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豬只腹瀉是生豬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疾病,其中新生仔豬腹瀉死亡率占總死淘率50%以上,給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引起豬群腹瀉的病因眾多:細菌性、病毒性、寄生蟲性及飼養管理因素均可導致豬群腹瀉的發生,其中以病毒性病原危害最為嚴重。目前,臨床常見的引起豬腹瀉的病毒包括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德爾塔冠狀病毒和豬輪狀病毒。豬只發病后主要表現為腹瀉、消瘦、脫水、最終死亡。為有效降低豬腹瀉的發生率,減少腹瀉對我國生豬養殖業的危害,掌握科學的防治策略。本文對引起豬群腹瀉的幾種主要病毒性疾病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具體總結分析了豬腹瀉的治療與預防措施,以期能為廣大養豬業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豬;腹瀉;流行特點;治療;預防
豬只腹瀉在豬群生長的各個階段均有可能發生,其不僅會對豬群的生長發育造成直接影響,還會造成豬群腸道功能損傷,降低豬只抵抗力。近年來,豬腹瀉的發生頻率日益加劇,臨床癥狀更加復雜,特別是混合感染的不斷出現,導致對于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得不到理想的效果[1]。為有效降低豬腹瀉的發生率,減少腹瀉對我國生豬養殖業的危害,掌握該病科學的防治策略。本文對引起豬群腹瀉的幾種主要病毒性疾病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具體總結分析了豬腹瀉的治療與預防措施,以期能為廣大養豬業同行提供參考。
1 引起豬群腹瀉的主要病毒性疾病概述
1.1 豬流行性腹瀉
豬流行性腹瀉病(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目前引起豬群腹瀉的主要傳染病,引起該病的主要病原為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PEDV毒株主要分為兩群:第一群為PEDV經典毒株,另外一群為2010年后出現的PEDV新型毒株[2]。20世紀70年代末,PEDV經典毒株在我國出現,曾經給我國的生豬養殖業造成了嚴重創傷,但隨著疫苗的研發成功,該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特別是2000年后對于該病的報道越來越少。直至2010年,PEDV新型毒株的出現,造成很多已經免疫過PEDV疫苗的豬場,依然大規模暴發了PEDV感染,給該病的防控帶來巨大挑戰[3]。
豬流行性腹瀉具有高度傳染性,可感染各個品種,日齡的豬群,仔豬的發病率幾乎為百分之百,其他豬群的發病率各不相同。該病主要發生在寒冷季節,保溫措施不當是誘發該病的主要原因之一。PED主要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糞口傳播,被PEDV污染的飼料、飲水、工具、設備、衣物等均可作為傳播媒介。豬群感染后主要表現為食欲下降,嘔吐,水樣腹瀉癥狀,幼齡仔豬感染會死亡率可達50%~100%,母豬感染后癥狀輕微,只表現輕微精神不振和食欲下降,一周左右康復。育肥豬感染后常表現為嚴重的精神沉郁和厭食癥狀,嚴重者可能出現水樣糞便。
1.2 豬傳染性胃腸炎
豬傳染性胃腸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是由傳染性胃腸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引起的豬腸道病毒性疾病。該病主要發生于冬季,呈地方流行性,可感染各個年齡段的豬群,發病率高,傳播速度快,2周齡以內乳豬感染后死亡率可高達100%。TGEV只感染豬,至今尚無此病毒感染其他畜禽、試驗動物和人的相關報道。病豬和帶毒豬是TGE的主要傳染源,病毒主要通過糞便、乳汁、分泌物等排出體外。有報道稱,長期或持續的TGEV糞便排毒時間可長達18個月,表明長期帶毒豬在病毒傳播中發揮重要作用。病毒進入體內后主要引起豬群發生嘔吐,水樣腹瀉,脫水現象,迅速消瘦,以2周齡以下仔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該病的病程,臨床癥狀嚴重程度及死亡率與豬只日齡呈負相關。育肥豬和母豬感染后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和短暫性嘔吐,腹瀉癥狀,3周齡以上豬群多數能夠耐過,但部分耐過豬只預后不良,發育遲緩。
近年來由于商品化TGEV疫苗的廣泛使用,TGE流行率急劇下降,臨床發生流行TGE的豬場幾乎很少見,形勢發生了巨大改變,主要以間歇性散發為主。
1.3 豬輪狀病毒病
豬輪狀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是引起多種動物和人類腹瀉的主要病原。PoRV在環境中極為穩定,普通消毒劑短時間內很難將其滅活,戊二醛和含氯消毒劑對該病毒較為有效。PoRV在豬群中普遍存在,各個日齡的豬只均可感染,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很難從豬群中消滅和根除。豬輪狀病毒病的臨床表現與其他腹瀉病毒相似,但PoRV極易引起細菌、病毒的繼發感染。
據報道,豬輪狀病毒引起的豬群腹瀉呈上升趨勢,PoRV在我國呈全國性流行,其抗體陽性率最高可達95.7%,病毒陽性率最高可達68.4%,且在腹瀉和非腹瀉豬群中均可檢測到[4]。該病尚未藥物治療,但商品化疫苗可以有效預防豬輪狀病毒感染,此外,加強飼養管理,配合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防治細菌繼發感染,也是預防和治療豬輪狀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
1.4 豬德爾塔冠狀病
豬德爾塔冠狀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又稱豬丁型冠狀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科,丁型(δ)冠狀病毒屬成員。2012年,在我國的家豬糞便中被檢出。PDCoV不只感染豬、野生鳥類,亞洲豹貓、雪貂獾等小型哺乳動物的體內也檢測到了CoVs[5]。豬群感染PDCoV后,臨床癥狀與TGEV和PEDV感染癥狀相似,主要表現為哺乳仔豬嘔吐、腹瀉、脫水、昏睡等,但較為輕微,傳播速度沒有TGEV和PEDV快,死亡率也低于PEDV。但是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和藥物來控制PDCoV,在該病流行期間,加強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減少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
