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專業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體現了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該文重點分析塔里木大學“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課程實踐教育、集中性實踐教育和第二課堂實踐教育“三大”平臺學分設置及其優化情況,系統歸納總結“三五九”農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特點。結果表明,“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課程實踐教育比例最高,達79.82%,較普通農學班降低了0.30%;集中性實踐教育比例較高,較普通農學班提高了0.30%,為15.50%;第二課堂實踐教育學分與普通農學班相持平,為4.68%。“三五九”農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仍突出學生厚基礎理論教育的特點,更加突出學生實踐能力教育培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協同發展。
關鍵詞:人才培養體系;體系構建;農學專業;一流專業建設;實踐教育
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2-0103-04
Abstrac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link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which reflects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redit setting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three major\" platforms of \"359\" agronomic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class curriculum practice education, concentrated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second classroom practical education in Tarim University, and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of \"359\" agronomy special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classroom practice education in the \"359\"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class is the highest, reaching 79.82%, which is 0.30%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agricultural class, and the proportion of centralized practical education is higher, which is 0.3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agricultural class, which is 15.50%. The credit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the second classroom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ordinary agricultural class, which is 4.68%.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of \"359\" agronomy specialty still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ick basic theory education, gives more promine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 talent training system; system construction; agronomy major; first-clas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與生命線[1],而專業是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培養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2],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直接關系到能否成為推動國家創新發展的引領力量[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任務將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質量為重點,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和增強社會服務能力[4],特別是在當前正值我國處于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如何突出內涵式發展,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工作者經常關注與思考的熱點問題[5],如何培養更多高規格、高水平和高視野的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已經成為農學專業教師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以塔里木大學“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為例,重點分析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視角下高校農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思路及優化路徑,總結“三五九”農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特點,旨在為新時代農科專業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提供思路與借鑒。
1" “三五九”農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建設體系概述
塔里木大學“三五九”農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借鑒國內首個棉花實驗班成功辦學經驗的基礎上,依托塔里木大學農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將傳統文化、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等精神文明體系內容全過程融入農學專業建設中,更加注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能力教育的協同培養。目前,塔里木大學“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已形成了由課程實踐教育、集中性實踐教育和第二課堂教育構成的“三大平臺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各教育平臺學分分別為136.5、26.5和8。其中,課程實踐教育平臺累計占總學分的79.82%,主要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教育課程和專業方向教育課程3個主要環節;集中性實踐教育平臺累計占總學分的15.50%,主要包括軍事技能訓練、專業認知實習、專業綜合實習和畢業論文4個主要環節;第二課堂教育平臺累計占總學分的4.68%,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陽光教育實踐、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和勞動教育實踐4個主要環節。塔里木大學“三五九”農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體系如圖1所示。
2" “三五九”農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模塊的設置與優化
2.1" 課程實踐教育平臺學分設置與優化
塔里木大學“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課程實踐教學平臺學分設置與優化情況如圖2所示。“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課程實踐教育平臺學分為136.5,主要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教育課程和專業方向教育課程三部分,各部分均由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組成,較普通農學班課程實踐教育降低了0.5學分,占總學分的79.82%。從課程設置情況來看,“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教育課程和專業方向教育課程分別占總學分的29.83%、23.39%和26.61%,通識教育課程與學科基礎教育課程學分與普通農學班相持平,專業方向教育課程學分較普通農學班降低了0.30%;其中,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分別占總學分的63.96%和15.75%,較普通農學班而言,理論教學學分降低了1.16%,實驗教學學分提高了0.74%,均以通識教育和專業方向理論教學比例較大,學科基礎教育和通識教育實驗教學比例較大。從課程性質來看,“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必修課和選修課分別占總學分的59.94%和19.89%,必修課學分較普通農學班降低了0.30%,選修課學分與普通農學班相持平,均以通識教育和學科基礎必修課比例較大,以專業方向選修課比例最大。
