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研究海南霉素鈉預混劑等抗球蟲藥對不同區域艾美耳球蟲株的耐藥性,采用讓雞群人工感染不同區域艾美耳球蟲株方式進行試驗。受試藥物添加劑包括1%海南霉素鈉預混劑、12%鹽霉素預混劑、20%莫能菌素預混劑、25%尼卡巴嗪預混劑。試驗結果顯示,海南霉素鈉預混劑對采集的不同區域艾美耳球蟲株均有中效水平治療效果,ACI值最高,其次是莫能菌素預混劑;鹽霉素預混劑和尼卡巴嗪預混劑對部分區域的艾美耳球蟲株的ACI值偏低,出現耐藥性。
關鍵字:雞;柔嫩艾美耳球蟲;ACI;海南霉素鈉預混劑;不同區域
雞球蟲病是雞病中發病率最高、經濟損失最嚴重的常發疾病。抗球蟲藥對降低球蟲病危害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報道指出,抗球蟲藥出現了嚴重的耐藥性問題:球蟲病一旦暴發,若選用藥物有耐藥未及時發現,就會延誤治療時間,造成球蟲病的病情進一步惡化,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目前,飼料企業及養殖企業越來越重視抗球蟲藥的耐藥性問題,并強烈要求生產企業提供產品的抗球蟲指數。對于飼料企業,他們重點關注的產品就是目前合法添加的抗球蟲藥物添加劑。根據農業農村部規定,國內飼料企業可以添加的藥物飼料添加劑有拉沙洛西鈉預混劑、尼卡巴嗪預混劑、海南霉素鈉預混劑等16種抗球蟲藥物添加劑,包含5種進口抗球蟲藥、11種國內抗球蟲藥物(見農業農村部246公告)。
雞艾美耳球蟲還存在著地理株之分,對藥物敏感性往往存在差異[1]。為了驗證常見抗球蟲藥對不同地理株的防治效果,本試驗選擇了1%海南霉素鈉預混劑、12%鹽霉素預混劑、20%莫能菌素預混劑、25%尼卡巴嗪預混劑等4種常見抗球蟲藥物飼料添加劑,將來自遼寧、安徽、福建、廣東的不同地理株進行了藥效試驗,為各大飼料集團企業在選擇抗球蟲藥物飼料添加劑方面提供參閱指導價值。
1 材料
1.1 試驗動物
試驗雞只由江蘇八達畜禽有限公司提供(確定為無球蟲感染的雞只),日齡為25日齡。
1.2 試驗藥物
1)1%海南霉素鈉預混劑,批號為:HNP11702006,提供單位:山東勝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給藥濃度:混飼,0.0075‰(相當于添加藥品750 g/t)。
2)12%鹽霉素預混劑,批號為:201705018,提供單位:內蒙古拜克生物有限公司。給藥濃度:混飼,0.06‰(相當于添加藥品500 g/t)。
3)20%莫能菌素預混劑,批號為:MON20170501,提供單位:山東勝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給藥濃度:混飼,0.11‰(相當于添加藥品550 g/t)。
4)25%尼卡巴嗪預混劑,批號為:2018-1-17,提供單位:美國輝寶有限公司以色列生產廠,給藥濃度:混飼,0.1‰(相當于添加藥品400 g/t)。
1.3 蟲種
雞艾美耳球蟲卵囊:從廣東、遼寧、安徽、福建不同區域雞場,采集的新鮮糞便,經實驗室分離純化、傳代增值收集卵囊,經鑒定主要為柔嫩艾美耳球蟲,最后將卵囊放4 ℃環境中存放備用。
2 方法
2.1 確定蟲種的感染量
選擇120只健康雞只,分成四大組,每組再隨機分成3小組,將4個不同省份的球蟲種分別按照8×104、10×104和15×104個的不同量給3小組進行接種,8 d后,統計各小組的死亡率、腸道病變情況。最后,各省份的接種球蟲量均定為10×104個。
2.2 試驗分組
按照不同區域采集的蟲株,按照不同藥物重復試驗,具體試驗設計見表1。
2.3 給藥方法
