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母牛難產是母牛分娩生產期間由于機體營養不良、胎兒錯位及管理飼喂不當而導致生產困難的一種產科疾病。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導致母牛和犢牛的死亡,帶來經濟損失。目前針對此疾病通常采用人工助產的方式進行,但就算治療后也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需要在疾病發生前做好充足的預防措施,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損失??傊龊媚概ky產的綜合防治有助于促進牛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降低經濟損失。
關鍵詞:母牛;分娩;難產;預防
母牛難產是牛養殖過程中危害較大的產科疾病,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母牛的生產性能降低、誘發產后并發癥、影響犢牛的正常生長發育,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母牛難產,指的是母牛在分娩產犢的過程中,犢牛難以從產道中順利產出,從而導致母牛子宮及產道受損,犢牛呼吸困難,嚴重情況會導致母牛及犢牛死亡。導致母牛難產的原因很多,包括:母牛機體營養缺乏、機體虛弱、胎兒過大且產道狹隘、胎位不正、養殖管理不科學規范等因素都會導致難產的發生,同時,難產還會誘發子宮內膜炎、腹膜炎、休克等并發癥。目前針對母牛難產的治療通常采用人工助產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想要降低該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作好預防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難產帶來的損害[1]。因此,作好母牛難產的綜合防治工作,有利于促進牛養殖業的健康發展,保證養殖人員的經濟效益。
1 母牛難產的原因
導致母牛難產的原因較多,通常由于生產過程中母牛機體能量消耗較大,且母牛在分娩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應激反應,從而誘發難產的發生,主要分為母牛機體自身因素、犢牛因素及養殖管理因素三個原因。
1.1 母牛機體自身因素
在產犢的分娩過程中,母牛體內的組織液循環加強,機體代謝發生劇烈變化,同時會消耗大量的能量,若母牛機體自身缺乏運動,腹部肌肉及肋間肌肉缺乏鍛煉,自身脂肪過多,鈣磷的含量不足,均會導致母牛生產時氣力不足,從而導致難產的發生。母牛子宮的健康狀況也會影響正常的分娩,個別母牛由于先天發育不佳,自身的生殖系統出現問題,導致子宮的收縮能力差,且分娩過程中,母牛的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極易由于緊張恐懼心理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導致某些應激反應,從而誘發難產。從妊娠到分娩的過程中,為了保證犢牛的健康發育,母牛機體內的營養代謝處于高度消耗的狀態,若母牛自身營養不良,會導致機體的分娩能力下降,生產困難。母牛的個體成熟期比性成熟期更早,若某些養殖人員進行錯誤判斷,會導致母牛在性未成熟時就進行配種,此時機體的產道及生殖系統發育尚未完全,不利于分娩,極易導致難產的發生[2]。通常情況下,母牛的性成熟時間為1~2年,不同牛品種略有差異。未達到配種年齡母牛容易發生子宮頸開張不全或困難、骨盆腔過于狹隘、子宮捻轉等產道異常的情況,且分娩過程中容易發生產道脫落、損傷及腹壁疝氣等問題。母牛的初次生產發生難產的概率要高于非初次生產的母牛,且初配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這可能與母牛產道的肌肉彈性不足相關。除此之外,若母牛機體自身抵抗力弱、激素紊亂或者分娩時間過長等因素都會導致難產的發生。
1.2 胎兒發育問題
在妊娠過程中極易出現胎牛的姿勢、胎向及胎位出現異常,且胎兒過大、畸形、發育不良及水腫均會導致母牛難產的概率上升。胎兒越大,出現難產的幾率越高,當繁殖配種時,公牛的體型偏大,母牛的體型偏小,就會導致分娩時犢牛的體積與母牛機體的比例不協調,從而導致無法順利從產道中產出,母牛妊娠后期的營養過剩也會導致胎兒的體積過大,從而導致難產[3]。當出現胎兒仰轉、側轉、關節的屈伸和捻轉、胎位異常、腹部和背部的前置橫向/豎向等異常,均會引起難產的發生。
1.3 飼喂管理的問題
科學的飼喂管理措施是保證母牛生產繁殖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飼料的合理搭配對母牛的生產十分重要,特別是在母牛懷孕的不同期間,要進行喂食搭配的適時調整。在妊娠前期,要給予母牛充足的營養搭配,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以滿足胎兒的生長發育和母牛機體健康的需要;到了妊娠后期,要減少精飼料及高蛋白的比例,避免營養過剩導致胎兒過大。飼喂過程中也要及時清理發霉變質的飼料,使用新鮮可口且質量高的飼料,不能喂食過量的青貯飼料,否則會引發流產。在管理養殖過程中,若牛舍的衛生過差,通風不佳,母牛的陽光照射時間和運動量過低,都會導致難產的發生。除此之外,若為了降低成本,繼續使用年齡較高、產次較多的母牛,由于其機體老化,子宮和陰道等生殖系統的能力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也會導致難產的幾率上升,且養殖人員應當待母牛性完全成熟后再進行養殖繁育工作,避免提前配種導致母牛難產的發生[4]。
