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跳繩是簡單易學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對場地要求低,是一項全民皆宜的運動。跳繩對青少年的發展很有好處,能提高青少年的協調性、柔韌性、彈跳力、速度、耐力等,可以說是一項終身運動。本文主要介紹了跳繩的訓練方法、教學中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和應對措施,以及訓練和考試中應注意的一些重要細節。
[關鍵詞] 中考;跳繩;訓練方法;應對措施
跳繩是一種很好的身體鍛煉方式,對場地要求低,是一項全民皆宜的運動。跳繩對青少年的發展很有好處,能提高青少年的協調性、柔韌性、彈跳力、速度、耐力等,可以說是一項終身運動。在全國很多地區,跳繩都是中考的科目。與其他運動項目相比,跳繩的運動能力容易提高,只要通過一定的訓練,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績。下面筆者對中考跳繩的動作要領、訓練方法和常見問題加以總結,并提出一些應對問題的措施。
一、中考跳繩的訓練方法
(一)跳繩的基本動作要領
1.站姿:身體挺直但不要僵硬,手臂自然彎曲,雙眼平視前方。
2.握繩方法:將繩柄放在手指根部,四指并攏,拇指環扣,握住手柄中后端,兩手心不可朝上,盡量向前或向下。
3.跳繩時,大臂貼近身體兩側,手肘彎曲,大臂與小臂約成135度。手臂基本保持不動,兩小臂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用手腕轉動,手臂做平面立圓小幅度的搖動,使繩繞身體周而復始地轉動。
4.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落地時腳尖著地,膝蓋微屈緩沖,離地高度保持3到5厘米,以繩能過腳尖為宜。
5.呼吸要自然有節奏,全身要放松。
(二)跳繩的練習方法
跳繩前先讓足部、腿部、腕部、踝部做些準備活動,跳繩后則可做些放松活動。學生的身體素質不一樣,課堂教學中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跳繩時須放松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須用力協調,防止扭傷。筆者以雙腳并腳跳為例,把自己以前上跳繩課拍攝的視頻直觀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跳繩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1.踮腳尖。在體育課前期,練習踮腳尖這個簡單的動作,增強踝關節的韌性和力量。每次練習60次。
2.雙腳并腳跳。腳尖和前腳掌起跳落地,起跳高度一般在3~5CM,落地時稍有屈膝緩沖動作。體育課中練習100次。
3.手臂、手腕力量練習。可以通過俯臥撐進行練習。體育課中練習20次。
4.腰腹、下肢力量練習。通過仰臥起坐、高抬腿、收腹跳和跑步來練習。
5.模擬跳繩。以最快的速度原地跳,目的在于練習雙腳跳躍能力,提高學生手腳配合的協調能力。
6.持繩練習。起跳時,大臂貼近身體,手肘彎曲,大臂與小臂約成135度。繩把手與地面平行,手臂基本保持不動,兩手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用手腕轉動,手臂做平面立圓小幅度的搖動。兩手臂不停頓地向前、向下、向后掄繩,使繩繞身體周而復始地轉動。
7.節奏練習。跳繩的時候,為了減少踩繩的次數,進行節奏練習,心里默念1-2-3-4,反復練習,速度由慢到快,逐步提高跳繩的速度。
8.計數跳。不限定時間,但是一定要跳到規定的數值,可以從50次開始,然后100次、150次、200次、250次、300次、350次,目的在于訓練下肢耐力和協調性。
9.定時跳。可以從15秒計時開始,要求逐步達到60次左右。每適應一段時間后增加15秒,逐漸增加到2分鐘,保證在一定時間內的鍛煉效果。
10.差異性教學。對動作技術不好的學生及時糾正動作,動作技術掌握了,才能進行加速跳繩訓練。對動作技術比較好的學生可以加大難度,如花樣跳繩,各種步伐跳、交叉跳、雙搖等,激發其上體育課的興趣。