感染蟲卵前48 h給藥,按照農業農村部246公告的用法用量,混飼給藥。持續給藥時間為9 d,雞只均自由采食含藥飼料。具體給藥方案見表1。
2.4 試驗周期
試驗前給每只雞編號、分組、稱重,試驗共計9 d。
2.5 觀察指標
每天觀察雞的健康飲食情況,記錄每組的發病數、死亡數、糞便卵囊數。試驗最后一天全部剖檢,分析觀察腸道的病變情況,記錄腸道內卵囊數。
2.6 抗球蟲指數(ACI)標準
按照默克公司[2] 的方法計算ACI值:ACI =(存活率+相對增重率)-(病變值+卵囊值)。按抗球蟲指數(ACI)高低分三等級:高效(大于180)、中效(160~180)、低效(120~160)。
1)存活率(%)= 存活雞數 ÷ 本組試驗雞數 × 100 %。
2)相對增重率(%)= 用藥試驗組或陽性對照組的平均增重 ÷ 健康對照組的平均增重 × 100% 。健康對照組的相對增重率為100 %。
3)病變值 = 病變記分平均值×10。
4)平均卵囊數 = 糞便及腸道中的卵囊數的總和,其中糞便卵囊數按Norton等[2]的方法計算,腸道卵囊數按蔣金書等[3]的方法計算。
5)卵囊值 = 按角田清[4]的方法計算。
3 結果
從表2、圖1可以看出,海南霉素鈉預混劑對來自不同省份的艾美耳球蟲株的抗球蟲指數均值為176.6,達到了中效水平。莫能菌素預混劑的抗球蟲指數平均值為165.5,尼卡巴嗪預混劑的抗球蟲指數平均值為162.3,鹽霉素預混劑剛剛達到中效水平,其抗球蟲指數平均值為161.8。
4 分析與討論
1)存活率:由表2可以看出,這4個省份的陽性對照組的成活率為76%~83%,用藥試驗組的成活率為93%~100%,其中海南霉素鈉預混劑試驗組的成活率在試驗期間均維持100%。陽性對照組與用藥組形成顯著性差異,說明飼添抗球蟲藥對防治球蟲病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2)相對增重率:不同省份的陽性對照組的相對增重率范圍為66%~74.5%,而用藥試驗組的相對增重率范圍為90.6%~97.9%,說明艾美耳球蟲病可以降低健康雞群25.5%~34%的相對增重,嚴重影響了生產養殖成績。藥物組之間對比,海南霉素鈉預混劑用藥組的增重率最高,尼卡巴嗪預混劑用藥組的增重率最低。
3)抗球蟲指數:試驗結果顯示,藥物試驗組中,海南霉素鈉預混劑的抗球蟲指數最高、對防治艾美耳球蟲病效果最佳,且沒有區域差異性。鹽霉素預混劑對遼寧、廣東、福建的艾美耳球蟲的抗球蟲指數均約為160,出現較明顯的耐藥性。尼卡巴嗪預混劑對福建地區艾美耳球蟲的藥效較弱,抗球蟲指數只有160.6。
5 結論
海南霉素鈉預混劑屬于國家一類新獸藥,上市時間最晚,無明顯耐藥性。按照750 mg/kg的濃度,在飼料中添加海南霉素鈉預混劑,連用9 d,對來自遼寧、安徽、福建、廣東四省某雞場分離的艾美爾球蟲臨床株均有較好的藥效。
參考文獻:
[1] 趙其平,吳薛忠,黃兵,等. 抗球蟲藥“球佳”防治雞艾美耳球蟲不同地理株的試驗[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1988(2):16-17.
[2] MSD VETERINARY. Agricultural technical service anticoccidial index-a measure of coccidiostat efficacy [M].New York: Merck Sharp.
[3] 蔣金書,林昆華,Lerbek,等.3種藥物對雞球蟲病的抗球蟲效果[J].中國獸醫雜志,1992(9):41-42.
[4] 角田清.雞球蟲病[M].陳宜譯.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