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展本土特色資源,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是全面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廣西本土植物金花茶資源豐富,具有顯著本土特色資源發展前景,但也存在知名度較低、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不健全、種植前期投入較大和生長環境質量要求高等問題。為此,實施振興政策扶持計劃,制定和完善相關產業標準,提升融媒體宣傳包裝效應,重抓關鍵技術創新,培育種植新模式,建立互助示范基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等新舉措,可形成強大資源優勢助力廣西鄉村振興發展。
關鍵詞:特色資源;鄉村振興;路徑探析;創新創造;金花茶
中圖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2-0145-04
Abstract: Developing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roadening the channels for farmers to increase their income and become rich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Camellia petelotii, a native plant in Guangxi, is rich in resources and has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prospect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w popularity, imperfect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standards, large investment in the early stage of planting,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growth environment and so on. To this end, implement the revitalization policy support plan, formulate and improve relevant industrial standards, enhance the publicity and packaging effect of financial media, focus on ke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ultivate a new planting model, establish a mutual demonstration base,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other new measures, can form a strong resource advantage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Guangxi.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rural revitalization; path analysis; innovative creation; Camellia petelotii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葡萄種植園察看葡萄長勢時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1]”金花茶首次被發現是在廣西防城區,被人們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多分布于中國廣西防城港市十萬大山。金花茶種植作為廣西的特色產業之一,相較于其他傳統產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獨特性,有利于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推動農民共享改革發展紅利,助力廣西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
1"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價值意蘊
1.1"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馬克思中國化的生動體現
1.1.1" 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
馬克思的一生都是在為人民解放而奮斗,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共產黨人的一切理論行動都要以是否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前提,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2020年我國GDP總量首次超100萬億元,人均國民收入已超1萬美元,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得到空前提升。然而,我們應該看到我國農村在交通、教育、醫療、住房和養老等方面與城鎮仍存在較大差距。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創造性地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紅利,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總方針。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2]”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任重而道遠,是需要踏踏實實擼起袖子干出來的,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過渡期,應積極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始終踐行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
1.1.2" 集體體現馬克思主義系統觀的優勢
系統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觀點,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唯物辯證系統觀,把馬克思主義系統觀念作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強調用整體、動態、協同和開放的系統觀解決中國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觀點,要樹立整體性思維、系統性思維[3]。一方面,農村與城鎮是中國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農村與城鎮之間相互聚合、相互作用,推動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中國社會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中國國內、國際的大環境中,隨國內外發展局勢動態協同變化。改革開放后,城鎮化快速發展,城鄉差距拉大,農村成為國家發展的短板。然而,近年來農業農村發展潛力逐步釋放,是未來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劑,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仍然乏力,如何科學把握中國系統發展觀中農村這一薄弱點,用“短板”補強中國經濟發展尤為重要。
