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農田灌溉設施建設是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全面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階段性任務基本保障。摸清廣東省農田灌溉現狀,逐步加大農田灌溉設施投入,有效推進節水灌溉模式,對于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意義重大。真實掌握農田水利發展現狀是為農田水利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的基礎工作,該文從廣東省降雨條件、耕地條件、農作物播種情況、灌區分布、有效灌溉面積、節水灌溉現狀和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等方面進行調查及分析,總結現狀,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農田灌溉;耕地;節水灌溉;有效灌溉面積;灌溉水
中圖分類號:S274"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2-0036-04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irrigation facilities is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suppor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work to firmly and steadily promote rur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mpletion of the phased task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rmland irrig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gradually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farmland irrigation facilitie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od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st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steady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and stability and peace in rural areas. A true grasp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is the basic work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rainfall conditions, cultivated land conditions, crop sowing conditions, irrigation area distribution, effective irrigation area,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effective utilization coefficient of farmland irrigation wat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words: farmland irrigation; cultivated l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effective irrigation area; irrigation water
目前廣東省正處在新一輪大力推進農田建設初期,根據《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廣東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到2025年累計建成2 670萬畝、累計改造提升213萬畝,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31萬畝;到2030年累計建成2 720萬畝、累計改造提升575萬畝,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56萬畝……各地可根據區域特點,圍繞土壤改良、高效節水灌溉、綠色農田、宜機化治理、數字農田等內容,打造重點示范項目,促進農田配套設施建設和地力提升”。2021年4月27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廣東省墾造水田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明確:深入推進全省新一輪墾造水田工作,提出到2023年“全省至少完成墾造水田15萬畝”的工作目標。“2021—2023年全省每年至少完成墾造水田5萬畝,其中省級每年至少完成1萬畝、市縣每年至少完成4萬畝”。《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統籌規劃、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研究制定增加農田灌溉面積的規劃”。
廣東省地處熱帶(全省面積的7.6%)、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省面積的92.4%)區域,光照及水熱條件好,農作物生長季節長,大部分地區四季可生長農作物。農作物種類繁多,品種和季節安排靈活性大,土地復種指數高,單位面積和單位時間內農作物生長量大,具有發展農業的先天有利條件。作物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一部分從降雨獲得,但自然降雨過程常常與作物的需水規律不同步,當有效雨量小于作物正常生長的需水量,出現虧水時,作物的生長將受到影響,造成減產甚至絕收,農田灌溉是保證農作物正常生長并獲得高產的基本條件。因此,摸清全省農田灌溉現狀是十分必要的。
1" 降雨條件
