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畜牧業已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產業。同時,由于畜牧業生產企業數量增加,生產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對動物疫情的控制也越來越嚴格和規范。本文在發展畜牧工作的基礎上,對如何加強獸醫管理和提高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進行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獸醫管理;動物疫病防控;策略研究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畜牧業也在技術上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我國畜禽疫病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對防治工作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加強疫情防控,可以有效降低動物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提高養殖戶收益。畜牧獸醫是防治工作中的一個關鍵環節,要根據養殖地區的實際情況,對禽畜定期進行疫病檢查,提高養殖戶的飼養意識,從而達到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1 獸醫管理在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中的作用
1.1 提高畜牧業的品質
隨著畜牧業的迅速發展,從事畜牧業的工作人員也在逐年增加,同時畜牧業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尤其在動物患病期間,飼養者主要依靠獸醫的力量對患病動物進行及時治療,如此才能有效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加強畜牧獸醫的管理,能夠更好地為廣大養殖戶提供疾病防控防治的全面支持,提高畜禽治愈率,提升畜牧業的質量。
1.2 保證畜牧類產品的質量安全
對于進入市場的畜牧類產品來說,它的質量將直接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其中,動物疫病是影響畜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在養殖期間,一旦疫病暴發,將對動物的健康構成威脅。如果不能提高養殖戶的飼養觀念,加強疫病防治,那么就會對產品質量安全造成影響。所以加強對動物疫病的控制,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疾病,保證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2 動物疫病防治與獸醫管理中的問題
2.1 飼養員的養殖觀念及素質低下
雖然我國畜牧業發展迅速,但由于養殖人員數量增多,學歷不同,對養殖技術了解不夠,導致養殖人員的管理觀念和素質參差不齊。尤其對于小型養殖企業,或是一些散戶,由于家庭條件與時間的相關問題,沒有經過正規專業的養殖技術培訓。在養殖中,大部分飼養員都是根據以往的傳統經驗進行養殖,特別是對于養殖環境的衛生與疾病防治更是疏于管理,所以一旦發生動物疾病或者疫情,飼養員就會手忙腳亂、束手無策。
2.2 缺乏正確的防病意識
部分養殖者受教育水平的影響,對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關注不夠。即使是在飼養中,也沒有按照相關的制度和標準對動物進行疫苗免疫接種,飼養環境和養殖區的衛生也沒有引起重視。例如,在飼養區域人可以隨意走動,沒有區分養殖區、清潔區、飼料存放區等,也沒有按照要求購買或使用滅菌設備。如果動物疫情暴發,也沒有相關的控制措施,很容易導致細菌和寄生蟲在短期內擴散,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3 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案
實際上,一些養殖者在疫情發生后,沒有及時找獸醫檢查,只是對患病的動物給予抗生素等藥物治療。當藥物沒有明顯作用時,才會求助于專業的獸醫,這時,很有可能會錯過控制疫情的最好時機。還有一些畜牧醫生,由于專業水平有限,不能及時診斷,會向多家醫院或者醫生請教,但是不同的職業范圍,醫生也會有多種治療方案。但這些方案不一定就是最佳治療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可能就會耽誤病情,增加感染疾病的危險。
3 合理規范畜牧獸醫工作,提高動物疫情控制力度
3.1 改善獸醫服務質量,提升治療技術
1)各區域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探索產業化的發展。并且在畜牧業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優化管理制度,加強畜牧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所以這些工作都可為提升動物疫病的防護奠定基礎,從而推動畜牧業穩定發展。此外,養殖戶和獸醫必須有集體團隊合作意識,在發現疫情的時候,要相互配合,不要推卸責任,應積極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團結所有的醫務人員和養殖人員,加強對疫情的控制和治療。
