情與報國行動有機結合。加強黨對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領導,切實發揮學生社團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三是加強校風學風和校園文化建設。發掘高校自身的精神文明成果,培育、引導、提升師生的文化品位,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充分發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四是嚴抓師德師風。不斷強化學術無禁區、課堂有紀律、行為有底線的要求,堅持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學術評價導向,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嚴肅查處師德失范行為。

4.以增強政治功能、鞏固強化黨的組織基礎為基本要求

一是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標準鍛造堅強有力的校領導班子,堅持黨委常委會“第一議題”制度,完善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不斷增強班子成員的政治能力、駕馭能力、管理能力,提升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堅持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增強常委會議大事、謀大事的能力,做到科學決策、求真務實。明晰黨委、行政、學術權力劃分,不斷健全高校黨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推動黨的建設與學校發展深度融合。三是壓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加強學校黨委對二級單位黨委的常態化精細化指導,完善二級單位黨委、黨支部兩級黨組織的黨建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基層單位的議事決策機制,進一步發揮黨支部政治把關、推動發展的作用。加強黨支部書記培育,建強基層黨務工作隊伍。四是突出統戰和群團工作政治屬性。實施黨外知識分子凝心聚力工程,加強對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的政治領導。深化共青團改革創新,加強離退休工作,不斷強化凝聚力和向心力,夯實鞏固高校改革發展的同心圓。

5.以提高政治能力、統籌建強干部人才隊伍為重點工作

一是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開展集中輪訓、專家導學、集中研學等形式多樣的理論學習,加強思想淬煉、專業訓練,引導干部自覺從政治的高度、戰略的維度、全局的角度,把講政治的要求落實到自身工作各方面。二是嚴格干部選任政治標準。做好年輕干部選任頂層設計,擴大選人用人視野,健全以素質培養、知事識人、選拔任用、從嚴管理和正向激勵為內容的工作體系,大力發現培養選拔一批符合時代要求、能勝任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年輕干部。三是強化年輕干部多崗位歷練。持續推進分層分類干部培訓,通過強化多崗位鍛煉、基層歷練和跨領域交流,讓年輕干部在聯系師生、服務人民的實踐中鍛造自己、提升素養。四是持續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加強對學校和院系兩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加強干部科技成果轉化、因私出國(境)、兼職等的管理。完善班子和干部考核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深入開展警示教育和紀法教育,增強干部的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

6.以涵育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校園氛圍為內生動力

一是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深化中管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健全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貫通聯動、協同發力的責任落實體系。二是充分發揮黨內監督主導作用。完善中央巡視和內部巡視上下聯動格局,推動黨委全面監督、紀委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等融為一體,推動民主監督、學術監督、財會監督、審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信訪監督等各類監督形成合力。三是健全“三不腐”一體推進機制。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加大案件通報曝光力度。加強高校內部紀律檢查體系建設,強化二級單位紀委、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的履職能力。開展精準有力的監督執紀問責,深化運用“四種形態”,充分運用第一種形態,扎實開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四是統籌推進制度和文化建設。把政治標準融入制度建設,將核心價值、優秀文化、精神傳承融入制度體系。校領導帶頭保持團結向上、風清氣正的文化氛圍,帶動廣大干部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引領塑造優良校風教風學風,促進高校各項事業欣欣向榮。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確保“十四五”時期目標任務落到實處[N].人民日報,2021-01-23(1).

[2]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為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重要保證[N].人民日報,2018-07-01(1).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2.

[4]陸居怡,楊勁松.新時代高校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任務及路徑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9(18):29-31.

[5]李進忠,方增泉.固本強基全面加強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J].北京教育(高教),2019(1):62-64.

[6]沈海軍,林蓓.新時代高校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路徑研究———基于廣東高校巡視整改情況的分析[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10):65-72,96.

[7]鄭偉,朱柳.十九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研究綜述[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60-67.

[8]許耀桐.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問題的探討[J].理論與改革,2018(5):1-7.

[9]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9-02-28(1).

[10]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供基本遵循———中央辦公廳負責人就《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答記者問[N].人民日報,2019-02-28(4).

[11]中共北京市委.以釘釘子精神推進部屬高校黨的政治建設[J].黨建研究,2019(11):54-55.

[12]吳建偉,周曄,李全喜.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路徑選擇[J].中國高等教育,2021(Z2):27-29.

[13]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綜述[EB/OL].(2021-06-25)[2023-03-01].http://www.xinhuanet.com/2021-06/25/c_1127598106.htm.

[14]李軍鋒.以政治建設統領高校黨的建設[EB/OL].(2021-06-10)[2023-03-01].http://ie.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App/5b16573ae4b02a9fe2d558fc/AP60c07a05e4b096953070c1c3.html.

[1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歷史性成就,格局性變化———高等教育十年改革發展成效[EB/OL].(2022-05-17)[2023-03-01].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453/sfcl/202205/t20220517_627973.html.

[16]習近平.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J].求是,2019(14):4-9.

[17]十九屆中央第七輪巡視完成反饋[EB/OL].(2021-09-05)[2023-03-01].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109/t20210905_146928.html.

[18]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年輕干部要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N].人民日報,2020-10-11(1).

[19]蘭琳宗.深化從嚴管黨治校[EB/OL].(2021-09-07)[2023-03-01].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1/0907/c117092-32219963.html.

[20]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4-65.

(編輯:林毅)

①例如,2019年6月25日,北京大學印發《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凈化政治生態等5個方面推進政治建設;2019年12月19日,清華大學發布《關于加強學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明確18項目標任務、62項任務舉措;2020年7月30日,北京師范大學印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任務清單》,形成181條任務舉措。

②例如,2019年10月29日,湖南大學印發《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堅定政治立場、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不斷增強政治能力、涵養優良政治生態等方面內容;2019年12月18日,浙江大學發布《關于加強學校黨的政治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5個方面25項任務舉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在线第三页|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综合网|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91九色国产porny|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欧类av怡春院|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国产91在线|日本|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国产亚洲精|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AV熟女乱| 四虎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3p| 人妻21p大胆| 91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国产偷倩视频| 国产第一页第二页| 高清免费毛片| 一级不卡毛片| 欧美啪啪一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网址在线播放|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大香伊人久久| 天堂成人在线|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国产乱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狠狠v日韩v欧美v|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