2 母牛難產的臨床特征
當母牛難產時,情緒波動較大,會出現煩躁不安,伴有鳴叫,一會兒臥倒一會兒走動。母牛的陰唇部位較為濕潤,子宮出現陣縮或者努責,陰道部位流出黏液、污血和羊水的混合濁液;生產時會先露出胎兒的部分位置,但隨著生產時間的增加和羊水的流失,疼痛增加,母牛開始持續呻吟,呼吸和心率加快,或伴有出血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3 母牛難產的治療措施
針對母牛的難產,目前常采用人工助產的方式進行治療。首先要將難產母牛轉移到干凈衛生且地勢平坦的生產場地進行保定處理,用溫水對母牛的尾部及陰部的污血和雜質清洗干凈,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清洗消毒處理。對于胎膜未破且陣縮微弱的母牛,要立即將胎膜撕破,促進子宮收縮,并在胎牛的兩肢上系上助產繩,助產人員可將胎牛的下頜部抓住后配合助產繩進行牽引,隨著母牛陣縮的頻率沿著骨盆軸將胎兒緩慢拉出;對于子宮頸口張開困難的母牛,可先向頸口部位灌入溫水,隨后助產人員深入手指刺激子宮頸口,并幫助其擴張,隨著擴張的進行,胎囊和胎牛的一部分進入子宮頸管后,可用菜油或者肥皂水注入產道內,并隨著母牛的努責頻率將胎牛拉出;如果是由于胎牛過大而導致難產,且胎兒姿勢和方向均正確,可對母牛的陰道進行擴張,后進行人工操作協助產出,伴隨著母牛努責緩慢拉出。
對于胎牛胎位不正、胎向和姿勢異常的難產情況,若是頭部彎曲幅度不大,可先握住胎牛的唇部,然后扳正即可;若是彎曲幅度較大,要先將胎牛向母牛腹腔部位推動,待盆腔出現足量空隙后,再將胎頭扳正即可;若不易扳正,可在下頜骨用助產繩拴緊后,助產人員將胎牛的唇舌部位掐住,使其向對側壓迫,并通過拉動助產繩來扳正胎頭位置后將胎牛拉出。若是蹄腕關節發生彎曲,也可按照上述操作進行矯正,當理順雙蹄,且頭部在兩蹄之間時,可將胎牛緩慢拉出[15]。
4 母牛難產的預防措施
母牛難產會對機體的生殖繁育能力造成巨大損傷,難以完全恢復。因此,針對母牛難產要及時采取預防和治療相結合的手段,做好提前預防,才能把該病帶來的損傷降至最低。
首先要制定科學的飼料喂食方案,保證各類營養元素的健康攝入,根據母牛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妊娠階段,科學合理的分配日糧,既要滿足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也要保證鈣、磷、鎂、VD、VC等微量元素的攝入,從而滿足母牛懷孕前后所有的能量需求,避免由于機體營養不足而導致的難產,特別在妊娠后期,要嚴格控制營養的攝入,保證全面均衡,嚴格控制能量攝入過多導致的胎兒過大。在妊娠期間也要保證母牛適量的運動,得到充足的光照,提升母牛機體的素質,保證生產過程中存在充足的產力。牛舍及產房也要嚴格保證干凈衛生,避免飼養或者分娩前感染病原體,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誘發難產。
同時,還要嚴格把握母牛的初配年齡,一定保證母牛機體自身性器官發育成熟,若母牛體型偏小時,可適當延遲初配時間,待體型發育至一定大小后再進行配種。同時,配種時也要選擇合適體型的公牛,當公牛過大,母牛過小時,大概率會導致胎兒體積過大,從而誘發難產。對于母牛妊娠前也要做好疾病預防和管理工作,及時接種相關疫苗,避免由于各種疾病而引發難產。染病的、年齡過大的母牛也要及時淘汰,避免影響健康母牛,同時產前應做好檢查,確定母牛體內的胎位、胎姿和胎向是否正常,是否可能引發難產,從而做到提前矯正,避免后期發病。
5 總結
難產發生后,會對母牛的機體造成無法逆轉的損害,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母牛和犢牛的死亡,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母牛的難產受到機體生長發育、妊娠及分娩過程中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很難完全杜絕,所以要加強各個過程的預防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難產的發病率。
參考文獻:
[1] 李麗平.母牛難產原因分析及助產方法[J].中國畜禽種業,2022,18(7):70-71.
[2] 趙光平.肉牛胎兒過大性難產助產方法[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2(4):21-22.
[3] 邰麗萍,羅生金,王繼男.母牛難產病因學分析及診治[J].黑龍江動物繁殖,2021,29(5):36-40.
[4] 楊利菊,楊朝霞,劉桂林,等.母牛難產、胎衣不下的綜合防治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1(2):117-118.
[5] 翟江林.新疆褐牛母牛難產的原因和手術處理辦法[J].新疆農業科技,2019(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