11.分段增時增次練習。以15秒為單位,要求不失誤,逐步加強,爭取達到15秒50次、30秒100次、40秒130次、50秒160次、60秒190次、70秒220次、80秒250次,90秒270次,訓練學生的速度和耐力。
12.跳繩比賽。以年級為單位,每月進行一次一分鐘跳繩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并頒發獎狀,給予相應的獎勵,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13.以測代練。每節課把訓練當作考試,把跳繩成績記錄下來,了解學生的跳繩成績,總結一周的跳繩成績,對跳繩成績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對跳繩較弱的學生給予鼓勵,并找出原因,進行針對性訓練。
14.花樣跳。重視學練中的創新與探究,讓學生自己創設跳繩的方法,體驗基本步變化、搖繩變化、速度變化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15.拉伸運動。跳完之后,進行全身拉伸,這樣不僅能夠美化腿部線條,還能緩解肌肉疼痛。
16.心理素質練習。有不少學生跳繩考試老是絆腳,結果未能得滿分,除了上體育課認真扎實練習外,考前心理素質練習必不可少。首先要認識自我,有正確的定位,做到胸有成竹。其次通過情緒與壓力測試,模擬真實壓力情景,提供有效而實用的應對壓力的方法,學生能合理調節情緒。再次通過模擬測試來鼓勵學生,給他們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學生增強自信,從而以良好而穩定的心態面對體育中考。
二、跳繩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與應對措施
在體育教學中,筆者把學生練習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錯誤錄下來,課后讓學生看看自己的動作。這樣練習起來效果很好。筆者對學生上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類匯總,采取一定的應對措施。
問題1:搖繩整個手臂發力。
應對措施:多做徒手練習,先單手練習,再雙手練習,熟練之后再持繩練習。此方法可以解決用整個手臂發力的問題。
問題2:不用腳前掌起落。
應對措施:多做原地提踵、原地跳練習,將一塊軟泡沫粘在鞋跟上練習。那些不用腳前掌起落的學生大約練習一周,動作就會有明顯的改善。
問題3:跳的過程中繩勾腳和腳踩繩。
應對措施:①調整繩的長度;②調整跳起的高度;③節奏練習,跳繩的過程中,邊跳邊默念1-2-3-4,反復多次,速度由慢到快,逐步加快跳繩速度;④膝關節伸直;⑤兩小臂調至同一高度。
問題4:搖繩時手腳不協調。
應對措施:①模擬跳繩練習,肘關節靠近身體的兩側,手心朝前或朝下,兩腳并攏雙腳跳,前腳掌著地;②首先用一只手練習搖繩,兩只手熟練后,再兩手各拿半根繩進行持繩練習,對身體不協調的學生非常有效。
問題5:起跳時小腿向后彎曲。
應對措施:無繩的腿部動作模擬練習,兩腳并攏,兩腿伸直,起跳時前腳掌著地,每次練習100次以上。熟練之后持繩練習。
問題6:跳繩中一跳一墊,搖一次跳兩下。因為手臂搖繩的節奏跟不上腳步,或是習慣問題,每個班都會出現幾個學生墊步跳。
應對措施:在上跳繩課時,要求腳站穩了再跳,繩子搖一下跳一下,速度慢一點,不墊腳了,再慢慢加速,從慢到快,循序漸進。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問題7:跳繩中腿部力量不足。
應對措施:進行腿部肌肉的鍛煉,如:收腹跳練習(原地直立起跳,空中屈腿抱膝,或雙手在腿前擊掌,落地時一定要屈膝緩沖),還可以做單腳跳、雙腳跳臺階等練習。 腿部力量不足,跳繩速度上不去,耐力也不夠,所以基本的腿部力量練習是必要的。
問題8:后30秒跳繩速度變慢,體力下降,肚子疼,腳酸。
應對措施:①搖繩幅度加大,起跳高度要適當調整,從而減少踩繩的次數;②跳繩次數逐步增加,達到200次以上。③跳繩時間逐步延長,如60秒、70秒、80秒、90秒,訓練學生跳繩的耐力。跳繩間歇時間要做拉伸、放松,以防膝蓋和踝關節受傷、小腿肌肉拉傷。
問題9:跳繩打卷。