2)隨著國家對畜牧工作的重視,出臺了許多畜牧獸醫的政策和法規,要想真正提高動物疫病的防治能力,就必須全面、切實地貫徹畜牧獸醫法規。為了促進相關行業發展,對養殖戶的技術培養和疫病防控也不能忽視,要積極鼓勵養殖戶按照國家相關政策,運用科學的養殖技術養殖,還有完善動物疫病防治制度,不斷學習。另外,加強提高畜牧獸醫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養殖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如果發生疫情,要與養殖戶多溝通、多交流,經常到疫區對患病動物進行檢查,了解發病原因、病情進展,指導養殖戶做好疫病的治療、防疫工作,提升畜牧防疫效率,維護禽畜身體健康。
3)通過選擇合理有效的方案,提高獸醫的綜合素質,并且建立一支技術水平高、服務好的畜牧獸醫隊伍。從我國當前的畜牧獸醫防治水平來看,我國的畜牧業發展勢頭很好,養殖人員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養殖能力,通過了解自己養殖地區動物疫病的特點和狀態,及時采取有效的防疫對策,以保證畜牧業的安全,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最后,對于相關工作單位也可不定時地向畜牧獸醫人員進行指導和培訓,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可以通過邀請專家和學者舉辦講座或者實地指導來教授更多的關于動物疾病的知識。此外,要加強對養殖戶的技術指導和培訓,了解疫情的嚴重性,在疫情暴發時才能積極配合獸醫的工作。
3.2 利用網絡收集防控信息,提升防控水平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進步,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被用于畜牧業的養殖和疾病防控。因此,建立一個網絡化的畜牧獸醫產業信息化體系,有利于畜牧業健康發展,還可以提高動物疫病的防治能力。建立專業的獸醫技術隊伍,加強對信息技術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其服務質量和影響力。網絡體系的建立,可以對動物各類疾病疫情進行資料收集,以便更好地應對突發疫情。同時,建立畜牧類網站,與當地的養殖、防控疾病等情況相結合,及時發布疫情防控信息,提高人們對禽畜的養殖認識。
3.3 加強防疫工作
從當前我國畜牧獸醫的發展情況來看,畜牧獸醫不僅要負責動物的診斷和治療,還要負責疫情的調查、診治及宣傳工作,這項任務既艱巨又繁重。此外,對廣大畜牧獸醫人員的技術培訓也不能忽視,要不斷提升他們的防病能力和工作能力,從整體上加強對動物疾病的控制。也可積極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進行開放合作,及時對人才隊伍數量和質量的儲備和輸入,從而提高獸醫的整體素質。
3.4 加強對屠宰企業的管理
禽畜在生長到一定的年齡后,必須進行屠宰,或者有些禽畜為了消費者的需要也是需要屠宰的,然后再進行加工后制作成品。多數畜禽都是送到屠宰場后,經過消毒、宰殺、再消毒,要經過多重檢疫,確保肉類的安全銷售。如果屠宰場工作不認真,將患有疾病的禽畜宰殺,不健康的肉類流入市場后就會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威脅。所以,屠宰場在接收禽畜之前,對養殖地區的實際情況要做到充分了解,尤其對疾病類不能忽視,但只要禽畜進屠宰場,就要進行嚴格的檢疫。屠宰完成后先對肉類隔離,然后對細菌、病毒等再進行檢測。另外,對販賣的攤主資質也要進行嚴格的審核,并且進行店鋪登記,對每次購進肉類的品種、數量、合格率等一一登記,不論合格與否都要有標識,再將有關數據上傳到網上。
3.5 政府加強對動物疫情的防治補助
目前有些畜牧業的養殖戶收入水平比較低,而且禽畜的養殖、疫苗接種花費都比較高,所以為了節約成本,多數養殖戶在這方面投入就少。政府在這方面可以根據疫情輕重制定相關的補助措施,降低養殖戶的開支,保證養殖戶能夠及時接種疫苗,減少動物疫病發生的概率。此外,要根據具體情況增加防疫基礎設施,購買相應醫療器械,對養殖場和養殖戶進行不定期的隨機抽查。一旦發現疫情,及時進行防控和治療。
3.6 加強疫情宣傳,提高養殖戶對疫情的防范意識
作為傳染病防治機構,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動物疫病防治制定相應的防治指南。內容包括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飼養方式、養殖環境的衛生標準、動物疫病防治措施、醫療服務熱線等。在向每一位養殖戶發放防治手冊,還要定期、不定時地進行宣傳和培訓,讓養殖戶對疫情的防治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此外,在疫情發生后,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散,提高疫情處理的效果和質量。所以,當動物發生疫情時,應及時指導養殖戶到獸醫服務站求助,避免采用不科學的治療方法,耽誤病情。
4 結語
因此,對于畜牧獸醫的工作管理和疫病防控要不斷地加強和完善,重視服務態度,提高技術水平。政府相關部門也要重視畜牧業的發展,定期對獸醫進行培訓和考核,制定完善的防疫制度和防病措施。還要加強對養殖戶的宣傳,了解最新的養殖技術和防疫知識,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要知道如果處理,才能有效控制疫情,防止蔓延,從而確保我國農村畜牧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