1.2"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世界減貧提供中國方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帶領人民向貧困宣戰,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在脫貧攻堅實踐中,針對扶貧中的難點,創造性地提出做到“六個精準”、實施“五個一批”、解決“五個問題”。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使貧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升,貧困地區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變。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兩大戰略在時間上互相交替,一先一后,互相作用,一個是短期目標,一個是長期目標,但在本質上具有一致性,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謀富強的使命擔當,必須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逐漸實現共同富裕。中國消除絕對貧困的成功實踐和寶貴經驗,豐富和發展了人類反貧困理論,為其他國家選擇適合自己的減貧發展道路提供了參考和借鑒,為世界減貧提供了中國方案。
1.3"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導向,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人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實踐中,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創新發展方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培育壯大創新創業群體、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立創新創業激勵機制,推動鄉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培育新動能。在協調發展方面,加大對脫貧地區交通物流、通信網絡、水利工程和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升脫貧地區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水平,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4]。在綠色發展方面,牢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集中治理農業環境中突出問題,進行農業綠色生產,實施“廁所革命”,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脫貧攻堅戰勝利收官,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的重要舉措,也是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
2" 廣西本土植物資源金花茶的種植與發展
2.1" 廣西本土植物資源金花茶的種植
廣西野生金花茶主要分布在防城港、邕寧、龍州、寧明、扶綏、憑祥、龍州、東興、隆安、大新、平果和武鳴等地,其中以防城港市上思縣的十萬大山南麓為核心分布區[5]。廣西本土植物資源金花茶的種植業主要分布在野生金花茶生長地帶,防城港市作為金花茶天然分布核心區,種植面積已達到6.7萬畝(1畝約等于667m2,下同),位居廣西金花茶種植面積首位。截至2023年,防城港市、欽州市、北海市金花茶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年產值近20億元。
2.2" 廣西本土植物資源金花茶的發展與經營
2.2.1" 廣西本土植物資源金花茶發展現狀
金花茶有效成分含有400多種營養物質,具有顯著的降血糖、尿糖作用,同時還具有增強免疫力、清熱解毒、通便利尿去濕和增進肝臟代謝的作用。金花茶盛開金黃色花朵,具有無與倫比的觀賞價值。進入新時代,國民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日益提高,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關注度與日俱增。金花茶因其極高的藥用價值、觀賞價值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關注,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金花茶先后被防城港市確定為市花、被國家衛生部公告批準為新資源食品,其中防城港金花茶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近年來,政府加大鄉村振興政策扶持力度,金花茶產業呈現出欣欣向榮景象,相繼涌現出廣西桂人堂金花茶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金花茶業有限公司、廣西國茗金花茶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初具規模、在市場上有較大知名度的企業。金花茶產品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由原生態產品延伸到化妝品、藥品、食品、口服液和飲料等領域。金花茶種植主要采用“公司+基地+農戶”“公司+農戶”2種模式,農民以土入股,公司投入資金,農民既可以分紅也可賺得勞務報酬。金花茶產業在全面鄉村振興政策支持下,大量農戶通過種植金花茶脫貧致富,相關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產品類型逐漸多樣化,產業發展具有良好前景。
2.2.2nbsp; 廣西本土植物資源金花茶發展困境
金花茶產業發展存在的困境主要集中在7個方面。第一,金花茶雖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觀賞價值,但電視網絡、報刊、廣告等融媒體宣傳上卻很少能見到有關金花茶的介紹,宣傳效應不足、知名度較低、品牌效應弱化等問題較為突出。第二,在研發和市場占有方面,金花茶研發缺乏關鍵技術創新、研發費用投入不足、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附加值較低,也是長期困擾金花茶產業做大做強的主要困惑。第三,機械化生產水平低,從種植到生產,90%都是由人工完成的,既費時又費力,質量還得不到保障。第四,金花茶幼苗種植至開花需要6年左右時間,期間施肥、病蟲害預防管理等前期投入費用較大。第五,產品質量安全、衛生要求標準缺少,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存在以次充好、產品質量堪憂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及金花茶市場的正常運行。第六,金花茶生長喜半陰半涼潮濕環境,對環境要求較高,受區域性限制強,連片的金花茶種植區主要分布于野生金花茶保護區周邊。第七,工業的快速發展在帶來經濟增速的同時也造成了溫室效應、空氣質量下降等潛在環境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金花茶產業的快速發展。
3" 金花茶產業助力廣西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
3.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產業相關標準
政府部門應配置金花茶種植專項資金,注重農戶種植技能素養提升,出臺人才扶持政策,完善產業標準,助力金花茶產業市場振興。相關產業發展部門應加強調研,加快出臺相關扶持金花茶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政策,將金花茶產業列入政府“十四五”重點規劃項目,減免企業稅收,鼓勵企業創新創造。出臺相關廣西金花茶人才扶持政策,吸引全國各地優秀茶葉技術人才服務廣西金花茶產業發展。政府牽頭推動龍頭企業與開設茶學專業的各高職、本科院校簽訂合作協議書,加強校企合作,邀請專家進企業內宣講茶產業技術技能,不斷提升企業內生產加工、營銷管理員工的綜合素質。支持農民種植金花茶,出臺金花茶種植農民貸款優惠利率政策,不斷激發農民群內生動力,消除農民前期種植的后顧之憂,設立農民種植產業戶激勵獎勵機制。邀請業內權威專家,定期組織農戶進行金花茶種植培育業務知識培訓,提高農戶專業種植水平,降低各類病蟲害發生率。建設金花茶產業標準信息專題數據庫,收集涵蓋金花茶生產加工、產品安全衛生、產品標準和檢測方法等各個方面的金花茶產業標準信息,提升金花茶茶行業標準信息服務能力[6]。政府、食品安全監管有關部門、金花茶企業應協同加快制定金花茶產品質量安全、衛生要求等強制性入市標準,進一步完善全區整體的金花茶產品標準體系,對于不達標的產品采取不準入的措施。加大對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偽冒劣質產品。借鑒國際標準,聚合多方實現國內產品質量標準與國際產品質量標準接軌,打造消費者滿意的高質量金花茶健康產品。
