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于1985年開始實施專利法構建專利制度,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逐漸由少到多,近年來通過不斷加強專利法律法規制度建設,積極推進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修改,著力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加快實現專利創造由多向優、由大到強的轉變。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為綜合類農業科研機構,為黑龍江省農業振興發展提供強有力地科技支撐,在品種選育、農業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績,創造和保護一批發明專利,但因農業的地域性、季節性、從業人員專業性和服務對象局限性等因素,導致出現專利成果保護不全面、專利制度建立不到位等多方面問題。該文通過分析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現有發明專利的保護及管理情況,以此為例進一步闡述農業科研單位發明專利保護及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發展建議,為農業科研單位發明專利的保護和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發明專利;農業;保護;現狀;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G306"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2-0060-05
Abstract: China has implemented patent law and established patent system since 1985.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authorizations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ever since. In recent years, by constantl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at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ctively promoting the amendment of the Patent Law and it transformation of patent creation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 As a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s provided stro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t has made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in variety breeding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reated and protected a number of invention patents. However, due to the regional and seasonal factors of agriculture,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s, limited service objects and other factors, it leads to many problems, such as incomplete protection of patent achievements, lack of establishment of patent system and so 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xisting invention patents i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his paper furth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vention patents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vention patents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Keywords: invention patent; agriculture; protection;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suggestion
發明專利是創新成果的主要形式體現,其中技術價值較高,權利相對穩定,能夠客觀度量創新能力,是衡量科技產出和行業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指標[1],通過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黑龍江省農科院”)現有發明專利保護現狀的梳理、調查,分析及探討專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發明專利管理工作發展相關建議,優化專利管理,促進高質量專利成果產出,為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專利事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 發明專利信息數據來源及分析方法
發明專利信息指專利說明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附圖和說明書摘要等文獻中所承載的信息[2],本研究專利信息及數據以索意互動(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Patentics專利智能檢索分析平臺提供的專利數據庫作為檢索來源。利用Patentics專利智能檢索分析平臺、Excel對檢索所得專利信息進行數據采集、圖表制作及可視化分析,從發明專利保護數量變化、失效情況及原因等因素,分析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發明專利保護現狀及管理情況,并由此重點歸納出對發明專利在保護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發明專利現狀
2.1"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發明專利申請情況分析
選擇“申請人”字段,在Patentics專利檢索系統中國發明實用數據庫中以表1中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各研究所、直屬分院及其相關科研單位為申請人(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歷經多次改革、合并,現有院直屬單位29家),對1988—2021年已公開專利的申請類型及申請量進行年度分布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自1988年起,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專利申請數量基本持逐年上升的總體趨勢,1998年至2006年專利申請量基本維持在每年10件以下,自2008年起專利申請量逐漸呈現出顯著增長的態勢。自2016年起,近5年的專利申請量均在300件以上,并在2020年達到631件。專利申請量的大幅增長表明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近年來的科技創新實力顯著增強,同時專利資助政策也有效提高了產學研等創新主體的專利傾向。圖1還顯示了專利申請類型的變化趨勢,包括近年來發明和外觀設計申請量的占比均有所提高。在2013年以前,黑龍江省農科院的專利申請以實用新型專利為主,發明專利申請量占比均在20%左右;而自2013年起,發明專利申請量占比基本達到30%以上(2017年除外),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占比更是達到了35.5%,這說明申請人逐漸將專利申請的重點轉向了“含金量”更高的發明專利。按照專利授權的難易程度來看,發明專利授權最難,經過實質審查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其權利保護也更穩定,且發明專利保護期限為20年,相比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專利更具有轉化價值[3],增加高質量發明專利的申請量對于提高專利成果的轉化率是非常正向積極地變化。