2 豬群發生腹瀉后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造成仔豬斷奶后腹瀉的原因眾多,且經常伴有混合和繼發感染,單純依靠臨床癥狀和病例變化特征很難確診真正的病原,必須依靠實驗室技術進行鑒別診斷。此外,對于豬腹瀉病的預防和治療,不能單純只依賴疫苗,只有結合本場區的實際情況采取綜合防控措施才能最終消除病原,減少經濟損失。具體措施如下:
2.1 加強生物安全防控
豬群生長環境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導致豬群腹瀉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環境消毒,建立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阻斷病原傳播的必要手段。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是生物安全防控的核心。嚴格控制進入養殖場內的所有車輛,物資,人員,場內人員非必要不外出。對于進入場內的所有車輛嚴格按照洗消程序(清除雜物-消毒-清洗-烘干)進行車輛消毒,外來人員進入場區必須進行多級洗澡,進入場區的物品必須經過嚴格的消毒。定期對場區周邊道路及場內所有環境道路進行消毒,豬場內增加防鼠板和防鳥蟲網,消滅蚊蠅等媒介動物,阻斷致病性微生物在場內的傳播途徑。
2.2 免疫接種
對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豬只腹瀉,很多商品化的單苗或二聯苗已經廣泛投入使用,養殖戶可以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進行疫苗免疫接種,預防大規模豬腹瀉的發生。但是對于近年來發現的PDCoV和新型PEDV,目前可供商業化使用的疫苗尚未研發成功,對于此類疾病的防控主要以加強飼養管理,建立生物安全防控體系和抗繼發感染等綜合措施為主。
2.3 加強飼養管理
豬群腹瀉的發生與飼養管理水平有著密切的相關性,飼養管理不當,舍內溫度較低,濕度過大極易造成豬只腹瀉的發生。因此,在日常飼養管理過程中,首先要重視豬只的生長環境,冬季等寒冷季節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溫,將豬舍溫濕度始終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根據外界環境變化及時調整舍內通風,減少有害氣體含量,保證氧氣供給充足。保證豬舍內衛生,及時清理糞便,污物,定期對豬舍內環境、用具、物品等進行消毒,最大限度地減少豬舍內有害微生物的產生,降低病理性腹瀉的發生率。
其次,為防止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傳入,需嚴格控制豬群流轉,堅持自繁自養,實行全進全出制度。必須引種時,提前對各類風險性傳染病進行實驗室檢測,場外隔離至少4周以上,結果陰性方可進場。養殖場內進行網格化管理,分區,分棟舍進行網格化管理,不同日齡的豬群禁止混合飼養,減少飼養人員之間的相互接觸,盡量實現人員、器具和物品的單向流通。
及時關注豬群的健康狀況,改善豬只生長環境,注重豬只生長的營養需求,保證飼糧飲水供應充足,避免飼喂霉變飼料,定期對水質進行監測評估,防止水源受到污染,有效提高豬群的自身免疫力。
2.3 藥物治療
為緩解豬群腹瀉造成的脫水,中毒癥狀,首先要對脫水豬只進行補液,通過口服補液鹽及腹腔注射碳酸氫鹽溶液等方式進行。口服補液鹽中含有氯化鈉,葡萄糖等營養成分,在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營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6]。此外,為防止細菌性腹瀉,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的出現,可以結合實驗室藥敏試驗結果,聯合使用高效抗生素類藥物如喹諾酮類及磺胺類藥物預防和治療腸道細菌感染。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會導致細菌耐藥性及藥物殘留的產生,故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務必要慎重,合理把控抗生素的用藥劑量及療程,將藥效發揮到最大。
綜上所述,引發豬群腹瀉的疾病眾多,PED依然是主要的病原,并且毒株的變異較快,新毒株不斷被發現,PoRV和PDCoV在豬群中的感染率呈上升趨勢。選擇合適的疫苗或者聯苗進行免疫是控制豬群腹瀉疾病的關鍵措施,同時,需要加強飼養管理,把控好生產節律及生物安全防控,才能有效降低豬群腹瀉類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仝帥. 2016-2018年山東省部分地區豬病毒性腹瀉的感染情況調查[D].山東農業大學,2019.
[2] 楊巍,李廣興,孟凡丹,等.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 N 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達[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11, 42(6):81-85.
[3] Dang Wang, Liurong Fang, Shaobo Xiao.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in China[J], Virus Res, 2016,226:7-13.
[4] 苗艷,朱慶賀,陳亮,等.豬輪狀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20,41(1):93-97.
[5] 祖兆文.早期斷奶仔豬腹瀉的發生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0(5):64-65.
[6] 張栩.基層養殖業常見豬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措施分析[J].吉林畜牧獸醫,2019,40(1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