3.2" 提升融媒體宣傳效應,重抓關鍵技術創新
深入挖掘金花茶厚重的文化底蘊,完善金花茶營銷機制,注重康養領域產品、生產設備、育苗方式創新,推動金花茶產業縱深發展。在廣西民間流傳著兩段關于金花茶的神話故事,一個是“牛喝仙茶”的故事,另一個是“茶仙子”傳說。宣傳金花茶時,應充分利用金花茶厚重的歷史文化淵源,加強融媒體短視頻創作,拓展廣告業務的融合嵌入路徑。充分發揮明星示范效應,選聘形象和內涵相契合的明星進行產品代言。將“金花茶節”產品展銷會淬煉成集文創、旅游、消費和康養“四位一體”的品牌特色文化節,開設文化展區、產品展區、體驗展區等,吸引各地游客觀覽,提升其國內外產品知名度。充分利用中國-東盟文化產業獨特區位優勢,積極與周邊國家拓展貿易,爭取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大型展覽會進行參展,不斷創新金花茶營銷方式,提升其國際知名度和認可度,逐步拓展國際市場。茶葉企業可積極參與中國茶葉產品品牌價值的評估,申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提高自身產品品牌的影響力。企業要加大產品研發資金的投入,時刻關注市場需求動態,將創新產品研發重點融入到化妝品、藥品、食品、飲料和護膚品等熱門領域中。在創新技術時,應注重與高校、政府、科研機構通力合作,充分利用院校人才、創新高地優勢,突破金花茶生產關鍵技術,研發出具有市場需求、質優的健康特色產品。企業之間應強強聯合,合力攻破金花茶采摘機、烘干機、全自動生產線等裝備的引進和升級,共享創新成果,使金花茶產品的深加工更加優質高效。此外,林業部門要在金花茶的育苗、選種上投入更多研究,不斷創新育苗方式,甄選優質種苗,使金花茶育苗方式多樣化,增強其耐熱抗寒特性,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3.3" 培育種植新模式,建立互助示范基地
充分論證與金花茶套種具有兼容性較強的林木,探索林下復合種植新模式,對農戶進行復合種植專業輔導,發揮基地、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不斷優化林下復合種植技術,地域內推廣種植新模式。早在6世紀中國就已有大麻套種蕪菁的記載,人們通過間接套種的種植模式集約利用光、熱、水和土地資源,以提高作物年總產量。金花茶喜蔭蔽、透射陽光,很適合林下復合種植,能夠避免人工搭棚種植投資大、面積小的缺點,還能增加經濟林的復合收益。目前,已有多地將金花茶引種至荔枝、柚木、萬壽果、桉樹、八角、板栗、馬尾松、毛竹和秋楓等林下。在進行復合種植林木選擇時,首先要有針對性地考慮林木的商品價值、市場前景與發展潛力[7];其次要分析林木下的光照、溫度、水分、濕度、土壤及種植密度是否會影響金花茶的正常生長和品質;最后分析林木與金花茶在病蟲害防治上方法是否相符,病蟲害防治時期是否與花朵采摘期錯開。開展以區政府主導地方政府參與的多地小面積種植實驗,摸索出具有較高經濟效益且適合本地金花茶品種的套種經濟林。摸索出一套育苗、病蟲害預防、肥料管理、采摘管理和套種林選擇的科學方法。建立金花茶復合種植產業互助示范基地,使農戶在基地內參觀和學習復合種植技術,不斷提高農戶專業種植技能,實現林下復合種植技術轉變為農戶的種植經驗,用技術優勢激勵農戶應用新模式的內生積極性。在推廣過程中,及時解決農戶應用新模式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優化林下復合種植技術。通過林下種植金花茶的模式,解決金花茶農戶收益單一、種植投資大、種植面積小和種植場地環境受限等問題,真正做到農戶增收增產。
3.4" 保護生態環境,踐行綠色理念
減少對自然界原始環境的破壞,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鼓勵使用清潔能源,發揮政府環境保護主導責任,完善相關領域配套設施,增強協同改革,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廣西。首先,應禁止亂砍亂伐,實施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工程,不斷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合理提高補償標準,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與修復,發揮其有效調動全社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的作用。其次,應關停污染嚴重的工廠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取締不符合排污標準的小型企業,統籌燃煤電廠排放改造和企業脫硫脫硝減排工程,嚴格把關企業污染物排放是否達標,倒逼企業生產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相關生態環境部門對企業儀器使用除塵消煙技術、冷凝技術、液體吸收技術和回收處理技術等進行專業指導,消除廢氣中的部分污染物,加強環?;A設施建設,側重從源頭上減少進入大氣的污染物數量和濃度。再次,積極推進地方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制,厘清職責,成立各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探索建立綠色績效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制度。充分利用先進監測技術,建成空氣、水、土壤等要素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重抓基層環境監測薄弱地區,提升基層生態環境執法能力,進一步提高區內環境監管能力和水平。最后,應加強海關檢測,做好入侵生物與植物檢疫工作,防止外來生物入侵,破壞當地金花茶生態環境。通過構建完整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不斷提升廣西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保障金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4" 結束語
綜上,聯動各方力量充分開發廣西本土植物資源金花茶獨特的價值優勢是助力廣西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落實廣西鄉村振興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應結合地域特色、經濟發展現狀、產業基礎等條件科學制訂扶持計劃,將“五大發展理念”融入產業標準完善體系,提升融媒體宣傳效應,著力培養鄉村振興人才,實現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突破,不斷創新金花茶培育新模式,為廣西鄉村振興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長效動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廣西考察時強調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擔當實干 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J].當代廣西,2021(9):12-15.
[2]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42.
[3] 張欣雨,劉敏敏.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哲學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11):242-244.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N].人民日報,2021-04-07(009).
[5] 蘇孔武.廣西金花茶開發探討[J].廣西農學報,2010,25(4):98-100.
[6] 康燕妮,王培涌,王志全,等.普洱茶產業情況及其標準體系研究[J].質量探索,2020,17(3):11-17.
[7] 楊思思,李茜,周立軍,等.海南橡膠林下間作金花茶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熱帶農業,2022(5):57-64.