農業生產主要受氣候、土壤和植被等條件限制,其中氣候因素中的降雨條件在時空范圍內相對不穩定尤其難控制,灌溉設施需結合降雨在時空上的變化特征才能做到因時制宜。從主要年份廣東省年降雨量及省內六大片區年降雨量數據來看(詳如圖1、圖2所示),全省年降雨量多年平均值為1 780.9 mm,最大值2 321 mm(2016年),最小值1 390.4 mm(2011年)。按片區劃分情況看,以珠海、江門、深圳等粵中片區降雨量偏豐,以汕頭、梅州、潮州和河源等粵東片區偏低。總體來看,廣東省降雨量偏豐,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冬春季較干旱,容易出現季節性缺水問題;另外,夏秋季節高溫炎熱水分散發快,作物需水量大,階段性短期干旱也能使農作物受到較大損害。除了時間差異,降雨條件空間差異也很明顯,廣東省背山臨海,不同區域降雨量相差較大,降雨情況總體表現為:沿海多,內陸少;山地多,平原少;迎風坡面多,背風坡面少的特征;降雨受臺風天氣影響明顯。
2" 耕地及播種面積情況
根據2021年廣東農村統計年鑒數據(詳如圖3所示),至2018年末廣東省實有耕地面積2 593.15萬公頃,其中水田1 645.06千公頃,水澆地112.75千公頃,旱地835.33千公頃。粵中片區的深圳市、東莞市、中山市、珠海市耕地面積較少(均在2萬公頃以下且水澆地占比較大),其中深圳最低僅3.62千公頃(95%以上為水澆地);粵北的韶關、清遠以及粵西的茂名、湛江耕地面積較大(均在20萬公頃以上),其中最大為湛江耕地面積466.01千公頃(約56%為旱地)。
從2020年各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情況來看(詳如圖4所示),湛江市糧食播種面積最大,達到277.26千公頃;年播種面積150千公頃及以上的包括茂名市、肇慶市、江門市、梅州市及清遠市,在100~150千公頃的有韶關市、河源市、惠州市、陽江市、揭陽市、云浮市等6市,其他9市均在100千公頃以下(其中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東莞市、中山市等5市小于10千公頃)。
以2018—2020年數據為例(詳見表1),廣東省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從2018年的4 279.36千公頃,增長到2020年的4 451.81千公頃(其中兩季水稻共播種面積1 834.44千公頃,占比41.21%;蔬菜播種面積1 363.55千公頃,占比30.63%)。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總體穩定,逐年略有增加,年增幅約2%。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約為耕地面積1.72倍。
3" 耕地灌溉現狀
通過對2020年廣東省各市現有耕地面積、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灌區有效灌溉面積及節水灌溉面積等統計數據分析比對(詳見表2),全省有效灌溉率68%,灌區覆蓋比例(灌區有效灌溉面積/耕地面積)41%,節水灌溉比例(節水灌溉面積/耕地面積)17%。湛江、清遠、韶關和陽江等耕地大市有效灌溉率偏低(不足60%)。扣除深圳、中山、珠海等粵中地區耕地面積小且相對分散不利于實施灌區灌溉外,粵北山區及粵西片區灌區覆蓋率相對偏低,粵東片區灌區覆蓋率相對較高。節水灌溉比例整體相對較低,深圳、珠海、河源、梅州、東莞、陽江、湛江、清遠、揭陽、肇慶、汕尾的節水灌溉比例不足20%,尤其是河源、梅州、陽江等耕地面積較大市,節水灌溉比例不足5%。
4" 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現狀調查
2020年,廣東省2 000畝以上灌區1 869處(30萬畝以上3處、10~30萬畝的81處、1~5萬畝404處,0.2~1萬畝的1 381處),廣東省灌區數量多,總體以中小型為主。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是指在一次灌水期間被農作物利用的凈水量與水源渠首處總引進水量的比值,是渠系設施配套程度的重要指標。為進一步摸清廣東省灌溉水有效利用情況,分別選取了佛山、清遠、韶關及汕尾四市2018—2020年的測算結果,詳見表3。
總體來說,廣東省灌區數量多、灌區有效灌溉面積占比較大,但渠系設施配套設施仍相對較陳舊。2018—2020年,隨著灌溉設施建設相關投入的增加,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逐年在增長,但增幅較緩慢,且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20年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559)。
5" 結束語
廣東省氣候條件適宜發展農業生產,總體降水量充沛,但自然降雨過程與作物的需水規律不同步,階段性或季節性干旱時有發生,需加強灌溉用水水源調蓄及灌溉設施建設,提高灌溉用水保證率。全省除粵中城市開發區域外,其他各市耕地面積基數大,且隨著墾造水田、高標準農田及鄉村振興工作的落實和推進,灌溉配套設施建設規劃需同步考慮及配套落實。全省農作物以一年三熟和一年兩熟為主,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逐步增加,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現狀耕地有效灌溉率總體較高,但個別地市偏低,灌區覆蓋率不高,節水灌溉程度低。因地制宜的提升灌區覆蓋率,優化水資源配置和發展節水灌溉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另外,隨著灌溉設施的進一步建設完備,加大灌區管理力度、提高設施使用功效、及時維修保護等也是需要同步推進的事項。
參考文獻:
[1] 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批復的通知(粵府函〔2021〕303號)[EB/OL].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3577746.html.
[2]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墾造水田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EB/OL].http://nr.gd.gov.cn/gkmlpt/content/3/3274/mpost_3274219.html#3100.
[3]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 nt_5675035.htm.
[4] 2021年廣東農村統計年鑒[EB/OL].http://stats.gd.gov.cn/gdnctjn j/content/post_3729628.html.
[5] 宮鵬杰,鄭泳,李虎成,等.從灌區普查成果淺析廣東省農田水利發展現狀及建議[J].廣東水利水電,2014(1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