應對措施:跳繩之前把繩子捋順。跳繩打卷,學生第一反應是用腿把它蹬直然后繼續跳,這是完全錯誤的。在拿到纏繞打結的繩子后,只需要把繩子從一頭捋到另一頭,使繩子不再旋轉就可以了。
問題10:跳繩搖繩時繩子會抖。
應對措施:①握繩柄的方法:握住手柄的中后端或者是末端,用三指緊握手柄,其他兩指跟隨半握即可,把握好力度;②小臂外旋,自然張開。筆者在教學中采用這兩種方式,確實有效。
平時訓練中多觀察學生跳繩的動作,發現學生在跳繩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每節課后一定要寫教學反思,記錄學生在跳繩訓練中出現哪些問題,哪些學生出現了問題,下節課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找到相應的應對措施。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和模擬跳繩動作,讓學生了解出現的問題,知道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考跳繩考前細節訓練
中考一分鐘跳繩采用雙腳并跳,一跳多搖、單腳跳及一跳一墊均判為犯規動作。因為考試跳繩只有一次機會,體育考試用的不是自己的跳繩,所以學生要快速地適應跳繩,在訓練中和平時考試注意一些細節,養成習慣,可以大幅度地減少跳繩失誤。
1.把鞋帶綁好綁緊,防止跳繩過程中鞋帶松開,影響跳繩的速度。
2.女生長頭發要扎緊一點,防止繩打到頭發或頭發松開,影響跳繩的速度。
3.考試時戴眼鏡的學生要盡量把眼鏡拿下來,這樣可以防止眼鏡掉了影響跳繩速度。
4.調節繩的長度非常重要,量繩時,單腳踩繩的中間位置,兩手握手柄且拉直,繩子在胸口和肚臍眼之間。繩子長度不合適會嚴重影響跳繩的速度。
5.跳繩踩繩后,后搖會減少跳繩次數。有少部分學生跳繩踩繩后會往后搖繩,這是不對的,要往前跨過去,學生有后搖這個習慣的,一定要改。
6.分組訓練,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確立一位認真負責的組長,小組之間進行競爭,看哪組學生表現最好,表現優秀的組給予表揚和獎勵,表現弱的組給予一定的鼓勵。這種分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7.聽到跳繩倒計時5、4、3、2、1時不要提前減速,而是要繼續加速,直到確認停了才能減速。這樣才能發揮較好的成績。
8.心理素質訓練。深呼吸調節情緒,并采用自我暗示法,用“我能行,我最棒”等自我激勵的語言,提高自信。多和同伴交流,互幫互助,互相激勵。
四、結論與建議
1.以雙腳并腳跳繩為例,傳授正確的跳繩動作要領之后,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2.關注學生跳繩中出現的問題,找到應對措施,幫助學生糾正動作,提高跳繩訓練的效率。
3.對教學實例進行總結和反思,為今后的教學提供經驗素材。
4.始于細節,終于細節,細節決定成敗。中考跳繩的細節訓練顯得尤為重要。
5.注重學生的心理,關愛每一名學生。考前應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給予學生鼓勵。“我能行,我最棒”等是學生在體育中考中穩定發揮的定心丸。
參考文獻
[1]王娜園.高中體育課中跳繩運動對學生身心素質的影響[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2]俞英俊.關于中學生跳繩運動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1):82,84.
[3]雍超.跳繩運動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驗研究[J].商,2014(20):174-175.
[4]金強.長時跳繩對提高中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8):64.
[作者簡介]周菊梅(1978—? ? ),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市培英學校,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