2.2"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發明專利授權情況分析
由圖2可知,1991年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首次獲得發明專利授權,但1992至2001年10年期間未獲得發明專利授權,這一數據與同時期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相互對應,2008年后,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發明專利授權數量逐步上升,并于2015年后出現顯著增長態勢,2021年達到最高值60件,接近于前5年授權總量。近十年來發明專利授權量的大幅度增長表明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創新環境在不斷優化,整體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同時充分說明了科研人員專利保護意識的提升,能夠運用法律手段保障自主科技創新成果,專利申請結構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態勢日趨明顯。
表1"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有效發明專利情況
2.3" 黑龍江省農業兒科學院發明專利法律狀態情況分析
通過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在1988—2021年已公開的3 221件專利申請進行法律狀態分析,結果顯示黑龍江省農科院現有專利申請中有992件發明專利申請,占總申請量的30.80%,2 178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占總申請量的67.62%,51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占總申請量的1.58%。
進一步分析發明專利法律狀態,結果如圖3所示,在所有發明專利申請中,法律狀態為公開狀態的發明專利申請共548件,占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55.24%;有效狀態的發明專利申請共153件,占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15.42%;失效狀態的發明專利申請共77件,占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7.76%;駁回狀態的發明專利申請共107件,占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10.79%,撤回狀態的發明專利申請共107件,占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10.79%。
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未繳年費導致的專利權終止是造成專利失效法律狀態的主要原因。在77件失效狀態的發明專利中,付費5年及以上的發明專利僅8件,占比10.39%;付費3年以下的發明專利58件,占比75.32%;其中13件發明專利在授權后沒有繳納任何年費,導致專利權在授權后1年內失效。根據數據對比,有效狀態的發明專利與失效狀態的發明專利的比例約為2∶1,這說明每3件授權的發明專利中就有一件因未按時足額繳納年費而失效。維持專利權的有效狀態是專利權利和技術能夠轉化的前提[4],只有在專利保護期限屆滿前按時足額繳納專利年費,才能保證專利權的有效性,避免高價值專利的流失[5]。
3"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專利保護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發明專利保護存在的問題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下轄29個分院(所),其中16個設在哈爾濱市、13個分布在全省不同生態類型區,現有在職職工2 313人,具有高級職稱953人。據調查,院屬29家單位及院本部目前沒有設置專門的專利服務機構、專利申請咨詢機構。鑒于發明專利由申請到授權周期長,專利撰寫要求較高,專利申請文件是確定專利權利范圍的法律文件,高質量的申請文件能幫助申請人全面有效地保護其專利權[6]。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現有科研工作者均為農業領域研究專家,其主要業務能力與時間均不在專利申請上,在專利撰寫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權利要求不清楚、不簡明、不能正確地描述發明專利內容,因此造成不能限定其請求保護的范圍,或者獨立權利要求在撰寫時很容易出現未記載解決發明技術問題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或者獨立權利要求中寫入了非必要技術特征或局限于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導致專利保護范圍狹窄、質量不夠,進而影響專利的授權及后期的轉化應用,從而阻礙了科研人員申請發明專利的積極性。
3.2"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發明專利管理存在的問題
專利管理體制不完善,通過問卷調查得出院屬29家單位均未設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專利管理工作一般為本單位的科研處、成果處或辦公室等部門管理,并由該部門主管科研或成果的工作人員兼管專利管理工作,但專利管理工作的復雜程度及專業性已經超出了科研管理的業務范疇[7],歸屬科研處、成果處或辦公室的專利管理工作也局限于成果管理的工作層面,僅完成申請、授權等簡單的統計管理,缺乏對專利申請前評估、授權后監督維護、權利放棄評審等綜合性管理,因此產生一些無實用價值的專利成果、已獲授權的專利因未及時繳納年費而導致權利終止、專利有效率低,專利成果流失嚴重。
3.3" 高質量專利占比低,專利轉化率較低
近年來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逐年上升,但專利轉化比例不足3%,發明專利整體質量不高。主要原因為大多數科研項目的結題要求為科技成果產出、并未約束相關成果的轉化,因此部分專利成果具備新穎性,卻無法投入市場,另外也局限于現有職稱評聘、業績考核等辦法,專利授權數量作為科研活動的主要考核指標,現有激勵措施是以提高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對于維持年限超過10年或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高價值發明專利,尚未構建相應的評價措施。
4"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專利保護及管理工作發展建議
4.1" 強化專利管理意識
進行專利知識科普,強化專利保護意識,提升科研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專利知識水平,改變科研人員重申請、輕維護、弱轉化的傳統思想,將專利業務知識納入現有科研人員業務能力培訓工作計劃,并有選擇地針對專利成果產出較多的單位開展深度培訓,讓科研人員明確專利管理的真正意義,以市場為導向培育高價值專利成果。
4.2" 完善專利管理體系
設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并在內部設置專利管理部門,配備較為專業的專利管理人員,負責實施專利基本政策,開展專利保護知識普及與培訓、高質量專利申請、專利轉化及侵權等相關事務,逐步完善專利管理的各個環節,以規范化、科學化的工作流程開展專利保護與管理,并依據院所內部創新發展、國家政策和市場變化對相關的專利管理辦法、制度、獎勵激勵政策及時進行調整、完善。建立專利審核登記制度,對于專利的申請、轉化或權利的放棄進行監督管理,并給予相應支持及服務。
4.3" 建立專利價值評估制度
設立專利專項資金,開展專利評估,對即將申請專利的科研成果開展事前評估,以此判斷是否具備申請專利的價值,也可以對現有的授權專利開展評估,以此判斷是否有維持該項專利的必要性,提前放棄沒有價值的專利,保障專利質量,促進有效專利轉化。
4.4" 建設專利轉化服務平臺
統籌管理現有專利成果,建立專利信息池,充實科技成果信息網絡平臺數據庫,積極推薦優秀科技成果,充分利用大數據為專利成果與市場需求牽線搭橋,收集區域內企業技術需求信息并進行信息配對,有效提升專利成果轉化成功率。同時該平臺通過對現有專利成果和市場需求的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及時掌握市場需求與變化,探索發展趨勢,為科研人員提供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