2.2" 集中性實踐教育平臺學分設置與優化
塔里木大學“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集中性實踐教育平臺學分設置與優化情況如圖3所示。“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集中性實踐教育學分為26.5,較普通農學班提高了0.5學分,占總學分的15.50%,均由軍事技能實踐、專業認知實習、專業綜合實習和畢業論文4部分組成。其中,軍事技能實踐、專業認知實習和畢業論文與普通農學班學分相持平,占總學分的8.18%;專業綜合實習較普通農學班提高了0.5學分,占總學分的15.20%。
2.3" 第二課堂教育平臺學分設置
塔里木大學“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第二課堂教育平臺學分設置情況如圖4所示。“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第二課程教育平臺學分為8,與普通農學班相持平,占總學分的4.68%,均由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陽光教育實踐、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和勞動教育實踐4部分組成,各部分學分均與普通農學班相持平,各占總學分的1.17%。
3" “三五九”農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特點
3.1"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學生愛國愛疆愛兵團情懷的培養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高校的立身之本[6],這就要求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也要注重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素養的培養。“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條主線,傳承南泥灣精神,弘揚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牢固樹立“無思政、不教育”的教學理念,明確了思想政治培養體系的量化指標,增設了新疆地方史、兵團農業發展史等地方特色課程的教學任務,鼓勵教師進行課程思政典型案例的研究與應用,將紅色基因、傳統文化、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等精神文明體系內容融入課程教育教學各環節,充分發揮好課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3.2" 注重基礎教育,強化學生實踐教育能力的培養
“知識來源于實踐,能力來源于實踐,素質更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7],強化學生實踐教育能力培養既是對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行驗證、補充與拓展的過程[8],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9],這就要求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基礎教育工作,又要注重在學生實踐教育能力培養上狠下功夫。“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仍然突出“厚基礎、重理論”的特點,理論教育占總學分的63.96%,通識教育和學科基礎教育累計占總學分的53.22%;在此基礎上,“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實踐教育能力的培養,將集中性實踐教育和試驗實踐教育培養學分比例提高至31.25%,較普通農學班提高了1.03%;專業綜合實習學分比例提高至15.20%,較普通農學班提高了0.30%。
3.3" 突出綜合素質培養,強化學生思想政治、基礎知識、專業教育、勞動實踐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10]。”“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更加注重學生政治素養、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勞動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協同培養,適當降低了理論教育、專業方向教育和必修課教育比例,繼續加大選修課教育比例,注重加大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育、陽光體育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和勞動教育實踐全程貫穿于專業教育培養各環節,注重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如在傳統通識教育基礎上增設了應用維吾爾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拓展、大學生創新訓練基礎與管理、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等課程教學內容,量化了身心素養培養、人文素養培養、閱讀能力培養、維吾爾語閱讀能力培養、基礎理論知識、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職業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指標;在專業方向教育上增設農業政策學、市場營銷學、項目投資管理等課程教學內容,引入新疆特色栽培學、兵團農業發展史、現代農業專題、信息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等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課程,量化了農學學科基礎培養、作物栽培與育種培養、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培養和“三農”政策法規培養指標;將學生網絡借閱圖書、閱讀人文經典、參加社團活動等人文素養活動納入學生學年綜合考評體系,將學生考級與競賽獲獎、申報與主持各類大創項目等納入學生各類獎學金評定體系,將學生實習實踐表現和畢業論文優秀程度納入優秀畢業生評價體系,課程實踐教育、集中性實踐教育和第二課堂教育環環相扣,漸次深化,既促進了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又提高了學生專業理論與專業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增強了學生就業競爭力。
4" 結束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0],這為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立足新發展階段,塔里木大學“三五九”農學創新實驗班在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及其優化路徑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但仍存在諸多不足,這就需要在今后的人才培養實踐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系統性、整體性、綜合性和啟發性的原則,持續探索與完善,繼續優化專業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加大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工作,培養更多愛國愛疆愛兵團的農學專業復合應用型人才,助力新農科發展。
參考文獻:
[1]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教育質量觀[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1):11-15.
[2] 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3] 第十二屆新華網教育論壇在京舉辦 助力高等教育提質創新發展[EB/OL].第十二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1-12-2). http://education.news.cn/2021-12/02/c_1211471657.htm.
[4]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 0802_93704.html.
[5] 賀祖斌.以評價為基礎建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質量保障體系[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6):36-40.
[6] 楚國清.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22-12-1(09).
[7] 吳敏.師范院校社會實踐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J].考試周刊,2014(43):162-163.
[8] 翟云龍,文卿琳,李新裕,等.農學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195(7):14-15.
[9] 肖光文.讓社會實踐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N].光明日報,2022-10-19(16).
[10]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