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運用有效的措施對課堂進行改革與優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效果等因素。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水平,以“因材施教”為指導思想,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個性化教學活動。在數學課堂上開展分層練習活動時,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和策略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設計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等。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分層練習方法的運用和創新。
[關鍵詞] 雙減政策;小學數學;課堂分層練習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可塑性較強。小學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其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陳舊、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策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收獲知識。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及時調整,以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對學生開展分層練習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如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了解不充分等,都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為了應對這些問題,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策略,讓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靈活多樣,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教師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時,要關注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等因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要對小學數學練習進行分層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活動中收獲知識和技能。
基于此,筆者首先對“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分層練習的價值進行了闡述,其次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分層練習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分層練習的保障措施,希望能夠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分層練習的價值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其學習效果影響較大,而分層練習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分層練習活動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等因素,制定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收獲。同時,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開展分層練習活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分層設計練習題,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機會。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設計一道數學題”活動,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獨立設計一道數學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習題難度,如果學生想挑戰更高難度,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出題的時間。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數學問題和解決方法,并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經過一段時間后,教師還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分享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當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后,教師就可以將其歸納總結為一道數學題讓學生進行解答。此時,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他們解答,也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同學互相解答彼此遇到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處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有些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差,無法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采用分層練習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基礎開展分層練習活動。
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數學問題,使學生能夠逐步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水平。這樣,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提出的問題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解決問題后,教師要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總結和反思,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和發展。在分層練習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等,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收獲知識、技能和方法。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與其學習能力息息相關,但是,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嚴謹性,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弱,學習數學知識就會比較困難。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多關注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學習需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進行充分分析和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分層練習教學方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二、“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分層練習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課堂分層教學缺乏針對性
對學生進行分層是進行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關鍵環節,對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分層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使每個學生都能收獲知識。
然而,當前部分小學數學教師不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不能充分發揮分層教學的作用。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只看重教材內容,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不但無法實現分層教學的目標,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進行分層教學。但是,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沒有針對學生的特點和能力水平開展教學活動,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二)部分教師沒有重視課堂分層練習設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設計分層練習,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活動中有收獲,從而使其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沒有重視分層練習設計,導致學生無法得到充分的鍛煉,學習效果不理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會不恰當地將“雙減”政策的理念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對分層練習產生抗拒心理。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合理設計分層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要合理構建學習小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導致課堂分層練習設計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讓學生自主構建學習小組,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調配,以縮小小組之間的差距。但是這一過程并沒有考慮到每個小組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等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會導致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產生厭學情緒。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合理構建學習小組并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選擇。
(三)部分教師沒有重視課堂安全隱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重視安全隱患,對學生的人身安全不夠重視,這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在進行課堂分層練習活動時,如果教師沒有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受傷,這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分層練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教師課堂分層練習的意識
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練習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計劃,并按照課程教學進度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分析,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教師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并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其發展要求的教學方案,使其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定期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進行總結,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師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并將相關理論知識融入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定期參加各種培訓活動,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意自身言行舉止和行為規范,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增強小學數學課堂分層練習的實施效果。
(二)提升教師課堂分層練習的設計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升自身課堂分層練習的設計能力,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效分層。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練習方案,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
例如,在教學“統計與概率”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置問題情境:一個班級里一共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這個班級一共有多少個座位?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座位進行編號(1-50),每個位置對應1個數字。教師要注意給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第一層次是針對“會算”的學生,主要讓他們通過觀察和分析來完成任務;第二層次是針對“能算”的學生,主要讓他們通過計算來解決問題;第三層次是針對“算得快”的學生,主要讓他們通過觀察來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學生輪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然后將所有想法進行匯總和整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他們能夠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三)提升教師課堂分層練習的規劃能力
在課堂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對課堂活動進行總結與反思,提升自身課堂分層練習的規劃能力。教師要對每個層次學生的表現進行分析與評價。在這個過程中要關注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想法,幫助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如果出現問題,需要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將學習內容轉化為知識體系和技能方法。教師要保證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總之,教師要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表現和需求制定分層教學計劃并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情境和任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活動中收獲知識和技能。
四、結語
總之,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分層練習的實施需要得到廣大教師的支持和認可,需要學校在課后服務中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納入教學活動中來,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課堂活動收獲知識與技能。教師要通過合理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布置課后作業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教師要合理布置課堂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活動中有收獲。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教師要采取多樣的評價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加強對數學課堂的管理和指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趙潔晴.“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提升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2(34):94-97.
[2]吳曉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中的分層設計[J].家長,2022(3):165-167.
[3]楊少華.學科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習題設計[J].學周刊,2020(31):151-152.
[4]聶懷媛.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分層設計的思考[J].考試與評價,2020(10):121.
[5]李紅.小學數學課堂實施差異教學策略初探——以《面積單位的認識》一課為例[J].新課程,2020(31):127.
[6]葉朝開.問題引領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有效互動——“雞兔同籠”教學片斷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育,2019(23):43-44.
[7]施雁飛.小學數學課堂革新之我見[J].教育,2019(27):74.
[作者簡介]汪少麗(1990—? ? ),女,江西南昌人,南昌鳳凰城上海外國語學校,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分層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